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谍殇之山河破碎 >

第428部分

谍殇之山河破碎-第428部分

小说: 谍殇之山河破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泽之很肯定的说道:“古华有可能知道内线的存在,也知道如何和内线联系,但是谍报肯定还有一个人也能做同样的事。”

    “对,敌后潜伏危险如影随形,知道内线的人越少越好,但是必须有备份,也就是说除了联络人,还有一个人知道内线的存在。我当年也是如此,还有你,周成斌知道你的存在,你还有徐建雪负责的联络点。你是说耿镇宽除了负责三个行动组,还负责和内线联系。”

    刘泽之摇头道:“错了,耿镇宽并不负责三个行动组。证据就在你面前,不过是你一时疏忽了。”

    “怎么可能?耿镇宽已经供出了一些成员,我们也抓到这些人……不对,我搞错了,你说的对”

    巩组长更惊讶了,他也是军统的老人了,虽然军衔只是少校,资历却比刘泽之和陈劲松都深,一向自负,谁知今天同时审阅档案的三个人,两个人都明白了,他在人家都挑明了的情况之下,还是一头雾水。

    刘泽之解释道:“巩组长,你看看这些审讯记录,没费什么劲,被审讯的人犯就招供,自承身份。继续审讯却都深入不下去,为什么?当然不会是因为碰到硬骨头了,而是这些人就知道这么多。三个行动组,小野平一郎着手组建,古华领导的行动组,最起码不应该人人都是软骨头,人人都是使用一次就沦为弃子的地痞流氓。”

    陈劲松点头道:“是我疏忽了,以小野平一郎的谨慎,耿镇宽不会既负责和内线联系,又负责三个行动组。这些人有可能是有行动时,古华认为很容易暴露,或者说任务的重要性没必要动用职业特工,命令耿镇宽用假身份临时雇佣的。”

    巩组长插话道:“我明白了:耿镇宽重要的东西都没招该死为什么不马上再次提审他,撬开他的嘴?”

    陈劲松摇了摇头:“怎么撬开?此人之前之所以开口,是因为刘泽之误导他古华被捕而且答应合作,他觉得再坚持下去没有意义,才开口的。虽说如此,却没有死心,只供出了一部分最不重要情报。古华迟迟没有露面,审讯中你再追问他掌握的内线,他马上就会明白古华落入我们手中是一个骗局,我感觉他现在已经有所怀疑了。”

    巩组长想了想答道:“是啊,刘先生设的局是很巧妙,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以前私下听人说刘泽之是军统的王牌间谍,巩组长并不以为然:那个低调,在局本部几乎不露面的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哪有什么过人之处?短短的相处,却改变了他的观感,不由得开口向刘泽之讨教。

    “自然是要把这个局继续设下去,外面下雨了,重庆的秋雨一下就是一天,雨停了也是雾天,见不到阳光,路面更是潮湿泥泞,老天也在帮我们。我有一个想法,你们看有没有可行性……”

    听刘泽之说完了计划,巩组长连连点头:“可行,君子可欺之以方,这话错了,古华算什么君子?刘先生,我多一句嘴:你为什么要离职去英国治病?我看您的身体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有病也可以在重庆治疗吗,咱们军统的附属医院规模不大,药可是重庆最全的。”

    陈劲松插话道:“这还用你说?几批数量较大的药都是泽之协助周成斌搞到的,除了提供给长沙会战前线的,和戴老板批准提供给其他几家前线战区军医院的,剩下的都在附属医院里。哎,谁说泽之要去英国?你哪听到的谣言?泽之从今天起担任毛先生的机要秘,天子近臣,你我可得罪不起。”

    “劲松,又来了,什么天子近臣,类比不当”

    巩组长笑道:“原来是谣言,我说那,军统没这个规矩……”

    门口传来敲门声,陈劲松奇道:“还不到六点,谁敲门?”

    陪同工作了一宿的机要员开门,一名内卫组的警卫按规矩没敢进机要室,在门口报告道:“陈主任,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

    “什么事?你怎么会来找我?”

    “围墙上又被刷上标语了,和上次的内容差不多,怀疑还是日本人的谍报的成员干的,我们包组长说毛先生命你负责侦办,所以……”

    什么?这也太猖狂了陈劲松起身道:“泽之,把拐杖递给我,巩组长,我们一起去看看。”

    连绵的秋雨中,三人来到军统局本部外墙,只见每隔六七米贴着内容不同的传单,还有两处用红油漆刷的标语:汪主席和平救国才是中国的出路;中日同文同种,携手共建大东亚共荣圈。

    内卫组有的人神色凝重的拿着各种工具清洗,有的在道路的两头站岗,断绝交通。刘泽之说道:“暂停清理,巩组长,找人拍照,多拍几张。也不必断绝交通。还有,请总务处负责和重庆各报社、电台联络的人来见我。”

    巩组长急道:“拍照是必须的,交通也必须断绝。再传的尽人皆知,军统的脸往哪放?报社?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不会听我们的话闭嘴的。”

    陈劲松当即明白了刘泽之的意思,说道:“这一次没打算让记者们闭嘴,按刘秘说的办,他现在是破获谍报行动的负责人。”

    本文来自看書罓小说

    :

第五百一十章 军令状() 
同一时间,军统上海分局根据地内,孙栋盛送来了一份密电,周成斌看罢销毁,说道:“张副局长昨天已经动身赶回上海,今天局本部新调派的四个人也将出发。 :∑,”

    并不知道张占身份的孙栋盛说道:“这么说策反工作就要正式展开了,前期的准备倒是做的差不多了,策反,出面执行的人只能是您和张副局长,其他人身份不够,显得诚意不足,稍一不慎,就有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巨大的损失。唉,我们在日伪关键部门没有内线……对了,张副局长走的时候我去送他,他说想向毛先生申请把刘泽之调回来,之前在76号潜伏的时候刘泽之人缘不错,能不能通过他发展一个内线?”

    “张副局长的提议被驳回了,刘泽之被调回了毛先生身边,担任中校机要秘。”周成斌暗自盘算:四个多月的静默期,时间不短了,为了下一步的行动,通过张占的手给倪新送一份“大礼”的计划不能再拖了。

    负责根据地日常工作的孙栋盛有些失望,自宽自解道:“也好,有个自己人在毛先生身边,最起码申请经费会容易一些。”

    “胡说什么叫自己人?你这是结党营私,毛先生身边,包括整个局本部的所有人,都是自己人。栋盛,你说倪新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孙栋盛亦庄亦谐的答道:“当然是你和张副局长的人头了。”

    “那我就奉上这颗人头。”

    孙栋盛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

    周成斌命令道:“你去把艾高文和林世荣给我找来,然后你去趟南京,设法建立三个新的联络点。”

    上海分局目前在周成斌之下有五名少校级特工,葛佳鹏、冯根生一直留在上海,分头负责地下行动组织的运作和外围组织的管理。孙栋盛不仅多次和76号照面,而且虽不知道张占是军统的内线,却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周成斌担心他参与行动,会推测出张占的身份。决定启用来上海不久的艾高文和伤愈的林世荣。

    七点整,总务处负责对外联络的老高来了,刘泽之说道:“我需要马上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越快越好,你看什么时候能举行?”

    “举办记者招待会需要报请毛先生批准……”

    刘泽之打断了他的话:“毛先生的手令,上班半个小时后我补给你。没必要把所有有联系的媒体都请到,尽可能多请一些就行了。”

    老高为难道:“刘先生,我是认识您,您的军衔也比我高,可是现在您在叶君远主任那里……”

    陈劲松插话道:“从今天起,刘泽之调任毛先生的机要秘,委任状马上就会下发。”

    老高答道:“那我先去办,最快也要十点,媒体虽然都有电话,可记者们还要赶过来,又是雨天。手令您可一定要补给我。”

    “手令的事你放心,我不敢拿工作开玩笑。招待会安排在九点半,拜托了。”

    叶君远早早来上班,一看这架势,叹道:“怎么回事?内卫组是干什么吃的?泽之,你怎么在这里?”

    “老叶,你来得正好,我还说要去找你,上午别安排别的事了,有事需要你协助。”

    “干吗说的这么郑重?不就是让我签字吗,我这么早来就是为了给你签字,然后我要去趟成都。拿来吧,我也不劝你了,你自己一人在异国,多保重。”

    刘泽之装糊涂:“拿什么?老叶,我真的有事,你晚走半天。”

    “你的离职啊。”

    “谁要离职?莫名其妙”

    叶君远奇道:“汪秘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说你要离职,,还说是毛先生特批了,让我签字放行。”

    刘泽之有点尴尬,一眼看见毛人凤的专车驶来,说道:“劲松,你先和老叶谈谈,我看见毛先生的车了,我去汇报。”

    八点整,刘泽之拿着毛人凤的手令来找陈劲松,叶君远重重的拍了他两下,说道:“臭小子,又不走了?这就对了也就是你,换个人,毛先生能这么好说话?放心吧,你的忙我肯定帮。”

    陈劲松说道:“泽之,我们分头行动,你负责接待记者,老叶,这是所有的照片、资料、档案,你先看着。巩组长,我们走。”

    走出房门,巩组长不解的问道:“陈主任,这个时候为什么急着召开记者招待会?”

    “古华故技重施,在军统的眼皮子底下折腾,你说是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打军统的脸该死的混账等我抓住他,有他的好看既然您和刘秘都知道,为什么不命令内卫组封锁现场?消息很快就会外泄,怎么办?”

    陈劲松叹道:“那里封锁得住?你以为上次真的是有记者路过恰好看到了?”

    “那个记者是这么说的,难道他撒谎?反了他了敢欺骗军统?”

    “古华要打军统的脸,就不会寄希望于凌晨恰好有记者路过,如果我是他,会拿捏好时间,把照片、传单以匿名信的方式寄给各个报社、电台。在重庆敢招惹军统的媒体不多,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后台硬的愣头青,当然,明着得罪军统,绝对不敢,也不愿意让军统借着搜查匿名信的名义报复,只说是恰好路过看到了,又没有接到军统的封口令,就刊发了。其他报社的说辞更现成了:转载的。于是乎,古华的目的达到了。”

    巩组长连连点头:“对啊,我说那,哪有那么巧的是事,凌晨恰好路过,还带着相机。叶君远又能帮上什么忙?”

    陈劲松耐心的开导:“用用你的脑子古华手下胆子再大,敢贴完传单、刷完标语后,从从容容的照相吗?军统内卫组的能力也不能小觑。”

    “您谁说古华等人是在别处照的相?”

    “聪明。”

    巩组长不好意思的挠头道:“您别损我了,到现在才明白,还是听明白,而不是想明白的,我都无地自容了。哎,刘秘召开记者招待会又为的是什么?”

    “古华想打军统的脸,我们自然不能让他如愿。刘秘要召开记者招待会,主动说明一切,并保证会在一周内缉捕案犯,破获给重庆市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日本人的谍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