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

第629部分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第629部分

小说: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的控制权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再度向南继续进攻的。

    何况,司马懿都已经脱离了曹仁的大军,自己回去洛阳城了。这便是曹魏军方面,想要就此停战的讯号。

    刘禅的心里又是一动,立刻吩咐徐详立刻去查洛阳城的营建方面的情况。

    徐详虽然不知道刘禅为什么会忽然从曹丕和战争这样的大事件上面,一下子就转到了洛阳城的营建上面去了。洛阳城一直都在进行重新修建的工作,这些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的,只是进程方面大概没有什么人在关注而已。

    不过,既然世子已经下达了命令了,徐详当然也只有对此展开工作了。

    十天之后,徐详终究还是给刘禅送来了消息。河东郡太守、曹魏尚书杜畿的工作效率很是惊人,只是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已经把曾经被差不多烧成了断壁残垣的洛阳城给修复了绝大部分。

    所以,徐详就此总结告诉刘禅,可能正是因为洛阳城的复兴工程完成得很好,所以曹丕在洛阳城里面住的很舒服,也就并不急着回去邺城了。

    刘禅闻言,忍不住就瞪了了徐详一眼。这样猪头三的结论,居然会从他的情报官的口中说出来?曹丕虽然好色,但是并非是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之人,徐详的结论实在是太不可能成立了。

    徐详被刘禅瞪得再也不敢开口继续说下去了。

第897章 天下易主(二)() 
刘禅随之问道:“邺城和洛阳的官员之间的流动情况如何了,有没有相应的情报送过来?”

    徐详回道:“我们的密探对这方面有足够的关注。根据送来情报显示,不仅是邺城和洛阳城之间,就是洛阳城和许昌之间,都出现了比较频繁的官员的流动。曹真如今已经奉命从西北战场回军,到邺城去配合贾诩主持事务去了,城内的布防也在加强。三公之一的华歆,则是从洛阳城回到许昌去了。而本来在许昌的钟繇,却忽然回到了洛阳城去了,这本来是没有必要的调动。而更加奇怪的是,曹丕的秘书郎之一的刘放,开始不断在洛阳城和许昌之间来回奔波。洛阳城方面的军事也有了调动,司马懿开始掌管那里的防卫军,外围的军队,则是交给了张颌将军在统率。”

    听完徐详的这些报告之后,刘禅不得不承认,曹魏方面的人员调动,未免太过频繁了点了。而且,通过这样的变动之后,曹魏如今最为重要的三都,主管事务的人事都发生了变动。这其中要是没有鬼的话,那绝对是见鬼了。

    于是,刘禅继续询问徐详,道:“南阳郡的曹魏军队如今的动向如何了,于禁现在还老实吧?”

    徐详回道:“据说,曹仁如今已经到了宛城。所以,于禁方面似乎除了加强了军事防备以外,并没有做出任何有进取性的举动。”

    刘禅眉头一皱,问道:“你确认于禁方面的军队只是加强的防备而已吗?曹仁为何回到完成的目的,可有打探到了?”

    徐详点点头,说道:“南阳郡确实只是加强了防备而已。而且如今是春耕刚刚过去不久,他们应该是在防备襄阳方面的军队再度过襄水偷袭他们的屯田校尉吧。至于曹仁的动向,我放的密探无从查起。”

    刘禅又问道:“那么庐江郡和九江郡、濡须口方面的动静呢?”

    “曹魏军依然是加强了那里的防备而已。”

    刘禅点点头,忽然说道:“那么西北方面,雍州刺史张既方面,只怕也是在加强军事防备了吧?”

    徐详闻言,略带惊奇地说道:“正是如此。世子怎么知道的?”

    刘禅眉头一皱,只是不着边际地说道:“本世子就是知道!”这相当于是一个没有回答的回答。

    屏退了徐详之后,刘禅并未叫诸葛乔,而是自己亲自提笔,分别给左将军府发出了一封紧急的公函,然后又给尚书台发出了一封书信。

    当时其实里面所涉及到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根据他这边汇总的各种情报显示,曹魏的曹丕如今再度开始密谋登基事宜了。而且,其登基的日期,只怕已经不远了!益州方面,无比要对此做好应对的准备。

    刘禅这次只是向成都提供了消息,却并未提供建议的应对方案。毕竟此时的关系重大,他暂时并不想要涉入太深。他现在是树大招风,还是向稍稍隐忍一下为妙。

    其实,不止是刘禅这边,成都方面对于此事也已经有所关注,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如刘禅这边那样,能够得出如此明确的结论而已罢了。

    所以,随着刘禅的公文到了左将军府,以及书信被尚书台送到了刘备的手里之后,在蜀汉的高层里面再度引发了极大的冲击。但是这个消息是被严密控制的,否则局面很可能闹得很大。

    因为曹丕一旦登基了,也就意味着,如今的还在苟延残喘的“大汉”,被曹魏给彻底取代了,天下也就彻底失去了汉天子那个共主了。于是,接下来蜀汉政权自己的定位,就会出现问题了:蜀汉是继续以大汉名义下的王国继续存在下去呢?还是自己举行独立?

    蜀汉的高层里面,果然因此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声音。

    义愤填膺者,大骂曹丕乃是大汉的逆贼,蜀汉方面应该立刻发兵讨伐;

    悲观者,则是在为汉天子的性命担忧;

    乐观者,则是对于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嗤之以鼻。毕竟篡位的事情,连曹丕的老爹曹操那样的枭雄都不敢干,何况是曹丕那个小儿呢?

    但是冷静者,通过观察时局,则是认为刘禅送过来的判断,其实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今蜀汉方面各地历经连番战争,是没有实力北伐了的。所以,蜀汉方面最好的应对方式只有一个:以规格对抗规格。

    也就是说,曹魏本来是大汉下面的王国,蜀汉也是同样的。若是将来曹丕登基了,曹魏便是立朝,规格自然也就是提升了。那么蜀汉方面,本来是就是以汉室正统为名义建立起来的,当然有那个名分,一方面接受汉朝的天下领土,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以恢复汉室江山为名义,讨伐曹魏一众叛逆!

    所以,这些人的意思就是,一旦曹丕称帝了,刘备也必须跟着称帝,以吸引天下人的归心。

    应该说,最后一种观点,乃是最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对蜀汉是最为有利的,能够让蜀汉取得天下大义的制高点。而且,这样一来,确实也取悦了刘备。皇帝那是人人都想当的。

    于是,最后一种观点在左将军府和尚书台,乃至于刘备的支持下成为了多数派。

    当这个决议被送到了刘禅的手里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当年的八月份了。

    当年十月份,时间已经进入了秋末,汉天子忽然向天下宣布禅位。曹丕正式在洛阳举行了登基仪式,宣布国号为“魏”,建号黄初。

    一时间,天下震动。

    次年一月份,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以回复汉室江山为大义,也登基了,国号依然是“汉”,建号章武。并且宣布,曹魏为汉家逆贼,天下当共讨之,以恢复汉室江山,以为先主复仇。

    刘禅自己也从这件事情里面获得了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

    他虽然赶不上回去成都参加刘备的登基典礼,就是张飞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回去的,唯有依然驻军在庐陵郡南部。但是在刘备登基的同时,在成都绝大部分高官的拥护之下,虽然也有人出来反对,刘禅还是毫无疑问地成功上位,成为了蜀汉的太子。

    自此,刘禅的地位几乎已经变得无可动摇。

第898章 加官进爵(一)() 
由于刘备的登基,也使得蜀汉的相应的机构的设置发生了不小的变动,相应的官员的职务也随之发生了不小的变动,大多数人的官职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吴苋名正言顺地成为吴皇后,统领后宫。

    诸葛亮毫不意外地出任蜀汉的大丞相,代理刘备担任国政,开府,自行选任各属官,但是爵位不变。

    其中,张裔继续在蜀汉崭露头角,从出任丞相府长史。而蒋琬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并未进入丞相府,而是进入了尚书台,出任尚书郎。杨洪、杨戏等人也各有所用,各自上位。

    董和则是继续从事跟当初在左将军府一样的工作,出任了三公之一的大司马,开府,分去了一部分诸葛亮的军事管理权,名义上是成为蜀汉全境军队的最高长官。

    许靖出任刘禅的太傅,但是一直以来就是个闲职而已。

    尚书台学习了曹魏那边的制度维持不变,被允许继续存在。

    法正继续出任尚书台的尚书令,直接对刘备负责。刘巴出任六曹尚书最为重要的度支尚书,并且还领了尚书令的副官的左仆射,地位稍稍次于法正。糜竺出任吏部尚书,领右仆射。马良被征调,出任左民尚书。但是因为荆州需要他的治理,所以并未到成都赴任,依然加侍中不变。六曹之中的其他三曹,暂时从缺。

    张飞因为战功显赫,加为西乡侯,并且出任三公之一的司空,江州太守之位则是解职,只是继续统率军队对交州作战。一旦他回到了成都的话,有可能开府治事的。

    马超的情况则是比较特殊,他本来就是骠骑将军和乡侯,几乎是没有再上升的空间,因此加官进爵的事情并没有他的份。但是刘备还是给于了各种嘉奖。

    李严则是另有任用,出任了蜀汉的廷尉,从谏议方面的事务,转向了刑狱诉讼方面的工作,成为了蜀汉的最高司法长官,正牌的九卿之一。

    九卿最高的御史大夫,号称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官员的评定和弹劾的重要职责。因为李严的转任,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居然是简雍这个不拘小节的人暂时出任。这恐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任命。

    吴懿升任少府,成为刘备的“管家”,加为亭侯,成为名副其实的九卿之一。这其中,吴皇后从中使力的嫌疑非常的大。这样一来,刘备的家里,也就由这对吴氏兄妹在做主了。

    魏延虽然近来没有立下什么军功,但是也是得到了刘备的荣宠的,官职再度上升,出任后将军,继续领汉中太守。

    赵云继续出任中领军,一切不变。

    其余留在成都的将军和诸多的老臣,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升官和封赏,可稍稍略去不提。

    同时,成都还向江东发出了征调,想要任命顾雍出任光禄大夫。

    这是个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位,被誉为皇帝的近臣,而且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常常就是从光禄大夫之中选拔上去的。顾雍在经过慎重考虑,又经过刘禅的一番劝说之后,很快到成都上任,距离九卿之位也就差了一步之遥而已。

    主管祭祀之类要事的太常,也同样是九卿之一,则是征调了同样远在江东的张昭出任。但是张昭因为年纪大,蜀道难行,所以是去不了的。但是成都方面依然还是让他出任太常,只是不必到成都上任罢了。

    然后,成都也同时征调了严峻到成都出任谏议大夫之职。严峻并不愿意,而且还是连续三次征调不往,可见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于是,成都方面只得作罢。

    于是,成都方面随即发函向刘禅征询,九卿之一的大司农还处于从缺的状态,何人更加合适。随着这份公函的到来,足见刘禅在蜀汉方面的分量是如何地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