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39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39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败了耿炳文的大军,朱棣再一次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亲自率领军队追击耿炳文,直到追到真定。而耿炳文也是被追出了火气。尤其是他看见了自己身后的追兵。

    朱能是一个生猛的男人,眼看着耿炳文被自己的老大打了个落花流水,他眼睛都红了。想都不想,抄起家伙带着人就冲了上去。不过,这家伙一时兴奋,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带了多少人。

    耿炳文向身后看去,只见漫山遍野只有朱能带着三十多个人……

    我勒个去!耿炳文忽然有了一种想骂娘的冲动,三十人?没错就是三十人!卧槽,你带了三十多个人就敢追我十万大军,特么也太欺负人了!耿炳文顿时气的火冒三丈,他登时下令,停止撤退,他要看看,朱能究竟是凭借了什么才敢干出这种事来。

    朱能也看到了南军的异动,他知道,耿炳文为了自己的脸面与身为军人的荣誉要拼命了!穷寇莫追,如果朱能真的识时务的话,就应该掉头撤退。

    但是,不巧,朱能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他眼看着耿炳文列队迎击,大喝一声,提着长枪就冲了上去。跟着他的还有那三十多人。他们冒死冲进敌阵,一阵乱砍乱杀。

    事实证明,人如果不怕死,是真的有可能天下无敌!耿炳文十多万人虽然人数不少,但已是败军。结果被朱能这种猛人带着兵杀了几个来回,居然又一次全线溃败!十万人被朱能三十几人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卸甲。居然又损失了三千多人!

    这一下,耿炳文顿时没了自信,带着剩下的残兵夺路而逃,一路狂奔到了真定城内。

    朱能也正是凭借这一场战役一战成名,在以少打多的经典战役中,朱能已经可以与光武帝刘秀这样的英雄并肩。

    而朱棣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落水狗光打是不够的,还要炖了它喝汤!

    朱棣集合军队,亲自率领他们围攻真定。在朱棣眼中,这座真定城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耿炳文会用事实告诉他,当年你老爹朱元璋没有砍我那一刀,是有着绝对的理由的。当年张士诚我都不怕他,你们这些小子还能翻了天?

    于是,北军猛攻,南军猛守。耿炳文充分的展现了“善守”的本领。居然就凭借着手下的败军守住了真定。

    朱棣亲率大军围攻真定,一连打了三天,居然没有半点作用。反而搞得自己的伤亡还不小。朱棣没有办法,打又打不进去。他只能带兵撤退。如果朱棣知道耿炳文守城的最高记录的话,恐怕就会知道为什么真定是这么的牢不可破。

    北军终于退却了,耿炳文也松了一口气。他实在不想再与朱棣正面对抗了。他明白,虽然自己成功的保住了真定,但是自己还是输了。不仅仅是输在战阵上,也是输在军心上。朱棣与朱能的两次打击彻底打垮了自己手下士兵的信念。如果不是惧怕丢失真定的后果,恐怕他们早已投降。即使是自己成功的守住了真定,那也只能让他们心中略有几分安定而已。守城可以,再度出战,不可能。

    耿炳文颓然的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不是朱棣的对手。这个年轻的将领实在是太过可怕,他拥有一名优秀将领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特质。在他的身上,耿炳文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纵横沙场,攻势神鬼莫测的李文忠的影子。

    耿炳文看着渐渐离去的北军,心中叹道:朱棣,你赢了,你的确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将领,我不是你的对手。但是,你必然不会寂寞,我敌不过你,也会有别人能够与你匹敌。既生瑜,必生亮!朱棣,这天下不会只是你一个人的舞台,你一定会遇见能够让你铭记一生的对手,虽然那个人不是我!

    朱棣率军退回大营,他此次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不但斩杀了大量敌军,还击败了老将耿炳文。他知道,这件事对于南京,对于朱允炆来说必然是一个极大的震撼!普天之下,有谁能够与我匹敌?

    然而这一次朱棣错了,在不久之后,他将会遇见一个个强大的对手,而这些人,也会给朱棣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王小明自从战争开始直到返回军营,一直都有些不对劲。但是朱棣正沉浸在战胜的欣喜之中,并没有发现后者的异样。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王小明脸色发白,双手还在微微的打着寒颤。他是真的被震撼了,他第一次见识到冷兵器战场的残酷。尽管早有准备,但是这一刻真的到来之时,他还是怕了。那鲜血四溅,惨叫声,喊杀声,战鼓声,震耳欲聋。他无时无刻都在想起,那些死在自己眼前的人们。这场战争中,他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并不是他善良,一个心怀乱世之意的人何谈善良?他是真的惧怕,他不敢杀人,不敢看着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流逝。所以,他一直跟在朱棣身边,在这个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

    其实他这种情况正是需要那些战场的老江湖们的开解,但是,却没人发现王小明的情况不对。这件事就这样的被人所忽略了。

    ……

    距离自己击败耿炳文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朱棣非常着急。他急于击败耿炳文,打开南下的通道。但是,耿炳文一代老将,怎么会让他如此轻易的得逞?

    一连数日,朱棣都会派兵挑衅真定守军,但是,朱棣手下的士兵什么手段都使尽了,人家就是不鸟你!这能有什么办法,打,打不了,退,不能退!朱棣真的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耿炳文真是一个老狐狸,他知道朱棣不论怎么能打,身份依旧是一个反贼。他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而朱棣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急于歼灭耿炳文所部。但是耿炳文怎会让他如意?任凭朱棣怎样挑衅,耿炳文整日坐在真的城中养养鱼,浇浇花,偶尔去城里有名的戏院看看戏,小生活过得好不滋润。

    朱棣在大营中急得火烧眉毛,可是也没有一点办法。他一身的本领就等着两军对阵。但是耿炳文老而成精,就是不搭理自己。任凭自己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无处施展。他本来就不是好脾气,这下变得更加郁闷。

    要知道自己虽然名为靖难,但是实际上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贼。现在自己的部下看似忠诚,但是不能保证哪天他们不想打仗了,想改行当一当良民,到时候自己可就成了光杆司令。

    耿炳文这一招实在是高明,知道自己不能久战,看来他是打定主意要将自己耗死在真定。朱棣虽然知道耿炳文这个老狐狸的计划,但是却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然而,似乎是朱棣真的受上天的青睐,就在这个进退两难的时候,转机来了。

    (本章完)

第60章 李景隆挂帅() 
战败了!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穿传回了南京。一时间,朝野震惊!

    朱允炆不明白,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朱棣,不论实在士兵数量还是个人经验上,耿炳文都应该远超朱棣。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耿炳文被朱棣打败了。这下朱允炆彻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慌了神。连忙找来他的智囊团来解决这个问题。

    黄子澄三人来到朝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说不出一个好方法。最终,还是黄子澄想出了一个主意。

    “陛下,为今之计,就只有挑选良将来将耿炳文换下来了。”

    朱允炆满脸愁容“那么以爱卿看来,谁能够担此大任?”

    “曹国公李景隆,乃是先帝当年的臂膀,大将李文忠之子。深得其父用兵方略,若是陛下能够派出此人,北方之乱不日便可平定。”黄子澄信誓旦旦的说道。

    朱允炆还没有表态,兵部尚书齐泰又一次跳了出来,这一次,他依旧是持反对意见。

    “陛下,曹国公并非平叛的最佳人选!”

    “哦?爱卿何出此言啊?”朱允炆疑惑地问道,其实他也很是看好李景隆。

    “陛下,恕臣直言。”齐泰看了黄子澄一眼,说道:“曹国公虽然是名将之后,但是并未带过兵,更遑论战场拼杀?况且曹国公为人张扬过度,更是缺乏沉稳。我常听人说,曹国公对于行军作战只是一知半解,恐怕他不能担此重任!”

    朱允炆眉头紧皱,他也听说过李景隆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的亲戚,能照顾还是要照顾的。于是他问道:“既然爱卿认为曹国公的能力欠缺,那不知道爱卿又什么好的人选?”

    “这……”齐泰忽然变得吞吞吐吐,似乎是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朱允炆见状微微一笑,说道:“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齐泰心中一阵苦笑,其实他是有着想法的。但是他知道,他选中的这个人可能并不会如朱允炆所愿,而且恐怕还会让他不悦。但是,齐泰知道李景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将大军交给他,那会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齐泰咬了咬牙,说道:“臣举荐魏国公****祖。”

    “齐兄,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朱允炆还没说话,黄子澄先冷哼了一声“****祖与朱棣乃是连襟关系,万一此人到战场之上背叛了陛下,那时候又该如何?”

    齐泰也知道朝廷对于****祖一直是抱着不太信任的态度,所以黄子澄如此说法,齐泰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陛下,曹国公华而不实,难当大任。而魏国公虽然与朱棣是连襟,但是他忠心于陛下。况且,魏国公为人谦逊,熟读兵书,更是深知战阵。应当是剿灭反贼的不二人选。”

    黄子澄还想说什么,但是被朱允炆阻止了。他挥了挥手,说道:“好了,不要再争了。就按照黄侍读所说,先派遣李景隆去吧。”

    齐泰脸上流露出一抹苦笑,他早料到朱允炆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心中还是抱着几分幻想的,可是没想到朱允炆居然拒绝的如此坚决,没有半点圜转的余地。

    虽然齐泰坚决反对李景隆挂帅出征,但是皇命不可违,无论他是否赞同,一切都已经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李景隆非常高兴,自小以来,他就是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无能之辈。说白了也就是富二代加官二代。虽然他的确是这种人。但是在他的内心中一直渴望着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富二代,他只是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已。现在,机会来了,朱棣起兵谋反,为了这件事,李景隆没少劳心劳力。

    他渴望能够带兵出征,能够与朱棣正面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他希望天下人都能够看见,他李景隆并不是他们口中的无能之辈!他可以与自己的父亲李文忠相提并论!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耿炳文吃了败仗,朝廷下旨要自己接任主帅之位。就是现在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来了!

    他并不担心自己会像耿炳文一样被朱棣击败,因为在他的眼里,耿炳文就是一个保守的老家伙,哪里能够与自己相提并论?况且皇帝为了保证胜利,还抽调了三十万人,这下,加上真定的军队,自己可以调遣的力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大军,光看人数的话,一人一脚都能踩死朱棣手下那点人马。

    朱允炆也是这样想的,既然三十万人打不过一个朱棣,那么就再加三十万,这一下,就不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