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昏君来救国 >

第21部分

昏君来救国-第21部分

小说: 昏君来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马的士兵非常好奇,也想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拉过马,翻身骑上,纵马上岸,寻了一个高一点的土堆,跑上去,往北查看。

    巡逻的齐军骑兵早已来到这个高地了。

    等了一会儿,隐约看见北岸远方的地平线出现一线黑影。

    骑兵很敏感,再确认了一下,拔马转身离去。

    这种声音更确切的时候,对于在军阵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明白意味着什么。

    周军俘虏开始不安起来,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北望,齐人士兵紧张起来,拿着武器,吆喝着:“看什么看,快干活。”

    但这些周人俘虏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千方百计的,磨磨蹭蹭,就是不积极干活。

    邺城城门打开,一队骑兵驰骋而来。

    慕容三藏接到巡逻骑兵报告后,立刻带了一队人马前来。

    马蹄哒哒,扬起一阵灰尘。

    来到漳水南岸,马队停下来,慕容三藏极目北望,出现在他视线中,是无边无际的黑甲周军。从南岸看去,渐渐逼近的黑甲周军像是贴着地面的乌云一般,奔涌而来。

    周军敲着战鼓,鼓声震天;踏着整齐的步子,每一步都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动人心。

    人上一万,无边无涯,更何况七万周军,声势惊人。

    “宇文宪来了。”

    慕容三藏看了一会儿,喃喃说出五个字。

第37章 隔河对骂() 
“你们留在这里监视,我回城禀报皇上,调来军马,严防周军渡河。”

    慕容三藏的部将们齐声应诺。

    邺城皇宫。

    高伟看着脸色苍白的慕容三藏,心里不由叹息,也算是名将了,敌人人多一点,至于这么担心吗?

    “慕容将军,你说的我都听到了,你去调兵,沿河布防。同时,要多派哨探,沿着漳水,各处巡查,防止周军在别处渡河。这一战,一定要在周军渡河前把紫陌寨修起来。”

    慕容三藏看到皇上镇静自若,不由心宽了一些,要是往日,皇上恐怕会召集大臣,商讨跑到何处避难吧。

    皇上变得不一样了,也许,这大齐也变得不一样吧。

    想到这里,慕容三藏慨然回答:“臣遵旨。”

    慕容三藏走后,高伟就有些思绪万千了。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周军宇文宪七万正规军,加上北岸周营一万正规军,一共八万,自己这边不过两万多正规军,青壮倒是可以组织一点,那只能守城发挥一下作用,野战那是送人头。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但又不能放弃邺城去打游击战,该怎么对付这些该死的周人呢?

    唉,真是伤脑筋。

    周军夜里也没渡河,而是按部就班的在北岸原周军大营的附近扎了七个大营盘,互为接应。

    齐军沿河部署了军队,巡哨也很严密,防止周军渡河。

    周军俘虏的看押更加严厉了,一旦完成工分,工具必须上交,赤手空拳进营地吃饭休息。

    营地也被齐军分割围起来,不让俘虏们有机会作乱。

    太阳再次升起后,高伟率着房彦谦、高阿那肱、慕容三藏等文臣武将,浩浩荡荡来到漳水南岸查看敌情。

    高伟看到紫陌寨刚开始磊地基,壕沟也挖的不深,看来需要把周军拖在北岸一段时间才好,但周军会配合自己吗?

    齐人这么大阵仗,周军显然早就发现了。

    宇文宪接到报告,也带着部将和谋士们来到北岸查看。

    远远的看到一群银甲红衣的齐军将领围着一个华服年轻人,朝北岸指指点点,疑心是齐人皇帝来了。

    宇文神庆也跟在宇文宪身后,宇文宪就问:“你见过齐人皇帝,来的那个可是?”

    宇文神庆当然认得高伟,对宇文宪回道:“是齐人昏君,千真万确。”

    “那诸位随本王去会一会这个齐人皇帝。”

    说完,宇文宪打马,往漳水北岸驰去。

    部将、谋士、亲卫们纷纷驱动战马,跟上齐王的战马。

    高伟在南岸,远远看到周营驰来一队人马,个个黑衣黑甲,还打着黑旗,讥笑着对身边的文武大臣们说:“看看,来了一队乌鸦。”

    滏口关的逃将尉世辩也在行列,听完皇帝的话,心虚的脸红了,低着头不敢笑。

    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客气了,个个陪着皇帝哈哈大笑。

    笑完,高伟继续说:“以朕的猜测,必定是宇文宪亲至,朕倒是要和这个周国的齐王聊一聊。”

    高阿那肱急忙进谏:“皇上,周人卑鄙,要防备他们施放暗箭,还是避一避的好。”

    高伟转眼看着高阿那肱,笑着说:“爱卿怎么这么胆小,漳水宽着呢,再说宇文宪也不是那种卑鄙小人,他要胜朕,不会在这种邪门歪道上动脑筋。”

    房彦谦也说:“宇文宪在周国素有威望,又是周主的异母弟,周主很是宠信他,我想,他不会不顾名声,做这种下贱的事情。”

    高阿那肱落了一个没趣,红着脸,嗫嗫不知所言。

    高伟不想让高阿那肱过于难堪,安慰他一句:“爱卿也是为了朕好,朕不会怪你的。”

    高阿那肱感受到皇上的支持,又神气活现起来:“谢皇上信任。臣也知道了宇文宪不会做那种事。”

    宇文宪一队人马,驱驰来到漳水北岸,驻马往南看,果然看得更清楚了。

    那个年轻人身上的华衣果然有龙纹,那那个年轻人是齐人皇帝无疑。

    部将刘雄估测了一下距离,对宇文宪说道:“这里和齐人皇帝不远,神箭手可以发箭射死齐人皇帝。末将不才,略通骑射,愿为王爷立下此等功劳。”

    宇文宪挥挥马鞭,阻止了刘雄,对大家说:“距离还是很远,隔河射箭,没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射不中,反而为天下笑,不必了,本王将以堂堂之阵,击败齐人于邺城。”

    刘雄讪笑道:“末将唐突了。”

    宇文宪呵呵笑了两声,就此带过。

    高伟来了兴致,对面那个可是名列古代名将的宇文宪啊,得说几句话,套不了交情,也能让史官们有个素材写写。

    “来,拿朕的神器来。”

    高伟一声令下,內侍们赶紧将那个扩音器奉上。

    “对面的人可是周国的宇文宪?”

    扩音器将高伟的声音放大很多倍,清晰的飘进宇文宪的耳中。

    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啊,宇文宪大惊。

    他的部将和谋士们也面面相觑,不知道齐人皇帝手中的那个漏斗是何神物,为什么可以让人的话传得那么远,又那么大。

    宇文神庆低声禀报:“末将见过齐国皇帝用过这个东西,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

    尽管拼音量拼不过,宇文宪不想弱了气势,扯起喉咙大声喊道:“正是。来者可是齐国皇帝?”

    高伟马马虎虎听清楚了,回道:“正是。宇文宪,你为何入寇我大齐啊?我大齐对周国并无冒犯。”

    宇文宪拼命喊道:“齐国皇帝,你昏庸无道,宠信奸佞,生灵涂炭,人神共愤,我大周吊民伐罪,乃是拯救万民于水火。吾皇诏曰,伐暴除乱,斯实其时。”

    高伟身边的大臣听了,默不作声。

    高伟怒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们这些人还是用老眼光看朕,朕已经不同往日了。

    至于宇文宪,当然不能让他骂,必须骂回去,“宇文宪,文绉绉说些啥呢?你教书先生吗?不会说人话吗?”

    宇文宪一愣,齐人皇帝要辩解是可以预料的,但辩解的套路怎么不是就自己指控的来反驳,而是人身攻击啊?

    “高玮昏君,你怎么如此粗疏?”

    “宇文宪,朕是可怜你,人话都不会说,尽说些鸟语。周国是何居心,谁不明白,冠冕堂皇,也掩盖不了你们的狼子野心。”

    说完,高伟也一愣,朕啥时候说话也这么文绉绉了,这毛病,得改。

第38章 渡河难题() 
宇文宪一向崇尚儒术,虽然当了将军,但是说话都文质彬彬,自诩儒将,哪见过齐国皇帝这种无赖般叫骂的谈话方式。

    “你”宇文宪一时间想不出该怎么回击,骂的文雅被讥笑成鸟语,骂的粗俗有失身份,气得脸色涨红。

    高伟得势不饶人,看到宇文宪气得说不出话来,哈哈笑了两声,“宇文宪,知趣的早点回去,莫要在我大齐丢了性命。还有,看在你远道而来的份上,送你一句话,记好了,你的敌人不是我大齐,是你主子,功高震主,你如何自保,想清楚再与朕战。”

    “一派胡言,荒唐至极!”如此明显的挑拨,宇文宪当即暴怒,喝骂起来。

    看来,人被逼急了,都会口不择言,如宇文宪这般身份,也不例外。

    高伟没有再骂了,已经在气势上胜过敌方,就够了,过犹不及。

    “宇文宪,朕等着你过河来送死呢,想好办法了没有?别急,朕先回宫喝酒,慢慢等。”

    高伟说完,笑着吩咐回宫。

    大齐的群臣看到皇上嘴炮赢了了鼎鼎大名的宇文宪,都与有荣焉,个个脸上挂着笑容,侍候在皇帝身边,回了邺城。

    望着齐国君臣远去的身影,宇文宪铁青着脸,心潮难平,可恶的高玮,本王若是擒获你,必定奏明皇上,将你碎尸万段。

    “回营。”宇文宪冷冷的说了一句,把转马头,就往大营去。

    部将、谋士和亲卫门纷纷跟上。

    夜晚的天气不比白天那样暖和了,一丝丝寒风在流淌,从各个角落钻入身体,让人浑身发冷。

    宇文宪端坐在大帐中,两旁都是他的部将和谋士。

    “诸位,今天大家都去漳水看过了,这几天天气暖和,漳水夜里结冰,日出即化。冰层很薄,不足以渡人渡马,各位以为如何才能渡过漳水,进攻南岸?”宇文宪抛出一个难题,让部属们思考,提出对策。

    刘雄很直接,站起来,拱拱手:“王爷,末将认为应该多多搜罗船只,然后人马都上船,一起杀过去。”

    一个年老的谋士站起来反驳:“刘将军悍勇,老朽佩服,只是这船只在我军来到之前都被齐人集中起来,送到了漳水下游两百里处的地方。一时之间,如何能夺得这些船只,而且保证齐人惊惶之下不烧毁船只。”

    刘雄摸摸头,“这”

    宇文宪看到刘雄语结,就替他打了一个圆场,“刘将军想法是好的,先坐下来吧。”

    “谢王爷。”刘雄致谢,坐了下来,默默无语,免得又出丑。

    老谋士摸摸长须,向宇文宪献计道:“既然现成的船只不可得,老夫请王爷下令,士卒们四散伐木造舟,很快就会有足够的船只,载着我军将士,南渡漳水,夺取邺城。”

    另外年轻一个谋士见不得老谋士倚老卖老,志得意满的样子,也站起来进言:“王爷,造舟费日良久,而大军在此,每日耗费,不堪计数,这个办法并不妥当。”

    宇文宪也想了想,造船是比较直接的办法,但是一日没有造足够的船,那么八万大军就天天在此闲着吃饭,每天消耗的军粮物资都是天文数字,大周并不富裕,后方物资运送到这里路途遥远,途耗极多,双方沿着漳水打持久战,对大周并不有利。

    宇文宪抬头望向那个年轻谋士,“那以你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