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又开始小声议论了,“孙之獬?孙之獬是谁?”
“汉奸?闹了半天这是个假鞑子?”
“别说话,听这位军爷往下说……”
大块头的明军继续道:“关于孙之獬的事,由我们李大人给大家说到说到他都干了些什么,大家注意听啊。”大块头说完恭恭敬敬地躲到了李全身后。
李全从怀里将朱由崧昨晚拟好的孙之獬的罪行罪证拿出来,展开高声宣读:“孙之獬,字龙拂,山东人。天启年间的进士,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投靠过阉党,因捧魏忠贤的臭脚而吃香。阉党魏忠贤倒台后,朝廷下令毁掉由阉党编写的以排斥、诛杀异己为目的的《三朝要典》,孙之獬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为士林所不齿,被朝廷削籍回乡居住。
鞑子入关后,孙之獬俯首乞降,当了可耻的汉奸。而且他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满清主子的到来,鞑子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郎。
明朝的降臣上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可是这个孙之獬为独得满清欢心,非要“标异而示亲”,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这个孙之獬恼羞成怒,上疏对满清提出应下令让汉人剃发留辫,多尔衮竟然采纳了,现在北直隶一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多少百姓无辜丧命,血雨腥风啊。这是个出卖祖宗的败类,帮着鞑子害死了我们多少同胞啊!”
李全刚读到这里,老百姓都听明白了,有一个振臂高呼:“打倒狗汉奸,杀了这个狗贼!”
“对,打死这个祸国殃民的败类!”一人带头,群情振奋,这就不光是骂了,也开始动手了,老百姓最是疾恶如仇的,有往孙之獬脸上吐吐沫的,有的往他脑袋上扔大粪的,不一会儿孙之獬没人样子了。
李全叫停了众百姓之后,用清水把孙之獬冲洗干净,拉着他继续游行,老百姓跟着叫嚷,每到人多的地方李全便命令停下,宣读罪行,让老百姓出气。
第二天也是这个程序,但孙之獬遭的罪比第一天更甚,第三天情况更糟,而且这三天饭也不让他吃,水不让他喝,现在这孙之獬便明白了,这哪是让他游街之后要放了他呀,这是往死里整他呀,因此第三天游行时,孙之獬破口大骂,本来他当官当习惯也看不起百姓,因此他先骂老百姓,接着骂李全这些兵将,又骂朱由崧出尔反尔,阴险毒辣。
这下一李全可恼了,敢骂当今天皇上这还了得?本来打算当街将孙之獬凌迟处死,但一看老百姓越聚越多,人山人海,个个咬牙切齿,现在都知道这个孙之獬是怎么回事了。
李全便记起了朱由崧的话,赶紧把兵将撤到一边,扔下孙之獬不管了。
老百姓恨透了这样的汉奸,冲过去连撕带咬,孙之獬直学狗叫,满脸是血,头发和耳朵都没扯没了,有人拿来针线把嘴给他缝上,还有人更绝,弄来猪毛和狗毛扒光衣服往上身上硬种,最后孙之獬断气的时候简直没人样子了。
带着兵将躲在旁边看热门的李全等人看得过瘾,一边看一称赞,陛下真是高明,孙之獬罪有应得,当汉奸害人,出卖祖宗这就是下场!
(本章完)
第344章 朕的女人()
朱由崧在洛阳呆了三天,这三天时间他做了不少事,其一就是收拾了大汉奸孙之獬。
朱由崧之所以对孙之獬用这种手段,而没有用酷刑,他当然有自己的考虑,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用这方式处置了孙之獬,从某种程度了来说赢得了民心。
因为朱由崧知道,千百年来,奸臣人神共愤,秦桧像现在还跪着向世人谢罪,提起高裘恐怕也是骂声一片。
然而汉奸比奸臣更甚,因为这是忘本、背判祖宗的民族败类,投降夷族反过来再帮助夷族屠杀和奴役汉人同胞,必然是千夫所指,孙之獬就是其一,老百姓肯定恨之入骨。
历史上,孙之獬就是死在老百姓之手的。清廷让他任礼部侍郎但看他毫无建树,为官平庸,便罢职为民。回到山东老家,正赶上农民起义,义军把他揪出来,折磨够以后把他剁碎了。
朱由崧从这些史料上得知,老百姓对汉奸是何等的痛恨,既然如此,为何不将孙之獬之事公诸于众,让老百姓自己动手,痛痛快快地出一口恶气呢?自己要下旨把他千刀万剐也没这样来得痛快,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民乐乐。
这一招果然高明,不但平了民愤,还收拾了洛阳城零散扑地的民心。
因为现在的大明特别在江淮以北,大明朝名存实亡,而明末腐朽多年,老百姓对朱家的江山希望大于失望,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呢,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曹操、老回回、大天王等几十股势力闹得轰轰烈烈,这些被统治者污为流贼,虽重兵镇压,机关算尽,但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后崇祯帝还是裁到了这上面。
占领一座城,重点要收拾心。具体拿洛阳城来说,先是老福王和小福王的封地,那个朱由崧父子鱼肉百姓,肯定没有民心,李自成来后,鞑子又来,民心肯定不稳。
朱由崧占领洛阳后,先出榜安民,然后又用官方行为让孙之獬大肆游行,宣读孙之獬的罪证,最后又让老百姓亲自动手诛了这个大汉奸,出了恶气,洛阳百姓对这位南明帝王的好感与时俱增。
鞑子来了是荼毒生灵,李自成的大顺军来了,虽然是迎闯王王不纳粮,但实际上李自成的军队纪律并不严明,像郝摇旗、刘宗敏之辈,军纪最差,抢男霸女的事时有发现,李自成有时也只能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于最后他们断送了李自成的满腔热血。
相比之下,还是曾经是洛阳城的少主人现为南明帝王的朱由崧有作为,能让百姓高兴的人,百姓自然会记住他。
朱由崧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犒赏庆功,在洛阳附近前后数次大战可称为洛阳战役,历时一个月有余,从伊水河大败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到伏击吴三桂,到设连环计释放平西王离间祖大寿,到缓兵计部署三大工程,诱敌入营炸死四大王,活擒杀孙之獬,全歼多铎炮营,攻取洛阳城,战战告捷。
这次大战役共歼灭鞑子汉奸等清军八旗十三万,阿济格来的十万清军,包括铎从郑州战场撤调来的三万人马,十三万清军一个没跑了,特别是诱敌入营炸死四大王,就这一场战斗就歼灭了四万清军,对是对鞑子开战,歼敌最多的一次。
军将们战功赫赫,当然不能只记记在功劳薄上,为了激励将士,鼓舞士气,必须得进行犒赏。另外连续这么多天的作战,加上三大工程之劳苦,部队需要好好整体一番,以便恢复战力,因此这三天时间朱由崧每日摆酒摆肉,和军将们把酒言欢,不光是武将大臣,当兵也是有酒有肉,对那些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朱由崧给他们修房子,送衣物,赏粮米,开粥场,等多种方式进行抚恤,真正做到全城联欢。
老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对着朱由崧的宫殿叩拜,从未遇到过这么好的军队,原来的小福王现在的帝王陛下成了大德天子,真是老天有眼啊!
朱由崧在洛阳在大肆犒赏三军和抚恤百姓,当然需要大量的钱粮作支撑,不过眼下不是问题,虽然现在还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夏粮仍未下来,按说朱由崧的粮饷早就告急了,但从征伐武昌的左良玉父子,到对鞑子用兵洛阳大战,几个月来打了这么多胜仗,所得的粮食金银马匹器械等战利品无算,因此朱由崧现在还算富裕,犒赏三军和抚恤一城几万百姓当然不在话下,现在他的管家当然是御马临的提督太监安林,帐早就替朱由崧算好了,军粮问题不用担心,撑到夏收绝对没问题。
肆犒赏三军的第三天,福王府,朱由崧让贺宣娇和马金花作陪,对酒赏月。
今晚的月色特别好,冰盘如挂,嫦娥玉兔如活物呈现,月光如洗如水银铺满地面。
一直到三更天时,朱由崧传旨让马金花侍寝。尽管贺宣娇有点争强好醋,加上女的天生本性,嫉妒这个干妹妹,但现在她早就为朱由崧改变了,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自己就是为心仪的男人而生的,她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期间她还曾劝过朱由崧早日这样做。
不是她大度,因为朱由崧是帝王,作为臣子的她不可能独有这个男人,也莫说朱由崧是帝王,天下哪个有势力的男人不是三妻四妾,或者妻妾成群,何况是朱由崧,招妃纳妾再正常不过了,她早就想通了,她始终是臣,必须得以君为天,因此贺宣娇心情释然,为朱由崧请安后退去。
宫内金壁辉煌,灯下美人如画。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此时一身女儿装,微施粉黛的马金花长裙娉婷,闭月羞花,第一次侍候皇上的她感觉到有些手足无措,心如鹿撞。
马金花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因为作为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女孩已经有了女人的感觉,从朱由崧近来看自己的眼神早已经感知出来了。
借着酒劲儿,此时朱由崧胸中有团火,这团火烧得荷尔蒙膨胀,但在放纵之前,还是对马金花问了一句,“朕对女子从不用强,卿也不例外,可乐意侍候朕?”
“奴家……能侍候皇上……奴家荣幸之至……”马金花细如蚊哼,粉梗微垂,面色酡红一直红到玉颈。
眼前男人怀中的尤物,谁也想像不到,战场上这是指挥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杀人女王。
“从谴散南都的选美,就注定朕这一生女人不会多,而小爱卿家便是其中之一,朕一定会好好待你的……”朱由崧说着,慢慢剥去马金花的裙纱,露出冰雪肌肤和如白玉般光滑的玉体……
(本章完)
第345章 不宜做困兽之斗()
在洛阳军民大联欢庆祝胜利的时候,朱由崧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是考虑对开封用兵的问题,这便是朱由崧兵进洛阳后的第三件大事了。
清廷的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连同吴三桂等五王虽然完蛋了,但清军实力仍然不可小觑,河南东部战场,也就是多铎的余部还有四五万鞑子在开封一带(明时的开封府所辖辽阔,包括现在的郑州和开封等地),正在与卢九德、黄得功和陈潜夫等人指挥的大明军队开战。
这时刘肇基和郑鸿逵、马宝等将纷纷为朱由崧献讨献策,他们说,兵贵神速,趁着明军士气正盛,粮草充足,抄袭这些鞑子的侧后,是最好的战机,东部和东南部有卢九德、黄得功和陈潜夫他们十几万大军配合勤王,这些鞑子插翅难逃,请陛下立即出兵,消灭这些鞑子的残余。
朱由崧笑着摇了摇头,“众卿言之差矣,卿等也知道四万清军的实力不可小觑,朕若此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