奉系江山-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方针指导下,奉军的战术就是深挖战壕,广设地洞,尤其是防御火炮攻击的猫耳洞,奉军更是大肆修建。
经过多次的演练,奉军已经能很熟练的挖掘猫耳洞了,两三米宽,不到十米深,然后用粗大的原木作为支架,里面可以躲藏四五个人,还能储存很多的弹药,只要不是被炮弹直接命中,就没有什么问题。
在整个战线的布防上,张廷兰也采取了纵深防御的理念,从绥芬河的市区到边境线还有将近二十公里的距离,在这段距离上,奉军精心购置了三道大型防线,在每道防线之间又挖掘了大量的交通壕,互相联通。
奉军的工事群宽度在二十公里左右,长度绵延了三十公里左右,这种规模的工事群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没有出现过,就连参与指挥的姜登选等人都认为张廷兰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至于如此。
但是交战之后,他们就感到了张廷兰策略的英明,俄军别看在欧洲被德国人揍得鼻青脸肿,但是毕竟是一个老牌列强,打起仗来很是凶猛,他们集中了所有火炮,猛轰奉军的阵地。
这也是欧洲一战之中磨砺出来的战法,大炮清除,步兵跟进,在远东这种战术完全可以算是首秀,威力相当的惊人。不过奉军也掌握了克制俄国人的关键,那就是充分发挥脚下大地的作用,让厚实的土地成为奉军最好的盾牌。
俄国人的炮弹刮起了一阵金属的风暴,四散的弹片将地面上奉军的工事基本夷为平地,远远看去,只有一片的狼藉,俄军的指挥官看到了这种场景,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在他们看来,俄国人已经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下面就是冲上去,把阵地轻松的拿到自己的手上。
乌拉,乌拉……
战场上再度响起来震天动地的口号声音,越来越多的俄国人无所顾忌的向奉军冲来,眼看着距离阵地还有几百米了,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铁丝网,这是非常讨厌的东西,稍不留神就会被划伤,能严重的阻挡步兵的速度。
好在这帮俄国人都有准备,他们拿出了剪刀,将铁丝网一点点的剪断。就在俄国人快要冲破阻拦的时候,突然奉军的阵地上响起来密集的枪声,俄国人对这种声音十分熟悉,那就是马克沁机枪特有的低沉的吼声。
这种已经在欧洲被证明了威力的武器在远东也发挥出来狰狞的本色,机枪的吼声就好像死神的嚎叫一样,成片成片的俄国人被扫到在了铁丝网的前面。
俄国人一下子就被打晕了,他们怎们也想不到奉军竟然还有这么强的火力,仿佛刚才猛烈的炮击一点作用都没有一样。实际上也的确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俄军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是他们没有装备太多的重炮,最大口径的就是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而且这个级别的火炮还不多。
他们使用的多数是七十六毫米火炮,这种东西对奉军特别加固的防炮洞没有多大杀伤力,看似猛烈的炮击,奉军付出的牺牲不过是十几个人而已,另外还有二十几个人受伤,这点损伤对于奉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在前线指挥的孙安虎也暗暗为张廷兰的深谋远虑竖起了大拇指,以后到了什么时候,都要把工事修筑放在第一位,到了关键时刻,全指着这玩意救命呢。
挨过了俄军的炮击,奉军快速从猫耳洞出来,进入了战壕之中,把枪口全都对准了俄军,这时候密匝匝的俄国人冲了过来,迎头就撞上了机枪子弹,转眼之间就有一两百名俄军士兵被扫到了。
马克沁机枪超强的射速,火力全开之后,完全就是疾风骤雨一般,血肉之躯只要被射中,就会被钻出一个巨大的血窟窿,基本上就失去了救治的可能,有些更倒霉的俄军被几发子弹同时射中了,身体被打成了筛子,胳膊腿满天飞,碎裂的肢体遍地都是。
这些死去的俄国人还全都满脸的茫然,他们根本想不明白这些奉军怎么会一点都没有受损,还能这么猛烈的还击,当然这些俄国兵要带着永远的疑问去见上帝了。
后面的俄军指挥官也傻眼了,前一秒还在沾沾自喜,现在他们的脸色全都变得铁青。不过这些人也不能轻易认输,只能下令俄军继续加大冲锋力度,同时炮兵和机枪都要提供火力掩护。
双方的战斗正式拉开,这次的较量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俄国人像是潮水一般涌向了奉军阵地,而奉军则是如同顽石一般,岿然不动。
“总司令,邵飘萍先生带着几名记者赶了过来,他们要求见您。”
张廷兰一听这话,顿时眉头一皱,邵飘萍这个时候跑来,多半是想当一回战地记者吧,不过前线的情况太危险,随时都可能有丧命的危险,最好还是不要去了。
“督办,您可是说过,要报道那些可敬可爱的士兵,我要是不到最前方,怎么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光靠着闭门造车,可写不出真东西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四更了,求票票,推荐月票,有就赏点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火交锋()
邵飘萍的态度十分坚决,张廷兰也不好拒绝,而且他也乐于把奉军英勇奋战的形象展现在全国老百姓的面前,争取更多的有志青年到东三省施展才华,中国有才华有热血的年轻人不过,不能眼睁睁被民党糟蹋了。
“邵先生有这个想法我也不好拦着,不过还请大家必须听从随行军官的安排,尽量保护自己。”
“多谢督办成全!”邵飘萍兴奋的说道:“督办,最近京津一带有些学生,想要到东北来,共同保卫中东路,现在恐怕已经在路上了,他们都是一腔热血,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您想办法安排一下吧。”
“上前线打仗肯定不行了,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后勤和医疗工作,不过也必须注意安全,这些年轻人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不能随便损失了。”
张廷兰交代完毕之后,邵飘萍还有三个年轻的记者全都换上了军装,有专门的士兵带着他们分头到前线去观察情况。
刚刚开始的时候,邵飘萍还有那些年轻记者还有些兴奋和期待,前线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一个传说一般,每个人都不免有各种想象。可是真正走近之后,他们从心底涌起一股凉意,他们只见不断有担架抬着伤兵送到后方的医院。
他们偷眼看了一下担架上面的伤兵,有的人被炸掉腿,有的人浑身都是血,根本看不清伤口在哪里,有人不住的呻吟,有人干脆没有一点声音,仿佛死去了一般。
不过这些士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年轻,比起那三个年轻记者还要年轻,基本上都在二十岁左右,有的人更加稚嫩,这么年轻就受了这么重的伤,甚至可能落下终身的残疾。邵飘萍等人心里头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抓了一般。
说实话中国的文人都士兵没有什么好印象,只要一说起来就是丘八大爷,兵就是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可是看到了现在奉军将士,原来的那些成见全都消失了,这是一支在过境线上与敌人殊死战斗的英雄部队。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扞卫着身后百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乃至整个中国的安危。
越来越临近前线,战争的氛围就越发的浓厚,密集的枪炮之声,不绝于耳,他们已经都进入了战壕之中,在差不多一人高的战壕之中穿行,不时有炮弹在不远处爆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这时候奉军和俄军已经交火小半天了,俄国人的虽然丢下了无数的尸体。但是他们的攻势一点没有衰弱,无数的灰色牲口拼命的发动攻击,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快速向奉军阵地涌了过来。
而且俄国人也改变了炮兵战术,他们知道对着阵地盲目的轰击,根本不会伤到奉军的一根毫毛,因此他们把火炮集中起来。对准阵地上的一小段猛烈轰击,争取打开一个缺口,然后俄军突进就会比较容易。
这种战术一开始也起到了作用,有三五个防炮洞被密集的炮弹直接命中,二十几个奉军士兵牺牲,而且一处弹药存放点还爆炸了。把奉军的阵地炸出了一段二十几米的缺口。
这下子俄国人就发疯了,他们拼命的朝着这个方向冲击,防线只要突破一点,就是全盘皆输的下场,谁都清楚这一点,眼看着俄国人越来越近,奉军也不得不拼命了。
李景林主动请战。他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冲了上去,堵在了俄国人的前面,进入奉系之后,李景林还有些不情不愿,虽然他帮助奉军赢过了日本人一场,不过他也没有真心归附奉军,只是想着有个落脚之地。
平时按照规定给奉军的军官士兵教授武术,线下的时候就是喝酒赌钱,不过自从随同奉军开始收复中东路之后,李景林的观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经历过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知道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
多少年过去了,李景林甚至都觉得自己已经把一切都抛开了,可是到了奉军和俄国人拼命的时候,李景林胸膛里面的热血也忍不住翻滚起来,中华大地上还有不畏惧洋人的士兵,还有守卫国家主权的战士。
而且这些战士之中就有不少都是自己的徒弟学生,他们比自己年轻,但是一个个都奋战在前线,殊死搏斗,自己这个老师要是再不努力,以后就要叫学生长官了,另外老伙伴姜登选也在战斗之中频频立功,眼看着高升在即,他李景林再也不能落后了。
他带领着一个连的士兵迅速填补到了缺口附近,一部分士兵抓紧时间清理战壕,将埋在下面的士兵尸体搬运出去,重新修复猫耳洞,而李景林则是带着其他人阻挡在了俄国人的前面,双方拼命的射击,不断有士兵倒了下去。
距离越来越近,士兵们都端起了刺刀,一场肉搏战不可避免,李景林毫不犹豫的冲在了最前头,迎面一个高大的俄国兵正准备攻击李景林,不过李景林的速度比他快多了。
这个俄国人的肩膀刚要抬起,李景林的刺刀已经刺中了他的胸膛,平时演武甚至是对打都可以花哨一点,但是到了战场上,必须最简洁有效,不能浪费一点体力。
锋利的刺刀扎进了俄国人的胸口之后,这个俄国人还用手去抓住了刺刀,想要阻止刺刀深入,李景林则是顺势往下一压,顿时切断了两三根肋骨,一个半尺多长的血口子出现在了眼前。
从这个窟窿甚至能看到里面挑动的心脏,无数的鲜血随即喷涌了出来,这个俄国人一点扎挣都没有,当场毙命。李景林连看都没看,随即寻找下一个目标。
一连刺翻了五六个俄国人,李景林也觉得两条膀子有些胀痛,杀人也是一个力气活,尤其是和这些人高马大的俄国人拼刺刀,更是麻烦到了极点。
这时候一个俄国兵也盯上了凶悍的李景林,他猛地向李景林的软肋扎了过来,李景林暗叫不好,格挡已经晚了,他猛地一收腹,这柄刺刀贴着肚皮划过,衣服已经被刺穿了,在皮肉上面留下了一道浅浅的血痕。
李景林顿时大怒不已,他猛地伸出了单手,一下子掐中了对方的咽喉,普通人掐中咽喉,往往是要等着对方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