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康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你已经知道在宴会中发生的事了?”
“这么说你承认了?”蔡琰更怒。
“我有什么可承认的?这件事跟我又没有关系,是我伯父许靖莫名其妙说了那些话,你为何要怪在我头上?”
“若不是你在背后捣鬼,他会说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吗?”
“我?我为什么要捣鬼。”
“因为……因为……”蔡邕终究是女孩子面嫩,有些话是再大胆也说不出来的。
许康却已经明白过来了,他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若是我伯父说的都是真的呢?”
蔡琰冷哼一声,道:“现在这种时候,你还说这种话?以为我会相信吗?”
许康认真道:“我说的是真的,若是卫仲道真的只有一年寿命,你还会愿意嫁给他吗?”
蔡琰面罩寒霜,冷冷道:“你把我蔡昭姬当成什么人了。若是能和相爱之人厮守一天,也比无趣的生活在世上一世还要快乐。”
许康的目光直视着蔡琰的眼睛,蔡琰娇弱的身躯一步不让的和他对视着。
过来一会儿,终究是许康首先败下阵来,转身离去。
蔡琰立刻露出得胜的得意笑容,转头却看见丫鬟本来小巧的嘴巴此时张的简直可以塞进去一个拳头了。
蔡琰不满道:“你干什么这么吃惊?”
丫鬟赶紧合住快要脱臼的下巴,依旧吃惊道:“我实在没想到小姐竟然会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蔡琰一愣,随即想起刚刚自己的大胆发言,双颊顿时火烧一般,“该死,自己怎么可能说出这么羞人的话。都是许康,若不是他,自己也不会那么生气。果然一切都是他的错。”蔡琰恨恨的想着。
丫鬟跟在蔡琰身后亦步亦趋,嘴中嘟嘟囔囔的也不知说些什么。本就有些心烦的蔡琰顿时喝问道:“你在说什么,说清楚些?”
丫鬟吓了一跳,慌乱道:“没,没什么。”
蔡琰却是不依不饶道:“怎么会没什么?快说清楚。”
丫鬟这才吞吞吐吐道:“是这样,以前老是听小姐提起许公子的事,本来小环我还以为小姐喜欢他呢?现在许公子为小姐不惜诋毁卫公子,没想到小姐竟然这么生气,看来还是卫公子在小姐的心里更重要。”
蔡琰一愣,想要驳斥丫鬟的说法,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转过身走了两步,突然道:“小环,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说了。”
“小环明白,绝不会再提起第二遍。”
到了书房,蔡邕明显在等着许康。
“师傅。”许康恭敬道。
蔡邕脸色不善的答应了一声,道:“今天的事,你做的过了。”
许康张张嘴,但估计现在自己无论怎么解释也没有人会相信,只好道:“是。”
“琰儿的心事我最明白,她很骄傲。以前我一直担心找不到一个能在学识上和她相合的男人。幸好仲道出现了,那孩子的本事你也见过了,和琰儿很配。”
“弟子明白,刚刚已经被师妹骂过一顿了。”
“啊。”蔡邕愣了一下,脸色顿时变的古怪起来,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多说了。”
“是,弟子告退。”许康正要离开。
蔡邕突然叫住他,犹豫道:“许文休所言的都是你教的,仲道那孩子不会有事的,是吧?”
许康惊讶的看着蔡邕,看起来许靖的话终究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他犹豫了一下道:“不瞒师傅,伯父的话并非弟子所授。”
“你。”蔡邕怒道,但见许康坦然的神情,又有些怀疑,道:“难道文休兄说的是真的。”
“不管师傅怎么看,弟子相信以伯父的为人绝对不至于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撒谎。”
蔡邕想了一会儿,叹口气道:“可惜琰儿已经对仲道动了心,这件事终究有些难办。”
许康建议道:“既然如此,不如等过两年,看伯父的话是否应验。到时候师傅再做定夺不是更好。”
蔡邕忧愁道:“你以为我希望女儿这么早就嫁出去吗?她可是为师的心头之肉。只是皇上重病,随时都有可能驾崩,洛阳之变已不可避免,为师的性命如何尚且难料,怎么忍心让她跟我受苦。”
许康惊讶的看着蔡邕,怪不得他急着把女儿嫁出去,原来竟是这个原因,道:“这一点,师傅大可放心。弟子虽然不才,但自信还有些手段,一定可以保护师傅,师妹安全无虞。”
蔡邕认真的看着许康好一会儿,道:“好吧,你让为师再考虑一下。”
第二天,蔡府终究还是传出蔡琰与卫仲道订婚的消息,只是婚期不再是今年,而是推到了明年十月。
第五十七章 洛阳巨变()
听到这个消息,许康觉得心头闷闷的。但不管怎样,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完,将来蔡琰的命运终究由她自己来选择。最多她被从卫家逃出来后,自己带她离开长安,务必不使她被匈奴人抓走就是了。
其后几天,许靖的推荐使许康的声望在洛阳再次提升,终于开始接触一些上层的世家子弟。
而这两个月,洛阳城出奇的平静,就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一般,所有人都静静的蛰伏着,等待着最后一声信号的响起。
到了三月份,汉灵帝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人们等待的信号终于来临,平静了几个月的洛阳终于走上了动荡的边缘。
首先动手的是上军校尉蹇硕,他本欲在灵堂上发动政变,擒拿何进,拥立汉灵帝属意的小儿子刘协登基。奈何事情败露,何进得脱大难。
何进随之而来的报复却没有针对蹇硕,因为对方是奉了皇上的密令才敢这么做的,对何进来说,现在首要的就是获得名义上的主导权。
何进在世家们的支持下,直接发动军队闯入宫中,扶立汉灵帝的嫡长子刘辩为帝。而他也终于可以外戚的身份统领天下军政大权,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利。
汉灵帝生母董太后与何皇后一向不睦,她更希望立次子刘协为帝,这也是为了完成他儿子死前的愿望。于是在十常侍的帮组下,她以太后名义直接干预朝政,封刘协为陈留王,封其弟董重为骠骑将军。再加上宫内蹇硕拥有的西园军的支持,董太后的风头一时无两。
面对拥有兵力优势的董太后,处于劣势的何进无奈下,只好听从袁绍的建议,征召董卓、丁原等外藩的军队入朝相助。
随着第一支军队并州刺史丁原的到来,力量的天平再次倾向世家。
接下来的发展便有点儿戏剧性了。深感危机的赵忠,张让等人,为了讨好何进,竟诱杀了蹇硕,去除了何进面前最大的威胁。
紧接着,失去兵力优势的董太后被迫迁出京师归国修养,其弟董重畏惧何进的报复而自杀,董太后随之亦忧惧而死。
至此,几乎一转眼间,何进便解除了朝堂上最大的对手和威胁。
刘辩的皇位看上去已是稳固无比。
何进作为当今皇上的舅舅,大汉朝的大将军终于真正掌握了大汉朝的所有权利。
但是回顾朝堂,新的问题出现了。
没有了灵帝的庇护,又失去了西园军的武装,十常侍已经不足以威胁到何家的利益。面对十常侍的哀哀求饶以及他妹妹何太后的劝阻,何进犹豫了。
毕竟他如今的地位是靠太后的关系获得的,维护太后的权威也就同时维护了他统治的合法性。对于十常侍来说,如今杀与不杀,实在是无关紧要的。
但是世家们却不愿意这种半途而废,他们将一切托付到何进身上,就是为了能彻底铲除宦官的力量,岂能让他在这最后阶段临阵退缩。
世家的集体逼迫让何进进退两难,但地方军队进京的危害这时候也渐渐显露出端倪。
丁原的五千并州军成为了洛阳城所有势力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也成为了何进心头的一根刺。其他如乔瑁,王匡,鲍信等虽然带的军队不多,战斗力不强,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站在世家一面的,尤其是与袁绍的关系密切。
大将军府内,何进额头青筋突起,胸中的愤怒几乎压抑不住。因为就在刚刚当他有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长史王谦的儿子时,竟然遭到对方的断然拒绝。
何进再不怀疑,世家所谓的支持不过就是把自己当枪来使。平时看起来百般奉承,但当何进真的想要融入世家之中时,却又被他们厌弃。
既然如此,难道当我何进真的没有手段不成?何进冷笑着。
何进开始了他自己的固权步骤,他很聪明,并不与世家硬碰硬,更明白军权对于一个掌权人物的重要性。所以他首先将袁绍从西园军中摘了出来,封他为司隶校尉。
名义上是提升袁绍为高官,而实际上却剥夺了他的军权。
然后便是丁原,何进以大将军的命令让丁原手下的两员大将张扬,张辽到河北去募兵,剪除了丁原的爪牙。同时升丁原为执金吾,既算是安抚,又可以将他调入城内,与并州军脱离。
至于还在路上的董卓,何进派出了种邵亲自前往拦截。并且对于此次的成功信心满满。因为种邵的祖父种嵩曾征辟过董卓,是他的故主。
而在汉代士人讲究的就是“双重君主观念”,即故吏对举主的后代都要礼遇,甚至要向对待自己主人一般供奉他们。所以才会有韩馥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的事件,所以刘备放弃夺荆州也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当时的社会舆论不允许他对故主的年幼子孙这么做。否则他辛苦经营几十年的仁厚形象将彻底崩溃。
就在何进有条不紊的利用皇帝所赋予的权威铲除异己,巩固权利时,一个更大的意外发生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历史就像由一个意外加上另一个意外构成的奇妙组合。
惶惶然,已经被何进忘到脑后去的十常侍再也受不了命运交到别人手中的恐慌,他们决定再次孤注一掷了。
于是,如日中天的何进却喋血于皇宫之中,死于几个年迈宦官之手。就像罗马的凯撒大帝被刺杀一般,如此雷同的情节竟然在东西方几乎同时上演,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还真的是如此的莫名其妙。
十常侍本以为通过杀掉世家的头领何进,然后通过控制皇上,就可以像往常一般逼迫讲究纲常伦理的世家们再次让步,但显然这次他们错的离谱。
此时的世家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世家们已经明白了军队的重要。
每一个世家人物都将控制军队做为第一要务。就算没有机会掌握军队的,也会在家中养起自己的武装。
何进若在世,凭他大将军的身份还可以威慑世家们不敢造次,但如今何进死了,谁还能让世家们有所顾忌,那个上位只有一个月的刘辩吗?
于是,一场更大的宫廷政变开始了。
第五十八章 邙山救驾()
何进的意外死亡,彻底释放出了“世家”这头猛兽。
世家们打着为大将军复仇的幌子,攻进了皇宫。袁隗,袁绍叔侄二人更是“矫诏”在皇宫内大肆诛杀宦官,整个洛阳城瞬间陷入一片动乱之中。
洛阳城这两个月内的巨变是如此之大,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应接不暇的紧迫感,当然许康除外。
历史的发展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