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撤销各野战军司令部及各兵团司令部,其人员一部并入中革军委10个部3个委,一部作为七大军区的机构人员,一部进入军事院校。
五、核战略部队
军改方案一出台,顿时引起全军高级指挥员的震动,大家都抢着将自己的部队要塞进野战部队那12个集团军。于是,打招呼的、说情的,托人找关系的,有的甚至直接找上门来,搞得我不胜其烦,只好躲到主席那里。主席见我到来,笑着问:“怎么?挡不住了!”我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地说:“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都想把自己的部队往那12个集团军里塞。说的话难听死了。这个说:我这个部队的老底子是红军xx团的,你必须让我进。那个说:我这个部队是红军xx营发展起来的,你得多关照关照才是。更有的是恶言相向,说什么我这个部队没被敌人消灭,却被自己人给枪毙了。真是莫名真妙!”主席也叹息地说道:“我这里也不安然,全被我的警卫给拦住了。军队里的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比地方上要严重得多。你尽量想办法将各方面的人都考虑周全一些,明天,我要朱老总去给你助阵。”
随后,我将军改后部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向主席作了简单汇报,有不少重要武器装备我们国内生产来不及生产,还有的可能一时研制不出来,如大中型运输机,远程战略轰炸机等,是否先向苏联购买。主席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你先拿出个具体方案,待开书记碰头会时研究一下。该花的钱还得要花。”
第二天,朱老总亲自来军改领导小组坐阵,经过半个多月反反复复地商讨,最后将进入12个集团军的名单全部敲定。剩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军改后各部队的人员编制已全部落实到位。各部队开始进入学习、训练阶段。学习和训练大纲总参谋部早已拟订好,为此,我特地将罗先辉、方坚调到总参谋部主持学习、训练计划的制订。
第144章 十年成就ReenS。()
自五年二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以来,中苏两国关系一直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苏联的援助开始进入我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义无反顾地伸出国际主义援助之手,出兵抗美援朝。我国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克里姆林宫,也促使苏联打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因而,从1952年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苏联就开始了大规模援助我国建设全面的工业基础,这些援建项目以及后来定下的几十个工业项目被合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为我国打下了冶金、石油、矿山采掘、煤炭、发电、电力装备、机械制造、纺织、造纸、制糖、航空、航天、交通铁路、国防兵器制造等全面的科研生产基础;同时,我党海外商业集团也在暗中鼎力支持。从此,我国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建设道路,插上了中华民族腾飞的骄健翅膀。
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从1952年到1961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十年,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及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十年,可以说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是得力于主席与中央的正确领导,得力于全国人民的奋发努力,但与苏联真诚的大规模的援助分不开的;而且这种援助一直延续到1969年。这可以说是相当部分地改变了后世的历史。原因是这样的:我知道s大林同志是1953年3月6日逝世,本来拟定的接班人是马林科夫,后来却被赫鲁晓夫为首的修正主义者暗中篡夺了领导权。从而与我国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领城里发生严重分歧,逐渐走上了两国对立的严峻局面,最后导致反目成仇;给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避免后世这种情况的再度发生,我和主席、总理等人暗中商定了一个计划,就是乘s大林逝世之后,苏联领导权交接末稳而赫鲁晓夫急于夺权之际,私下里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协迫赫鲁晓夫与我国签下一个秘密协议:由我国暗中支持赫鲁晓夫上台并帮助他稳定政局,同时在共产国际方面中公开表态给予政治上支持。而赫鲁晓夫上台后必须答应两件事:一是对s大林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毁棺鞭尸,功过可作七三开或六四开都行;二是继续加强对我国经济、科技方面的援助(包括尖端科技)。后来,我们这一计划实施非常成功,赫鲁晓夫害怕我党将其密谋夺权之事提前告知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迫于形势不得不与我们暗中签下协议。由于秘密协议的签订,中苏两国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特别是1964年,我们又帮助他粉碎了一次政变,使他的政权一直延续到1969年。对此,赫鲁晓夫极为感激,因而,我们两国的关系更为紧密,经济协作,科技研发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尖端科技(包括国防方面的)对我国的帮助很大,使我国很快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十年里,我国不但顺利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集体合作化的道路,成立了人民公社。并且使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已占据领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的地位。为此,m主席、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指导方针,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国家已初步建立健全了国家工业化体系和国防工业的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尽管连续三年(1959年至1961年)遭遇自然灾害,但由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优良品种的研究成功和推广种植,由于大量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由于水利设施的极大改善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我国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已提高一倍多。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这十年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8%以上,到1961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15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206亿元,农业总产值为951亿元。国家财政收入达1007亿元。粮食产量23078万吨,人均粮食为623斤;棉花产量3194万吨。钢产量1529万吨、原煤282亿吨、原油2560万吨、水泥7921万吨、发电量2843亿度、年产各类汽车80余万辆。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15亿元。全国各项实际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数已超过十年经济计划的指标数。
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后世的一些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如在钢铁生产上,我们既避免了58年全国性的大炼钢铁运动,又摒弃了改革开放后盲目引进、到处开花建厂浪费国家资金、能源及污染环境的做法,而是采用集中国家资金,有计划有目的改建、扩建、新建了十几个大中型的钢铁厂。如鞍钢、本溪钢铁厂、包头钢铁厂、首都钢铁厂、邯郸、太原、成都、樊枝花、武汉、上海、马鞍山、湘潭、韶关钢铁厂等,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在工业建设中,我们尽量避免或减少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在农业生产上,主席和中央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用于治理水患和改善水利设施,通过亿万群众的齐心协力,根治了淮河、海河、松花江等水患,黄河水患也基本上得以解决。十年来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达13900余座,各种塘坝10万个以上,修建的引水渠道、灌溉渠道长达数十万公里,全国旱涝保收面积增加了147亿亩以上,整修农田2亿多亩,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连续丰收,就是五九年至六一年连续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也没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什么大的损失,生产出来的粮食也足以保证供应。再也未出现后世饿死人的现象。
这十年当中,我国不仅在经济上、工农业生产上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化教育卫生上也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大多数的文艺工作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之中,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亲身体验,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包括、诗歌、散文、电影、戏剧等,不但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为“三大斗争”鼓劲加油。同样,教育、卫生工作也取得喜人的成绩,到61年底,我国98%以上的县已免费普及小学六年教育。为此,国家投入了上百亿的资金,每一个公社都建有一所中心小学和几所村联小,方便学生就近上学。每一个县都建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高中,中学在校学生已超过百分之五十。另外,各公社、各城区还办起了夜校和文化补习班,帮助成人脱盲。十年,我国共培弄出大中专学生200多万。其中:研究生5万余人、博士生12万人、留学生8000余人,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人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人才。十年,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己转移到农村,每一个县都建有两个县级医院,每一个公社都建有一个卫生所,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特别是曾经广泛流行于湘、鄂、赣、皖、苏等省的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短短几年时间就根除了血吸虫病。喜讯传至中南海,主席激动得夜不能寐,欣然挥笔写下了着名的诗篇一一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青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欲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其实,在这十年里取得的最大成果,还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继我国1950年第一颗*爆炸成功之后,1954年第一颗*爆炸成功,紧接着*的小型化和原子能的运用又得到了突破,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设成功,其设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的运载火箭和航空航天技术突飞猛进。1960年8月,我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地面。1965年,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此乃后话。1958年至1960年,我国根据苏制的图一114、图一104及伊尔一14和图一134等分别仿制并改进生产出我国空运远型客机运一1型客机、干线客机运一2型客机和支线客机运一3型客机。同时,我国还利用苏联提供的先进技术,研制出各类运输机以及各类直升机(包括米一6、米一8型直升机)。另外,我国还利用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技术,在我国zc一11型战斗机的基础上,于60年研制出我国第二代超音速全天候战斗机zc一3,并安装了我国自研的机载雷达和火控系控,其技术水平均达到美苏最新战机的水平。在*技术上,我国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已研制出射程达6000公里的中远程地对地*,还有防空*红箭一1型,舰对舰*鹰击一1型及岸基*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