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14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14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齐泰(黄子澄)参见陛下。”二人走至桌案前,一齐拜道。

    “爱卿平身。”朱允炆挥挥手,示意二人不必拘礼。说来朱允炆与这二人关系不错,尤其是黄子澄,当年朱允炆还未登基时,曾一直担心朱棣造反。那时黄子澄就曾以汉朝大将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事迹来激励他。这也让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然,这其实是典型的以古论今。试问明朝的周亚夫何在?是你黄子澄还是齐泰,还是那个“读书人的种子”能够带兵?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将领。是曾经两次深入大漠扫荡蒙古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恐怕在他们眼里战争就是各带十万精兵摆出阵型,计谋一出,胜负已定。他们不明白战场之上只有残酷的生与死。书生误国,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陛下,臣有要事禀告。”较胖的人说道。

    “哦?”朱允炆眉头一挑“齐尚书,有何要事?快快说来?”

    “回陛下,周王朱橚之子朱有爋来京城见臣。”齐泰说道。

    朱允炆一愣“五叔的儿子,他来京城见你干什么?”

    齐泰道:“举报其父朱橚,多行不法,蓄有异谋!”

    朱允炆似乎吃了一惊“怎么可能?五叔醉心于岐黄之术,怎会有不臣之心?”

    一边的黄子澄忽然上前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周王朱橚乃是燕王亲弟,现在不除,日后恐生大患。”

    朱允炆神色一凛,的确,虽然他已经登上皇位,但是他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北平,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看着自己,那双眼睛一日不除,恐怕自己就永远寝食难安。

    齐泰看了黄子澄一眼,其实日前他们已经有争论,他认为直接对朱棣下手比较好,省的给朱棣充分的时间。而黄子澄却认为应先干掉其他诸王,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朱允炆也同意了黄子澄的计划,他也不好说什么。却总觉得心中不安。

    朱允炆犹豫了一会,随即下定了决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立刻下令“着曹国公李景隆立即赶赴河南,将周王朱橚押解进京。”

    “臣遵旨。”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随即退出了上书房。

    朱允炆望向窗外,窗外乌云滚滚,仿佛在酝酿一场狂风暴雨。这看似平静如水的天下,即将掀起滔天巨浪。是生是死,只看天意。若做不成天子,那便是孤魂野鬼,朱棣,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本章完)

第21章 周王被捕() 
河南,开封。

    周王朱橚如今非常高兴,两个月前,他在一个普通农户手里得到了一个叫做自行车的东西。据他们的介绍,这自行车不仅能载人出行,而且在改装后还能当做转运工具。他是一个研究医药的人,对于这种能够大量运输物品而且还省时省力的工具很是喜欢。

    在他看来,若是这东西能够推广,那么日后这天下在有什么瘟疫灾病爆发,这就是运输药品的最好工具。不仅仅是药品,还有粮食,食盐等一系列国家需要的货物。若是能将此物献给朝廷,那么或许自己就是大功一件。

    不过,朱橚也发现了不妥,这个自行车的承重能力实在是差了些,大车中装满货物后,没蹬记下,曲柄就断了。按王府的工匠所说,要将整个轮子连同曲柄一齐换成铁的。这他倒是不敢了,毕竟,铁是制造武器的必需品,他可不敢随意收购。

    想到这,他就有些不悦,他明明已经邀请那个农户来自己的府上帮工,结果两个月过去了,他还是一直拖着。他已经想好了,这就派杜二去上杨村,将他们一家人都接到王府来住,看他还有什么借口。

    想到这,他直接叫来了杜二“杜二啊,你那个亲戚还真是胆大包天啊,我这一个堂堂朝廷藩王相请,他居然也敢不来,真是不知死活!”朱橚这话重了些,当然,他并不是心狠手辣之人,只是作为一个藩王,他居然屡遭一个平民拒绝,心情自然不会很愉快,所以,他也是发发牢骚。

    “额,这个,殿下,我也不知他们究竟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做这种事,要不,我去将他们给您请过来?”杜二陪笑道,他可不敢忤逆了周王的意思,毕竟自己只是个王府的管事,一无官位二无爵位,他要干掉自己还是很容易的。

    “嗯,倒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你去吧,我到要看看,他究竟是胆大包天到什么程度,居然敢违抗我的命令。”朱橚大手一挥道。

    杜二领了命,赶忙带着十几个家丁出发了。

    朱橚看着杜二的背影,点了点头,看来自己作为藩王的威严还是在的。这样的话,即使自己不如自己的哥哥,但是也算是一个有些气场的人。

    朱橚心中的欣喜还没有消散,忽然就见到杜二又飞奔了回来。

    朱橚眉头一皱,瞪了杜二一眼,道:“跑什么,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怎么回事?”

    杜二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朱橚身前“殿,殿下,不,不好了,王府,王府被朝廷的大军包围了!”

    朱橚闻言犹如五雷轰顶,他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有人造反?可是朱橚却没有想到,这个“造反之人”其实就是自己。说起来也是可怜,作为一个“被造反”的人,朱橚恐怕这辈子都没办法理解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

    朱橚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儿子,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是恢复了些许冷静“你没有看错,真的是朝廷的大军?”

    杜二被王府外的阵势吓得不轻,哆哆嗦嗦的回答道:“殿下,我真的没看错,王府已经被军队包围了!”

    朱橚强行稳住了心神,强作镇定道:“走,跟我出去,我到要看看,是什么人居然敢如此胆大包天,包围我的府邸!”说完,朱橚挺直了腰板,便走了出去。杜二不敢怠慢,连忙跟在朱橚身边。

    朱橚刚刚走出王府,便看到自己的王府被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个水泄不通,他不禁大怒道:“你们是哪里的军队,你们的长官是谁?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成?”

    “呵呵”军士之中忽然传来了一阵笑声,只见人墙分开,一个骑马的将军缓缓行了出来。此人大概三十几岁的样子,长相倒是很英俊,身穿一身绚丽的铠甲,倒是很有几分勇将的气势。只听这将军说道:“殿下何必动怒。小心伤了身子。”

    “你……李景隆,你好大的胆子,你受先皇大恩,不思回报。居然聚众造反,包围我王府,你是不要命了吗?”看到来人,朱橚破口大骂。

    “哈哈哈”李景隆仰天大笑“我造反?殿下,你是糊涂了吧,本将是来抓人的!”

    “抓人?”朱橚一愣“我这王府中有什么人要你来抓?”

    李景隆看了他一眼,冷声道:“王府管事杜二,平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开封城中有的是人可以作证,殿下,你不会不知吧?”

    “这……”朱橚的确知道杜二的所作所为,但是他又怎么会承认自己知道,那岂不是犯了包庇之罪?当下,他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心虚“本王不知。”

    李景隆冷哼一声“来人,将恶奴杜二推至菜市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殿下,你应该不会阻拦本将吧。”

    朱橚看都不看杜二,道:“当然,曹国公秉公执法,本王佩服。”

    杜二早已吓得面无人色,任凭虎狼般的军士将他架走。

    朱橚看了被带走的杜二一眼,心中有气,便说道:“曹国公,你虽然是为民除害,但你指使大军包围我的府邸,本王定要参你一本!”

    “呵呵”李景隆冷笑道:“殿下,你恐怕没有那个机会了。陛下接到密报,你图谋不轨,欲行反事。还不束手就擒,跟我进京面见圣上。”

    “李景隆,你不要血口喷人!”朱橚大怒“你说本王意图谋反,可有证据?”

    “哼!”李景隆大手一挥,两个士卒架着一个人走了过来。朱橚定睛一看,那人长得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正是自己的儿字朱有爋。

    朱有爋看到朱橚,慌张的地下了头。

    “你,你,你……”朱橚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好不容易才说出了一句话“是你干的?”

    朱有爋抬起头“父亲,自古忠孝不两全,你既然对朝廷不忠,那就不能怪儿子我大义灭亲了!”

    “你……”朱橚气的浑身颤抖“逆子!你这个逆子!你居然诬陷你的亲生父亲!你的心被狗吃了不成?”

    李景隆再一挥手,军士将朱有爋带了下去。他看向周王“哼,人证在此,至于物证,相信一会我也能看到!来啊!查抄王府,将朱橚一干逆党逮捕回京!”

    “是!”众军一同应诺,声势惊人。朱橚面如死灰,看着大军直接冲入自己的王府,而他自己,也被李景隆的亲兵控制住。他知道,自己完了。

    短短的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周王朱橚便被朝廷以及其利落的手段解决。脑子聪明的人都可以看出来,周王,只是一个开始,这天下,就要变天了!

    建文帝登基一个月,他的削藩行动已经雷厉风行的展开。他就像是一个年轻气盛的打手,上来一顿乱拳相加,让诸王们都招架不过来。

    然而,远在北平的朱棣还不知道,在遥远的河南开封,一场波及天下的行动正在开展。而在不久的未来,他将成为这次行动的最终目标!

    (本章完)

第22章 朱棣的震惊() 
北平,燕王府。

    朱棣正在与道衍下棋,他看着棋盘之上的格局。不由得叹了口气,三局下来,没有一局优势是在自己这里的。这第三局,道衍将自己杀的落花流水,眼看就要满盘皆输。

    朱棣手持棋子摇摆不定,过了许久,朱棣叹了口气,将棋子放回。看着淡定自若的道衍,朱棣苦笑道:“先生明明知道本王棋力不如你,你就不能让让我吗?”

    道衍拱了拱手道:“殿下,您的棋力其实并不差,您只是缺少耐心。况且,贫僧怎能与殿下相比?贫僧整日无事,只能下棋来打发时间。而殿下您真正的擅长之处,并不是这棋盘上的争斗。而是万军冲杀的战场。二者怎能相比?”

    朱棣点了点头,的确,在他的心中,喊杀震天的战场比起什么棋局来说,更能够让他热血沸腾,他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这恐怕是自己于战火中而生的宿命。只是,他不会想到,自己与战火中而生,最后,也会死于征途。

    这时,一名下人忽然走了进来“殿下,刚刚有人将这封信送过来。”说着他走上前讲一封信递给了朱棣。

    朱棣接过信,挥挥手示意下人可以离开了。下人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朱棣拿起信封,仔细的看了看,但是信封上面没有任何文字,也就没有任何能够确定来信者身份的线索。朱棣找不到署名,便将信拆开。只是看了一会,朱棣忽然脸色大变,右手猛的拍在桌子上,将桌上的棋子震得一阵晃动。朱棣脸色铁青“该死的,那个小子果然还是动手了!”

    道衍一听朱棣这话就明白发生了什么,除了皇帝削藩,还能有什么事让朱棣如此震怒?他一把抓住了朱棣的右手,厉声道:“殿下,冷静,不要自乱了阵脚!”

    朱棣喘了几声粗气,缓缓的平静下来,将信递给道衍“你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