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57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57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小明也跟随在朱棣的身边,但是,与信心十足的朱棣不同,他对于这次战争充满了担心。他不是朱棣,他知道李景隆这一次已经找到了一个可怕的人,一个真正能够与朱棣抗衡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提醒朱棣,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但却只能够与自己说。

    “此次李景隆出战,不知以何人为将?”依照惯例,朱棣依旧询问了李景隆麾下将领的名字。

    马三保从容不迫的拿出一张纸,现在的他已经算是一名真正的将领了。他清了清嗓子缓缓的念道:“瞿能、俞通渊、指挥滕聚……”一个个的名字被马三保念出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王小明都没有听说过,想来应该是些无名之辈。

    “还有先锋平保儿。”马三保收起手中的纸张,忽然他仿佛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来了!王小明心中一凛,这个人的确还是站到了朱棣的对立面。这个未来朱棣最头疼的敌人之一,终于来到了朱棣的面前。

    不出所料,当朱棣听到平保儿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原本一直从容不迫的脸色顿时变了,自起兵以来,一直淡定自若的朱棣第一次流露出了惊愕,忌惮的神色。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从未见过一贯冷静的朱棣出现过这样的表情。在他们的印象里,不论是耿炳文这样的老将还是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朱棣一直是从容淡定。可是,面对平保儿这个名字,朱棣居然会如此失态,这个平保儿究竟是何方高人?

    说起这位平保儿,那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平保儿,本名平安,虽然名字意味祥和,但是此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杀人如切菜的猛将。

    平安的父亲叫做平定,他曾经跟随朱元璋共同起兵。也曾经与常遇春这样的人冲锋陷阵。他战死之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平安接替了他的职务。当然,平安也继承了他父亲的勇猛。

    但是,这并不是平安真正著名的原因,其实,平安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朱元璋的养子。也就是说,他是朱棣名义上的兄弟。

    当然,这并不是朱棣真正正视平安的理由,朱棣的兄弟很多,就算是亲兄弟也不乏废物之流,名义上的兄弟又如何?真正让朱棣感到不安的,是因为这个平安,曾经跟随他一同作战。

    平安曾经是朱棣的部下。他曾经跟随朱棣深入大漠,横扫蒙古草原。他跟随朱棣战胜过强大的蒙古人,他了解朱棣,就像朱棣了解李景隆那样。

    对于一名将领来说,最恐怖的敌人,不是他有多么强大,而是他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自己。

    朱棣深知平安的勇猛,而且,平安无比了解他的用兵方法,对于朱棣来说,这样的对手无疑是最难缠的。

    沉默良久,朱棣用他那低沉的声音说道:“平保儿此人曾经多次随我出塞,征讨蒙古。他深知本王用兵之道,此人必然是一个劲敌!”

    众将沉默了,他们并不了解平安,但是他们了解朱棣,朱棣那样眼高于顶的人都对平安如此的重视,可见这个平安的确是有过人的本领的。

    这时,王小明忽然站起身开口说道:“殿下,既然平保儿是您曾经的部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招降于他?”王小明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他隐约记得,朱棣在登上皇位后,平安似乎并没有被朱棣杀掉,他似乎是投降了朱棣。当然,王小明也不太确定,因为朱棣登基以后杀掉的人实在很多,或许他记错了也说不定。

    朱棣摇了摇头,说道:“那不可能,平安此人我了解,他是不可能临阵倒戈的。”

    王小明点了点头,默默地做了回去。既然朱棣已经这样说了,那就说明劝降平安的可能性一定是非常低的,否则朱棣不可能不考虑这个办法。

    沉默,长久的沉默。忽然,朱棣站起身来,说道:“平保儿虽然勇猛,但是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他曾经跟随本王作战,但是在做的各位难道不曾随本王浴血沙场吗?难道李景隆仅仅是凭借区区一个平保儿就能够吓住你们所有人了吗?”

    朱棣的声音铿锵有力,他的话音落下,原本脸上布满阴霾的众位将领的眼中又重新散发出了自信的光芒。

    是啊,平安虽强,难道我们就弱了吗?

    朱棣看着他们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战,有胜无败,既然我们能够击败李景隆一次,就一定能够击败他第二次!你们各自回营,整顿人马,随本王迎战李景隆!”

    受到了朱棣的鼓舞,众位将领又重新拾回了信心。他们相信,这一次,朱棣依然可以带领他们创造奇迹!

    然而,只有王小明看到了,朱棣那看似洒脱的脸上隐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阴沉。

    (本章完)

第88章 平安出击() 
在朱棣的带领下,北军到达了白沟河。当他们到达预定地点时,李景隆已经和郭英、吴杰会师,正等待着他。

    王小明带着几名斥候接近了南军的本阵,他想看一看,能否找到李景隆的破绽。

    但是,事与愿违,他王小明虽然很有头脑,但是他才接触兵法战阵多长时间?顶死不过一年时间,就算他能力过人,又能有多少成就?

    而他面对的是李景隆,虽然不论前朝后世,李景隆都是公认的废物,但他毕竟浸淫兵法多年,深受父亲李文忠的影响。就算他不通排兵布阵,照着葫芦画瓢还是会的,他自己不行,但是却又李文忠给他打样,李文忠所留下的军阵之道,岂是王小明能够参透的?换成朱棣来此倒还有可能。

    这一次,王小明看到的是比上次更多的士兵、马匹、辎重、营帐,按兵法所布,井井有条。人流来往不息,蔚为壮观。

    面对这样的战阵,王小明没有丝毫办法,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世界上有哪一支军队能够突破这样的阵势,就算是朵颜三卫也不行。

    王小明还在十几里外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气势恢宏的军营,当他真的来到了阵前,那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何等的雄伟壮阔!

    李景隆此战号称百万大军,真是无法想象,这么多的大军发起进攻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景象?万马齐啸,千军奔腾,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光是想一想都令人头皮发麻。

    对于李景隆的大军,王小明没有丝毫的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李景隆的排兵布阵全部记下来,交给朱棣。面对李文忠的遗留,天下就只有朱棣能够匹敌了。

    ……

    望着王小明带回来的所谓“李景隆的情报”,朱棣脸上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因为,这份情报是画在纸上的,不但极为写实,而且王小明这个家伙还非常认真的上了色……

    朱棣真的很想问问他,你真的是去侦查敌情而不是出去郊游了?

    李景隆怎么排兵,如何布阵,你随便画两笔就行了吧,还给涂上颜色,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什么画师呢!真是有够闲的,大战在即,但是王小明却还是这么不靠谱,朱棣真的怀疑,王小明是不是上天派来搞笑的?

    王小明极有耐心并且胃疼一般的给画上了颜色,虽然这让朱棣很是无语。但是他不得不说,王小明画功还是可以的。这样更加有利于他了解李景隆的阵型,朱棣也就只能用这个理由来宽慰自己了。

    看着李景隆的阵型,朱棣也是叹了口气。看来,李景隆这个自大的家伙终于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他终于不再盲目自信了。

    这的确是李文忠的遗风,朱棣与李文忠相交多年,对于李文忠的用兵之道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也是李文忠曾经的学生,自然能够看出来这阵势的来历。虽然在不少细节上李景隆都不能达到朱棣的眼光,但是,凭借六十万大军以及平安,郭英等人,也足以弥补这些并不严重的缺陷了。

    朱棣知道,不仅是自己,李景隆为了他自己的脸面,也是来拼命的。带领六十万大军的李景隆并不可怕,但是带领六十万人来拼命的李景隆,才真的让朱棣心生不安。

    “殿下,我们该如何迎战?”王小明等了好一会,朱棣也不说话。难道是我画的不好?王小明有些发懵。

    朱棣这才回过神来,看着集中在自己营帐中的众位将军,他缓缓的呼出了一口气。说道:“这一战我们最大的考验就是平保儿,他当年曾经随我出征塞外,讨伐蒙元,深知本王用兵方略。若是战场相遇,不要考虑旁人,一定要先击败平保儿!”朱棣的声音充满了凝重,虽然前几****说的轻松,但是在他的心底,始终还是保持着对平安的忌惮。

    对于朱棣来说,李景隆就算是照着他老爹李文忠那一套来也是没用,最多算是披着狼皮的羊。别说你李景隆能力根本不够,就是你能力足够,又能如何?

    李文忠不世名将,我朱棣亦可与之争锋!我了解李文忠,了解他的一切,比你李景隆这个做儿子的还要了解他!

    李景隆就算是李文忠附体,朱棣也不会太过重视于他。在他的眼中,真正的敌人就只有平安一个人。

    然而,朱棣似乎料错了一件事,或许李景隆会因为“恐燕症”而被动防守,但是平安却不会。在他这样的人眼里,被动防守根本就不是男人所为,主动出击才是王道!

    朱棣根本就不会想到,就在他宿营苏家桥的时候,河岸边的平安早就率领南军先锋在这里埋伏好了。

    白沟河,南军先锋。

    平安是一个身形适中的人,虽然他的身形挺拔,但却并不像瞿能那样生的孔武有力。第一眼看似去,似乎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在他那略显英俊的脸上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冷峻。

    这种表情除了平安,在朱棣的脸上也能够经常见到。这似乎是所有真正武将共有的特点。

    此时的平安,单人独骑缓缓的行进在南军士兵方阵的前方。他在默默地检视着这支军队。

    而似乎是受平安的影响,原本松散的南军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极其强大的军事素质。他们全都沉默无言,天地之间都是静悄悄的。

    平安走过方阵前方,他依旧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望着南军士兵们,而士兵们也望着他。

    沉默良久,平安接过亲兵手中的长枪。沉声说道:“诸位,我们都是领朝廷粮饷的,理应为朝廷分忧。别的本将也不愿多说,本将立誓为朝廷诛灭叛逆,不知可有人不与本将同道?若是有的话,尽可离开,本将绝不阻拦。”

    平安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却有着令人震惊的坚毅。

    南军几万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就这样默默地看着平安。

    “好。”平安点了点头“既如此,那便随本将杀敌!”说完,平安一马当先,长枪前指,冲向朱棣大营。

    南军士兵们全部沸腾了,他们与北军打了一年多的仗,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将军会这样以身作则,带头冲锋。

    瞿能也被安排到平安的帐下,眼看着自己的长官居然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他想都不想,带着儿子抄起长刀就跟了上去。跟着李景隆打了这么多天,瞿能终于在平安身上看到了南军的希望,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会示弱?

    南军士兵还没从平安的行动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瞿能父子也是跟了上去。这一下,南军的士气彻底的被激发了,主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