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威廉大帝-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届时,碎成一地的意大利,失去了神罗帝国的庇护,单靠军事实力弱小的教皇国,即便在加上西西里的德。欧特维尔的支持,也不可能阻挡威廉和诺曼铁骑的征服。
待威廉彻底征服了意大利,届时便是他进军罗马,将教皇请到巴黎的时刻,到那时谁还能组织他这么做?是虚弱的神罗帝国,还是与威廉有姻亲联盟的西班牙,抑或是辉煌不再的斯堪的维纳亚诸国?
第603章 意大利烽烟()
伦巴第公爵、托斯卡纳女大公和其他邦国的使者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商定两万余大军分作三路,其中中路由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亲自统率,他的两个表兄弟奥博托和阿尔贝托作为副将,与埃佐二世共同统辖人数多达上万人的中路大军。
作为实力仅次于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的一代诸侯,这位才年仅八岁的托斯卡纳和斯波莱托女大公颇有一番风度,她派出了麾下重臣帕尔马和科西嘉伯爵阿朵诺伊、卢卡伯爵安塞尔莫和佛罗伦萨市长乌尔巴诺分别担任全军的正副统率,负责统领托斯卡纳公国的六千军队充当联军右翼。
此外,安科纳、拉文纳、乌尔比诺、博洛尼亚诸邦也组成了一支三千联军充当后援,此军由博洛尼亚伯爵乌戈和安科纳城邦的执政官吉亚辛托统率。
除此之外,另有一路由普罗旺斯、萨鲁佐和蒙费拉托组建的六千大军,充当联军左翼,由普罗旺斯公爵若弗鲁瓦统辖,蒙费拉托奥都诺担任副统率。
算下来,仅仅北意大利地区和普罗旺斯便组建了一支多达两万五千人的联军,用于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
当然,他们能拉起一支如此庞大的队伍,这其中和教皇国、诺曼人、热那亚共和国和比萨共和国的共同支持分不开,没有教皇的支持,意大利诸侯便不敢站出来反抗,没有热那亚和比萨的资金援助,他们也不能维持如此庞大的联军。
唯一有些令人遗憾和愤怒的是,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不但不愿加入意大利诸邦的阵营中,反倒将他们意图反叛的消息公之于众,完全站到了意大利诸邦的对立面。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康拉德三世,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国本是亨利三世的领地,他能获得亨利三世的册封,有幸成为维罗纳和卡林西亚的公爵,自然对亨利三世和萨利安家族心怀感激。
更何况,康拉德三世公爵乃是正统的日耳曼贵族,是代表着皇室和诸侯们监视意大利诸邦的公爵,是肉食者的一员,自然不会跟着那些意大利人叛乱,损害他和日耳曼诸侯的既得利益。
除了告知皇帝和诸侯们意大利诸邦造反的消息之外,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也将领地里的士兵和附庸尽数征召起来,组建起一支八千军队驻守在曼图亚伯国。
曼图亚伯国位于波河中游平原,米兰城东南部,西北距伦巴第的首府米兰仅有113公里。其首府曼图亚城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三面为波河支流明乔河形成的几个湖泊所环绕,又位于意大利波河平原的腹心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很重要,更是意大利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将一只八千人的军队放置在曼图亚城,抵住心脏的匕首一般,如鲠在喉,极为致命,若是不能拔除曼图亚城,埃佐二世原先制定的以阿尔卑斯山作为依靠,防守德意志诸侯南下的策略将彻底失效,更有被德意志诸侯各个击破的危险。
更令埃佐二世和意大利诸邦感到急迫的是,原先因为年幼的亨利四世继位而蠢蠢欲动的德意志诸侯们,此时却因为意大利诸邦意图反叛的消息而联合起来,他们再次团结在萨利安王室的周围,正召集兵力准备南下意大利平定叛乱。
进攻富庶的意大利,对于财政窘迫的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意大利诸邦的富庶,在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向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热那亚等城市更是铺满黄金和蜂蜜的膏腴之地,能在意大利诸邦名正言顺地抢劫一番,对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极具诱惑力。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军事实力相较于德意志诸侯们来说极为薄弱,对他们来说,意大利诸邦就是个软弱可欺的存在,投入小、产出高,难怪德意志诸侯们纷纷放下争权夺利的野心,尽起大军,气势汹汹地准备南下意大利。
为了维护萨利安王朝的统治,普瓦图的艾格尼丝太后宣布,此次意大利平叛战争所取得的领地和财富,萨利安家族分文不取,这更是激发了德意志诸侯们对意大利的野心。
帝国北部的萨克森公国、勃兰登堡公国、荷兰公国、吉勒尔公国、布伦瑞克公国,中部的法兰克尼亚公国、施瓦本公国,东部的波西米亚公国、巴伐利亚公国,林林总总数十家大小诸侯纷纷起兵南下意大利。
这数十架诸侯分别以萨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二世、施瓦本公爵奥托三世两人为首,波西米亚公爵布热季斯拉夫为偏师,分作三路进军意大利。
其中施瓦本公爵奥托三世的中路军率军南下直趋百公里外的格劳宾登,准备从这里翻越阿尔卑斯山,直接进攻伦巴第的首府米兰。
另一支萨利安王室的巴伐利亚军配合波西米亚军从奥地利南下,途径卡林西亚,准备支援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
还有一支为萨克森公爵所率领的北路军,这路军队从莱茵河南下,途径巴登、日内瓦和萨伏伊,目的地便是普罗旺斯公国,这路军队在击败普罗旺斯的军队后,从热那亚进军意大利的米兰和佛罗伦萨。
对于意大利诸邦来说,格劳宾登地势险要,又有着伦巴第人重兵把守着,暂时可保不失,而普罗旺斯公国实力不弱,又是本土作战,并有热那亚人的支持,至少不会在短时间内遭遇失败,但唯一令所有意大利诸邦感到担忧的是,维罗纳公国这一个方向来的敌人——强大的波西米亚王国和萨利安王室所属的巴伐利亚公国军。
最致命的是,因为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的关系,这路大军在进军意大利的时候将毫无阻拦地进入富庶的波河平原,这是所有意大利诸邦所不能容许的。
要想改变这一切,至少需要将战略要地曼图亚城攻克,将维罗纳公爵的军队驱逐到波河以北才行,只有如此,意大利诸邦的安全才算是有所保障。
第604章 曼图亚争夺战()
曼图亚城位于波河和和明乔河交汇处,地形险要,工事坚固,可屯上万人之众,有“意大利锁匙”之称,它是神圣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最重要据点,更是帝国在插在意大利腹心的一把利剑,势在必守,决不可丢失。
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控制了曼图亚便可以完全控制北意大利,将德意志诸侯的势力驱逐出去,将阿尔卑斯山的天险完全掌控在手,更能以此为基地打通前往卡林西亚、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通道,威胁帝国东部。
意军对曼图亚城志在必得,意大利诸邦盟主,伦巴第公爵埃佐二世没有等待托斯卡纳和安科纳的援军,于1053年10月5日,先一步带着多达万人的中路大军抵达曼图亚城的明乔河防线前。
自古“守城必守野”,在守城战中,城池固然是关键,但它只是一个依靠罢了!如果想把城池守住,万万不能全靠城墙,有守,也要有攻。维罗纳公爵的这一番布置完全暗合了“守城必守野”的军事准则。
明乔河外,埃佐二世选定一块距离河岸有十公里的干燥平原野地下寨,随后带着他的两个表第奥博托。德。埃斯特和阿贝尔托。德。埃斯特两人,并一部百余骑亲卫骑士,前往不远处的明乔河畔观察敌情。
“大人,请小心些,若是再继续前进,可能会遇到维罗纳和卡林西亚的德意志骑士。”年逾四旬的奥伯托对着表兄埃佐二世群说道。
“听你的,全体骑士们听令,停止前进!”埃佐二世高举右手对着身后的伦巴第骑士们下令道。
接着他又对他的表弟、奥博托的弟弟,阿贝尔托命令道:“阿贝尔托,你带着十名伦巴第骑士前往河畔搜寻敌人,若有警讯,当立即返回。”
“是,我的表兄。”阿贝尔托躬身领命道。
随后埃佐二世策马向前,勇敢地靠近民乔河观察一番,对着身旁的表弟奥博托说道:“对岸的敌军可有五千余,阵型严整,沿着明乔河严密布放,上面竖着康拉德三世的旗帜,想来是康拉德三世亲自指挥,可不是那么容易突破。”
“表兄,我方居高临下,有地利优势,加之我方在波河有优势的内河水军,我军完全可以另寻一处登陆,从敌军的侧后登陆,迫使对方推说曼图亚城。”奥博托建议道。
“此计甚妙,我需要你带着三千军队扮作我军主力,和对岸明乔河畔的卡林西亚军隔河对峙,我将率领其余七千六百余人和全部的伦巴第骑士,从明乔河的上游登陆,绕道敌军侧后,与之决战。”埃佐二世抚着长须,点了点头,对着奥博托吩咐说。
奥博托。德。埃斯特年纪仅仅比埃佐二世小一岁,战争经验丰富,成熟稳重,是沙场老将,埃佐二世对他很是信任。
“遵命,我的表兄,请你放心交给我就是。”奥博托躬身应道。
接着埃佐二世和奥博托又带和伦巴第骑士们在明乔河畔奔驰而过,不时停驻观察敌情,引得对岸的敌军频频侧目。
直到埃佐二世的表弟阿贝尔托带着十名伦巴第骑士平安归来,他才施施然返回营地中。
埃佐二世在明乔河畔大胆现身,除了为亲自侦查敌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对岸的敌军,特别是维罗纳和卡林西亚公爵康拉德三世相信,他埃佐二世和伦巴第人的主力部队就在明乔河的对岸扎营。
只要敌人相信了这一点,他们就不敢移动阵地,埃佐二世便可顺利带着七千人从明乔河上游渡河,突破敌军防线。
10月6日黎明时分,埃佐二世趁着敌军还未彻底清醒自己,带着七千人出营,沿着明乔河北上。
七千人马渡河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故而埃佐二世选择的渡河地点距离敌军的防线有二十余公里,这段距离足够他在敌人抵达渡河地点之前做好防御工作。
好在伦巴第的内河舰队阻隔了敌军哨船的探查,埃佐二世顺利地率领全军七千余人,于当日下午二时许渡过明乔河。
伦巴第人气势正旺,埃佐二世见机不可失,果断下令全军朝敌军防线全速进军。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上千名伦巴第骑士便先行一步抵达维罗纳公爵的防线侧后,而敌军却毫无所觉。
“伦巴第的骑士们,跟我冲锋!”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埃佐二世毫无畏惧,挥手朗声下令道。
随即,埃佐二世策马越众而出,带着全体伦巴第骑士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准维罗纳公国军的侧后发起冲锋。
埃佐二世和他的伦巴第骑士学习了诺曼人夹枪冲锋的技巧,所有骑士皆手持长矛,排成一排排紧密的骑兵战列,气势无可阻挡地冲向康拉德三世黄底黑十字旗所在的位置。
自古擒贼先擒王,埃佐二世也通晓这个道理,只要击溃康拉德三世的亲卫骑士,砍下他的头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