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肱股明臣 >

第25部分

肱股明臣-第25部分

小说: 肱股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军指挥官瞅准了时机,立即下达了冲锋的命令,于是数股叛军便如潮水一般,向着缺口处猛冲。

    城上马面,城垛的士兵向下连续抛射射箭,火丸,震天雷等物,支援守在缺口的明军。

    叛军前部冲锋的部队不断有人倒下,可马上就会被后面的人踩在脚下,他们顶着巨大伤亡,丝毫不惧,义无反顾的向缺口处推进。

    待目标接近,叛军们便众川聚集,合在一处,冲击着明军的防守。

    “给我杀啊!”

    “杀啊。”

    两军发生近战,叛军有着绝对的优势,不断砍倒士气低落的莱州守军。

    眼看叛军就要突进去了,可就在这时,后方本阵突然铜鼓声起,鸣金收兵了。

    “怎么回事?”前方将领疑惑不已,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执行,于是又带着手下兵马悻悻而归。

    “他妈的,是哪个龟儿子鸣的金。”在一线督战的张焘气得不行,刚一回营就破口大骂道。

    “是我!”这时,一身铁片甲的孔有德自大帐而出,一手执刀,一手叉腰站在张焘面前。

    一见是孔有德,张焘立马脖子一缩,不敢再说什么话了,左右视之,皆窃笑不已。

    “如何,怎么不骂了?”

    “大,大帅,我们都快胜利,你到是鸣什么金啊!这不前功尽气了嘛。”

    孔有德冷哼一声,转身对诸将道:“刚刚得到斥侯来报,明新任山东巡抚领朱大典携数万援军出现在城西沙河境内,估摸着他们现在已经渡过沙河,朝我军而来,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先解决掉这伙援军,才可再取莱州,否则极可能陷入两面夹击之境。”

    原来是这样。张焘疑惑解开,内心释怀,也许是为了表示刚才的歉意,也许是这段时间内明朝援军的不断战败给了他信心,在孔有德刚要宣布领兵迎战时,张焘立即当场表示,愿做大军先锋,先冲破敌阵。

    “好,你即刻带兵一万,行在大军之前,为我军前首接敌。”张有德也是高兴,遂应了张焘请求。

    “末将定不辜负元帅所托。”张焘得了将令下去,点齐了人马,便浩浩荡荡向沙河而去。

    早在八月中旬,受调的高起潜部就入关行至了青州,与山东巡抚朱大典会合,双方集兵一处,共聚兵马二万有余,兵雄马壮。于是朱大典便誓师起兵,领军东进,驰援莱州。

    九月初时,援军刚到沙河,就遇到了叛军斥候,朱大典当即判断,叛军会引兵来攻,于是便命大军迅速渡河,在河对岸结阵以待。

    朱大典判断果然没有错,孔有德在得知援军到来的消息,立马停止了攻城,只留了一万人防备城中守军,自己亲领八万叛军,以张焘为前锋,引兵向沙河杀来。

    九月三日上午十时,张焘前军到达了沙河河岸,虽见明军已结阵完毕,但仍不放在眼里。

    前几月也是在这里,叛军大败兵部待郎刘宇烈所领数万大军,所以张焘自认为这次结果也会是一样,他必会打得这帮乌合之众抱头鼠窜。

    “给我冲!”张焘手部一指,己方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向援军两翼冲去,誓要合剿了对方。

    “轰轰……”

    处于援军中部的火器部队对着叛军一阵猛轰,一时间扫倒了不少敌方士卒。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官军有许多军队虽装备了先进的火炮,但有不少不知如何规范操作,以致炸膛事故时常发生。如二月入援山东的总兵杨御蕃与叛军在新城进行战斗时,叛军即动用了红夷大炮五门和大将军三百余门;而杨军亦配置有三十余门大炮,惟其中二十四门竟然膛炸,可知当时许多明军仍不十分熟悉新式火炮的操作技巧。

    但此时的朱大典军中,会聚有彭有谟率领的三百名川兵,而他们却是操炮的好手。彭有谟在教导士兵使炮时,让他们首先列出各种火炮所应用硝、黄和灰的比例,再将火药每斤以纸作一包,避免忙中生错。由于守城时炮口偶需朝下发射,彭氏还要求炮手在放入炮弹之后,以废纸或旧絮、旧毯塞紧,如此,便无坠脱之虞。

    讽刺的是,彭有漠的操炮知识,正是学自当年同驻辽东的张焘。

    张焘望着对方利用犀利火器在不断消耗己方士兵,不禁心中大急,于是便率着自己的亲卫疾驰而出,向朱大典军中部冲去,希望斩掉敌方远程火力。

    一军主帅亲自带兵冲锋,自然会鼓舞己方士气,但这却也让全军失去了整体调控,所以在叛军发疯似的冲锋的时候,全然没有发现对方骑兵部队从自己的后方绕来。

    这次受调的高起潜部,所领军队乃是关宁军的关宁铁骑,实为关宁军的精华所在,而在叛军后方带头冲锋的,是吴三桂所领夷丁突骑,又是关宁铁骑的精华,冲入叛军的后方后自是无人能挡,杀的叛军四散而开。

    本章完

第45章 击败叛军() 
吴三桂领着夷丁突骑,左右横杀,犹入无人之境,不一会儿,便杀穿了外围,直奔着敌方核心而去。

    “反贼受死吧!”吴三桂认识张焘,在连挑下他身边护卫后,一枪便向他刺去。

    张焘也不是吃素的主,见吴三桂袭来后,手持雁翎刀一荡,将其钢枪挑了开来。

    “长伯兄,你我同属辽东军,何必自相残杀。如今朝廷如何对待我们辽军你也看在眼里,何苦为它卖命,你不如加入我们,咱们辽东武夫一起干,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度,岂不乐哉?”张焘见是熟人,不辞辛苦地劝说道。

    “不用多说,辽东武人只识忠君报国,从不背叛。你已失了咱们辽东武人的信义,我不屑与你们为伍。”说着,吴三桂起枪又刺,直向张焘命喉而来。

    “冥顽不宁!”

    张焘也不愿再多费话,又举起雁翎刀,想像刚才一样撇开吴三桂的钢枪,但在两件兵器碰撞的一瞬间,吴三桂举枪突然转向,直向下刺去,一下子扎到张焘坐骑的马脖子上。

    “咴”那马只嘶叫了一声,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张焘一时没反应过来,一侧被压在马下,身体也摔的够呛。

    吴三桂看准时机,一个回马枪刺中张焘的头颅,结果了他的性命。

    叛军失去主将,立即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援军顺势出击,前后夹击之下,掩杀了数千人。

    “各骑将听令,立刻将溃军赶往一处,切莫四处追击,让我大军分散开来。”

    “是!”

    在后世的传统印像中,明末宦官大都是祸乱朝政,阴险狡诈,无能自负的形象,但高起潜却显然是个另类。他长期混迹于军营,知兵善用,虽名为监军,但常常独统一部,节制主帅,各将无一不服者。

    在击败张焘之后,高起潜清楚地明白,这只是敌人的前锋部队,敌大军尚且在后,如若己方稍有狂纵,四处追击掩杀溃军,必回导致全军四散,到时敌方大部赶来,援军必败无疑。

    所以,他才命令关宁骑兵把溃军赶往一处,向他们来的方向而去,利用溃军之乱来冲击敌方军阵。

    叛军后部,孔有德高坐枣红宝马,领着大军向沙河进行,突然,他们的正前方一阵烟雾弥漫,似有大规模军队冲锋的迹象。

    “全军戒备!”

    孔有德立即下达命令,于是叛军各部开始排军布阵,刀盾长矛在前,后有火铳手弓箭手,中部甚至有牛车托着的火炮也开始卸载下来,军队两翼陈列骑兵,负责掩护本阵和择机包抄敌军。

    待烟雾近了,叛军们才看清楚原来是己方的前锋部队。

    “张焘败了。”孔有德大惊,连忙拿起千里镜细细观望,只见己方溃军的后面,还紧紧跟着一支骑兵部队正在跃马扬鞭,追赶掩杀。

    “快,快,快阻止他们,别让他们冲进了本阵。”孔有德见到此情景,立刻意识到了危险性,下令本阵开火,阻止溃军继续前进。

    可当枪口炮口对准了溃军之时,许多人都犹豫了,那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同袍兄弟啊,他们怎忍心下的去手。

    就是在这犹豫之间,溃军却已是近了,关宁铁骑立即狠抽马匹,直接越过了溃军队伍,直向叛军本阵冲去,在接触的一刹那,关宁铁骑前部的骑兵在巨大的冲击力之下,连带着撞飞对方数人,透了敌阵四五层才停了下来。

    “杀啊~”

    双方陷入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关宁铁骑在停止了运动之后失去优势,深入敌阵,被敌矛兵捅死了几十人。

    “继续冲,冲到敌人后面去。”

    明将祖大弼怒吼着,带着自己所属部队继续发力冲锋,其余诸将祖宽,吴襄,吴三桂等也领兵向后冲去,终于在损失了数百人之后,关宁铁骑突出重围,运动到了敌人后方开阔平原处又重新聚集起来。

    “给我继续穿插过去!”主帅金国奇下令道。

    于是各部将又重振旗鼓,发力向敌阵冲去。

    “快,快让本阵骑兵迎上。”这时候叛军本阵还没有完全转过面来对敌,让孔有德一时慌乱了手脚,连忙让两翼护阵骑兵出击。

    于是,叛军骑兵尽出,去与关宁铁骑进行正面交锋。

    见敌骑兵迎来,关宁军随即变阵,由三角翼阵型改为齐头并进,又随手抽出马鞍上的三眼火铳开始装药。

    三眼火铳是种短柄骑枪,由三根铳管包制而成,其功能类似于现代卡宾枪,威力大,射程短,可靠性高,适用于当作冲锋火力使用。三眼铳前端铁块巨大,在发射完药丸后亦可当作狼牙棒使用,所以深受骑兵喜爱。

    两军接近,关宁军以一排作为火力点,瞬间喷射药子,敌骑猝不及防,一下子被射倒一排人,跌落后即使没射死,也会被后方友军踩死。

    “杀啊!”

    双方碰撞到了一起,随即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呼~”军号声响,是朱大典的步军到了。

    “杀将过去。”

    “杀啊……”

    刚一个照面,官军立即展开了冲锋,由于要防备敌方骑兵,所以叛军进行了后转,此时面朝官军骑兵,却将后背留给了对方步军,且两翼骑兵尽出,失去了侧翼保护,叛军顿时大乱。

    “快,快转回来。”孔有德只一味地要求士兵们转向,却不想转来转去之间,叛军已失去了调度,军阵已嫣然不整了。

    官军双翼包抄,叛军陷入恐荒,不战而败,本阵失去支撑,与关宁军对阵的骑兵也随即溃散,四处逃命。

    在大败叛军主力之后,朱大典援军乘大胜之势,开赴莱州,又击败叛军一万人马的留守部队,莱州之围遂解。

    是役,叛军出动九万人围莱州,败亡之后大部人马或死或俘,只有孔有德带着剩下的两万兵马回了登州。

    三十日,官兵进抵距黄县二十里的白马塘,叛军倾巢来战,号称十万之众,其中包含马兵万骑;是役,叛军再度惨败,有一万三千人被斩,八百人被俘,至于逃散以及坠海而死者,不下数万

    本章完

第46章 围攻登州() 
崇祯五年十月初,明军大胜的消息至四处,于是莱州周围兵马全聚集了过来,都想在最后一场战役中捞得一点功劳。

    十日,各路人马俱至登州,共计五万有余,远超城内守军数目,于是朱大典下令开始围城。

    登州三面环山,北面向海,为避免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