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杀破狼-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振岳和萧严连忙点头表示大哥确实是辛苦了。。。
一顿饭下来,史可法的情绪总算是稳定了下来,他打了个饱嗝后道:“想不到振岳兄弟居然有这般奇遇,大哥不知道隐情,还以为你投靠了魏阉。”
想到这里,史可法的神色不由一黯然道:“若是贤弟面圣能早上一年,我恩师或许就不会死了,圣上为魏阉蒙蔽了圣听,错害吾师矣。”
萧严听完也忍不住一声叹息,张振岳却摇摇头道:“左公一生光明磊落,却死于宵小之手,殊为不智。”
史可法闻言大怒道:“贤弟休得胡言,吾师何来不智?”
第009章天降大任(四)()
第009章天降大任(四)
“宪之兄,稍安勿躁!”张振岳见史可法又激动了,连忙劝慰道:“我可没有侮辱兄长恩师的意思,且听愚弟一言可否?”
待史可法坐下,张振岳才缓缓道来:“左公一生清廉,爱护百姓,此皆不假。但行事过于偏执,轻生死而重名节,虽值得我辈敬仰,但于国于家无益。从朝廷的角度来说,以卵击石,不知保存自己,一味要决出胜负,最后白白牺牲还牵连家人,此为不智;不思进退,白白耗费国家元气,导致奸宦当道,此亦为不智。左公之勇我等要敬仰,可左公之失我等也要借鉴。”
顿了顿话头,张振岳看了看陷入沉思的史可法和萧严,低声道:“官场险恶,百倍于沙场,凡事当考虑周全,不可轻举妄动。吾观东林之败,不在阉党之奸猾,而在自身过于求名,凡事不肯妥协。理政虽然高呼爱民,实际上却还是党同伐异那一套。如此行事,若是不败,那除非魏忠贤是猪了。宪之将来从政,当引以为戒,切不可蹈此覆辙。。。”
史可法略微迟疑一下摇摇头道:“若是不重名节,那为官何义?我辈岂不是要和阮大铖之流无二了。”
张振岳知道这固执的人你不能顶着劝,得拐弯,所以他摆摆手道:“宪之兄所言并非不对,只是圣人也讲省时度势。恕愚弟直言,今时不同往日,朝廷在东北用兵不顺,虽然不久前咱们在宁远打了胜仗,不过是个守胜。愚弟估计未来几年,辽东之地比如东汉末年的陇西之地一般,变成朝廷的一个无底洞。可大明脸面所在,退守山海关必然为朝臣攻击,就是陛下亦不能行此策。朝中又因为东林党争搞得元气大伤,若是宪之这个时候还不思为国为民忍辱负重,还要行那仗节死义、逞匹夫之勇的事,那愚弟已是无言可劝了。”
整个下午,三人就在花厅里谈话,史可法显然是被张振岳说服了。
“明德,这个字好,是孙承宗孙老督师取得?”史可法询问道。
张振岳点点头:“是的,不光是我,萧严的字是士毅,小鲁的字是远诚。”
史可法很是奇怪的摇摇头:“以孙督师和你们的关系,魏阉居然会允许你们升迁,怪哉!”
张振岳笑了笑很是豪气的说:“这大明还轮不到谁一手遮天,皇上要用我们,他魏忠贤就算是权势滔天也是无可奈何。宪之兄不要小看咱们的天子,大明的权力从来都是在他的手里。”
说到这里,张振岳突然问道:“宪之兄接下来是个什么打算?”
史可法尴尬的摸了摸还不算长的胡子道:“我也是回大兴省亲的路上听闻你投奔了阉党,所以急吼吼的跑来要跟你割袍断义,至于之后什么打算,反正只要魏阉当权,这科举我是不会去考的。”
张振岳看了看史可法,又看了看萧严,沉思了一下道:“既然宪之兄没什么打算,那我就有个不情之请了。宪之兄知道的,我是个武将,就算蒙皇上器重转为文官,显然是要替皇上办大事了。可我并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没有座师,没有同年,要办事情在人手上可就缺的紧了。宪之兄已经是举人了,若是不弃,就先帮衬我一把如何?”
史可法想了想:“那别人会怎么看,我投靠魏阉?”
“宪之兄糊涂,大丈夫行事,岂可顾忌人言?不过是帮衬兄弟一下,一边温书一边学着理政即可,和魏阉有半分干系?”
史可法并非迂腐不堪之人,想想也是,自然也就大方应承了下来:“那就无碍,只是明德贤弟,到这会我也没搞明白,这皇上到底是要用你做什么?”
萧严也点点头道:“是啊,我也好奇。这些日子我在这四九城算是转悠明白了,这年头但凡是好办的事情,皇上也就不肖于交办了,一个旨意即可了,皇上总不会要我们杀魏忠贤吧?”
张振岳被萧严这话雷得差点吐血:“什么乱七八糟的?真要杀魏忠贤还需要咱们动手,那是这大明最好办的事情了,皇帝只要一个旨意,不用别人,魏忠贤养的那帮子爪牙就会最先去把魏忠贤给撕碎。”
张振岳冷静了一下,想想由吴六一守在外面,就算是传说中厉害无比的东厂特务怕也进不了院子,于是他继续道:“皇上那日问我当如何挽我大明之局面,我献了三策,第一是肃贪,以求充盈户部,第二是整顿京营,以求强兵秣马,这第三就是整顿江南地方,开征商税,开放海禁,以求充实内库。”
史可法不可思议的看着张振岳:“这,这可都是扰乱朝纲、与民争利之策啊,早就有人提起过,明德你真要如此行事,怕是天下人恨你甚过恨魏忠贤了。”
张振岳摇摇头道:“什么与民争利,不过是些富裕士绅不愿意损失钱财罢了。如今这大明国库空虚,边关又战事连年。文官们不想着怎么合理的从民间抽取财富强大朝廷,却想着争权夺利。他们把朝廷当什么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呢?”
“可是,可是。。。”史可法有些结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张振宇的观点。
张振岳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史可法确实有些书生气了,这也就难怪后来那样的结局了。看样子自己把他带在身边是对的,起码能为大明多培养一个实干家,减少一个只知道一味求名的清流祸害:“别可是了,就是你推崇的哪些清流,他们做官的目地不也是为了求财富家、光耀门楣吗?真正做到海瑞和你恩师左公那个份上的有几人?”
性子虽然耿直的萧严并没有史可法的哪些想不通,他关心的不是这个君子之道,他关心的是大明:“大哥,那你说你这三策,陛下会采纳吗?”
张振岳摇了摇头:“前二策陛下直接就否决了,理由也很简单,牵涉太广,怕引起震荡。”
想到这里,张振岳很佩服后世的某位新总设计师,在党政军全面糜烂的局面上,居然成功的铲除了一大批官员,而且还能保证局面的基本稳定。当然全面反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笑话,大家不要苛求过甚。
“皇上不会是要把大哥你派去江南吧?”萧严很是突兀的想到。
第010章天降大任(五)()
第010章天降大任(五)
六月二十八日,布木布泰一行抵近,随行的还有曹文诏和宋小鲁统帅的一千辽东骑兵。这支军队按照惯例住在城郊,皇帝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召见,但是京营驻军凡是见过这支骑兵的都纷纷夸赞该军气势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乌恩其也来了,他把乌云其其格送来了。
“张振岳安答,俺知道你要回京师当大官了,可乌云其其格和你兄弟萧严的婚事却不能作废,不然俺就不认你这个安答了。”
张振岳最关心的还是他的布木布泰,看着腹部已经微微隆起的布木布泰,想象着里面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张振岳也顾不得什么体统在布木布泰略微发福的脸色啄了一口,布木布泰的脸儿顿时变得无比羞红。
好在在场的除了曹文诏都不是什么礼教中人,所以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张振岳心里是有数的,把布木布泰接来实际上就变成了自己留在京中的人质,只有这样皇帝才敢真正放心的使用自己这个毫无根据的“幸进”之人。
六月三十日,天子传召张振岳交泰殿见驾。
皇帝陛下的身体似乎好了一些,他这次没有在耳房,而是在正厅见的张振岳。
“张爱卿,朕现在需要你的忠诚,你有给朕吗?”天启帝用一种少见的严肃开始了这次面圣。
“臣生乃大明之人,死亦大明之鬼。只要陛下吩咐,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张振岳毕恭毕敬的俯首跪答。
“起来吧!朕不好赌,现在却不得不在你身上赌一把了。朕明日回举行大朝,届时会授你个大官,然后你就替朕去江南坐镇。”天启帝很淡然的知会道,他一直在等这么一个能够明白自己意思,同时还要和文管集团毫无瓜葛的人去替自己坐镇。为此他甚至不惜违反祖制,把从未参加过科举的张振岳转成文职。正所谓期望越大就越不允许失望,所以他没有给张振岳留半点拒绝的余地。
张振岳的手忍不住抖了一下,明代江南一直都是大明帝国基业所在,其历史地位绝不亚于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但是换句话说,这里就是明代官场的一个大坑。
首先,江南最大的特点是富庶。江浙一带按照后世的地理教材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而且水网密布,绝对的鱼米之乡,此地向来就有江浙熟、天下足的说法。物产的富庶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丝绸、茶叶以及瓷器大多远销海外,大城之中,豪富者比比皆是。加上明代淮盐在盐引制度的扶持下,更是暴利的存在,扬州的繁华、秦淮河的风光更是世人所推崇的。
其次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衣食足而知礼仪,江浙一带还是科举大户,历届科举士子大多出自江浙一带。如此一来就大明帝国出现了朝廷虽然放在北京,可官员大多是南方人的奇景。
这两点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复杂的情况出现,江浙虽然富庶,却并不是大明财源所在。这个时代的税收制度还没有发展到清代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而是继续沿用古老的人头税。换句话说,不是按照财富的多寡来收税的,而是按照人口数,那个地方人口多,那要交的税也就多了。至于物产、气候这些自然因素,都被掌权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忽略不计了。
张振岳这些日子曾去户部查略了一些帝国的人口、财富资料。所以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清楚的:北直隶(北京、河北)大约有人口1200万,南直隶(江苏、安徽)大约2800万,浙江2200万,福建1200万,广东(广东、海南)1000万,湖广(湖北、湖南)1500万。江西2000万,河南500万,山东2500万,山西800万,陕西800万,四川800万,云贵人口200万(可能仅指汉族人口)广西300万。全国总人口统计16500万。
如果单单是从这个数据上看,南直隶和浙江人口加一起也有足足五千万之巨了,按人头税交问题也是不大的。理论永远是没错的,但是实际情况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现在的时间是大明天启年间,不是大清雍正年间。
在古代,按照“士农工商”的排序,士族也就是后世的公务员是出于社会顶层的。人家士族也有处于社会顶层的觉悟,根本不说自己是公仆什么的,直截了当的告诉老百姓,我是你们的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那自然是权力多,义务少了。所以这些文官在掌权之后制定的政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