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杀破狼-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萧严实在是太厉害了,接管宫禁第一天就把魏忠贤掌握的三千内操军(全部由宫里宦官组成)给缴了械,于是魏忠贤就变成了旱鸭子,没办法再折腾什么了。
这边信王一吩咐,魏忠贤等人除了负责在交泰殿当值的王体乾外都只能是规规矩矩的退下了。临了疑惧不定的魏忠贤还不忘看了萧严一眼,这萧严什么时候跟信王这么亲近了???
第059章海上堡垒(四)()
第059章海上堡垒(四)
萧严心中倒吸一口气,看了看身边一言不发的信王,这皇家的子孙果然都是人精啊。就是这么一句话,暗示的成分太浓,魏忠贤今晚怕是要谁不着了。
不过职责所在,萧严也不愿意多解释,只是陪着信王等皇上醒来召见。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萧严算是彻底服了,从始自终,眼前这位未来的皇帝都没有跟自己说一句话,这真的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吗?
天启帝醒来之后问得第一句话就是信王何在,跟前伺候的王体乾躬身道:“回禀万岁,信王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传”精神不大好的天启帝闭着眼睛半天就挤出这么一个字。
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体乾规规矩矩的走到信王跟前轻声道:“王爷,皇上醒了,传您了!”
信王不由自主的哦了一声,然后冲萧严点点头,就跟着王体乾进去了。随后王体乾躬身出来,顺手关上了东阁的殿门,和萧严一起退到了交泰殿外。二个人现在都有各自的心思,所以也没什么话好说,寒暄了几句就站在那里吹风了。很想回去照看孕妻的萧严也还不能走,他待会还得送信王回王府。已经是第十二天了,萧严一直在宫里当值,谨慎小心的注意每一个环节,好在下头的军官都还算勤勉,没发生什么异状。好在自己知道天启帝什么时候归天,不然这么熬下去什么日子是个头啊。
算算日子,大哥和三弟或许已经到了南洋了,此刻或许正在海面上漂浮着,萧严如是想。
交泰殿内,天启帝正在跟自己的亲弟弟交代着整个帝国的后事,确实是后事了。。。
“吾弟当为尧舜”天启帝对信王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把信王给雷到了。
“皇上”信王被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天启帝却一把抓住信王的手放在床边道:“还是叫我一声皇兄吧,这么几年的功夫,皇爷爷走了,父皇走了,现在怕是朕也要走了,这一大家子怕是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信王再次被震惊了,明代之所以没有宗室相残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宗室子弟如果不当皇帝,那就不能干政。换句话说,就是别想有自己的势力,这点连储君也不例外。为什么后来清朝的康熙时期会出现九龙夺嫡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康熙怕自己的儿子们变成废物,所以这个管点事,那个管点事,结果苦了下头的文武百官不说,连太子爷都被坑掉了,这时典型的坑儿子的案例。张振岳在后代看一些穿越小说时,看到作者把崇祯写得是心机十足,能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写成这样,我们也只能拜服作者的想象力了,很适合去写宫斗或者官斗剧。
“皇兄,我怕,我怕自己不行”信王喃喃自语了半天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天启帝深吸一口气看向信王道:“你必须行,我们朱家的江山断然不能毁在我们兄弟手里。一直以来,朕费尽心思,筹措款项。为此不惜多次违背祖制,总算是稳住了局面,辽东的建奴、陕西的灾荒都被朕停过来了。而现在这些问题朕却没有时间去解决了,需要吾弟你来做了。”
信王听完眼泪都忍不住的掉下来了:“皇兄,皇兄。”
天启帝呵呵一笑后缓缓说道:“朕知道,这士林里朕的风评和皇爷爷一样,好不到哪去,有说朕是昏君的,好吧,朕就算是昏君。有说朕是魏忠贤傀儡的,好吧,朕就算是魏忠贤的傀儡。可朕无法忍受,居然还有人说朕大字不认半个,天天只会做木匠活,天天只会玩女人。朕何曾大字不识,朕何曾贪图玩乐哪?咱们的父皇误信人言啊,居然把皇爷爷的内帑给开了,结果是朝局险些颠覆。吾弟切记,今日皇兄不和你谈论是非多错,只告诉你哪些人可用,那哪些人不可用。”
信王擦了一把眼泪后道:“皇兄您说,先告诉我何人不可用,我一定记下。”
天启帝猛吸了两口气,一时上不来,所以努力换气,同时手用力握住信王的手,那份不甘和无奈就在那里。
“东林党切不可用,这些人自诩为正人君子,行事偏执也就罢了。动不动就搞党同伐异,视国家大事如同儿戏,而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又不讲什么正人君子了。他们本就势力强盛,内把持科举,外连接江南士绅,吾弟若是如父皇一般信任他们,那我大明江山必然覆亡在即。我大明局势败坏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就是党争,所以赵南星等人百死难辞其咎,朕没有把他们明正典刑、夷灭九族依然是不忍所致,现在看来,反倒是成全了他们。”
“臣弟明白,东林不可重用,朝臣不可结党”信王含着热泪应承道,“可是皇兄,他们毕竟是势大,皇兄在世他们受了打压暂时偃旗息鼓,若是皇兄不在了,臣弟当如何?”
天启帝闻言叹息道:“朕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大明需要的是张居正这样的干臣,而非赵南星那样以公义为名,行结党营私为实的混账。朕当初为了对付江南士林,为了充实内帑,朕违背了祖制,提拔了张振岳这个武将。他到是没让朕看走眼,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还替朕筹到了银子。朕本想把他留给你,帮你再稳定一段时间,朕没有“兔死狗亨”的想法啊,他却不信任朕。朕可是为了让他有生路,有富贵,把驸马的名头都给他,还特地留了个世袭的爵位等着你去赏他。可他辜负了朕,他居然买通朕身边的太监,暗渡陈仓,以下南洋征讨不臣的名义就跑了。他真当朕是傻子,出征有带着全家一起出征的吗?咳咳咳咳。。。”
信王连忙劝说道:“皇兄勿怒,实在不行咱们一道诏书下去,想来数万南征将士中定然不乏忠于大明之人,这张振岳还不是手到擒来。”
天启帝看着信王摇摇头道:“这张振岳到也不是奸臣,他只是看破了胡宗宪这些人的结局而已。而且茫茫大海,前程如何亦未可知,随他去吧,今日种得善缘说不定明日得结善果。。。”
第060章海上堡垒(五)()
第060章海上堡垒(五)
信王很是认可的点点头,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皇兄,我若是没记错,刚才送我进来的那个萧严好像就是南洋总督张振岳的把兄弟吧!您让张振岳的把兄弟掌握宫禁,这,这。。。”
“太不可思议了对吧!”天启帝咳嗽了一声后笑道:“这是朕今天要教你的,所谓用人一定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大明江山虽大,可忠臣有几个,何人称得上忠臣。朕知道顾秉谦这些人在士林的风评不好,但这些人肯为朝廷所用,这些年也确确实实为朝廷做了许多事,比那些喜欢站在岸边指手画脚的清流强出百倍不止。至于萧严,这个人是个忠臣,少有的忠臣,朕希望贤弟能防守大胆的使用他。他在兄弟之义和君父之忠中选择了忠,且他善于战事,这样的人将来一定是保我大明的柱石了。贤弟登基之后,还可以留他一段时日为你保驾护航,然后可以去派他讨伐不臣。”
信王其实平日听了老师们对于朝政的一些不好评价,所以对于皇兄的一些做法他并不是十分认同。他略微迟疑了一下后开口道:“皇兄,那魏公公是可用还是不可用?”
天启帝目中泛过一丝光亮道:“忠贤不过是一普通老农尔,他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完全是我给的。当初东林党那帮人把朕视为傀儡,呼来喝去的,朕才不得不把魏忠贤这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推出来和东林党打擂台,这件事情上他是有苦劳的。但是这些年,他是福也享了,孽也造了,连生祠都弄出来了。所以朕也算是对得起他了,继续留下他和他那帮子党羽对于吾弟日后治国不利,大可除去。不过魏忠贤也算是替朕办过事的,你留他一条生路吧!”
信王知道兄长心善,连个秋决都是能不勾就不勾的,不然王化贞这厮怎么可能还活到现在?看着皇兄虚弱的身体,信王对于他的要求自然是点头应下了。
见信王应下了,天启帝才放心道:“门口的王体乾,朕大行之后,他会帮着你减除魏忠贤的羽翼,而萧严就是你最锋利的刀,你放手去做吧,这朱家的江山容不得谁一家独掌太久的。”
信王今晚就忙着点头了,而天启帝的面上也因为情绪的激动而出现了潮红色,似乎越说越有精神了。最后天启帝想了想道:“辽东还是启用袁崇焕,这个人虽然有些不踏实,但是胜在勇于任事,而且做事认真。朕当初寻了个小差错免了他是怕他陷入朝政太深反为其害,等你除了忠贤的势力,你就可以大胆用他了,不过切记,若是他还是搞不清楚状况陷入党争,那就拿下他,这些带兵的最好不要和朝中的大臣有太深的交往,这是我朱明江山三百年屹立不倒的不二法门。”
说道最后,天启帝突然流下了眼泪:“朕子女缘薄,最对不起的不是我大明的列祖列宗,而是皇后,朕去以后,你一定要厚待皇后。当初客妈妈行事太过激烈,是朕负了皇后,她是长嫂,你当侍奉如母。”
信王含泪表示省得,这眼泪已经流了许久了,是真诚的,因为严格来说,天启帝是他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个男性嫡系血亲了。一直以来这个血亲都是自己最大的庇护所在,是自己的亲情所系,可他现在居然也要离开自己了,那份悲伤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来说,一个家族兴旺与否,不取决于他们占有多少财富,拥有多高的地位,而是看他们有多少男丁。男丁的多寡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命运,而大明王朝正如这男丁不断凋零的大明皇室一样,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
等到信王从交泰殿退出来,并在萧严的护卫下回王府的时候,他才突然玩味道,为什么天启帝交代了那么多,却始终没有交代过客妈妈的事情呢?
信王突然想到一件往事,皇兄曾在懋勤殿中设置了一个四周封闭的隧道,让戏班子在大殿中的隧道里面演戏。有一次演《金牌记》即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的故事,到《疯僧骂秦桧》一出时,魏忠贤面子上已经有些挂不住,起身离开。熹宗心中明白,因为外面的百姓都将魏忠贤比作秦桧。他故意命戏子先停下来,派人去找魏忠贤,一定要让他到场再演,还是客氏求情才作罢。看来他这人也不是真糊涂,只要魏忠贤不危及到他的皇位,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而对于客妈妈,他虽然颇多不满,但却是母子情份在那里,估计就算是真要追究,秉性宽和的皇兄也下不了杀手。
而很显然,从刚才皇兄的交代来看,他对张皇后的感情也非同一般。那结果就不言自明了,这是要让自己来做恶人了,皇兄是聪明了一辈子,可也是糊涂一时,到了这个权力更迭的时候那里还能求个两全。
次日,天启帝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