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杀破狼-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一阵逼问下才知道这个啼笑皆非的缘由,感情是着野猪自己把自己给撞晕的。
如果这头野猪没那么蠢的话(野猪先生气得大骂,你才蠢了,你全家都蠢,老子这是意外好不好,意外),那估计三个孩子就危险了。
所以一想到这里,还没来得及洗去身上猪血的萧严和宋小鲁就当场悲剧,脑门子让各自的便宜老爸一巴掌扇得直冒金星。。。
不过孩子们没有难过,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一种关爱,虽然这种关爱有些粗暴。
相比之下更熟悉儿子性格的张凤安看了一眼肃立身边的儿子后并没有责怪的意思,三个父亲中他也算是最开明的了,所以他选择换个话题低声问道:“岳儿,我看这个猪已经让你们开膛破肚了,我想知道你们打算怎么做?”
张振岳拱手道:“回禀父亲,儿子们起初是打算把这猪分了,然后拉到县城去卖了换钱,将来做生意也就有本钱了。可是后来一算重量,估计就凭儿子们几个根本带不动,所以只能请父亲大人们来帮忙处理了。”
“换钱”张凤安很诧异:“你们这么小的年纪要钱做什么?”
张振岳回答的十分老实:“儿子想用换来的钱做点小买卖,赚更多的钱,把咱们家的日子用心过好,咱们家实在是太穷了,弟弟妹妹们现在连双鞋都没有,顿顿都是青菜叶子,过年的时候好不容易吃顿肉都还是臭的,爹爹你也很辛苦,身上的衣服补丁都打满了。。。”
张凤安听到这话,眼泪都差点让这儿子给感动的流出来了,不过他还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说道:“难得你有孝心,不过按照庄子里的规矩,这片山林是无主的,所以这些野猪肉是不能拿去卖掉,只能平分之后给到每户家里。咱们家可不能违反这个规矩,懂吗?孩子。”
这也是当初三家老祖宗共同定下的规矩了,凡是打猎捕鱼到什么好东西,一般都是各家均沾,一家一份。哪怕这样均分之后没多少也必须这样执行,目的是为了三家齐心,毕竟都是外来户,只不过目前这条族规的适用范围并不包括本庄唯一的豪门张少宽老爷家。
“啊”这次发出惊叹的不只是张振岳,挨了暴粟的萧严和宋小鲁都忍不住的发出了惊奇叹,结果二人又各挨了一记暴栗。
不过看着三个大人坚毅的表情,张振岳他们最终只能是谨遵父命严守祖训了。。。
于是这头四百多斤的野猪的肉被平均分给了庄子里的每一户人家,张振岳自己家所分到的也不过是一斤肉而已。看到自己三人冒着生命危险、靠着天赐鸿福以及撞大运才蒙到的野猪肉就这么让兴高采烈的各家媳妇连句谢谢都没有的给分走了,张振岳他们三个人心里要多不舒服就有多不舒服。
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些人家是当面挖苦或背后指摘哥几个是废物的,想想这气就不打一处来。毕竟还是孩子,表情就十分直白的挂在脸色,身为父亲的张凤安对此看的可是一清二楚,却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去点破。。。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三个孩子渐渐长大了。由于营养很好且受到没有化工食品毒害的缘故,张振岳、萧严、宋小鲁三人体格都非常结实。其中阳光帅气的萧严力气最大,十五岁的年纪居然就能抓住牛角掀翻一头成年的公牛。
外表看起来非常端正却带点憨厚之气的张振岳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练成萧严这样的天生神力,但是二百斤左右的石磨他基本上轻轻松松可以扛着跑,而且往往几百米跑下来还都屁事没有,脸不红气不粗。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动作十分灵活,应急反应也超乎常人。
唯一没怎么成才的大概是宋小鲁了,这小子一来脑子有点笨,二来本身也不是什么勤快人,无论。
可就这最不济事的,在庄子里和同龄人动手,寻常三四个人根本拿不下他,而且他的身高还是三人中唯一一个突破一米八的,为此他还很得意的吹嘘道:“俺这才是标准的山东大汉啊!”
这年岁末,年夜饭之后,正准备和二个小伙伴碰头商量明个初一怎么闹腾的张振岳突然被父亲张凤安叫住了:“岳儿,随为父来一下。”
张振岳家很寒酸,当然也可能是和后世的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反正从他来到这个时代起,家的印象就一直是一排低矮的土坯房。
非要说有什么具体特点那就要是冬凉夏暖,此外还有三多,苍蝇老鼠蚊子多。对了,屋顶还有个鸟窝,每天清晨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鸟叫,算是绿色环保融入自然了。
就这么一点绿色还是张振岳自己争取来的,弟弟要掏鸟窝的时候被他一顿乱训,再也没敢打鸟窝的注意。此外这座不知道何日建成的房子还有个很不好的地方,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漏水,一到北风天就四处漏风。可就这样的房子也只有三间屋子,其中父母住一间,自己和二个弟弟二个妹妹挤一间。还有一间小点的,不过不像屋子更像是隔间,因为没有可用于透气的窗户,而唯一可供出入的门也是终年上锁鲜见开启。张振岳记得自己小时候曾出于好奇试图拿石头砸开这把锈迹斑斑的锁,踹开那扇已经被蜘蛛网和灰层封死的大门,然后看看门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很可惜,因为响声太大,行动在砸锁环节就宣告失败了,张振岳还十分难得的被张凤安一顿暴打,屁股痛了好几天。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张振岳立刻明智的选择压制自己的好奇心,于是门后的世界对于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八年的张振岳而言,至今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第011章发家致富(二)()
第011章发家致富(二)
明朝这个强大的帝国居然没有统一的中央财政制度。真正做到了地方财政能收多少就用多少,而地方的土地总量是有限的,随着科举取士的进行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可以收到赋税的土地也在明显下降,很多有功名之人的土地大家自然是不用交赋税了。可是要征收的数额是固定的,所以这些最后自然是被地方衙门巧立各种名目后算到了其他老实本分农民的头上。于是变相的,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卖地逃荒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如果基层官员因为渴望升迁而开始刮地皮的话,那就真的是民不聊生了。襄城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只是大李庄的情况要好些,这是因为张少宽的缘故,毕竟人家已经是官身了,而整个庄子差不多一半的地是人家的,大家耕种张老爷家的地就只需要支付地租而无须承担其他什么东西。这恰恰是明代第二个弊病,士绅无须当差纳粮,这无异于是用国家的财政来讨好士绅。而国家财政数额坚持固定不变,于是合法农民的赋税就进一步加大了,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二条路,要么读书换命,要么就是努力破产。
如此一来,张少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农民要想改变命运似乎只有参加科举博取功名这一途。
不过现在,有三个大李庄的年轻人似乎要走出第二条路来。
“大哥,咱们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吗?”问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后世最不喜欢读书的宋小鲁。
张振岳这一世性格变得愈发开朗,而在后世的时候他总是一脸的严肃,面对宋小鲁的问题,他笑了:“嗯,这也不失为一条路,不过你知道你大哥我虽然读书不错,但是对于四书五经那是一窍不通啊。而写文章之类的,在网上写个议论文抨击一下社会尚可,真要做八股文章,估计是不成的。而且你扳着指头算算,这还有多少年就是大乱之世了,真到了那个时候,读书能济什么事?要不,老三,我和你二哥去做买卖,你安心在家好好读书?”
宋小鲁的脑袋立刻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别,别,大哥别拿我开心,兄弟我听大哥的,咱们当初可是说好了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在一起。”
跟着大哥嘲弄了宋小鲁一阵之后的萧严插话道:“言归正传,大哥,咱们现在手里头有了这330两银子,您打算带着兄弟们做什么生意?这可是关乎我们哥三个将来前途的大事情啊!”
宋小鲁连忙点头:“是啊,是啊,说不定大哥带着我们就富可敌国了,将来我们就可以泛舟秦淮河,天天做新郎了。”
“滚。。。”张振岳和萧严异口同声道。
张振岳很自信的笑了一下道:“嗯,这个我已经有想法了,走,我们去买点好酒好肉,然后去驿站转转。。。”
襄城驿可不是什么大驿站,依据大明帝国对于驿站的规定,一般重要处的驿站根据情况需要配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不等;而非重要处的驿站则为二十匹、十匹、五匹。并且各个驿站还要求储备充足的粮食,以供过路差人食用。襄城驿所靠的驿路并非主道,所以自动被归于非重要处了。这样的驿站自然很难起到太多的军事用途,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也就是负责过路官员的接待工作和朝廷公文的传递接力。
老胡头是襄城驿的老人了,今年五十多岁了,据说打万历初年起这位爷就在驿站当差了。虽说三十多年下来还是个杂役,但是人家在襄城驿这里先后服侍过六任驿丞,那要资历可是很有资历的了。最早的时候,老胡头是个送信的公差,后来又负责押送物资,再后来协助驿丞处理驿站杂事,年纪大后就被安排负责每日驿站日常食材和耗品的采购,也算是个不错的肥差。
这日,老胡头正在驿站侧门清点货物,突然看到张振岳他们三个来了,立刻招呼道:“你们三个娃娃等会,等老胡我忙完招呼你们。”
老胡头和张振岳他们是老熟人了,这采买食材和耗材一般最大的利头是吃回扣,不过吃回扣这个事情一般是有风险的。而张振岳他们三个不同,他们从三年前就开始定期给驿站送野鸡野鸭野兔,和别家不同,这里没有回扣可拿。可老胡头却很乐意和这三个年轻娃娃交易,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这还需要吃什么回扣啊,老胡头只要不说漏嘴引起其他供货商的愤怒闷声发财就好,不但比回扣拿的更多,而且还能因为报账时的进价低被驿丞大人表扬办事能力强。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举两得了,加上这三小子很懂味,时不时买个高粱酒或是卤味什么的请自己吃。这一来二去的,三年功夫下来,这关系自然也就铁了。用老胡头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所谓的忘年交了。
“今个什么风把你们三个小娃娃吹来了,我记得后天才是你们送货的日子啊,怎么的,有事情要找你们胡老叔帮忙啊?尽管开口,只要你们胡老叔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收完货的老胡头豪气十足的冲着张振岳他们三个说道。
次次都如此,张振岳他们根本就不激动了,不过嘴巴上还是客气的道:“能有什么事情啊,就是过来找老叔您喝喝酒什么的。”
酒过三巡,张振岳开口了:“胡老叔,兄弟们这些年全靠您老的关照,小日子才慢慢过起来的。可是总靠在山里打个野鸡什么的,发不了大财也过不上好日子不是。”
老胡头心里咯噔一下,把嘴里的鸡爪子吐出来:“听这个意思,你们三个是想进驿站混个杂役的差事。别怪老叔不提醒你们,别看这驿站三十号人,大多也就混个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