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130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130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敢多留,延迟一分,便是多了一分危险。当下他们不敢怠慢,连忙朝着城门口走去。

    “站住!”就在这些人即将看到出城的希望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了一声低沉的喝声。

    这些人脚步一颤,那领头之人一咬牙,旋即便是打算不理那道声音,继续朝着城门跑去。

    然而就在他刚刚抬起脚的时候,身后忽然响起了破风之声,只见一支羽箭飞来,只见便是插到了他身后背着地包裹之上。

    那人知道,如果自己依旧不理的话,那么下一支羽箭的目标就得是自己的脑袋了。没办法,他只得硬着头皮回了头,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什么粗狂大汉,反而是一个略显清秀的男子。而且,那铠甲铁盔之下的面目,似乎是一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青年。而此刻,那人正坐在一匹骏马之上,明显地位不低。但是,他的身边却没有任何人,倒是有些奇怪。

    王小明也是感到有些古怪,他本是想一个人在这里转一转。本来朱棣也没有交给他什么任务,但是谁想到这一转还真的遇到了些奇怪的人。就是眼前的这些和尚。

    按理说,京城已破,皇宫已毁,和尚们跑路也是正常反应。但是,不知为什么,王小明总是觉得有些不对,这才出声叫住了他们。

    而这些人的反应也是有些印证了他的想法,他们似乎有些害怕得过了头。似乎,就好像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一样。

    王小明驱马走上前,看了看这些和尚,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王小明话音一落,顿时有人回答道:“回将军,我们是宫里的僧人,皇宫遭大火焚毁,我们实在是没办法,这才逃了出来啊!请将军放我们一条生路啊!”他此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附和。不过这些人隐隐地,却是将先前那领头之人护了起来。

    王小明自然是看到了这一幕,眉头一挑。指着那领头之人,说道:“你,出来!”

    那人浑身一颤,知道自己没有反抗的实力,咬了咬牙,走了出来。

    王小明看了他一眼,旋即拿出一张画卷,仔仔细细的对照了起来。

    那人看到画上之人的面貌,顿时吃了一惊,冷汗如注。手脚皆是变得冰凉,虽然他有了几分化妆,但是一个人的相貌岂是轻易可以改变,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被认出来。

    王小明看了一会,眼神略微有些奇异。他沉默了一会,说道:“行了,滚吧!”

    那些人如萌大赦,立刻拜谢,转身就欲离去。

    “等等!”这些人刚刚转身,王小明忽然又开口道。

    就在这些人以为王小明要反悔之时,后者冷漠地说道:“把你们偷的东西,都留下来。”

    那些人面面相觑,咬了咬牙,一个个都是将包袱扔了下来。财物虽然重要,但却不及自己的小命。扔下东西,这些人不敢再多做停留,在王小明古怪的目光中,逃命般的跑出了城。

    (本章完)

第204章 真正的气节() 
王小明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古怪的意味,望着那群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远处的和尚们,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忽然,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支火折子,将其点燃,随手便是抛到了那一地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之间。火焰很快便是吞没了这些财物,王小明漠然低=地看着这一切,赤红的火光中倒映着王小明冷漠的脸。

    直到这些财物焚烧殆尽,王小明才驱马离开了这里。

    他缓缓地走在南京城中宽阔的街道之上,心里却是泛起了惊涛骇浪。原来,是这样吗?原来,朱允炆居然是在自己的手中逃掉的吗?

    是的,王小明的确察觉到了,那群和尚之中的领头人,绝对就是朱允炆没错了。虽然面貌上化了妆,但是轮廓和神态却是无法改变!

    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书呆子们的行动虽然并不能真正挽救国家,但他们毕竟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所以在今天,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群勇敢,有气节的人。

    齐泰和黄子澄先后被抓,并被处死,宁死不屈。

    黄观,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就是明朝的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当时他的职务是右侍中。

    他的募兵没有多大效果,但在听到京城即将不保的消息后,他仍然坚持要到京城去,虽然他也明白这一去必无生理。但对于他而言,履行诺言,尽到职责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苟且偷生。

    他走到安庆时,消息传来:京城沦陷了,新皇帝已经登基。

    黄观明白大势已去,但他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慌张,只是哀叹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气节的人,她一定已经死了。”

    之后他为妻子招魂,办理完必要的仪式,便坐船沿江而下。到罗刹矶时,他穿戴整齐,向东而拜,投江自尽。

    黄观没有说错,他的妻子在他之前已经带着两个女儿和十个亲属在淮清桥上投江而死。无论如何,他们夫妇最终还是团圆了。

    黄观作为朱允炆的亲信和殉节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的记载。虽然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件事情,但在此我还是要为这位勇敢的人再次正名:

    黄观,洪武年间连中三元,其登科名为篡权者朱棣划去,尽忠而死。

    我相信,真相是永远无法掩盖的。

    有气节的人并不只有以上的这几个人,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便沐浴更衣,写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遗言:

    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然后他们双双自尽而死。对于这两位书生而言,他们已经做得够多了,诚如他们的遗言所述,他们一生光明磊落,无惭于后世。

    事实证明,气节决不只属于那些士大夫们,普通人也有气节。

    台州的一位樵夫就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他是一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这也很正常,因为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然后挑到城里去卖。他卖柴从不开二价,也从不骗人。很多人买他的柴,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不应该与靖难扯上什么关系。然而他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听说京城陷落后,投东湖而死。

    也许有人会觉得他很傻,无论哪个皇帝登基,你不是照样砍你的柴,过你的日子,但我却认为他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们,公道自在人心。

    他虽是一个普通的樵夫,却心系天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抗议,投湖自尽就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的,只要你有勇气。

    除去文人和老百姓外,一位武将也表现出了他的忠诚,此人是盛庸手下的大将张伦,在盛庸兵败投降后,北军也希望招降他,张伦笑着说道:“你觉得我是一个会出卖自己的人吗?”

    说完毅然赴死。

    (本章完)

第205章 诛十族() 
南京城,朱棣独自一人在偌大的皇宫之中,这几天除了派人大肆搜捕朱允炆之外,自然也是命人修缮了皇宫,他努力了这么多年,自然不能得到一堆灰烬。

    然而,虽然他已经坐在了皇位之上,但是他的内心依旧是充满着不安。朱允炆的下落始终是没有任何音讯。几天下来,朱允炆究竟是死是活根本就没有任何消息。他倒并不惧怕朱允炆,后者如果还有能够翻盘的能力,也不会被自己打到连皇位都是丢掉。

    他真正担心的,是那些会打着朱允炆名头的讨逆军。虽然他并不认为有什么人能够在战场上胜过他,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那一波又一波的麻烦。他并不想在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还要时不时地有人打着朱允炆的旗号站出来喊着什么“诛灭燕贼”的口号!

    就在朱棣沉思之时,道衍忽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一眼便是看到了坐在那皇位之上的朱棣,他也没有犹豫,直接便是走了过去。低声问道:“殿下,不知那皇帝陛下的下落是否有了眉目?”

    朱棣摇了摇头,神色间满是疲惫。他已经为了这件事烦心了几天了,但是传来的消息之中却是让他一次比一次失望。搜寻了这么多时间都是没有任何结果,到了这个时候,朱棣也不得不承认,或许朱允炆早就已经逃出了京城了吧!

    道衍见到朱棣的神色,也是明白过来。以他的能力,自然是能够明白朱允炆逃脱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但是,如今如果还是纠结于朱允炆究竟是在哪,还不如想办法将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给尽量的避免。

    “既然如此,那么殿下您不如立刻登基,不然脱得久了,恐怕会生出诸多变数。”道衍只是略作思索,便是对着朱棣拱手道。

    “可朱允炆毕竟下落不明,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足以让天下人信服啊!”朱棣却是颓然一笑,在他看来,只要朱允炆还没死,那么他这皇位就算真的坐上去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朱棣毕竟不是真正的厚黑学大师级人物,虽然他搞点阴谋手段什么都也是一把好手,但是毕竟还是不如道衍这样的老狐狸的。

    “这倒是不必多虑。”道衍只是微微一笑“只要殿下您昭告天下,就说皇帝陛下已经死于大火。而国家又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想来殿下继承大统也是少了几分阻力。”

    “这,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朱棣顿时惊呆了。如此行径,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道衍却是混不在意的笑了笑“殿下多虑了。这天下间,又有几人知道皇帝陛下不但未死,反而还逃脱了我军的追捕呢?而且,相比当殿下昭告天下皇帝已死之时,他也不敢站出来反驳。”

    朱棣顿时恍然大悟,的确,道衍这一步棋走得可以说是正好封死了朱允炆的所有出路,除了一直隐姓埋名地逃亡,恐怕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如果他敢随便站出来反驳,那么恐怕他等不到忠心于他的臣子赶到,就已经被自己的人给抓到了!

    想到这里,朱棣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的确,自己只是走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他一直以为,想要登上皇位,朱允炆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他却是忘了,现在的朱允炆,恐怕根本就不敢再露头了!而自己只要公布朱允炆已死,那么就是以后他再站出来,那也是一个“冒牌货”!

    想通了这些,朱棣的心里顿时放松了许多。虽然抓捕朱允炆这件事是不可能放下的,但是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再忌惮朱允炆的东山再起!皇位的归属,已经再没有了任何悬念!

    看着朱棣脸上的微笑,道衍明白,他已经想通了。略微沉吟了一下,道衍说道:“殿下如今要做的只有三件事,一,昭告天下,将皇帝身死的消息散布出去。二,暗中派出可以信任之人,明察暗访其下落。三,便是找一个声望能够使天下人信服的人为殿下正名!”

    朱棣也是点了点头。这前两件事,倒是不难。但是这第三件事,却并不容易。要想找到声望达到这个地步的大臣,这大明似乎还没有几个。

    而道衍却是早有了计划“殿下放心,这第三件事,臣倒是有个好人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