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敌三国志系统 >

第142部分

无敌三国志系统-第142部分

小说: 无敌三国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刘备的解释,关羽才恍然大悟,连忙说道:“大哥良苦用心,羽实为钦佩!”

    “你我兄弟二人,何须如此客气,今晚便回去准备,随时出发!”刘备说道。

    “诺!”

    第二天,在朝堂之上,袁术对身边的刘协说道:“陛下,如今刘表心怀不轨,在江夏屯兵,意图对陛下不利。”

    “大将军可有良策?”刘协问道。

    袁术微微一笑,说道:“陛下难道忘了,皇叔刘玄德乃是陛下亲封的庐江太守,可命其领兵驻守庐江,以观荆州动态。”

    刘协一愣,下意识的看了眼刘备,不过刘备却站在末班的位置,目不斜视。

    看到刘备的样子,刘协心中了然,知道肯定是刘备用的计策,袁术才向自己申请,命刘备外出。

    刘协故意摇头道:“左将军乃朕之皇叔,不舍其外出驻军,大将军可还要其他人选?”

    袁术眉头一皱,没想到刘协竟然没有同意,不悦道:“望陛下以国事为重,勿要感情用事。”

    袁术这是直接教训刘协了,此话当真是大逆不道,不过朝堂下的群臣确实面面相觑,并没有人出言阻止。

    刘备站在那里放佛没有听到袁术的话,自己就跟置身事外一样,不过那仅有的一只手臂,拳头却是攥的很紧。

    刘协听了袁术的话,心中大怒,可是转眼看见袁术那阴鸷的眼神的时候,怒火气焰顿时消散,只好长叹一声,道:“那便依大将军的提议吧。”

    袁术嘴角微微一扬,似乎很满意自己又占得上风,上前走一步,朗声喊道:“刘备听令!”

    刘备眉头一皱,不过还是迈步出班,应道:“臣在!”

    袁术嘴角一撇,说道:“陛下命汝带兵前往庐江,以观江夏动静,保淮扬安定,不得有误!”

    “臣遵旨!”刘备答道。

    袁术一看自己这边的文武,又补充道:“乐就、陈兰两位将军为副将,辅佐刘皇叔。”

    话音刚落,两位将军迈步出班,抱拳道:“末将遵命!”

    早朝散毕,袁术回到大将军府,主簿阎象快步走到袁术身前问道:“主公为何要放那刘备去庐江?”

    “当然是为了替我看住刘表那家伙。”袁术不以为意的说道。

    阎象急道:“刘备此人最是反复,若留在身边,其仰我鼻息,尚构不成威胁,若放置在外,一旦羽翼丰满,必将反噬,望主公明察!”

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臣陆康() 
“玄德不会如此吧?”袁术不是很肯定的说道。

    阎象急道:“主公仁慈,收留刘备,此等反复小人,纵使不杀,亦不能使之去。刘备去的庐江镇守,犹如纵虎归山,后若欲治之,不可得也。”

    袁术点点头,说道:“阎主簿言之有理,吾这边将他唤回。来人啊,请纪灵将军前来。”

    不一会儿,纪灵来到大将军府,问道:“主公急招纪灵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袁术说道:“今刘备领兵前往庐江,伏义可率领一支速骑兵,将其召回,吾另有打算。”

    “得令!”

    纪灵领命,转身而去,率领五百骑兵,往庐江方向追去。

    且说刘备此刻率领三万大军,身边乃是关羽,左右是乐就、陈兰两员副将,正以疾行军的速度,朝着庐江的方向奔去。

    旁边的关羽问道:“大哥,如今庐江早已攻破,为何行军如此急速?”

    刘备瞥了一眼两边的陈兰和乐就,见其二人只是疲于奔路,无暇顾及二人,心中稍定。

    将头偏到关羽一旁,说道:“二弟,你我久困于人下,好比是那笼中之鸟,网中之鱼,岂能施展平生抱负?如今有了这三万兵马,再加上庐江为根基,吾犹如鸟上青天,鱼入江海,不受笼网羁绊,一展宏图!”

    关羽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称是,刘备微微一笑,又传下命去,加紧行军。

    正行军时,有传讯兵奔到刘备面前,禀报道:“启禀将军,后军有尘土飞扬,似有追兵前来。”

    刘备大吃一惊,对关羽说:“此必是袁术追兵,赶紧布阵!”

    关羽领命,传令给乐就、陈兰,就原地布阵,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刘备身边。

    没过多久,纪灵领着五百骑兵来到阵前,看到刘备严阵以待,有些吃惊。

    刘备看着纪灵,问道:“纪将军快马前来,所为何事?”

    纪灵遂下马上前说道:“奉大将军之命,特请刘皇叔回去,另有商议。”

    刘备摇头,说道:“岂不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吾此番行军乃是陛下旨意,又经过大将军力荐,岂可回军,白白的劳师动众?”

    “这个……”纪灵有些犹豫。

    刘备摆摆手,说道:“纪将军请速回,替备禀明大将军,如今局势紧张,不能耽误行程。”

    纪灵听后,自忖道:平时主公虽然对刘备不是十分亲近,却也没有怠慢,而且他如今是皇叔,也不可轻易造次,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想用强,估计自己这五百骑兵不够用,不如将他的言语回复,再请主公裁决便是。

    “既然如此,吾便回见主公,言明情况,将军可缓行,静候佳音。”纪灵道。

    说完,纪灵翻身上马,辞了刘备,领着五百军士,又回到寿春,将见刘备后的情况,全都告诉了袁术。

    袁术听后,眉头紧皱,旁边的阎象赶紧说道:“刘备不肯领兵回来,可以看出来,其必有二心。”

    袁术脸色难看的说道:“还好吾派了乐就、陈兰两位副将在其左右,刘备未必敢变心。”

    阎象摇了摇头,说道:“乐就、陈兰岂是刘备的对手?再说刘备身边的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非纪将军不可匹敌,恐怕二将难以有所作为。”

    想了半天,袁术挥了挥手,说道:“此事就先算了吧,毕竟是吾亲自答应让刘备去庐江的,怎么能这么快就反悔呢?”

    “主公,不能放任不管啊!”阎象继续说道。

    袁术眉头一皱,说道:“行了,阎主簿退下吧,若是那刘备真的不知好歹,吾便起大军,将其灭了!”

    说完,袁术转身往后堂走去,阎象只得长叹一声,离开了大将军府。

    来到庐江郡之后,刘备将陈兰、乐就唤到身边,说道:“大将军派汝二将助吾守备庐江,不得懈怠,以免孚大将军之望。”

    二人连忙抱拳拱手道:“末将不敢,将军但有所命,在所不辞!”

    刘备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备便要劳烦两位将军了。”

    陈兰、乐就互相看了一眼,说道:“将军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便是。”

    “二位将军也知道,吾等来庐江的主要目的便是防备荆州刘表,而荆州离庐江最近的一个郡便是江夏郡。”刘备娓娓说道。

    两人点点头,这个他们都清楚,知道接下来刘备要安排任务了。

    果然,刘备微微一笑,说道:“之前江夏郡就一个黄祖镇守,倒是不必在意,然而不久前,大将王威被调往信阳,若是二路兵马齐发,倒是个威胁。”

    陈兰点点头,说道:“将军有什么安排尽管说,吾二人必当配合。”

    “好!”刘备叫道,“荆州分兵施压于此,吾欲亦分兵以对之。乐将军领三千兵马驻守博安,陈将军亦领三千兵马驻守龙舒,互为南北犄角,正好牵制刘表。”

    二将不疑有他,纷纷点头答应,稍作准备,便可领三千人马,前去驻守。

    关羽见二将领兵而去,对刘备说道:“大哥,为何将兵马分与此二人?”

    刘备微微一笑,说道:“此二人为副将,乃是袁术用于监视吾等,吾派往别处,便可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是否准备进攻荆州?”关羽问道。

    刘备顿了顿,摇头,说道:“刘表亦是汉室宗亲,与吾乃是同宗,不可轻易发生冲突,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发展自身的实力。”

    关羽点点头,说道:“大哥运筹帷幄,羽所不及,但有吩咐,必不所辞!”

    “你我乃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刘备笑道,“等过些时日,庐江城中安定以后,二弟便要帮吾出去募兵。”

    关羽点点头,说道:“此事交于吾便是,定不会让大哥失望。”

    刘备点点头,说道:“吾经年漂泊,以至于此,能有庐江作为根基,一定要捉住时机,否则,这乱世当中,难有作为。”

    于此同时,在几千里外的并州晋阳,赵迁在自己府中,正接见一行人。

    为首一人,年逾花甲,须发皆白,看上去不仅风尘仆仆,精神也是有些委顿。

    那花甲老人拱手一拜,道:“罪臣陆康,拜见大将军!”

第二百五十七章 童年陆逊() 
看着面前的陆康,赵迁连忙说道:“陆太守快快免礼,来人,看座!”

    话音刚落,便有府役搬来一张藤椅,放在陆康身边,陆康再次施一礼,坐了下来。

    赵迁看着陆康,说道:“陆太守,庐江之事,吾已知晓,罪不在足下,请勿挂怀。”

    陆康长叹一声,说道:“吾守城不利,没有坚守住庐江,对不起先帝,对不起朝廷。”

    “陆太守言重了,您能终于朝廷,坚守气节,吾深受感动,袁术、刘备等叛逆,吾迟早诛之!”赵迁说道。

    陆康仍旧是叹气,没有说话,旁边的一人,宽慰道:“父亲,大将军威名显盛,定能收复庐江。”

    赵迁扭头看去,问道:“哦?陆太守,此乃令郎乎?”

    陆康点点头,指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此乃吾儿陆绩,身后乃是吾从孙陆逊。”

    陆逊!

    那可是东吴孙权的大都督,干败了蜀主刘备,击退了魏国大司马曹休,可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物。

    没想到这陆逊竟然是陆康的孙子,而且年龄看上去不大,能够被陆康带来面见赵迁,可见陆康对其重视程度。

    至于陆康的儿子陆绩,赵迁倒也有些印象,因为《三国演义》中有一篇回目,正是诸葛亮舌辩群儒,其中群儒当中,便有陆绩。

    虽然陆绩的舌辩功力,虽然不及诸葛亮,但是才能也是很高的,在东吴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绩乃是陆康老来得子,此时也就十几岁,不过因为聪慧,深得陆康喜爱。

    赵迁点点头,说道:“陆太守一门忠烈,吾定会奏请陛下,重赏汝等,厚待陆家。”

    陆康拱手一礼,说道:“多谢大将军好意,不过老夫年事已高,如今丢城而来,深愧天下,愿从此隐退,或可得以天年。”

    赵迁听了陆康的话,瞬间明白了,这陆康看似自己不求官,但是却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前来,那么目的就很明确了,是为了自己的后辈着想了。

    “既然陆太守不愿,吾也不强求,不过令郎及孙皆聪慧之人,需为朝廷出力,方不负陆家忠义之名。”赵迁笑着说道。

    这话正中陆康所想,不过还是说道:“吾子、孙年幼,恐怕不能胜任要职,徒增大将军烦恼。”

    赵迁哈哈一笑,说道:“年龄不是问题,岂不闻孔文举,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黄香九岁温府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此皆翘楚,难道令郎及孙,不及他们吗?”

    这其实是后世相声中的一段贯口——《小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