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康一愣,不知她为什么提此一句,客气道:“王小姐。”然后,转身离去。
王小姐见他离开,转身回到包间内,独自一人一杯一杯的浅尝低饮。
刚刚引导许康到来的丫鬟这时又推门而入,走到王小姐身边道:“小姐不是已经将名字告之了吗?怎么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王小姐对于这个丫鬟偷听自己对话似乎丝毫也不介意,道:“看来,他对我早已经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
丫鬟道:“这有什么,小姐若有心,直接跟他明说就是了。何必如此弯弯绕绕的?”
王小姐苦恼道:“怎么说?说我救过你一命,你也救过我一命,两相抵消,以后谁也不欠谁了?”
“这怎么行?”丫鬟坐到她对面,道:“你们两个都对对方有恩,两项应该叠加,然后恩恩相报,恩定终身才是。”
王小姐脸一红,轻啐了一口道:“死丫头,胡说什么,谁要定、定、定终身了?”
丫鬟叹口气道:“看你的样子就是了。小姐你也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死也要死个轰轰烈烈。战场上你可是杀伐果断的红髯将军,怎么在这里反而扭扭捏捏起来。”
王小姐面皮上终究有些招架不住,道:“好了,不谈这些了,我们来这里可是有正事要做的。”
丫鬟嘟囔道:“我还以为你只关心你自己的正事呢。”看王小姐目光瞪过来,忙改口道:“谈正事,谈正事。”
第三十二章 灵帝召见()
门阙高峻,气势磅礴的北宫乃是皇帝与他的妃嫔寝居之所。合欢殿内,汉灵帝难得的批阅着奏章,自从黄巾军被消灭后,国家局势危殆以此时为最。
西边韩遂之乱迟迟不能平定,如今又添个幽州张氏兄弟之乱。
这张氏兄弟一个叫张举,一个叫张存,皆是渔阳大族张氏子孙。二人受尽国恩,竟然仅仅因为张温没有将幽州派往凉州援军的统兵权交给张存,他们就造反了。
想到这里,汉灵帝就气的牙痒痒。这都是一群什么大臣啊。
更离谱的是面对张举、张存的进攻,身为大汉皇帝的刘宏竟然毫无反手之力。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已经先后战死,整个幽州的大部都已经在张氏兄弟的控制之下。
如今张举已经自称天子,聚兵十万,眼看着就要南下。
汉灵帝却发现自己竟无兵可派。一想到这里,他的头就开始疼起来。
旁边侍候的张让见状,立刻递上一杯参茶。
张让虽然年事已高,而且贵为侯爷之尊,又得皇帝的宠信,按理说这种端茶递水的活早就不需他亲自做了。可是张让深深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面前的这位皇帝,所以每次陪王伴架的差事他都从不假手于人。
汉灵帝却觉得他此举是处处为自己着想,因此更加宠信他。
张让实时进言道:“皇上累了,也该休息一下了。”
汉灵帝叹口气道:“朕哪里敢休息,大臣无能,只知弄权乱国,遇到事情却没有一个有主意的。”
“那也不能什么事都靠皇上来解决啊。”张让故作气愤道。
“你又有什么办法?”
“臣哪有什么办法?”张让赔笑道,不过话题一转,接着道:“不过老奴昨天看到一本奏折,觉得上面有几条意见很有道理,皇上要不要看一下。”
“哦,谁的奏折?”
“是议郎许康。写的是关于如何平定张举之乱的奏折。”
“许康?”汉灵帝疑惑道,显然是根本记不得自己手下还有这么一号大臣。
张让忙提醒了一声,道:“他是奉天军派来洛阳的使者。”
“是他啊。”汉灵帝不屑道:“他能有什么好建议?”
“是,皇上说的是,不过不妨看一下也许对皇上能有所启发呢?”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拿来看一下吧。”汉灵帝对张让的宠信使他也不愿太驳这位老奴的面子。反正都是奏折,看谁的不是看呢。
但是看完许康的奏折后,汉灵帝却是眼前一亮,破天荒的下旨宣许康觐见。
话说,张让怎么会这么给许康卖力呢?一句话,有钱能使磨推鬼也。
在洛阳这个天子脚下当官,没有靠山,没有关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许康作为叛军的首领之一,在各大世家官员府门前连连碰壁,于是他便将目光投向了如今正受宠信的张让府邸。
十常侍的名声虽然不好,但现在许康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一箱珠宝送出去,张让顿时就将这个小小的议郎引为知己。面对许康递送奏折的小小请求,张让哪有拒绝的道理。
德阳殿东阁内,许康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以昏聩着称的汉灵帝。只见他面目清秀,仪容高贵,丝毫看不出昏庸在什么地方。
“臣议郎许康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行三跪九叩大礼。
汉灵帝对许康的表现还算满意,不过他更在乎的还是征讨张举的方案。
许康也不推辞,因为他知道这是表现自己的最佳时机,若是能得到汉灵帝的赏识,那自己的靠山也就算选定了。
所以许康明确提出了四个步骤。
一是派出得力将领,稳定冀州防线。
二是派出有威望的大臣,坐镇幽州,用怀柔手段招降幽州那些跟随张举、张存反叛的少数民族将领,分化他们的部队。
三是联络辽东奉天军,攻打渔阳。这是张家的后方,可以迫使张举分兵来救。
四是招降黑山军。
尤其是第四点,乃是前面几点的基础,只有招降了黑山军,朝廷才能抽出人手防御冀州,同时也可以从西面打通与幽州的联系,获得在幽州的驻足点。
汉灵帝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可是黑山军会接受诏安吗?”
“臣在来洛阳的路上,曾被黑山军所擒。听张燕的口气,只要条件适当,他就有意接收诏安。”
汉灵帝神情一振,道:“那他有没有提什么条件?”
“这个倒没说,不过皇上可以派出使者去询问一下。”
汉灵帝点头道:“说的没错,爱卿这几个方案提的都不错。应该受赏。”
许康跪下道:“臣受皇恩,为皇上分忧乃是本分,岂敢要赏赐。臣只求皇上能让微臣回辽东,臣将帅辽东数万将士南下,助皇上平乱贼。”
汉灵帝虽然对许康很是赞赏,但还没昏聩到放他离去的地步。毕竟大家都明白招降奉天军只是权宜之计,将来平定完其他地方的叛乱后,辽东还是要由朝廷亲自任命官吏的。
不过他也不能太过打击臣子报国的积极性,汉灵帝想了一下道:“幽州已经被张家控制,通往辽东的道路也被切断。我看你就没必要冒险回辽东了。既然你与那张燕有一面之缘,那你就认命你为诏安使,前往黑山招降张燕。”
这一切才是许康想要到,当下叩头道:“既然是皇上任命,臣纵使肝脑涂地也一定办成此事。好为皇上分忧。”
“说的好,若你能成功诏安黑山军,朕将有重赏。”
还未回到家里,急着等消息的王娟立刻将他接了去,听到皇上已经同意诏安黑山军,顿时大喜。二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步骤,许康这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许康前往张让的侯府,再次送来大批的礼物,同时还有一封劝辽东出兵的信一并交给了他。
只是到时候程远志是否真的出兵,还要看他自己的意思了。
第三十三章 王绢示情()
许康虽然被皇上亲封了黑山军招降使,可是事情的发展比他想象的还要麻烦。
这件事不知怎么的提前透漏了出去,朝廷的大臣门很快分成两派,觉得黑山军地处京畿腹心,主张必须彻底剿灭,不可姑息招降的占了大半。
汉灵帝一听这话顿时大怒,征缴黑山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何尝有一次成功?如今张举叛军眼看就要南下,能否稳定住黑山军乃是平定张举的关键,可是这些不通时务的迂腐之辈竟然还敢这么抵制。
于是汉灵帝再一次发挥了他一意孤行的性格,派出宦官告诉许康,命他不必在意朝廷物议,速去速回。
许康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提请招降黑山军而已,竟然就把自己放到了众大臣的对立面去了。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的。但事以至此,再回头也不可能得到大臣们的谅解,为今之计就是紧紧的和汉灵帝绑在了一起,一条路走到黑罢了。当下不再犹豫,直往黑山军驻地进发。
虽然许康名义上是招降使,但其实拥有的权利并不大。毕竟双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来增加互信。
于是,许康不得不做起了这个联络人的角色。洛阳,黑山两头跑。
开始时,朝廷还是很硬气的,虽然屡战不胜,但军队优势还在。
到了十月份,张举军队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打到黄河岸边,于是京师震动,天下震动。那些在诏安黑山军问题上持否定态度的大臣们这一次彻底闭上了嘴。
于是使得朝廷在诏安的条件上有所放缓,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
张燕被封为平难中郎将,毕竟他手下有几十万军队,官太小了不好管理,而官太大朝廷也不愿意。于是一个中郎将勉强算是安抚住了他。只是“平难”二字放在一个叛贼身上,多少都有点儿讽刺的意味在其中。
不过张燕毕竟也是一位枭雄般的人物,拿得起放得下,对这种不痛不痒的嘲笑仿佛没有任何感觉,毕竟他已经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推举孝廉的权利。
推荐孝廉是汉朝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拥有了这个权利也就预示着张燕可以每年推荐几个孝廉到朝廷中为官。这样不但可以使他在地方上拥有更高的威望,一些豪门想要入朝为官将不得不投到他的门下,同时也可以让他在朝廷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对于汉灵帝来说,推荐孝廉是每一位太守和刺史都拥有的权利,全国那么多郡,每年推荐上来的孝廉数以百计,他根本不在乎多出一个张燕,所以爽快的答应了。
这个局面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张燕漂白了他的身份,成为了朝廷中名正言顺的将军。而朝廷也撤出了用来防御黑山军的军队,可以全力镇压张举的反叛了。
而对许康来说,因为诏安黑山军有功,他的军职已经被提升为校尉,虽然依旧没有任何实权。
但是他从中得到的好处可不仅仅是每年多领到的那几百担粮食,更主要的是汉灵帝的信任。尤其是最后这一点才是目前许康最需要的。
由于人质的身份,朝廷是不可能给许康派遣任何任务的。所以他若想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就不得不自己找些事情来做,然后多立功劳,多得奖赏,尽快将自己的位置提升到一个更具优势的地位。
招降黑山军无疑是一个突破口,从中尝到甜头的许康,继续上书汉灵帝。表示自己可以去招降青州的关羽以及兖州的臧霸。
经过了黄巾军之乱,汉灵帝已经没有了以前意气风发,独战群儒的气魄,如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持大汉朝的稳定,而许康的招降之策无疑挠到了他的心尖上。
再加上张让在一旁的推泼助澜,汉灵帝再次下达了任命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