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古华夏 >

第104部分

上古华夏-第104部分

小说: 上古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以他的性子和定力,又在族人面前,若是换做从前,他断然不会如此失态。但眼看大仇得报、黎昊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忽然间情势逆转,一败涂地,犹如就要到口的肥肉,刹那间被人抢走了,他如何还能泰然处之?

    黎昊心中冷笑,像是看傻子一般看着夷彭,又是得意又是解气,郁结在胸口一天的饿气总算消了。

    眼见夷彭迅速折返回来,对自己怒气汹汹道:“不就是印着牛和羊,有什么了不起,你若是能印出天下万物那才是能耐,就比如……”

    夷彭忽而不说了,倒不是突然良心发现,也不是与黎昊意欲修好,更不是中途忘词,只因他看到黎昊双手握住陶鼎,转动一圈。

    另一侧陶壁赫然对着他!

    一眼看过去,顿时呆住了,只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他下意识的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并未眼花后,侧过头再次上下打量陶鼎旁的黎昊,恍若看到了一个妖邪怪物。

    而后又听黎昊说道:“天下万物众多,陶鼎自是难以承载,不过这一侧却并非只有牛羊那般无趣。

    大首领请看,这长长的便是流经轩辕和东夷的济水,这边稍短一些的是若水,这里轩辕山,这里是夏山,这里是蜀山,这里是玉山。

    再看这些颇似人的图样,它们每一个都代表着天下间的集市。轩辕山附近的是轩辕城,夏山附近的是华夏,这里是神农的陈都,而这里则是东夷九黎的泉都。”

    黎昊一边指着陶壁,一边耐心解说,如数家珍。这简易地图固然粗陋不堪,甚至都算不上地图,却也花了他很多功夫,颇为不易。

    之前勾画时总不满意,几次都想亲手毁掉,以免贻笑大方,但念及乃是自己多时的心血,终究舍不得。

    此刻看到别人目瞪口呆的神情和惊为天人的模样,心中甚是得意,更加庆幸没有动手毁掉杰作。

    黎昊看到夷彭眉头深锁,呆立在当场,心知他犹在震惊当中,心底更是畅快,决意要在他面前显摆显摆。

    伸出右手在夷彭脸前挥了挥,明知故问道:“现在你觉得陶罐和陶鼎哪个好呢?”

    语音洪亮,偏偏又故意拉长了声音,讥讽的意味颇为明显。不过话刚出口,黎昊又开始有些后悔了,由于刚刚斩获大胜,不由得意忘形,竟然把自己身处的险境忘了。

    心里暗暗给了自己一巴掌,把这个教训牢牢记在心里:高调做人并无多大问题,但也要分分时候。

    忐忑的四下望了望,只见眼前的夷彭低着头绷着脸,面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似乎正自羞愧难当,这种人竟然还会顾及脸面,真是难得!

    轩辕众人则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黎昊瞧了好大一会儿,仍是捉摸不透,看不出所以然来。倒是目光落到青阳等人的身上时,得到了一如既往的支持,让他感动不已。

    其中女魃表现的有些奇怪,仅对望一眼,她就将脑袋撇了过去,似乎很惧怕自己的似的,脸色也有些怪异。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原因,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呼喊声便已传了过来。

第一六一章 心愿已了() 
    第一六一章心愿已了

    “陶鼎!”

    “陶鼎!”

    ……

    事先无人组织,声音稍显嘈杂,但窑场内早已有人跑出,奔走相告,是以窑场内外串通一气,异口同声,倒也不是那般杂乱无章。

    过了一会儿,声音渐大,轩辕众人也似乎找到了节奏,呼喊声整齐画一,响彻天地,尤显气势非凡。

    夷彭初时看到陶壁另一侧的图案,不禁大惊失色,叹为观止,虽然仍对黎昊怀有怨恨,但心中对他的制陶技艺却也十分拜服,心想传言非虚,昊的确是东夷乃至天下最会制陶的人。

    当黎昊故意显摆欺辱自己时,心中自然不忿,但顾及到当下情势,再多费口舌,胡搅蛮缠,终究也是无用,索性闭口不答。

    此刻看到族人不帮自己、反帮外人的举动,不禁又惊又气,强压多时的怒气复又涌上心头,甚至越烧越旺,可如今情势明朗,胜败已成定局,他又如何能发泄?

    剧烈喘着粗气,横扫了一眼积极呼喊的人群,一看之下,怒气更胜,那些人当中竟有许多支持自己的贵族!难道他们以前支持自己上位,都是故作模样,虚情假意?

    黎昊实在没有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一时之间恍如是在梦里。之前自己帮助青阳一家制作麻衣,也算是人尽皆知,却也未像今日这般轰动,备受推崇。

    今日他们是怎么了?

    不过看到夷彭千夫所指,众叛亲离,他暗地里偷偷高兴。

    出于最基本的礼貌,黎昊冲窑场内为首的几位贵族点头致意,权作感谢,谁知得到的竟是对方的冷眼相对和满脸不悦,这下他彻底糊涂了。

    原来轩辕贵族们看到陶鼎两侧的从未见过的图案后,彻底折服,对黎昊的制陶技艺也心生钦佩。

    但多年对东夷人的仇视和偏见犹在,虽已心里默认陶鼎胜过陶罐,却又不好公然说出口,毕竟是他们轩辕一方输了。

    后来黎昊有意奚落,明知故问夷彭,他们有了台阶,顺势便把心中的结论说了出来。因为他们深知,事情到了这份境地,纵使再狡辩胡缠,也很难令窑场长作的陶罐反败为胜了。

    更何况大首领一向公正严明,又怎会任由他们颠倒是非,肆意胡来?

    至于诱导族人,积极呼喊,那就是要故意压一压夷彭的嚣张气焰了,虽说他是大首领宠爱的公子,可那又如何?

    他们都是轩辕的贵族,举足轻重的人物,大首领尚且对他们恭敬客气,你一个还未当上大首领的毛头小子,凭什么对他们指责呼喝?

    不过他们也就只想教训一番,提了个醒,并不打算与夷彭彻底决裂。

    黎昊自然不知道他们各怀什么鬼胎,但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甚至觉得心愿已了,大可以抛开这里的一切,欣然返回华夏,一展宏图。

    原因有两个。

    一是陶鼎顺利出炉,品质也还不错,大胜窑场长作,他倒未放在心里,他心里思虑的只有青阳的婚姻大事,这便是他的最大心愿,也是他当下还执意待在轩辕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挫败了夷彭针对自己的阴谋阳谋,还鬼使神差的打击了夷彭在轩辕的威信,如此一来青阳的地位想必更加稳固,自己也就更加放心了。

    心中甚是得意,身不由己的左右张望,忽觉一双凌厉的目光朝他袭来,一惊之下,慌忙低下了头,竟不敢再看。

    鼓足勇气,重新抬头看时,那双眼睛已满含笑意,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又听到那人开口道:“东夷制陶技艺果然无双,此次比较自是少昊胜了,陶鼎实为陶器之中的珍品,只是不知道我们轩辕以后能不能烧制出来。”

    话音一落,阵阵叹息之声随之而来。

    说话之人正是黄帝。

    黎昊向来精明,又善于揣摩别人心思,心想:黄帝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想让我把烧制陶鼎的技术传下来,那我是假装不懂还是积极配合呢?

    正思考间,突然听到脚下“砰砰砰”的声音大作,低头看去,不禁大吃一惊,竟是窑场长作跪倒在他面前,额头中央位置红肿着,显然是刚刚用力磕头的结果。

    随着一声“师父”的传来,黎昊踉跄退了两步,短暂的窃喜和得意过后,立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今轩辕众人在侧,堂堂窑场长作拜倒在自己面前,岂不是会引起众怒?

    不敢再想,急忙向前,双手扶着窑场长作的手臂,微笑道:“使不得,使不得!当时只是一时戏言,长作大人又何必当真。

    技艺比较,目的是为了知己之短,互采对方所长,如今我虽侥幸胜了,却从长作大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黎昊实在不想说,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狗急尚且能够跳墙,万不可逼人太紧,过犹不及。

    窑场长作却未起来,任由黎昊如何拉扯,他就是跪在地上纹丝不动,仿佛钉在了地上一般。

    黎昊无可奈何,只好摊着双手,向黄帝求助。

    黄帝先前就听说了两人的这个约定,本来拜师学艺倒也常见,何况黎昊制陶手艺确实高明,倘若真能从他手里学来东西,对轩辕倒也大大有利。

    只不过轩土毕竟是窑场长作,贸然拜别人为师,未免有失身份,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比较好。

    “既然少昊都说了,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即便不拜师,少昊再烧制陶鼎之时,你也可以在旁学嘛,我想少昊不会介意。”

    黎昊微微一笑,只是点头,却不言语,黄帝已把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他哪还有反对的余地,心里只想着到时敷衍了事,混过这个冬天再说。

    窑场长作却不依不饶:“我是诚心诚意拜昊为师,还望大首领成全。我最喜制陶,苦于无高师指点,故而技艺有限,为此颇为烦恼。

    何况当初我有言在先,既然许下约定,就必须守约,我们轩辕人绝不做背信之事。如今我败了,败得心服口服,自当遵守约定,拜昊为师。

    我也深知以我长作身份,拜昊为师,于理不合。那么从今日起,我就不再是窑场长作,只是普通的轩辕制陶人,再求大首领成全。”

    轩辕众人听了这番话,不禁为之动容,见窑场长作轩土如此看中信义,为轩辕挣了脸面,均颇感自豪,对于他的敬重又多了几分。

    黎昊听后,也对这位窑场长作心生佩服。要知道轩辕陶业不旺,却又急需大量陶器,是以长作之职较之东夷更为重要,他能为了提升自己而抛弃如此高位,实属难得。

    不过黄帝还未变态,黎昊一时也不好决断,只好静静的等待黄帝开口。

第一六二章 大获全胜() 
    第一六二章大获全胜

    窑场长作心系轩辕,素来认真负责,黄帝对此知之甚祥,沉思半晌后,终是于心不忍,劝道:“你负责窑场、上任长作以来,我轩辕的陶器与日俱增,除了你谁又能胜任长作之位呢?”

    窑场长作心意已决,不为所动,坚定的道:“与昊相比,我实微不足道,只愿拜他为师,修习真正的制陶之道。何况约定在先,绝不可违,长作之位还请大首领另请高明吧。”

    黄帝道:“可你是轩辕制陶手艺最佳之人,你不做长作,谁又能当此重任?”

    窑场长作似是铁了心,只伏在地上,闭口不答。

    黄帝见窑场长作信守承诺,也知他一心拜黎昊为师,并非为他一己私利,实是在为轩辕着想,他学成归来,必然会对轩辕的制陶大有裨益。

    是以对他更为钦佩敬重,便想着成全他的拳拳之心。如此人才,品德能力俱佳,却又不能重用,黄帝又觉得十分可惜,不由得连连叹息,当即决定等他学有所成后,让他掌握整个轩辕的窑场。

    黄帝坚信,等到那一天轩辕绝不会还只有一座窑场!

    一念至此,转身对黎昊道:“我们轩辕人极重信义,言出必行,你不妨就收了他做徒弟。倘若你有难处,不愿教他手艺,那也没有关系,毕竟轩辕、东夷有别,我们都能理解。”

    此情此景,哪还允许黎昊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