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业-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承担的局面。
赵昀在他的治理理念之中,就是明确管理范围,也就是明确职责,尤其是大量国家工厂的建立,更是要明确他们的地位,他们是生产,绝对不是行政部门。
同时这些部门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没有人是特例,尤其是掌控着大量资源的工厂,赵昀已经令真德秀派遣御史官员进入,检查他们,这些人最容易腐败。
在赵昀的计划里面,这些重要资源的开采,都是要工厂完成的,熟悉赵昀的内阁大臣们对于这样的创新非常赞同,首先全部行政制度就简单了很多,没有特殊的地方了,这样有利于政令的执行。
然后就是这些掌控工厂的人也是官员,他们的职责是生产,而不是行政治理百姓,但是他们也一样受到监督和考验,依然受到监管。
按照赵昀的命令,未来五年,在宋国境内,至少要建造三百多家工厂,这些工厂都是以资源和军工为主,其中炼铁,采煤,水泥,武器这些工厂就已经占据了一百多个,然后就是丝绸和茶叶,还有瓷器,这些需要垄断的行业,将来可以为大宋创造巨大利润,这些地方也需要建立起来生产工厂。
内阁的大臣们此时也感受到了这些工厂的好处,首先就是这些工厂效率高,而且不再消耗民生资源,之前大量的徭役分摊给百姓,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产任务,既要生产粮食,也要承担军队和朝廷的任务,于是大量百姓家庭破产,沦为奴隶。
此时就不同了,工厂可以创造价值,还可以交税,同时将之前非常庞杂的生产徭役模式改变了,现在一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就可以顶上一个州府的徭役,而且百姓还没有怨言。
朝廷之前是派遣徭役,现在是通过财政购买,一开始很多官员认为这样会让朝廷财政破产,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工厂和商人的活跃,让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朝廷手中的钱多了。
(本章完)
第466章 西夏内政()
伴随着温暖的南风刮来,西夏国经过几年短暂的休整,民生和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北面最前大的敌人蒙古人灭亡了。
西夏皇帝李遵顼这段时日过的也非常轻松,之前总是要向蒙古人卑躬屈膝,动不动就要西夏进贡,还要西夏出兵攻打宋人。
李遵顼当初决绝了蒙古人的要求,没有出兵攻打宋人,当初满朝文武认定蒙古人一定会出兵报复,都感到非常恐慌。
但是太子李德任非常支持皇帝李遵顼的做法,李德任认为应该北拒蒙古人,那面和金国修好,这样才可以稳定西夏的局面。
当时的李遵顼也是一时血性爆发,决绝蒙古人出兵的要求,但是后来他也害怕了,担心蒙古人会报复,但是谁曾想到,最后蒙古人竟然在宋人那里全军覆灭,十万大军没了,最后还被宋军追杀着逃回了草原。
当年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国,一下子就溃败了,整个帝国的也覆灭了,现在又被宋军杀的逃出了蒙古草原。
得知蒙古帝国奔溃了,李遵顼顿时大喜,整日担心蒙古人的报复是来不了了,于是李遵顼在西夏国威望顿时暴涨,让他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把万人敬仰的感觉。
这两年,随着蒙古人的溃败,西夏收复了不少之前被蒙古人占据的领土,同时也收留了一些蒙古部落,增强了北方的兵力和防御。
转眼的功夫,南面苟延残喘的金国也灭国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遵顼心中还会担忧了一下,宋军竟然如此迅速,将女真人也剿灭了。
消息传回兴庆府,西夏朝堂也震惊了,现在的宋人一概当年的软弱,竟然接连打败蒙古人和女真人。
于是担心宋人攻打西夏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但是李遵顼认为宋人不会攻打西夏,首先宋人没有任何借口攻打西夏,然后就是宋军刚刚攻灭金国,转眼就要攻打西夏,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但是西夏天子李德任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宋人皇帝赵昀才是野心勃勃之辈,很可能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攻打西夏。
而且宋西夏南面守军那里得知的消息,他们对面的宋军整天都在训练,边关碍口经常封闭,尤其时间进入春季之后,本来是两国商人往来频繁的日子,但是宋军突然关闭了碍口,不允许两国商人往来。
李德任认为宋人这是在准备攻打西夏,于是整天向皇帝李遵顼请命加强南面防御,小心宋人进攻。
但是李遵顼认为李德任有些危言耸听,就在赵昀登基即位的时候,西夏还派出了使团去朝贺,受到了宋国官员的热情欢迎,甚至还说道两个要签订世代友好盟约之类的。
于是李遵顼和一些西夏朝廷官员就认定宋人应该不会进攻西夏,他们已经恢复了北面的大片领地,此时需要好好治理一番,之前的宋人领地已经恢复了,就不需要在和西夏为敌了。
但是太子李德任依然不放心,他认为宋人迟早要攻打西夏,所以一定要增派兵力,驻守夏州、银州等地,这些地方非常重要,一点失守,西夏就危险了。
皇帝李遵顼对于太子李德任整天言论开战的话语非常不满,甚至有撤换太子的想法,尤其是二儿子李德旺也深得百官拥护,于是李遵顼心中对李德任就越加不满。
偏偏李德任还非常固执,执意认定宋人会进攻,而且当着满朝文武的官员大言开战,最后的结果就是招来了皇帝李遵顼的不满。
李遵顼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太子李德任,已经说明如果在敢言战,定会罢免太子,加上这段时日正好赵昀派出使团出使西夏,制定两国友好盟约。
于是西夏朝野对开战的言论也不再支持,最后李德任的想法也没有人支持了,就是老将塔海也不再支持李德任的想法,看到宋人主动示和,西夏朝野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倔强的李德任依然不肯罢手,他甚至当着皇帝对面提出要出家为僧,以此来威胁皇帝整顿军务,扩编军队。
李遵顼这次彻底愤怒了,西夏虽然地域不小,但是资源有限,此时蒙古人溃败了,西夏得意喘息,如果继续扩编军队,让本来就不多的钱粮就要大量地投入军队之中,那么那些桀骜不驯的党项贵族怎么办,他们得到的好处就少了,李遵顼就无法安抚这些人了。
于是愤怒的李遵顼直接罢黜了太子李德任的太子之位,然后将他变为庶人,改立二儿子李德旺为太子。
李德任心中痛苦不已,他看到满朝都是享乐之风,党项贵族们整日吃喝享乐,将国家仅有的那些好处全部拿走,军队荒废,战斗力不强。
当年蒙古人攻打西夏的时候,十万西夏军队打不过三万蒙古骑兵,此时蒙古人溃败,西夏得意喘息,但是皇帝李遵顼就是不肯整顿军队,实在让李德任想不通。
李遵顼是通过篡位得到皇位的,他想要得到西夏权贵们的拥护,就需要赏赐给这些权贵们大量的好处,同时西夏军队一半都是掌握在这些权贵手中。
之前归属朝廷的军队已经在和蒙古人的作战消耗殆尽了,现在支撑西夏的就剩这些党项权贵手中的军队了,如果李遵顼此时扩编军队,将钱粮投入到军队之中,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党项权贵们产生警惕,加上他们得不到好处,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李遵顼。
李德任失落地离开了兴庆府,然后去了银州,他知道赵昀一定会攻打西夏,银州必然是首当其冲,所以李德任去了银州。
对于李德任的举动,皇帝李遵顼也非常愤怒,此时他首要的事情是安抚国内的权贵,至于整顿军队,他也知道很重要,但是现在宋人示和了,李遵顼还是可以暂缓一下,稳定住现在的局面,然后在寻求扩编军队的事情,况且扩编军队需要钱银,李遵顼现在是一点多余的钱银都拿不出来。
当年内蒙古人搜刮了多年,不仅金银都给蒙古人了,就是大量的战马和西夏勇士也都消耗完了,想要在断时间内完成扩编军队,根本就不可能。
(本章完)
第467章 偷袭西夏()
李德任悲痛地来到了银州城,银州对面就是宋国,此时两国边境已经全部开放了,这段时日随着宋朝使团的到来,两国已经准备和好了,于是边境商贸非常繁荣。
李德任看着繁荣的商贸,宋人的商品非常多,西夏游牧部落使用牛羊和马匹等物资售换宋人的生活用品,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西夏山丹的军马,一匹战马可以换取整整一车的粮食。
清晨口岸刚刚开放,两国的商人就涌入了银州城,一时间热闹极了,操着各种口音和各种语言的人都有,众人纷纷聚集在成堆的商品面前,谈论着价格。
银州和夏州是西夏最南面的城池,但是也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这两地地处黄河直流,土地肥沃,在往北就是大漠戈壁。
在西夏国境内,出了兴庆府一带之外,就是银州和夏州最富庶了,因为这里都是农耕之地,人口殷实,相对于放牧的地方,这些地方更加繁华。
就在清晨的热闹还没有散去的时候,银州城门口突然传来了一声惨叫,一个裹着羊皮袄的人手中握着一把长刀,直接将他身边的一个商人杀死了。
城门口发生了血案,一时间人群惊恐不已,同时守卫在城门口的西夏士兵也纷纷过来了,一众士兵看到这个人手中的滴血的长刀之后,纷纷围攻了过来,想要将凶手拿下。
百姓认定事情可以解决了,这个人绝对逃不走了,但是那里想到,就在此时,城门口突然传来了一片惨叫声,人群中突然杀出了大量的人,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中已经握着一把长刀了,然后凶狠地朝着城门口的西夏士兵砍杀过去。
同时一队人直接冲上了城楼,将上面位数不多的几个士兵斩杀了,因为行凶的原因,西夏士兵都纷纷赶到了城门口,于是城头的侍卫就松懈了不少。
加上聚集在一起,从这些手握长刀的人从背后突袭,转眼的功夫,上百个守卫在城门口的西夏士兵就丧命了。
突然的变故让现场陷入恐慌之中,百姓纷纷逃命,城内的百姓王家里面逃,城外的百姓往城外逃命。
但是一辆城外的马车缺反向而行,迎着逃命的人群直接来到了城门口,此时控制了城门的这些人立刻将马车上面的油布掀开,随后一个个铁罐子露出来了。
隐藏在这些人中的宋军工兵立刻行动起来,很快就将十几个铁罐子堆砌在了城门口处,然后一众人纷纷退出城门。
同时,大量的西夏士兵已经赶到了城门口,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随着一声惊天巨响,银州城门被直接炸飞了,连通着城门甬道也塌陷了,银州城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
惊天的巨响让整个银州城陷入了震动之中,西夏守军惊骇地看着已经面目全非的城门和甬道,一个个惊恐不已。
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传来了阵阵喊杀声,远远看去,之间一片黑点正朝着银州城冲过来。
城中的守军都知道那是什么,是宋军杀来了,恐慌的情绪直接让守军奔溃了,没有了城墙守卫,这些西夏守军胆寒不已。
很快,孙武正统领着大军就冲杀到了银州城外,此时银州城已经等于是敞开的城池了,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