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三国-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已押下去,便得尽力让自家成为胜利者,除逐走范方,刘岱还另遣五千兵马北上助袁绍,听闻界桥一战袁军败公孙,总算让他安心不少,可以来这东平国征讨黄巾了。
这时,一名武将正往城来,待到近前,脚步声终惊动了刘岱等,回头一看,却是济北相鲍信。
“允诚,尚有何事?”
见是他,刘岱不由紧紧皱起眉头。
自己已决定出兵歼灭黄巾,这鲍信却屡次来劝阻,若依他言只固守城池,黄巾势必只会如雪团般越裹越大,今后更难剿灭!
只是这厮是个偏执的,品秩又与自己相当,他要谏言,除非如原东郡太守乔瑁般杀了,否则拿他还真没办法,平日都尽量避开了,今日却追到此地来。
“刺史大人,有檄文传到!”
鲍信却并非再为之前那事来,听过他的话,刘岱才现他手中还拿着张白纸。
待王彧接过念了遍,程昱好奇问道:“雒阳令邓季,此何人焉?”
冀州魏郡,邺城,议事厅。
年初靠麴义埋伏弩手灭杀掉公孙瓒最精锐的三千白马义从,界桥之战获胜,可公孙瓒实力并未因此大退,仍占着青幽大部和部份冀州郡县,袁军尚不能失去警惕,且按探马回报的军情来看,白马公孙正调集着军马,近期内只怕还要再次挑起战端。
不过这时候,文武们聚集议事,除公孙瓒外,探讨的还有邓季那纸檄文。
诸子中如今只袁谭已弱冠,便跪坐在袁绍身后听议,其余文官居左武将在右。
麾下武将中,地位最高者自然是原与袁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其后是领韩馥军来投且又善战的麴义,再下面才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辈。
官中,已任冀州别驾的沮授只能坐在第二席,其余审配、郭图、辛评、荀谌等更在其后,席上跪坐的却是位身材高大的老者,须虽花白,却挡不住其英武之气,只是此时满脸疲惫,还不时捂嘴轻咳,身体虽雄壮,内里却早已孱弱不堪。
这位便是当世最有名的大儒之一,公孙瓒、刘备之师、曾官至北中郎将的卢植!
卢植刚毅,不比蔡邕,其在朝中数次上谏,去岁终究惹怒了董卓,若非他名气太大,绝不只是免官罢职那般轻易。
自此他便离了朝廷中枢之地,自归幽州隐居于上谷郡。
公孙瓒虽为其弟子,然xing残暴,治下横征暴敛,幽州民多怨,卢植不能劝。界桥之战后,袁绍遣人几番延请,终不顾公孙瓒,应允出山为其军师,他自己也知晓,这副身体气虚神弱,已是油尽灯枯,恐命不久矣,然公孙瓒失民望军心,日后必败,出仕袁绍,只为家族免祸。
袁绍却不顾这些,对他来说,需要的不过是卢植的名气罢了!
界桥败公孙,匈奴手中取并州,再能得这位当世大儒相投,自家威望当世何人能及?
当然,若去岁那颍川荀文若肯留下,不去改投曹bsp;颍川郡文风极胜,豪族亦为最多,除荀氏外,尚有颍阴灌氏,阳翟薛氏、原氏、褚氏、赵氏、李氏、郭氏,颍阳王氏、姚氏,舞阳韩氏,长社钟氏,郏县臧氏、申氏,皆为第一等的豪强大族,其余略次些的方氏、赖氏、庾氏、乌氏等亦多不胜数。
在这许多大族文士中,荀氏乃佼佼者!荀彧祖父荀淑便大有才名,其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在颍川的号召力可不是辛评兄弟出身的辛氏这般xiao族能比拟的!
袁绍yu将荀氏家族绑上自己战车,荀彧便是荀氏这一代能力最强、话语权最重者,否则其弟荀谌原本从韩馥,今亦留在他麾下听用,可才名影响俱远不及乃兄,在颍川可使不出多少力来。
可惜荀文若终究未能留住,他竟然跑到东郡去投曹bsp;为这荀彧之故,袁绍对曹孟德心中便多出根刺来!
我袁本初留不住,你阿瞒居然能留下他来?
当然,此时众人正讨论的是原太行中一山贼来的檄文。
那贼厮胆子颇大,檄文中以大义之名匡之不说,尚敢以身后之事要挟诸侯,令人生出吞下苍蝇般厌恶来!
至于大义?他不知此等事项,自家才最擅长么?
听审配、郭图等争议不休,麴义不时亦cha言,袁绍不由有些烦躁,终开口问卢植道:“卢公之见如何?”
卢植勉强笑笑,应道:“一县令之举,xiao事尔!然若因其失民望,却为不智!”
“足下所言,甚得吾心!”袁绍拍掌笑道:“然我军中亦缺粮,助力有限,便与他五千石,来日遣民夫送去如何?”
注:厨者,能以财救人,八厨指党锢时乐善好施救济其他党人的八位救济者,俱都身家丰厚,有记载八厨供财,缗钱千万,他们是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
130。曹营()
13o。曹营
残阳渐落时,残余的黑山贼轻骑终还是摆脱了自家追击,渐渐远去了。小说;同步更新!{。26dd。'}
“元让,已追之不及,吾等且归去禀大兄!”
骑兵队伍中,一名彪壮络腮武将在中高声呼喊起来。
一直冲在队伍最前列的汉子甚不甘心,却也知再无望追上其等,终于还是轻勒战马,举手势让骑队停下,恨声道:“这般放过,甚便宜于毒那厮!”
先前出声那武将策马上来与他并驾,哈哈笑道:“于毒虽得逃,其大队却已被击灭,能得许多辎重器械,大兄定喜,便饶此贼一命又如何?”
“子孝将军言之有理,”谈话间,后队中又一雄壮武将赶上来:“于毒贼寇之流,遭此大败,量不敢再犯境,东郡已可得安,主公可无忧矣!”
最先话呼喊的便是曹cao从弟(堂弟)曹仁,字元让的是夏侯惇,后队赶上武将名李乾,济阴郡乘氏人,曹cao起兵之初便引数千部曲来投,甚得重用,李典便是其侄,现年才十九岁,尚未从军。
继白绕之后,再经此一战,剩下这股黑山贼总算也清除出东郡去了,治内终能得安宁,贼渠于毒领数千轻骑逃脱虽有些美中不足,然其胁裹起的贼众却有近万降卒,其等年余掳掠积攒起的无数粮草辎重更是尽数缴获,曹cao必定也欢喜,笑谈中,三人打转马头,领骑队往来路归去。
先前jiao战之地,夏侯渊、曹洪等尚领着步卒打扫战场,降卒们则东一群西一簇地被看押着。
将麾下骑卒安顿好,三将自去中军帐寻曹caojiao令,今日帐前值守军吏乃是一张xiao脸,个子也不高的乐进乐文谦,此时他地位才干尚不显,只一寻常军吏罢了,见夏侯惇等三将前来,忙施礼请留步,自进账禀过,不多时,出外请进。
帐内除曹cao外,尚有荀彧、戏志才、陈宫等文官在,进内施礼毕,夏侯惇高声道:“禀将军,末将无能,竟让于毒逃窜往魏郡去,尚请责罚!”
曹氏、夏侯氏两门追随曹cao起事,最著名的乃是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八人,被世人称为“八虎骑”,以曹仁与夏侯惇二人为,最为得用。
夏侯惇武勇过人,治军严整,功勋亦多不胜数,曹cao受封魏王后,诸文武皆受魏官职,独其不得,只领汉授官职,这并非冷落,曹cao的意思是夏侯惇并非臣下之流,两人同为汉官,是为友臣,且不经通传便可随意进出魏王内室者亦只夏侯惇一人,其荣宠可见一斑。
此时听夏侯惇禀贼渠于毒逃脱,曹cao自不以为意,只笑道:“元让不必自责,于毒虽领轻骑远遁,然遭此大败,吾料其再不敢犯东郡,今得其等掳掠之物补军辎,且境内静宁,百姓亦可得安,已是大善!”
三将应诺称是,待禀过此行战果,便yu退出,曹cao又开口道:“三位暂留,辎重足备,雒阳令求粮之事吾等且再议议!”
曹仁疑huo问道:“数十日前濮阳议事,已拒之也,今何再议?”
荀彧自到曹营,立即便开始挥自家在颍川的影响力,已荐名士戏志才于曹cao,且尚在继续拉拢颍川世家名士来投,其本身学识见解亦凡脱俗,凭才智家世已迅奠定曹cao麾下席文官之位,三将进账之前,几人已商讨过一会,闻得曹仁问,荀彧笑道:“前番我等自皆缺粮,如何能外借?今得破于毒部,所得辎重不少,自可再议!”
三名武将互视一眼,李乾道:“闻邓慕安出身黑山,亦不过于毒之流,今又投国贼董卓,早晚必为祸,将军何yu资敌焉?”
曹cao未语,陈宫却正容道:“彼虽为贼,然百姓方得脱外夷蹂躏,又遭饥寒bi之,实尚堪怜,其檄文所到,若不济之,恐失民望!”
戏志才身子太过孱弱,平日便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此时亦开口道:“邓慕安所为,实乃送名于人,吾等拒之不智!今吾军粮足,非但当借,且该大张旗鼓,明示天下!”
夏侯惇道:“然其贼檄文下作,以身后坟茔胁人,甚是可恶!若依其借粮与他,恐士人百姓疑吾等惧之!贼寇之流皆以此为挟,奈何?”
曹仁亦帮腔道:“我意亦如此,焉能使贼人得意?”
文武起分歧,曹cao这才笑开口道:“吾等亦有此忧!如今东郡暂安,暂可得闲,方才所议,yu择一将统精骑随往雒阳,一来于路护卫粮秣民夫,二来炫耀武力,以示不惧!”
荀彧从旁补充道:“且正可探其虚实,此等卖名求粮之举,非贼寇可为,其中应有才智者为其谋,若得便宜,亦可说之来归!”
“文若所言极是,”曹cao又抚掌大笑:“胁人坟茔之举,甚合吾心,此人倒与我相似!”
听他这般说,陈宫、荀彧脸色俱变,齐伏下朗声道:“尚请主公慎言!”
这话引方正之士不满,曹cao自知失语,忙回笑道:“bsp;曹cao受窘,夏侯惇忙出声解围:“护卫民夫、夸耀武力,子孝之弟曹子和可也!”
子和便是曹纯的字,听他提起出使人选,荀彧放过曹cao,正容回复道:“子和确可出使!”
——
因雒阳令一纸檄文在周边群雄中引起了各种反应,然非但群雄之流,使者还将檄文在各地张贴,不用多久,消息便从周边传播开去,士民们日常谈论中又多一位新奇的雒阳令邓季,此人竟敢以诸侯坟茔要挟,可谓大胆,待知晓其出自黑山贼寇,士人们议论时便少不了一番讨伐痛骂,至于xiao民之声,多无人顾及,他们能有何见识了?
士人对邓慕安此举贬多褒少,但无论如何,其借此已扬名天下却是肯定的,因一纸檄文带来的名气甚至比当初劫粮时还要大上许多,上面要挟的内容还未得付诸实施,可无论士民,人们提起雒阳令时总会称呼一声“那掘人坟茔的邓慕安”!
檄文内容越传越远,青州平原国却有位豪杰得知此事后,因不得檄文而憾然,本yu自派人送粮周济,可冀州袁绍与自家主人为仇,兖州黄巾为1uan,道路阻塞,终不敢遣粮去。
对这些事,邓季自然尚不得而知,派出去的信使虽陆续回归,带回各路诸侯不同答复,然而其等答应借出的粮秣尚在半途或根本就还未上路,得待其等安抵雒阳才算到手,这时候,邓季备足车驾,正领人巡视各地。
治下已有五县,再不似之前弹丸之地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