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58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58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军士兵还没从平安的行动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瞿能父子也是跟了上去。这一下,南军的士气彻底的被激发了,主将如此不顾生死,他们这些当兵的,难道还能退缩?

    远远望去,平安单骑当先,瞿能父子紧随其后。在他们身后,南军数万骑兵像是发了疯一样朝着朱棣的大营发动了恐怖的冲击!

    (本章完)

第89章 勇猛当如平安() 
这或许是南军第一次发起如此主动的进攻,仿佛在他们的前方,那曾经恐怖的北军不存在了一样。任他前方洪水滔天,他们只想这样,跟在平安身后,放马奔驰再奔驰,踏遍千山万水,仿佛要将时光都是抛在身后。

    “殿下,南军冲势极快,恐怕马上就会与我前军接触。”王小明这个时候还是跟在朱棣身边,至于他那“大明火枪队”,他并没有在这场战斗中动用。

    早在平安率领军队发动进攻的时候,朱棣就已经察觉到了南军前锋的异动。虽然你平保儿勇冠三军,但是你身后的那些绵羊一般都军队怎么可能与我这虎狼之师抗衡?在朱棣的眼里,平安此举与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或许是数次毫不费力的击败了南军的缘故,朱棣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南军之所以软弱,与将领的决心与能力是成正比的。而平安,是一名猛将!

    “不必担心,南军势弱,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朱棣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丝毫不将平安放在眼里。其实,如果是正常情况,倒也无碍。毕竟南军本就不如北军,更何况现在只是前锋出击?但是万事无绝对,兔子急了也咬人,在平安的率领下,南军,进化了!

    只见南军骑兵仿佛一柄利刃,由平安作为刀尖,直接生生的插入北军的防御圈。短短的几分钟内,北军的防御就被平安撕开了一个口子,虽然不大,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成为北军战败的诱因。

    就像朱棣低估了平安的号召力一样,平安也低估了北军的素质。如果是南军的话,现在恐怕已经要败了。但是,北军不同,他们是朱棣历经大战而训练出来的钢铁之师,就算初战不利,他们也可以反击!

    眼见平安居然如入无人之境,朱棣顿时一笑,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他知道平安勇冠三军,力大无穷。他北军阵中能够与平安对决的人想想也就朱能张玉了。但是,朱棣不可能将自己的左膀右臂派出去与平安死战,既然你平安的冲势无人能挡,那么我便诱敌深入!

    随着朱棣令旗挥动,北军的防御圈立刻发生了变化,平安已经带人冲入了阵中。就在这个时候,北军忽然爆发出极其凌厉的攻势,大批的士兵抬着一丈高的盾墙拦在了平安的身后,硬生生的将平安撕开的口子给重新补上!

    这一下,平安以及瞿能父子直接被陷入了北军的包围中。平安虽勇,但是他现在身边的军队毕竟不多,这时候正是他最危险的时候。朱棣的这一手其实已经被古往今来的名将们用烂了,正所谓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然后瓮中捉鳖关门打狗是也!招式老是老套了些,不过,好用就够了。眼下平安杀得兴起,对于朱棣的意图并没有察觉,便是直接落入彀中。

    现在的朱棣正打着当初李景隆的算盘,以大军剿杀平安!任你平安勇猛无敌,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千军万马,亦可困死狂龙!

    平安领军杀至北军大阵中央,却忽然发现自己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千骑兵,他忽然有了一种不太妙的预感。

    平安此时显然也是察觉到了朱棣的意图。如果是平时,他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地上当,但是朱棣不惜损失大量步兵,也要将他引诱进北军本阵之中,这种心机不可谓不深,手段不可谓不狠!

    见势不好,平安立刻带人试图突围“重甲骑兵,把路冲开!”平安挥动长枪,他并不担心。以重骑兵的冲击力,这世上鲜有能够抵挡的军队。

    他命令下达,略显混乱的南军骑兵顿时镇静下来。身着甲胄的骑兵稍稍退后整理队形,结成了整齐的方阵,随着一声大吼,千人组成的庞大骑兵阵列一齐策马冲向了身后的北军。

    随着平安的冲击,高大的盾墙顿时发出阵阵的呻吟,盾墙后退了半尺不到,但却是挡住了平安的进攻。

    “怎么?”平安大惊。

    重甲骑兵的冲锋本就是平原攻坚所用,他的这些部下全都配备了精良的装备,并且胯下战马也是彪悍至极。以人力竖起的盾墙虽然高大,但是应该挡不住重骑兵才对。可是眼下这情况,显然是出乎平安所料。

    在平安看不到的地方,北军后方有着一架架辎重大车整齐的排列在盾墙之后。原来,这些坚不可摧的盾墙居然是由辎重车所固定,这种阵势,别说是战马,就算是大象也是无能为力的。

    朱棣见状,微微一笑,脸上的得意之色甚浓。但是,一旁的王小明的脸色却没有多么放松。如果平安如此轻易地就被解决的话,那么他还凭什么能够青史留名呢?

    冲击无果,平安的脸色一沉。但却没有多少惊慌之色。他立于军阵中央,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长枪,似乎是受到了指引一般,重骑兵们直接放弃了对盾墙的攻击,而是聚集到平安身边。

    平安望着聚集到自己身边的士兵,看着这些人的眼睛,平安知道,这些人信任自己,他们能够与自己同生共死。

    平安缓缓的以枪杆敲击身上的战甲,忽然,他一声爆喝,居然直接对北军本阵发起冲击!要知道,平安身边就只有这几千骑兵,比起北军数万大军,无疑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不过,正如当日朱能能够创造奇迹一样,平安也可以!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平安不是农民,但是他胆子大啊!人如果胆子大,那是真的很可怕!

    在平安的指挥下,南军小股军队完全没有孤军无援的自觉,他们转瞬间就冲破了北军的所有防御,直接杀入北军大营之中!

    重甲骑兵冲锋在前,两翼均是手持长枪的轻骑兵。在骑射手的掩护下,他们悍不畏死的猛冲北军防线,一个人倒下了,立刻就有更多的冲上来。这些半年前还像绵羊一样的军队现在却好像完全不知道死亡为何物!他们就这样前进,再前进,仿佛这天地之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

    而平安也是勇猛无比,他一马当先率先杀入北军大营,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人能敌!北军也有将领自命不凡想要阻挡平安,但是他们却都不是平安的对手。只是一会,平安就接连斩杀北军几员大将!

    一时间,原本陷入了危险境地的平安居然瞬间转危为安,带领着身边的士兵左冲右突大肆砍杀,来往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北军顿时阵型大乱!被平安打得丢盔卸甲,极为狼狈。

    或许北军从来都没有想到,往日以来一直都是被他们这样追着打的南军居然也能够有这样的攻势。面对这样的南军,北军士兵没有丝毫心理准备,只能纷纷溃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北军分割在包围圈之外的南军骑兵也重新整顿了阵型,对着北军外围防线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滚滚的烟尘淹没了天地,摄人心神的战鼓声传来,马蹄声音仿佛要踏碎山河大地。即使是在远处,王小明也感到自己的血液都仿佛被冻结了一般。

    南军大军疯狂的冲破了北军防线,将所有固定盾墙的大车全部破坏,仗打到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朱棣围剿平安的意图就此宣告破产!

    即使是敌人,王小明也不得不感叹平安之勇。面山崩而不变色,闻地裂而不改颜,千军之中,也敢拔剑生死,万马在前,亦可孤军奋战!男儿生而在世,雄心当如朱棣,智谋当如道衍,勇猛当如平安!

    (本章完)

第90章 初战失利,尴尬的朱棣() 
就在平安对着朱棣的军队发动攻击的时候,距离正面战场不远处,北军身后几十里的方向,又出现了一支士气高涨的军队。

    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多,大概仅仅几万人的样子,而且全都是步兵。看他们的装束,无疑是南军是部队。

    这支军队的主帅是老将,武定侯郭英!他从真定出发,比起李景隆,平安等人要晚一步抵达白沟河。虽然郭老将军动作是慢了一拍,但是人家的脑子可不慢。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军队的行进路线,而不断传来的战报又让他能够及时的了解正面战场的战况。

    平安勇猛无敌,北军已经是节节溃退,虽然不至于大败亏输,但是也只能够被动防守。

    郭英战场经验极为丰富,他知道朱棣恐怕已经撑不住了,现在正是抄他后路,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但是,郭英也面对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军队基本都是步兵,凭借他们的实力,即使北军是撤退,也能够轻松解决掉自己这只拦路纸老虎。

    不过,郭英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果仅仅是这种小事就能够难住他,那么他这个“武定侯”的封号可就有些名不副实了。当朱棣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将会认识到,为什么郭英能够被封为侯爵。

    ……

    平安的确是一员猛将,只见他横枪立马,接连斩杀北军大将,突破北军大营。一时间,他就好像杀神一般。

    朱棣眉头紧皱,虽然他并不曾亲自上阵,但是他也是能够看的出来,自己的军队现在算是丧失了斗志,如果依旧这样下去,恐怕就真的要大败了。如今李景隆的本军还没有见到,居然就被平安这个小子狠狠地打了一个闷棍。这让朱棣非常憋屈,但是又无可奈何。

    平安现在已经成了气候,这种战斗,最忌讳的就是一边倒的形式,一旦有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那么另一方想要扳回局面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眼下,南军在平安的鼓舞下,显然已经是战斗力超常发挥,现在别说是朵颜三卫,就算是后世二战时期德国的装甲部队,他们也敢与之争锋!

    所谓“兵败如山倒”,也就是说,战败撤退之时,就好像是大山崩塌那样出人意料与迅速。然而,兵锋正盛时,进攻的势头也会如涛涛江河,席卷万里!

    朱棣脸色阴沉,眼中的怒火根本就无法掩饰。虽说平安的能力他也有所预料,但是,他绝对没想到平安能够如此轻易地就击败了北军的防御。

    现在,他即使亲自上阵,也没有半点作用。另外,他也不可能真的亲自与平安对决,虽然他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知道自己绝不是平安敌手的。现在,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着还没有出现实质性损失的时候赶快撤退,否则,他也就不用再与李景隆决战了,平安就能够解决他。

    “殿下,我军现在正在苦苦支撑,您看?”张玉驱马返回了朱棣的身边,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眼下,是战是退,一切都要看朱棣的意思。

    朱棣的脸上划过一抹不甘的神色,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是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一直在胜利。如今却遇到了平安这样的对手,就这样撤退的话,他真的不甘心!

    不过,不甘心归不甘心,朱棣还是很冷静的,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他就得为自己没能得到皇位而不甘心了!

    “传令,全军集结,依次撤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