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304部分

武则天大全集-第304部分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城上顿时纷乱。对那些寻常小兵而言行刺城主、杀关落锁风险极大,但想保住脑袋还是不难的,于是许多动摇之人也不管会不会摔伤了,立刻逾城跳落,向官军投降。李规、裴守德气喘吁吁登上城楼,身上的创口仍在汩汩流血,却早已忘了伤痛,呆呆望着这混乱的一幕。城内官员也纷纷赶来,簇拥到李贞身边:“殿下,事到如今您……”

    “什么?”李贞茫然回过头。

    官员们话说一半都顿住了,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为难不忍之色,隔了好半天才有一人低声道:“豫州安危事小,可殿下乃帝王之裔,高贵无极,岂能……岂能坐待戮辱?”

    的确,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遭受刑戮身首异处确是奇耻大辱,那言下之意呢?李贞凝然注视着这几名官员,见他们个个低头,故意闪躲自己的目光——是啊!他们于心有愧,平日我待他们不薄,现在他们想顾全身家性命,逼我自行了断,他们好献出城池免去祸劫,却又难以启齿。

    虽明知众人心思,李贞并没憎恶他们。世人谁不贪生?谁无妻儿老小?这本来就是李家与武家之争,又与其他人何干?要怪就怪他们老李家自己不争气!怪苍天无眼吧……想到此李贞提了一口气,倏然挺起胸膛,又展现出贤王的风度,甚至还露出一丝微笑,对众人道:“我父子在豫州四年,未能为百姓多谋好处,到最后还闹出这等乱子,实在愧对苍生。事已至此不能再连累大家,你们好歹追随我一场,也实在是辛苦,本王感恩不尽!”说着抱拳拱手微施一礼,又指了指城下道,“有劳你们告知麴崇裕,叫他等候一个时辰……”说罢左手拉住李规、右手拉住裴守德,在众人惭愧而钦佩的目光中从容离去。

    三人手挽着手,脚步坚定走下城楼,沿着大街径自回到督府,一路上谁都没说话,这一行的终点究竟是哪儿,彼此心照不宣。踏入府门之际,里面早就空空如也,侍卫宦官都已从军,有的殒命沙场,有的仍在城楼坚守,侍女也都赏给将士了,只剩十几个户奴老婢看守院落,有的见势不妙,唯恐事败之际官兵杀戮,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李贞依旧无言,继续往里走,方至堂前见一衣着华丽的妇人迎面而来——正是他的侧妃、李规之母。

    王妃见李贞还倒犹可,一见李规浑身是血,当即泪水涟涟扑至近前:“我的儿!你怎么伤成这……啊!”话未说完便是一声惨叫。

    李规陡然而惊,低头一看,父王已抽出佩剑刺入母亲腹内!

    李贞扭身抱住爱妃颓然的身躯,轻轻放倒在地,哽咽道:“谢谢你,给我养了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李唐社稷已败,咱们一家到那边团圆吧。”也不知王妃听没听清这番话,她那失去神采的双眸茫然地转了连转,随即向上一翻,断气身亡。

    “娘啊……”李规伏在母亲身上大放悲声。

    李贞却浑浑噩噩起身,一脸淡淡道:“早去早好。你俩也把妻妾都杀了吧。倘落入官军之手,不但辱没家门,只怕她们受的罪更多,还不如死了干净痛快。”

    两人噙着眼泪遵令而行,裴守德提剑奔入侧院,没走几步恰与良乡县主撞见——其实裴守德已年近四旬,原有妻室已病故,他虽出身河东裴氏,却家世单薄、官卑贫寒,若非遭遇奇变,焉能得尚县主?而且他俩十天前才定亲,根本未合卺,连面也只见过一次,只是挂名夫妻,此刻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位王室之女。见县主尚在碧玉年华,五官清秀、肌肤白皙,身段婀娜、步履轻盈,倥偬之际未及妆扮,微微蹙着眉,却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面对这个根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青春少女,裴守德怎忍动手?但诚如越王所言,倘若此女落入太后之手,不是明正典刑,就是没入掖庭终生为奴,更不幸的话可能沦为官妓。与其名花落尘受尽凌辱,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呢!他想下手,却觉掌中佩剑似乎变得千钧沉重,就是举不起来。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县主却很坦然,目光交错间她已明白发生了什么,笑道:“莫非大势已去?”虽然那是一抹无奈的惨笑,却显得格外粲然。

    裴守德越发不忍,浑身气力全没了,佩剑竟失落于地。良乡嗟叹片刻,走到他身边不无遗憾道:“枉我年年七夕穿针拜月,父王竟把我许配你这半大老头子……唉!”

    “我、我……”裴守德无言可对,脸都羞红了。

    “也罢!”良乡叹了口气,转而又道,“你可是我夫君,至今还没亲过我呢……来,亲一下。”

    裴守德又悲又痛又紧张,怔怔愣在当场,哪还动得了半分。良乡见状也不管那么多了,猛然踮起脚尖在他挂着血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既而嫣然一笑,转身进入内室,只留下他呆愣在那里,回味着这一丝温存……好久好久,裴守德才渐渐缓过神来,狠狠心拾起掉在地下的佩剑,鼓足勇气冲进内室,却见这位美丽的少女已悬梁自尽。

    与此同时李规也含泪缢死自己的妻子,又提着剑在内宅一通乱斩,把父王和自己的所有姬妾都杀尽了。

    李贞检视了那满院的尸体,在正堂之上端然落座,整了整褶皱的袍服,又扶正头上的乌纱,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从举兵那天他就给自己预备了。时至此刻仍没有其他宗室起兵的消息,也不可能再接到消息了,此时就算他们行动也晚了。李贞心如明镜,李唐的社稷没救了,一切辉煌荣耀已成往昔,这天下快要改姓武了……算了,他已经竭尽全力,没什么遗憾的。以他和媚娘的关系本可不必如此,但他还是为了大义拼到今天,这足以名垂青史,足以令那些贪生怕死、懦弱不前的人羞愧汗颜!

    在坦然的心境下李贞仰面饮了鸩酒,很快毒发身亡。儿子李规、女婿裴守德满脸凝重地向他拜了三拜,既而就在他一左一右的房梁上投缳自尽……

    垂拱四年九月十一日,越王李贞举兵失败,全家殉国。

    三、地狱门开

    李贞无愧名字中那个“贞”字,为祖宗基业拼尽全力,然而从他起兵直至灭亡也仅仅维持了十七天。

    而随着李贞一家的覆灭,其他宗室偃旗息鼓,不仅因为恐惧,更因为抗争也只能是螳臂当车般的徒劳,时机已一去不复返。丘神、张光辅两路大军耀武扬威,麴崇裕进入豫州将李贞、李规父子的尸体斩首,传回洛阳,连同李冲的首级一同悬于皇宫端门,向全天下展示。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这时候即便他们想起兵殉国,谁还愿意跟着他们送死?各地招募来的兵卒一哄而散——李氏宗族对武媚的反抗彻底失败!

    泱泱大唐不可谓不强,陇西李氏不可谓无道,为何面对武氏篡国竟如此无力,从头到尾仅挣扎了二十多天就失败了呢?

    首先,李氏固然有恩于天下,但媚娘也非无道之主。对于官僚士大夫而言,她确实称得上“心狠手辣”四字,但对于普通百姓却是有恩的,远者封禅泰山时的蠲赋大赦、谏言十二事的惠民,近者天皇驾崩时的恩泽、几次祥瑞的雨露均沾,即便她那鼓励告密的政策饱受非议,又何尝没使穷苦人尝到甜头?又何尝没起到防止官僚跋扈欺民的效果?或许在多数官员眼中她是杀人不眨眼的罗刹老母,可在百姓眼中她却是一位温和慈祥的老妇,所以宗室要想动员民众来推翻她是几乎不可能的。况且冤狱杀戮并非目的,而是夺权权力的手段,她意在打破李氏王朝的旧秩序,打造忠于她的政局;反之有所败必有所兴,文如陈子昂、武如麹崇裕,就连那个狡诈阴损的周兴又何尝不是因为多年压抑才走向极端的?不少官吏因为她的恩泽走上富贵仕途,尤其是寒族之士和科举之士,媚娘给他们的好处比李治给予的更多,固然有些人歌功颂德明显是出于幸进,但他们心中至少不会痛恨这个女人。媚娘的统治存在牢固的基础,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推翻的?

    其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唐李氏的宗室政策本身有问题。若要追根溯源,这个顽疾早在三百多年前曹魏王朝建立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曹丕、曹植兄弟的千古之争开了后世储位之争的先河,皇家内部的权力之争几乎是伴随士族政治一并出现的,在这种体制下只要让宗室拥有权力,必然会形成一个个士族云集的小集团,说到底权力的争夺其实就是各利益集团的斗争。奠定士族政治的曹魏是始作俑者,西晋的八王之乱、南北朝的自相残杀,这个问题愈演愈烈,直至关陇权贵出现在历史舞台依然没办法解决,北周宇文护连弑二君,隋文帝杨坚五个儿子无一善终。仅就唐朝而言,玄武门之变就像无法摆脱的魔咒,而李承乾、李祐、李元昌、李恪、李元景、李贤……他们的一幕幕又不断重演着这个悲剧,因而李世民、李治不知不觉间走上矫枉过正之路,宗室既封王却没有封邑,既任职又不受信任,长此以往能培养出什么家族人才?要么是李元婴、李恽那等骄奢淫逸、贪婪聚敛之辈,深受世人痛恨;要么就是李元名、李慎那等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之人,反而被誉为贤王。从这次起事前的犹豫观望到起事后的畏惧退缩,无疑都验证大唐宗室政策的失败。即便侥幸有一两个李贞这样的人,也因权力有限而被牢牢束缚住,关键时刻拿什么来拯救家族?所以李氏之败与其说败于媚娘,还不如说是败在李家人自己手里!

    当然,抛开这些重要缘故,一切事情也都离不开运气。倘若不是出了一个害群之马李蔼和一个眼高手低的李冲,他们或可一搏。如果李冲事先能与宗族之人好好沟通,如果他行事不那么鲁莽张扬,甚至在火烧武水时没有刮起那阵西北风,恐怕局势都会大不一样,就算李家注定失败也不会败得那么迅速、那么窝囊、那么没有尊严。然而这些设想毫无意义,事实就是如此,不该刮西北风的时候偏偏就刮起来,或许这真是天意!连老天爷都想成全武媚吧……

    李贞父子虽然死了,对他们余党的诛杀却没有结束。李冲起兵仅七天就被刺杀,但受命平叛的丘神却很懊恼,一仗未打何言功劳?他大肆捕杀偕同叛逆之人。其实博州官员多数是被胁迫的,李冲死后还主动枭首报京,但丘神为了“立功”,竟将阖州官吏尽数诛杀,祸及家眷——他连废太子李贤都敢害,这些人又算什么?不过有挨刀的,自然也有升官的,除了顽强抵抗的马玄素、郭务悌,最该嘉奖的莫过于那个挥棒打死李冲的小吏孟青,丘神夸他“棒法如神”,向朝廷表奏其功,授游击将军之职。孟青也颇会自我吹嘘,竟将“棒”字并入名中,自此改名孟青棒,为了邀取富贵他主动协助丘神捕杀“叛党”,短短数日间就屠戮千余家。

    豫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虽说李贞父子死后官员开门投降,但麴崇裕岂会遵守降者不死的诺言?既然对越王存有同情之意,也是悖逆之人!他入城后立刻诛杀降卒、逮捕官吏,罪及六七百家,籍没五千余人。因为李贞败亡亦甚迅速,充任后军总管的岑长倩才刚离开洛阳,于是不再前进,回京复命;督军张光辅倒是来到豫州,却也没对麴崇裕的行为加之阻拦。媚娘又追加一道命令,命狄仁杰接任豫州刺史,处理善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