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从战士到将军 >

第218部分

从战士到将军-第218部分

小说: 从战士到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睡着呀?”房东大哥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高中,郭开山的“队部”,就在他家东屋。此时他正倚在门板上看着郭开山。

    “没睡呢,大哥,你也没睡呀,进来说话。”

    “以前来我们村的部队啥我都见过。什么坦克,大炮啥的,过得老多了。吵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今天看你们咋和他们不一样呢,有男的,还有女的,来了早早就睡觉。”

    “我们是医疗队的,来这里拉练,自然和他们不一样。”

    “哦,咋的,听刚才那女的说你睡不着觉了?”

    “说实话,还真的睡不着。”

    “那喝点?”

    “喝点?”郭开山听到“喝点”,口中不知不觉的涌出来了好些吐沫。

    “可我没带酒呀。”

    “我家有啊,来,你跟我过来。”房东大哥拉着郭开山走到了厨房。

    “咱这虽然穷,不过这酒不少,这两缸全是‘高梁烧’,都是自家种的高梁,整两口不?”

    “通讯员,拿点罐头过来。”现在“红军”医疗队部,有一名通讯员,一个文书,一个电台兵,平时前两人都背着“步话机”,此时他们都住在房东大哥家的“厢房”。

    “我还自已拿吧,可能他们都睡着了。”郭开山轻手轻脚的去“厢房”拿来了两罐‘午餐肉’,两罐‘茄汁青鱼’。

    房东大哥给郭开山倒了一碗酒,“我就佩服你们当兵的,随时都能拿出这么好的东西出来,你看我家啥也没有,连个花生米都没有。”

    房东说的是实话,动乱十年,早就把这里整得不能再穷了,好不容易赶上了“改革开放”,可是“春风不过玉门关”,这山里的人还是穷得狠。

    “你有酒,我有菜,这就够了,来,老哥,干。”郭开山把拿来的罐头分了房东一半,打开后往他身边一推,拿起酒碗主动碰了一杯。

    ‘好,干。’

    房东是个爽快人,聊着聊着,他和郭开山聊起了这方圆百里的地形,“你看我这酒好喝不?”

    “不错,纯粮食的,你们村自已酿的呀?”

    “不是~”房东的话拉得很长,他可能是喝得太急了,酒量不如郭开山。

    “向北走,离我们屯子百里,有个‘杨家烧锅’,那里有个能人,这酒都是他酿的,我们自个儿家的粮食,你看我院里的驴车没,到了秋收,我就赶着它,拉去的是高梁,回来就是这酒了,这两缸酒,我一年都喝不了,今天你来了,正好,明天走时带点。”

    “好,我一定多带。”

    由于前晚睡觉较早,刘雪华决定早上三点半起床,四点钟开饭,四点半钟准时出发,为了不让自已睡过头,这次演习,她还带来了“马蹄表”。

    “还喝呢呀,喝了一宿啊。”一进“队部”,就看着郭开山和房东,双双“大”字在炕上,满屋子的酒气,一炕的“狼藉”,此时郭开山早已不省人事了。

    “起来,你给我起来。”刘雪华用脚踢了踢郭开山的腿。

    “哦”郭开山翻了一个身又睡过去了。

    “叫他再睡会吧,吃饭时再叫他。”张护士长言道。

    待吃完饭后,郭开山走到刘雪华那里,提出了道歉,“昨天喝多了,不好意思啊。”

    “还说别人呢,能不多吗,怎么着,今天还往哪走呀?”

    “‘杨家烧锅’”。

    “啥,你还没喝够呀,还去烧锅?”

    “我想好了,不能再走大路了,再往北,去杨家烧锅。”

    从“胡家窝棚”出来,郭开山的酒,可能还没有马上全醒,房东就叫了自已的侄子,给郭开山的水壶又灌了一壶酒,赶着驴车,在队伍的后面拉着郭开山。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大伙都看没?自已把自已给灌多了,要是上前线的话,听他的不都全完了。”军医队伍中,有个眼科的男军医不忿说道,他的‘军龄’很老,平时是不爱说话的,此时他觉得郭开山的确有些过份,大伙在路上行走,他自已则躺在驴车上睡觉。

    驴车行走在土路上,很是平稳,远比马车要平稳得多,车上头铺垫着褥子,郭开山枕得是用“荞麦皮”做的枕头,身上还盖上了房东家炕上的棉被,凉风一吹,更是清爽加暖和,郭开山半眯的眼睛,心里想着他的心事。

    走了两个小时,郭开山叫停了驴车,从通讯员处拿来了几瓶罐头送给了他,说是给房东和他,一家一半的,房东侄子千恩万谢,高高兴兴的赶着驴车回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四十一)红蓝之争(四)打前站的() 
部队行军,特别是步兵,最常见的莫过于以整连,整排为基本建制,轮番打头阵,向前行进。

    它也会“以弱带强”行进,意思是说,让身体瘦弱的人在前,这样不宜掉队。

    也有“以强带弱”的,这种情况一般为“急行军”或者“强行军”,为了达到快行的目的,争取时间,不看后果,永往直前,这样会有好多掉队的人员出现。

    “蓝军”红一营,在关建国的带领下,整体实力相当优秀,几乎没有一个身体素质弱的,所以关建国采取了以整连建制,轮流行军,第一天打头炮的,自然是红一连了,他们走在大路的正前方,分两路纵队,旗手还打出了“红一营”的大旗,很是威风,尽管是黑夜行军,可战士们都没有丝毫困意,在晚上十点之前,一直保持着“前后拉歌”,很是热闹。

    “二连的,来一个,来一个呀,来一个。”一连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集体冲着跟在十多米处的二连发声。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顺利的方向。”

    当二连唱完之后,二连的指导员在二连的最排尾,他大声叫道,“下面请机枪连的兄弟们来一个好吧。”

    机枪连和炮连,最开始处在全营的“第二梯队”,现在由于转换,变成了第三级,由于人数较少,二个连的连长采取了一边一路的方式行军,左边的是机枪连,右边的则是炮连。两位连长走在两路纵队的最前头,听到二连指导员拉他们的歌,自然也不含糊。

    “二连兄弟们唱得真好,我们机炮分队的兄弟们一起来一个好不好啊。”

    “好”。两路人马应喝着。

    “大刀向,预备,齐。”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前面各连“拉歌”兴起,关建国和刘镖则走在队伍的最后头,他们在商量对付“红军”的办法。

    “他们有白天行军的优势,看来第一天是追不上他们了。老刘,你说我们在哪里休整。”

    “白天走一百四,晚上走八十,这是咱步兵行军的极限,我看哪,还真得合计合计,别等我们黑道走得都不行了,大白天犯困,撵不上他们。”

    “他们今晚一定在‘胡家窝棚’歇脚。我们尽量天亮前赶到那里,看看形势再说。”

    “也只能这样了,我先带些人去打前站吧,号号房子。省得耽误工夫。”刘镖自告奋勇,他准备自已带人先一步去“胡家窝棚”。

    “你以为你现在还是连长呀,你是副营长厘,你走了我找谁去商量呀。通讯员。”

    “到”。

    “去把三连指导员叫来。”

    三连的指导员是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关建国很是看好他。他也认为以后军队建设,没有文化是不行的,趁现在有机会锻炼,还是把任务交给他比较保准,这些有文化的军官,可是军队的未来啊。

    “营长你叫我。”

    “你带你们连的副指导员和司务长,再带几个副班长,先去‘胡家窝棚’打个前站,号号房子,要是有时间的话,你们把饭给先做了吧。”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三连指导员正想走,刘镖拉住了他,“话还没说完呢,你着啥急呀。”

    “请您指示。”

    “你做饭的米呢?”

    “我们连出,我叫他们一人带六个米袋子走,我想肯定够吃了。”

    “好,有你的,不过一定要给我做熟了呀,别整夹生了,闹肚子,为你是问。”

    “放心吧您哪。”

    又打前站,又要做饭,还要每人多带六个“米袋子”出发,几个副班长都苦着脸,走起路来慢吞吞的。

    “咋的,不服气啊,我可告诉你们,任务咱是接下了,饭不熟的话,每人一个严重警告处分,还不给我快跑。”

    几个副班长一听还有惩罚,一溜烟的没影了。

    “咱们也跑吧,两位。”三连指导员冲着同行的副指导员和司务长道。

    “没整,跟着你吃苦我早就想到了。”副指导员是三连指导员的同班校友,两人当排长时就是在三连,现在是正副职,关系一直很好。

    “我好久没这么跑罗。”司务长边跑边气喘吁吁说道。

    “看你胖的,该去杀了吃肉了,减减肥也好,这个多给你一个。”副指导员把脖子上挎的米袋子套在了司务长的脖子上。

    司务长虽胖,但身体素质很好,并且很能体会跑步的动作要领,当指导员和副指导员都跑得满头大汗时,他反倒是没有丝毫累的表情。

    “嘿,你是啥做的,咋不出汗呢?”

    三连指导员用照亮的手电,晃了一下司务长的脸。

    “别照我,会夜盲的。”

    “我说你为啥不出汗。”

    “我胖人有力气,就这点玩意不在话下,要不你们把米袋子再给我两袋。”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我是说你为啥不出汗。”

    “这都不知道呀,还当领导呢,你们听出来什么了没有?”

    “什么?”

    “你听听前头几个战士跑步的声音,再听听你们的。”

    两人细细的品了品跑步的声音,没有听出有什么区别。

    “我说你们笨,就是笨,你看跑在最前头的是谁?”

    “哎,这小子怎么跑到最前头了?”炊事班买菜的“上士”,此时已跑到几个副班长的前头,从背后的脚伐轻盈上可以看出,这小子“练过”。

    “急死我了,你快告诉我吧。”

    “三步一呼吸都不会呀,亏你们还是鸟学校毕业的大学生。”

    两人没有了声音,这些跑步的要领,两人都曾经学过,只是时隔几年,都忘得差不多了,也就是关建国来一营的几个月,他们才从政工干部转变成“步兵军官”。

    “也是啊,看我的。”三连指导员飞快的追上了“上士”,两人并列前行着。

    当“蓝军”全体行至到“胡家窝棚”时,米饭的香气,让大家忘记了疲劳,大家围坐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以班为单位,享用着“打前站”人员劳作的美食。(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四十二)红蓝之争(六)尖刀班() 
“前线医疗队”本身配有两台“步话机”,这是很落后的老式步兵电台,由文书和通讯员各背一台,也就只有他们是不用自已背行李背包的,背个“步话机”就可以了。

    新为“红军”配的电台兵身上所背的,为我军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新型的步兵轻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