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回大唐-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赶忙起身道:“苏大总管你太客气了,无论辈分还是军职,你都比我高,应该我敬你。”
苏定方摇头叹道:“朝廷用人,向来量材而用,若一味地讲辈分,那就难有寸进,诗狂你有大才,苏某人不服都不行,你放心,待会宴会结束,咱们大家一起写军报奏呈,定要将你此次卓绝战功好好奏报给陛下。”
李浩赶忙道:“苏大总管言重了,此次大战,小子虽然有寸功,但却不敢居功,薛仁贵将军也是功不可没,苏大总管也打退了阿耆尼和龟兹大军……”
“唉——”苏定方抬手止住他,道,“诗狂,你若还当我苏某人是你长辈,就莫要说这些场面话,此次大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你战功泼天,你若再谦虚,那就是虚伪了。”
李浩闻言眨巴了一下眼,忽然咧嘴一笑,道:“那是,我是谁啊,我可是李诗狂呢。”
“好一个李诗狂,来喝一杯!”苏定方率先端起酒杯饮尽,李浩看得直咋舌,这可是烈酒啊。
苏定方喝完见李浩苦着脸,顿时哈哈笑道:“早就听程知节说诗狂你不喜欢喝烈酒,原来当真如此,哈哈,诗狂你随意即可,现在酒桌上,大家都是一起征战的好兄弟,不要拘泥于辈分和官职,苏某人不大喜欢那一套。”
李浩顺着杆子就往上爬,笑嘻嘻道:“苏叔叔既然是性情中人,那小子就斗胆僭越啦,可莫要说小子不懂礼数啊。”
“哈哈!”苏定方指着李浩,笑道,“你小子什么德行,苏某人可是一清二楚啊,你方才叫苏某一声叔叔,苏某在此应下了,以后苏某和就程知节一样,都是你叔叔了,往后若是朝中再有人要与你作对,苏某第一个站出来挺你!”
桌上的其他人闻言均都震惊,苏定方可是开国功勋,爵封邢国公,而且一度官职超越秦琼,乃名副其实的军中大佬,在朝中极有威慑力,现在他居然公开表示要力挺李浩,怎能不让众人吃惊。
李浩也是惊喜不已,赶紧道:“有苏叔叔这句话,小子这杯酒若是留下一滴,就是对苏叔叔的不敬!”说完一仰脖子,将一杯烈酒喝得干干净净。
“哈哈,好!”苏定方见状拍手欢笑道,“听程知节说啊,你小子喝酒最喜欢耍赖,一杯酒先晃掉半杯,再让衣服喝半杯,今日看来……都是程知节那老杀才胡说八道。”
李浩闻言一阵尴尬,程咬金这破锣嘴,怎么一天到晚就在外面瞎哔哔,这种破事也拿出去说,他只能干笑道:“苏叔叔,小子喝酒也分跟什么人喝,像程叔叔那样的德行,小子跟他喝酒就是晃半杯,让衣服喝半杯,但苏叔叔是豪爽之人,小子若是跟叔叔您耍诈,就是瞧不起叔叔了。”
苏定方闻言再次哈哈大笑:“哈哈,若是被知节听到这话,他不抽你才怪。”
众人闻言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酒桌之上的气氛变的格外轻松,毫不拘泥。
饮宴结束,他们聚集到刺史府衙门开始写军报奏章,大家一起商量着写,要多和谐有多和谐,有点像抄作业。
此次大战,李浩必居首功,其次就是薛仁贵,李浩特别强调,要把薛仁贵的功劳报得漂亮一点,他甚至把生擒敌军如帅丹增江措的功劳推给了薛仁贵,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功劳再大,但因为年龄太小的原因,封赏也是有限,但薛仁贵不同,他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功劳越大,升的越快。苏定方不反对,因为他也觉得薛仁贵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反正自己也这么大岁数了,能捞一点功劳就可以了,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他是真的很看好李浩和薛仁贵。
很和谐地写完军师奏报后,连夜派快马送出,接下来各自回营睡觉,等待李世民的圣旨。
一个月后,李世民收到了李浩和马周的奏报,大吃一惊,随后又是大喜,惊的是此战竟然有这么多国家想趁火打劫,欲要对大唐不利,喜的是李浩果然有不世之才,在如此危急情况下竟然带兵日驰两百里,飞夺西州,简直难以想象,至于李浩违抗军令之事,直接被他忽略,因为这跟李浩的功劳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
李世民立刻召集群臣,商量如何驰援他们,三天之后,又要快马送军报进长安,而且这次居然是所有行军总管和监军的军事奏报,六人合写的一份军事奏报,李世民看完之后在甘露殿仰头哈哈大笑,笑了足有十几分钟才觉过瘾,爽!太特么爽了!大胜!绝对的大胜!这简直是奇迹!
李世民现在恨不得立刻就封李浩一个国公,再封李浩一个上柱国什么的,反正他特想将最好的赏赐全都给李浩,还好他很快冷静了下来,知道这不可能,群臣肯定会反对,于是李世民召集群臣,将此战大胜的消息公布出来,群臣也是惊喜不甚,如此劣势的情况下,仅仅数日便大获全胜,这简直不敢想象,而且这次他们又生擒了一个敌军如帅丹增江措,这可是大唐第二次生擒吐蕃如帅了,李世民已经在想,这次松赞干布准备花多少钱来赎人呢,嗯,这次必须坐地起价,好好宰他一笔,不再松赞干布身上多割点肉都对不起大唐所吃的亏,至于吐蕃吃了多大的亏,跟我大唐有半毛钱关系。
接下来就是和群臣商量怎么报仇了,这群外族居然合伙来侵犯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李世民的脾气可是很大的,他提议,趁李浩、苏定方还有薛仁贵的数万大军还在大漠,直接让他们一个个地报复,将阿耆尼、龟兹、吐谷浑还有西突厥一并解决了,至于薛延陀和回纥,距离有点远,从长计议,群臣立刻议论纷纷,许多人表示不妥。
对于群臣的反对,李世民很不开心,毕竟这不符合天可汗的性格,有仇就是要报嘛,忍个屁啊。
但群臣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马上要入冬了,大漠那边冬日寒冷,不宜用兵,而且国库储备粮食不多了,大唐这边也必须多储备点粮食,以防再出现天灾什么的,李世民想想也觉得他们说的有理,今年虽然已经将贞观水稻推广出去了,但有一些地方阳奉阴违,对于新来的稻种一时间不肯接受,所以今年大唐的粮食收成进步不算大,想要让贞观水稻彻底在全国普及,可能还要再等两三年。
李世民又想了一天,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统一西域,在安西都护府之北置北庭都护府,这样有利于西域稳定,也便于防守外族,想要置北庭都护府,首先就是让苏定方他们带兵讨伐阿耆尼、龟兹还有西突厥。
不过西突厥地域广袤,短时间内不可能打得下,所以只要将他们可汗浮图城攻下来,然后向西拓疆数百里即可。
群臣听后觉得这个计划似乎可行,最后开始计算粮草,计划粮草只有两万石,足够大军两月之用,李世民当即便下圣旨,让苏定方、李浩还有薛仁贵三人带兵灭了阿耆尼和龟兹,同时攻下西突厥的可汗浮图城,向西拓僵五百里,得胜之后,无需圣命,即刻返朝。
苏定方接到李世民圣旨的时候,一阵皱眉,派人邀请李浩和薛仁贵一起商议出兵计划,眼下天气已经转冷,还有二十天估计就要入冬了,而且朝廷给他们的粮草不多,目前还在运来的路上,等到粮草到达,只怕已经是三九腊月了。
对于西州和庭州这边的冬天,李浩可是深刻体验过的,那是真的滴水成冰啊,无法打仗,然而升命不可违,李浩最后提议,三人分头出击,二十天内火速出击,速战速决,而且尽量少带兵马,节约粮草。随后抽签决定,苏定方带兵一万攻打阿耆尼,薛仁贵带兵一万攻打龟兹,李浩带兵一万攻打可汗浮图城。
苏定方和薛仁贵都同意了李浩的提议,三人分头行动,李浩带兵一万,火速赶往可汗浮图城。
可汗浮图城建于沙漠之中,虽然城池不高,也无护城河,但里面屯守着两万西突厥精兵,可以说是一块硬骨头,远比灭阿耆尼和龟兹难度要大,想要短时间内拿下,非两倍以上的兵力不可,然而李浩只带了一万兵马,这个难度就更大了。
400章:大唐疆土有多大,我说了算!()
从庭州出发,一路向北,还带着一些攻城辎重,行程较慢,第三天的时候,进入戈壁地,距离可汗浮图城已然不远,路过一片低矮砂砾丘陵时,李浩忽然抬手沉喝一声:“全军止步。”
李浩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停下,李浩翻身下马,走上那片砂砾丘陵,只见石丘上裂开一道五尺长三寸宽的大缝,缝隙间有黑色液体溢出。
李浩上前蹲下身,用手指蘸了点黑色液体,凑到鼻前闻了闻,顿时咧嘴笑了起来,开心道:“好宝贝,可让我找到你了。”
他又在丘陵上转了许久,然后返身回到军中,大声道:“传本总管军令,大军停驻,原地扎营!”
“啊?”飞鹰闻言一阵懵逼,道,“侯爷,距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呢,不继续赶路吗?”
李浩淡笑摆手:“不了,原地扎营休息,明日大家要开始忙活了。”他说话间望向那片丘陵,眸中尽是绮丽光彩。
薛仁贵带和苏定方各自带着一万大军去攻打龟兹和阿耆尼,这两个都是弹丸小国,他们之所以敢出兵攻打大唐,完全是看吐蕃和西突厥出了重兵攻打大唐,感觉能拿下大唐大片国土,占据半个陇右道,从此之后,西域复归西突厥,那么大唐离阿耆尼和龟兹就远了,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才有胆子来浑水摸鱼,想顺便捞一笔,可惜啊,李浩卓绝的军事才能将他们的美梦给打碎了,现在的阿耆尼和龟兹国王肠子都悔青了,然而世上并没有后悔药,阿耆尼和龟兹谴使来向唐军投降,全都被苏定方和薛仁贵呵斥了回去,两个小国只能召集举国之兵,硬着头皮准备迎战。
阿耆尼和龟兹国的王城倒挺结实,可惜他们国家的战力太弱,比当年的高昌都远远不如,城池再坚固,守城的如果是一群废物,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薛仁贵花了七日时间带兵到达龟兹,只用了两天时间便攻下龟兹王城,龟兹国王跪在王宫之中受降。
苏定方花了六日时间到达阿耆尼,花了三日时间攻下阿耆尼王城,阿耆尼国王想要逃跑,被苏定方生擒。
苏定方和薛仁贵攻打的都是软柿子,基本没废什么力气就大获全胜,接下来,他们各自留兵五千镇守阿耆尼和龟兹,然后带兵返回庭州。
当苏定方攻下阿耆尼的时候,李浩已经来到了可汗附图城下,可汗浮图城的规格跟庭州差不多,甚至比庭州还小一点,李浩如今兵临城下,城墙之上到处都是敌军,严阵以待。
李浩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派兵围三阙一,在可汗浮图城外四里处扎营,大白天就让士兵们吃饭休息,因为他准备夜战。
到了晚上,唐军营中号角响起,三十多架小型投石车被推了出来,距离可汗浮图城一里多地才停下,然后,无数木桶被运到投石车旁,这些都是装葡萄酒的木桶,每个木桶的顶部一个酒杯大的口,原本这些口是倒酒用的,通常是塞上软木塞,不过现在这些口上没有木塞,而是塞着布巾。
看着下方唐军之中火把攒动不止,似在频频调兵,而且隐约可以看到出动了投石车,城中西突厥大军纷纷涌上城头,准备迎战,可等了半天,也不见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