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279部分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79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杀揪煽闯鲂资钟屑父觯肯蚰睦锾哟芰耍俊�

    “阁下放心,卑职这便下去找寻痕迹。”松本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只是有些奇怪,机关枪这样的武器,竟然会被凶手弃之不要,只是加以损毁。这说明凶手或是人数极少,搬移困难;或者是不懂也不会用的笨蛋。”

    “这是否就排除了支那游击队的可能?”鬼子小队长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猜测道:“或者是内部仇杀?”

    “内部仇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日本特务冷冷地瞅了一眼不远处的三个伪军,说道:“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偷袭,然后故布疑阵,作出攀崖逃走的假象。”

    鬼子小队长的目光变得凶狠冷酷起来,沉声道:“松本君,追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哈依!”松本一个立正,低头应喏。

    ……………………

    窑户庄,一间破烂的小地屋子。

    “铜碛暂时不要运了,鬼子封山会更严,烧硫磺也暂时停了。”一个大个子矿工沉声说着,周围同样是几个矿工模样的人。

    方脸、阔额,粗黑的眉毛下面是两只有神的眼睛,大个子矿工正是在丁字街帮着两个外庄买炭人摆脱肥头和麻杆的那个彪形大汉,也正是游击队潜伏在矿区的老周。

    而老周所说的铜碛,学名是硫化铁,混在煤中,经雨一淋、太阳一晒,它里面所含的硫会引起煤堆的自燃,矿上经常找童工把它从煤里拣出来。

    正因为铜碛里含硫,生活在矿区的人们很多都会烧硫磺。也就是在地上砌口土灶,把烧铜碛生出的烟熏在弯弯曲曲的烟囱壁上,再把烟灰刮下来,用锅熬成硫磺块。

    自从鬼子占领矿区以后,怕烧出的硫磺被抗日武装制成火药,便把铜碛列为“禁物”,谁拿是要杀头的。

    “已经运出来的铜碛呢,是不是都埋在水沟旁的地里?”一个矿工开口问道:“鬼子的巡查好象并没有加紧,多运几趟没有关系吧?”

    “不要掉以轻心,鬼子可是很狡猾的。”老周严肃地说道:“拣铜碛本来应该是孩子们干的,大人若是因为这个被发现,那可是没得借口,定会被鬼子怀疑抓捕。”

    “老周说得对,确实不能大意。”一个胡子斑白的老头在角落里说话了,“至于烧硫磺,暂时停一下也好。等入了冬,多是刮西北风的时候,换到石狼峪应该安全。石狼峪西北都是山,二三十里也没有人烟,可是不容易被发现。”

    烧硫磺最大的问题是烟,不仅有毒,而且呛人,周围树木都能被它熏死,且离着老远便能闻着味儿。

    老头所说的很有道理,显然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那就这么定了。”老周点头赞同,指点着几个矿工分派着任务,“你们两个把铜碛埋起来,尽量远离矿区;你们把熬好的硫磺块藏好,把土灶毁掉,不要留下什么痕迹。都抓紧行动,可不要让鬼子抓到一点点的毛病。”

    ……………

    围绕着青石岭碉堡被烧,伪军被杀,游击队、鬼子、地下党这三方立刻忙碌起来,各施计谋,各自调整。

    而始作俑者——沈宸,赶在天亮前把东西背回了住处,匆匆吃了饭,便是倒头大睡。等她睡醒,看了看缴获的怀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吃得多,睡得足,沈宸对这种现象已经习惯。超乎常人的生长和恢复速度,对有过重生经验的他来说,并不算什么稀奇。

    他现在的住处准确来说不是山洞,而是矿洞。这一带很早便属于产煤区,采挖过的、废弃的矿洞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当然,沈宸所找到的这一片矿洞是抗战前被废弃的,年代不久远,支撑矿道的棚子也没完全腐朽,相对来说,还比较安全。

    而且,她现在住的地方是一个勘探挖出的石洞,虽然不是很大,却很深,且没有什么塌方冒水的危险。

    深长的石洞便成了沈宸练习枪法的靶场,几根细木棍上插着山枣,几十米的距离,昏暗的光线,沉闷的枪声,在几个小时内就成了洞中唯一的场景。

    这要得益于碉堡里的歪把子机枪,使用的是与三八枪相同的子弹,足有三百多粒,让沈宸弹药充足。

    射击、估测、调整、再射击……用新的身体感受着枪枝的后座力,感受着扣发板机的力度,一次、两次、三次……

    天全黑了下来,山洞里才燃起火,松针枯枝发出噼啪的响声,米在汤中翻滚,随着粘稠而缓慢停滞。

    等到满满一饭盒的米饭散发出香味,沈宸才把半闭的眼睛睁开。

    虽然是一个人在深山老林,但他并没有太多的不适。

    有句古话叫“苛政猛于虎”,说的是人们惧怕残苛的统治甚于对虎狼的恐惧。

    沈宸也是如此,他难以忍受在鬼子统治下的忍气吞声、提心吊胆。

    尽管有时会迫不得已,但他更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想没有羁绊地探寻那并不确定的希望。

    吃完饭,沈宸感到体力充盈,信心也在逐渐回复,变换身体的失落渐渐被他抛在了脑后。

    杀鬼子,杀汉奸,是任务,是本能,还是宿命?沈宸已经不想再去考虑,反正想也想不明白。

    他只知道要按着这个道路走下去,按照自己的宗旨和信条去战斗、升级,才有可能探寻到回家的办法。

    夜色苍茫,沈宸来到山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任山风吹动她的头发,四下张望着,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昼伏夜出,这是她想好的行动规律。信心来自于升级的“夜眼”,来自于升级的“狙击”。

    虽然据她估计,这些技能并没有达到极限,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但对于常人来说,已经足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块三角形的灰布将头发包起,在脑后系了个结,扛起与身材并不是太相称的步枪,沈宸结束了沉思,迈开步子,向远处走去。

    ……………

第七章 赶集() 
    石狼峪准确地说是一条十几里路长的一条山溜,两边是高高低低的山峰,山坡上荆棘丛生、树木遮天。

    范围更扩大一些的话,周边便都是深山陡崖、树木老林。

    抗战前,贫苦的百姓常到这里来挖野菜、采山珍,还有猎人在这山里设阱下套,捕些野物。

    鬼子来了之后,为了切断与山里根据地的联系,便在进山的两条路——独峰和石狼峪设了炮楼,加了岗哨,下了禁山令。

    后来,鬼子打死打伤了一些偷偷进山的老百姓后,这里便再少有人来了。

    半夜时分,沈宸已经潜近了封锁入山道路的一个岗楼。

    离得很远便能看见火光象鬼眼似的闪亮,近了便看清是一个火堆,还有在火堆旁晃动的人影,以及不远处黑黝黝耸立的二层木制岗楼。

    象这种简单而辛苦的工作,鬼子基本上是不会去做的,都交给了伪军。

    打鬼子当然是首选,但沈宸还有着几分谨慎,既是熟悉武器,又想让身体更加强壮一些,再说打伪军的岗楼更近便,撤进山林也更容易。

    估算着距离,观测着角度,察看着地形,沈宸终于找到了一个方便进出、距离角度合适的狙击阵位,隐藏了进去。

    稍许的歇息过后,沈宸稳定了跋涉时的心跳,缓解了疲累之感,适应了光线的变化,才把枪慢慢推出,开始瞄准。

    夜色更深,山风呼啸,吹得树枝簌簌作声,偶尔有几声鸟兽凄凉的悲鸣,回荡在深山老林里。

    “啪勾”,一声枪响突然打破了夜晚的静寂,回声在山林里久久不息,一个刚刚靠近篝火想暖和暖和的伪军一头扎进了火堆,溅起了无数的火花。

    但这个家伙显然没被打死,惨叫着翻滚,带着几点火苗滚到了一旁。

    风向、风速有些误差啊!沈宸眯了眯眼睛,拉动枪栓,推弹上膛,却并没有急着击发,而是冷静地观察动静。

    乒乒乓乓,岗楼里的伪军被惊醒,夹杂着惊慌的喊叫,从枪眼里向外胡乱地射击起来。

    沈宸埋下头,耐心地等着,这样的胡乱射击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威胁。

    好半天,枪声渐渐平息了下来,只有那个受伤未死的伪军还倒在地上发出呻吟和呼救。

    又过了一会儿,大概是以为捣乱分子已经跑掉了,有两个伪军跑了过来,想把受伤的同伴救走。

    “啪勾”,沈宸借着火光又是一枪,刚刚弯腰去拉同伴的伪军晃了一下,栽倒在地,另一个伪军愣了一下,尖叫着往回跑。

    就这素质,还敢做鬼子的帮凶?

    沈宸迅速拉动枪栓,枪口移动,计算着提前量,在岗楼又爆发出的枪声中,她轻轻扣动了板机。

    尖叫声戛然而止,伪军带着奔跑的惯性一头扑倒在地,没有惨叫哀嚎,十有八九是被击毙了。

    收枪、缩身,沈宸在这个凹地里重新躲藏起来,任凭外面枪声不断,偶尔还有被打断的树枝和枯叶落下。

    一个岗楼里大约是一个班的伪军,七八个人的样子。凭伪军的作战意志和胆量,沈宸不认为他们敢在夜里出来,并对黑乎乎的山林进行搜索。

    枪声响了更长的时间,受伤的伪军也停止了叫唤,估计是昏迷或者死翘翘了。

    静寂重新笼罩下来,如同恐惧包裹着伪军的身心。他们没经历过这样的袭击和杀戮,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短暂的失措之后,一颗红色信号弹升了起来,飞得高高,划破了夜空。

    招唤鬼子干爹,就他娘*的这点能耐?沈宸有些鄙夷地摇了摇头,他缓缓移动,向后爬出一小段,猫着腰悄然撤退,很快便消失在夜色沉沉的山林之中。

    ……………

    冷枪袭击,忽东忽西,难找规律。

    当然,也不是全无迹可循,起码袭击都发生在夜里,都围绕着禁山的岗楼。

    五天的时间里在三个岗楼发生了三起袭击,伪军死伤七八名,恐惧、惊慌的情绪不可遏止地在禁山的伪军中弥漫开来。

    而巡哨是最危险的,得出这个判断的伪军们谁还敢暴露在冷枪下晃悠?

    天一黑,伪军们便缩进岗楼,外面的火堆灭了也不敢出去添柴。

    稍有风吹草动,便是胡乱射击。不奢望打中袭击者,只是开枪壮胆而已。

    鬼子呢,当然是恼火愤怒。但在不知道飘忽来去的袭击者的确切位置前,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大搜山。

    所以,他们一面多派特务、暗探加紧侦察,一面不断为各个岗楼补充伪军,继续禁山,并希望能把袭击者围困在山里。

    伪军是什么?在日本人眼里就是炮灰,死多少都无所谓,反正能有不断的补充。

    如果能利用伪军把袭击者找出来,就算死上百八的,也是值得的,也是一个胜利。

    何况,日本特务松本仔细勘察过袭击现场,也找到了疑似射击阵地的树根、凹坑、洼地。

    这样的距离,能击中岗楼旁的伪军,在他看来已经是惊人的枪法。

    再者,袭击现场连个弹壳都没留下,撤进山的痕迹也被处理过。这让松本知道袭击者不是个简单的家伙,想对付他不是那么的容易。

    或许时间和耐心是最好的办法,只要袭击者出现疏忽,只要找到了蛛丝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