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弄臣-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吃。而谁让唐俭是去和谈的,这些和突厥人仇深似海的别动队,怎么可能给他好东西吃呢?
第325章 333、扯皮()
当接到了别动队的汇报,景文马上知道这次的任务完成了。之后,景文马上跟讨伐突厥的总指挥李靖汇报这件事情。
“李将军,你交办的那件事情,我们已经完成了。”景文说道。
李靖回答:“既然已经完成了,那就行了,好好招待他们。”
“明白!”景文说道。
而突厥人,左等右等都等不到大唐的和谈人员。而李绩的大军还在不断的向突厥深处运动,不过因为是大雪天,而且李绩的士兵是以步兵为主,所以李绩的运动速度比较慢。虽然李绩的运动速度比较慢,可是却也是让突厥人杯弓蛇影。突厥人十分害怕大唐继续攻打,可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大唐的使节团更根本没有到来,结果按照日子应该到来的时候,大唐的使节根本不见了人影。
而之后,颉利马上再次派人到中原去催促,结果这下好了。大家都知道大唐的使节团被劫走了,可是被谁劫走的,却是根本没有一个头绪。这个时候,无数武将大声开始高呼,要继续攻打突厥人,因为劫持使节,那可是非常大的仇恨了。何况,突厥人也是有前科的,上次不就是截杀了大唐的使节景文吗?所以,在这种有前科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怀疑了。
突厥人的使节执失思力在长安城到处表明大唐使节不是自己劫走的,突厥是真心的想要内附,不是什么虚假的。可是即使执失思力说破了嘴,都没有人相信。因为人是在你们突厥地盘里面丢的,而且那里已经有人可以见证了。因为别动队故意留下了一些突厥人的物品下来,被李靖将军的士兵当场“捡到”。而李靖将军可不会是什么伪君子吧?所以,李靖将军既然确定是突厥人下的手,那自然也就是突厥人下的手了。
而且,突厥人的节操早就是负数了。自从上次截杀了景文没有成功,大唐很多人都对于突厥人的节操有怀疑,所以现在有这个担心也不是不可能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建立起信誉,那是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的。可是想要毁灭自己多年积累的信誉,那恐怕只要一天,一个小时就行了。突厥人自己也是百口莫辩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甚至,其实突厥人自己也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属下的那些小部落在玩火啊!突厥人的管理体系可真是坑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都是另外说。而也不排除是某个部落不想和谈,那些贵族不想失去权利,所以想要拼死一搏啊!颉利可汗可是声称要内附的,那这样突厥人不就是失去了独立的权利吗?而那些突厥贵族,怎么可能放弃在手里面的权利,然后去做一个大唐的富家翁呢?即使颉利说得再好听,说什么卧薪尝胆,将来再次打回来。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目光短浅的有很多啊!那些突厥贵族也许并不相信颉利的话,反而自作主张的去劫持,甚至截杀大唐的使节,这样就是希望突厥人和大唐继续打下去。
“一定是薛延陀!一定是薛延陀!”突厥使节执失思力在鸿胪寺外面高喊。
执失思力把责任推给了薛延陀人,这样突厥人就可以挽回来了。现在薛延陀正在和大唐进行合作,一起夹击突厥人。而如果要说谁不想要大唐和突厥和谈,那也就是薛延陀人了。如果突厥和平的“并入”了大唐,那薛延陀的人也就不能够浑水摸鱼了。所以,只有大唐和突厥继续开始战争,那薛延陀人才能够继续占领地盘。而这个时候是占地盘的最好时机,要是到时候大唐灭亡了突厥,薛延陀就不可能有机会占领地盘了。现在占领的地盘,到时候都是薛延陀的地盘。而薛延陀只是大唐的属国,并不是大唐的直接管理的地方,所以薛延陀人要尽快占领地盘才能够扩充啊!
而在雪耻军,接到了长安的汇报,马上引起了一阵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薛延陀人?薛延陀人手能够伸出来这么长,直接伸到了我们这里吗?突厥人真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景文说道。
薛延陀可是在突厥后方,怎么可能能把手伸得这么长,直接来到了大唐的控制区域去劫走大唐使节?这个理由明显就是胡说八道,可是这个是突厥人目前唯一的理由了。可是突厥人自己都不太相信,可是他们不能够承认是自己劫走的,也自然不可能说是大唐自己“监守自盗”啊!而大唐中央的官员也是一阵迷糊,这个到底是谁做的案,居然如此混账。现在,全天下都在争论这件事情,不知道是谁在动手。
可是李绩的大军可不会多管,他们还是在慢慢的前进,稳扎稳打。而突厥人已经是非常着急上火了,因为李绩的主力大军还在前进,逐步的蚕食突厥的土地。而虽然颉利说什么要主动全国内附,可是这话谁都知道是忽悠大唐的,并不能相信。一旦大唐占领土地越多,那将来突厥人的谈判筹码也就越少,这样对于突厥非常不利。颉利已经连续用突厥特有的老鹰进行传信,让长安的执失思力尽快的跟大唐达成协议,让李绩不要进军了。
可是执失思力也是在头痛,现在已经不光是突厥和大唐的事情,就连大唐内部都是一地鸡毛。唐朝内部文官主要都是想要和平,并且以中层文官为主。而武官一股要开打,灭亡突厥的样子。现在大唐内部都在争吵,根本没有一个结果。执失思力这个外国使节,对于一个国家的内政影响力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影响到大唐的内部事务。执失思力也不是想过贿赂,可是很少人敢在这个时候受贿,因为前段时间不是刚刚砍了一些贪官吗?结果,执失思力只能够干着急,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是,大唐朝廷都还在扯皮啊!
第326章 334、所谓默契()
“皇上,臣以为可以通过和平的方法把突厥内附到我大唐,这样我们大唐可以花费太大的消耗也就能够获得很多国土了。”马上一个中层文官说道。
而另一头,马上又武将说:“你们怎么能够相信突厥人,突厥人狼子野心,没有任何内附的意思。而且,内附也还是我大唐按照他们本来的管理,直接授予官职,大唐一般不会另外派出官员来管理,也还是他们自治,这样有什么意思。所以,还是我们一起打下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打到他服了,那我们才会能够真正征服草原。”
“你们这些武将,只知道打打杀杀,难道不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吗?我们虽然不可能一下子直接吃掉他们,可是我们却能够逐步蚕食啊!如果直接攻打,那耗费我们多少人力物力,要牺牲我大唐多少将士呢?而我大唐将士,谁不是爹妈父母养的,如果牺牲了的话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而且征战外国,外国百姓不也是要牺牲很多吗?治国一项要以仁义为基,怎么能如此轻言战事呢?所以,皇上,臣以为还是和突厥人和谈好了。”马上又有另一个中层文官说道。
“胡说八道……”
李世民看着这副朝廷上吵闹的样子,一个个家伙显然都是忠心为国。可是李世民心里面却深刻明白,这两帮人都不是什么好鸟。一个个看起来忠心为国,其实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文官想要抢夺权利和影响力,所以他们想要把这个突厥内附的事情谈下来,这样他们的功劳就大了。即使突厥人狼子野心,文官们也想试一下。可是武官先不说相信不相信突厥人内附,即使是真的也要说成是假的。因为这次北伐突厥,可以说是大唐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内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了。在这个时候,不尽快的捞到一些战功,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尤其是那些中层的武官,都希望能够借助这次战争,上升一些,最好能够获得一个爵位。一旦到了接下来的和平时期,武官虽然职位上能够提升,可是想要获得爵位就难了。没有实际战功,武官很难获得爵位的,即使他职位再高也不例外。当然,像是景文这种“伪武官”节度使是一个例外。所以,谁不想要在这次最后的机会里面捞一个爵位啊!
“好了,你们接着吵,朕回去了!”李世民说道。
很快,皇帝李世民就到了宫里面,然后居然他吩咐一个人。
“李靖的大军,还有雪耻军有消息了吗?”李世民问旁边的一个宦官。
那个宦官拿来了一份小纸条,然后递给了李世民,说:“只有雪耻军里面的密探上奏的消息!”
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放任景文掌控雪耻军,其实李世民明里暗里都拉拢了一些人,毕竟李世民是皇帝,有不少人为了前途是可以投靠皇帝的。因为皇帝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前途比景文远大多了。虽然他们在景文手底下效力,可是和给皇帝尽忠不矛盾。虽然朝廷里面分为各种派系,可是他们都说忠诚于皇帝,至于人事关系只是属于上司管理而已,可是忠诚的对象永远是皇帝。所以,在忠君爱国这个大义下,他们可以既服从景文的管理,可是也为皇帝效力。不过,忠于皇帝和支持某个大臣,这个不是矛盾的,所以他们也不会故意害景文。
李世民打开了那张纸条,这份纸条里面用蝇头小楷写了一些小字,显然非常的小。而李世民看着这份纸条,然后露出了沉思的样子。
“雪耻军去劫走了唐俭还有安修仁?景文应该没有那么大胆子吧?难道是李靖指示的?不过这样也好,看来李靖和朕的默契还算可以的。”李世民暗想。
如果景文发现这张字条,也许会非常惊讶,因为这个别动队的行动可是一个大的机密。这次行动,只有雪耻军三个处长以上才知道详细内幕,而顶多那个段业也只是能够猜测到而已。不过,如果景文看到了那张字条下面的落款是一个“刘”字,那应该就知道是谁在不断的给皇帝传达消息了,因为在三个处长里面,谁是姓刘的呢?
皇帝李世民对于这段时间的朝廷里面的争吵,其实也是有些头痛。如果以他的能耐,确实看得出来突厥人绝对不是什么真心的要和谈内附,他们绝对是在拖延时间。可是这个时候朝廷上的中层文官居然借题发挥,想要夺回权力。什么事情,一旦涉及了政治斗争,那都变得不再单纯了。李世民身为皇帝,这个时候反而不好明着支持武将,因为如果支持了武将,那会不会给天下的那些读书人认为自己有重武轻文的想法呢?如果流露出来了重武轻文,那也许恐怕对接下来收拢天下名士的心不太有利。
所以,在那些文官的声势之下,李世民也不得不派出一些使节出去,做出和谈的样子。可是皇帝李世民也不可能真的给突厥人和谈的机会,所以李世民想要阻止这个使节团到达突厥。不过怎么样才能够避免使节团到达突厥,却又能够保证使节团的安全,这又是一个难题。
李世民虽然可以告诉李靖这么做,可是他身为一个皇帝,可要面子的人。李世民不可能直接说,让李靖派人去把使节团劫走吧!可是李世民只是希望李靖能够自己明白,应该能够和皇帝有这个默契。可是李靖也不是傻子,这是要把李靖往火坑里面跳啊!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恐怕一旦曝光,那李靖一世英名可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