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237部分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37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虹口靠江边不远的孤零零的一所大院子里,这里一切都有规矩,能把活人变成机器!

    三十多个青年男女在初升的朝阳下,正跑进后院的一块空地集合。

    是的,景色都没变,三面还是阴森的高墙,墙头上密扎着碜人的铁丝网,另一面房子的山墙上那几个方方的洞儿象是巨大的眼睛。

    地还是光光的,冰硬的,灰黄的,能把人凝结在灰暗的气氛里。

    但蒋照五却没有了往日的感觉,他仿佛沐浴在金光灼灼的光芒之中,绮丽的彩霞闪着一片金黄,让他感到了温暖和骄傲,还有那么几分难抑的兴奋。

    成功就在眼前,他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三位教官,一个日本人,两个中国人,全副武装的,极庄严的,由前院走来。

    队长喊了敬礼,三个教官还礼,眼珠由排头看到排尾,全身都往外漾溢着杀气、严肃,与得意。

    中国教官向日本人们敬过礼,而后象个木头人似的,转向了队伍,把鞋跟磕得极响亮,他开始训话。

    蒋照五热切的目光盯着日本教官,他的两只手捏住了袖中的金属线头,悄悄地接在了一起。

    一声巨响,蒋照五的身体化为了红色的碎块,飞得到处都是

    二战中,德军的 m24手榴弹装药量较大,每枚装有两百克炸药。

    而在中国,河南巩县兵工厂制造的“巩式”(也有资料称为“蒋式”),山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晋式”,虽然都是德国m24手榴弹的仿制品。

    但考虑到中国人的身体条件,他们把手榴弹的体积缩小,装药量也大大减少,一般都只有五十克炸药。

    蒋照五身上裹扎着足有八百克的炸药,相当于四颗m24手榴弹捆在一起的威力。

    由于正在集合,爆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蒋照五这颗人肉炸弹几乎波及到了全体人员。

    处于爆心的几名特务当场被炸死,重伤倒地的有十几名,其余的也是双耳冒血,目光呆滞,连站都站不稳。

    鲜血,肉块,残肢,断臂,碎布布满了集合的空地。

    中国教官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摇晃着,眨巴着眼睛,昏头胀脑中,他还以为遭到了炮击。抹了把脸,头上不知落着谁的肚肠,红的黄的流了下来。

    惨叫声,哀嚎声响彻了后院,房子里的人也向外跑,面对着凄惨的景象,惊惶中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久,日本宪兵队赶过来了。

    几名技术专家进行了仔细的勘察,从支离破碎的尸体以及幸存者的描述中,最后终于得出了结论。

    这是自杀式的袭击,袭击者是蒋照五,他身上绑着炸弹,在自认为合适的时候加以引爆,以同归于尽的方式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一个阴谋,一个极大的阴谋。日本人作为征服者,他们的神经不安使他们疑神疑鬼。

    结论一得出,日本人便马上想到:“中国的特务已经不可靠,应当马上大检举,否则日本特务机关也将要随之崩溃!”

    再往深里推想,日本人心中更慌,仿佛看见了:里应外合,中国的抗日分子与在日本特务机关作事的中国人,已经勾结,将要有个极大的暴动!

    日本人忙起来了,凭他们小脑袋里的揣测和猜想,稍微有些嫌疑的特务,嗯,连鞠躬不标准的,都被一齐圈入暗室,听候审讯。

    假若因为人的胡乱猜想,也能造成一段杀人流血的历史,这回便是个好的例证。

    上海的日本特务机关举行了整饬风纪运动,要彻底肃清不可靠的中国人。借着日本人的手,很多特务都挨了拷打,甚至人不知鬼不觉的丧了命。

    而后,特务与特务之间又乘此机会互相检举,倾轧,于是又有一大批人被囚在暗室里。

    审讯,处死,中国特务们惶惶不可终日,成天为自己的小命担心。他们工作的停滞,倒给抗日人士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一段时间。

第二百五十九章 开锁神匠,再入上海() 
    蒋照五的英雄事迹,还是曹怡馨得到情报后告诉沈宸的,可连她也不知道蒋照五是哪个组织的。

    “不太可能是自发的,这个爆炸装置的组装就不是一般人会的。”曹怡馨猜测着说道:“还有炸药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

    沈宸倒不是很关心这个,甚至不想知道蒋照五是出于民族义愤,还是被挟迫威胁。

    反正,对日本人和特务们造成了打击和困扰,这就够了,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嘛!

    他现在倒是对徐怀义的消息很感兴趣,那就是从花额虎口中得知,宫城刚义和一些帮派人物有联系,有时甚至会亲自出马来指挥。

    比武终究不是最保险的事情,沈宸尽管不畏惧,但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更轻巧地干掉宫城,他也不会讲什么规矩。

    当然,要干掉宫城也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首要的条件便是准确的情报,其次则是合适的地点。

    “蒋照五的事情给日本人造成了混乱,至于动机,已经不重要了。”沈宸看着曹怡馨,问道:“你这几天好象挺忙,在搞什么情报?”

    曹怡馨笑了笑,取出两张照片,放到了沈宸的跟前,说道:“就是这个女人,美国佬可是很害怕,很紧张,很想知道有关她的情报。比如确切住址,以及行踪情况。”

    这是一个很令人难忘的形象,沈宸看着照片皱了皱眉。

    如果是一个男人也就罢了,偏偏是一个女人,长成这样,演n鬼都不用化装了。

    额头突出,毫无血色的圆鼓脸;扁平的鼻子上面是两只似开未开、似闭非闭的浑浊的眼睛;嘴巴很大,嘴唇丰厚,尽管抿紧了嘴唇,门牙还是顽强地从里面突了出来。

    而且,这个女人腰身短粗,身材矮小够了,不必再看下去了。沈宸虽然努力克制,但脸上还是带出了怪异的表情。

    “呵呵,很令人难忘,不是吗?”曹怡馨收起了照片,这种形象只看一遍就会记得很清楚,她是深有体会。

    “很难忘,真的是这样。”沈宸的表情恢复了自然,好奇地问道:“她是谁,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日本人,中国人好象还没有比她更丑的。”曹怡馨很郑重地说道。

    “在上海?”沈宸继续问道。

    曹怡馨犹豫了一下,说道:“北平、天津、上海,她只能是在这三个地方。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什么收获。

    停顿了一下,曹怡馨补充道:“她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家伙,受到了日本人的严密保护,想找到她并不容易。”

    沈宸好奇地问道:“一个女人,为什么会让美国佬紧张、害怕?”

    “这个日本丑女人,并不简单。”曹怡馨摇了摇头,提醒道:“我只知道她是个开锁专家,和以前美国驻神户领事馆的密码失窍案有关。”

    象是冷嘲般地笑了一下,曹怡馨说道:“那一次,日本人搞到了美国政府的‘灰密’、‘褐密’、换字代替表、海军条形密码等秘密文件。这件丑事直到最近才被发觉,所以,这个丑女人一到中国,北平、天津、上海的领事馆都特别紧张,加强了防备。”

    沈宸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活该,美国人原来还出过这么大的丑啊!

    那个长得太超乎想象的女人,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能耐。开锁专家啊,估计在这个时代是超越自己的存在喽?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一提到日本宪兵队,无不令人谈虎色变,令人咬牙愤恨。

    的确,抗战八年,中国百姓枉死在日本宪兵手上的人,真不知道有多少?地下工作者,被各地日本宪兵队逮捕后壮烈牺牲、折磨致死者尤不知凡几?

    即便是侥幸活着出来,也多会落个伤残病废,至于精神上的屈辱,就更不足为论了。

    各地的日本宪兵队本身并没有“司法权”,但却具有无限期的拘留权。就是说,他不能“判”,却可以“关”,甚至可以虐杀。

    所以,在宪兵队及各分队均设有“留置所”,对外称拘留所。有些不幸的中国同胞,在“留置所”内一关好几年是常事,死在宪兵队里的也时有所闻。

    宪兵队“留置所”的管理,是极为漠视人性的。除去严苛的守则之外,完全是以管理人员的喜怒爱好为转移。

    他不高兴,可以随便敲你几下或踢你几脚出气;他一时兴起,也会把一个人当成玩具般的戏耍一番,或是饿你几天,罚你晚上不准躺下睡觉,甚至用各种方法进行虐杀。进了这里,人的尊严就丧失殆尽了。

    可日本宪兵队本身没有“司法权”,那么又如何“结案”呢?

    据了解,凡由宪兵队拟定处以死刑或徒刑的,一律都解送当地日本驻军最高司令部军法机关去处理。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至于案情如何,军部则概不过问;拟判徒刑的就发监执行,其中也有转解到伪政府所属监狱执行的。拟判死刑的,军部就秘密执行了,从来都不作公开的宣告。

    因此,日本宪兵队如同一个魔窟,随便抓人打人杀人,抓错了人白抓,只有自认倒霉,能够得到一个交保释放,那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其中也有因“交保”而被传话人大肆勤索的。

    最普通的是留置调查。这一查就是几个月,一讯就会脱层皮,何时才能查得明白,那只有翘首问苍天了!

    再是转移管辖地区留置调查。一个地方查不出明堂,换个地方再查,查来查去,一讯再讯,节节苦难,怎么受得了。

    另外,还有一种案情复杂而始终查不清楚,日本人就索性摆在一边拖下去,这就只有生命力最强的人才能活下去。

    至于说到因刑致死的,亦属司空见惯的事,在日本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也从来不会追究责任。

    所以,在各地都有很多人无缘无故的失踪了,大部份都是走上这条阎王路,最后连尸首都不知道丢到那里去了。

    正因为日本宪兵队如此残忍暴虐,令有热血的中国人痛恨难消,为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虽殒身而不恤。

    但有责任的领导者,虽然可以满足部下杀身成仁的绝死意志,但却要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能避免的方法,便是制定尽可能周到细致的计划,提供尽可能齐全的装备,派出有能力的行动协助人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名宇从郊外再次潜入上海,准备协助蒋安华的第三行动队进行一次大行动。

    派马名宇再入上海,一来是风声差不多过去了,上海区觉得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另一方面,在76号遭到抛射炮轰击之后,马名宇是写了一份报告呈上去的。

    在报告中,马名宇虽然隐瞒了楚娇等人的情况,但却比较明确地“猜”出了他们所使用的武器。

    而这次大行动,准备采取的方式是比较类似的,也是用劣质简易的大威力抛射武器对一个宪兵队驻地进行袭击。

    要说马名宇对抛射炮也是一知半解,倒是能造出来,可该用多少土火药推进,炸药包要捆扎成多重,抛射炮的角度,以及抛射的距离,却是不知道。

    而除非在郊区试验来掌握数据,到了上海就要搞出大动静,难免会有暴露的危险。

    当然,马名宇是愿意再来上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