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524部分

纵兵夺鼎-第524部分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儁义?你不在豫州跑到荆州来做什么,看姜某人的笑话?”姜晋别过头去,没好气地说道:“我这儿好几万饭桶,不缺兵员!”

    姜晋的话引得张颌在马上大笑,翻身下来左顾右盼,看着几个眼熟的将官诸如张绣贾诩打着招呼,随后才对姜晋问道:“攻城受阻?我听说姜将军麾下只有五架石砲,怕是砸不动这城池。高将军在兖州击破曹纯,曹军有一支虎豹骑,皆重铠具装,姜将军不会不心动吧?心动也没用,张某都送回赵国了,要不了多久,辽东便也能做出具装马甲来。张某要说的并非这个,姜将军,石砲缺不缺?”

    “你有石砲?”姜晋陡然快走两步,急切问道:“你有多少石砲?”

    张颌看姜晋猴急的样子笑了,砸吧着嘴道:“豫州张文远部下有石砲一百五十余,高将军料想我等便是装备着石砲也轮不到攻城,便让在下带兵送来五十六架石砲都在后面路上,张某远行口渴,便先驱营中讨口水喝,姜将军,有水么?”

    “哈哈哈!”着对姜晋而言简直如同天降甘霖,当即仰天大笑,拉着张颌道:“快,张将军快快入营,水,姜某有的是,却唯独缺少石砲啊!如此一来,蔡阳城须臾可破!”

第一百九十九章 瓮城() 
    飞石如雨,砸落蔡阳城头。

    苏飞根本无法理解一夜之间被夺走旗号的度辽军如何将五架石砲变得不计其数。至少五十架石砲轰击在蔡阳城北,转瞬之间那先前被一颗飞石砸断木柱有坍塌之险的城门楼彻底塌陷,里面的军卒尚来不及发出呼喊便被压成肉泥。事实上苏飞也没时间去理解姜晋如何得到这么多石砲了,他正忙着逃离城头,所有守军,逃离城头。

    四射的飞石扫平城上一切物件,不论是城门楼还是城垛,尽数被砸垮。目睹扛着大盾的力士仅仅因飞石蹭到边角便被砸飞出去手臂扭曲成可怕的形状之后,没有任何人敢继续呆在城头,瓮城上的守军纷纷朝更南的方向,真正的北城墙逃去。

    如果仅仅是飞石,并不足矣造成如此可怕的效果,但加上立足土方射术超凡的檀弓手就不一样了。三韩、高句丽、汉朝乐浪郡特有的檀弓被燕氏赵国连年征做军资,那里的百姓如果一年能献上一张构造良好的檀弓甚至能免去所有赋税,两张就能免除一户,若是再多便反能从州府得到几百赏钱当然,通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献上第三张檀弓。

    而在中原,使用这种远程兵器是最优秀步弓手才有的殊荣,至少一石的弓力保证能将箭矢投射至四百步之外,搭配重箭头会减少射程却能在最远距离仍旧杀伤覆甲敌军。当然,弓手对覆铠敌军的杀伤从来小的可怜,可在战争中真正有铠的敌人又能有多少呢?姜晋的敌人可不是武装到牙齿的燕赵武士!

    一营檀弓手立足离城百余步的二丈土方,可想而知对守军造成多大压力。

    这种时候,拿来壮大声势的五十六架投石炮的威力便显得尤其重要,他们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整整一捆!

    地动山摇,飞石砸翻守军,却兀自不停,只是照着稍稍放缓的速度继续向城头肆虐。哪怕攻势放缓,也仍然是五十余架石砲轰击小小瓮城,守军哪个敢上前?

    张绣在凉州时曾为郡吏,督犯人做城旦,也就是监督他们修筑城墙,而很巧的是,蔡阳城同样过去是他的治下,虽然他不曾在这里屯兵,却也修补过城墙。他告诉姜晋,这座城用的是边塞常用的夹板垒砌夯实造成,单纯以石砲轰击很难使其垮塌,不能效法张辽攻沛时直接砸塌一面城墙的做法。

    张辽那是财大气粗,一百五十架投石炮别说砸塌小小沛国谯县,就是用来攻打襄阳都不是难事。何况就算砸塌瓮城,里面还有一面城墙是他们石砲砸不到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张绣的建议是,震慑守军使其不能对攻城军队造成杀伤,接着用云梯把步卒送上瓮城,与敌军近身搏战,直至巷战。

    姜晋所希望的是直攻一点,打开城墙缺口将兵马放进去,而张绣的建议则是四面八方,瓮城之上步弓手与敌军直接对抗吸引注意力,周围整个北面城墙则由各部军侯率领部下搭出几十条浮桥将兵马快速送到护城河对岸也就是城下,以云梯蚁附攻城。

    这本是攻城中对军士死伤最多的一种攻城手段,大多数时候只有缺乏攻城手段的乱军叛军才会使用。不过此时若有率先攻上瓮城的步卒,在兵力优势下反倒能够使北城墙成为率先攻下的地带。

    姜晋同意了这个战术,同时命令张绣引步骑在余下三座城门,尤其是城南游曳,随时准备与逃出蔡阳的敌军袭斗。在他看来,只要夺取城北的控制,守军的战意便会溃散大半,接着就是简单无比的巷战。

    他有五倍于敌军的兵力,尽管麾下军卒的构成不如良家子来得精锐,但打顺风仗?他没怕过谁!

    瓮城上守军为之一空,城上充斥着伤者无助的哀嚎,他们都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却没有丝毫手段防卫,只能等待敌军登城。城下身强力壮的军士扛着巨木登上断桥,有人在桥下涉水立起早已准备多时的木柱,一块块圆木搭在原本属于吊桥的位置,一条简易通路刚刚搭好,急不可待的步卒便扛着云梯冲至瓮城之下,将云梯搭上城头。

    “率先登城者为首功,赏百金!斩守将赏五十金、斩校尉者赏五十金、斩甘宁者赏五十金!”

    姜晋将命令传下,城下每个带队的军侯、屯将、队正都高声对部下重复高喊着命令,各个攀援而上,准备迎接最残酷的夺城战,出来打仗,他们的路便只剩一条要么荣归故里,要么客死他乡!

    当第一个呐喊的军卒操刀跃上城头,迎接他的毫无意外是苏飞早已布下防卫的北城墙射来箭矢,转瞬之间十余支箭矢向云梯搭上的缺口射来,眨眼便将他扎成刺猬,仰着身子半边搭在城外悬空,接着下面一只大手提着衣领将他尸身拉出丢到城下,更多度辽军冲上城头。

    瓮城墙上很多巨石给攻城军队造出躲避箭矢的掩体,逐渐有攻城军借助巨石向北城墙的守军以箭矢还击。箭来矢往间,城下姜晋挥动手臂,身后令旗招展,一队队熟悉水性的军卒将圆木推下护城河接着飞身跃入河中,拼出摇摇晃晃的浮桥,更多军士向河中涉水而过,扛着云梯杀上城头。

    守军有力不逮,他们甚至才刚刚为飞石停止而松了口气,接着便听靠着城头的袍泽惊惧地大喊。一架架云梯搭在城上,有些军卒来得及将巨石推下砸坏云梯,但更多守军却没那么好运,还未破坏云梯便见一个个如同魑魅魍魉般的敌军跃上城头,操着环刀汉剑冲杀而来,转眼将城头陷入一片混战。

    越来越多的守军注意力被身旁城头的度辽军所吸引,随之而来的便必然是瓮城上攻城军队压力骤减,瓮城被完全攻陷,度辽军甚至有余力在城上组织弓弩手进行反击,为袍泽支援。

    眼见日薄西山,苏飞别无他法,恨恨地摆下刀头,下令道:“退下城池,去城南与敌军巷战!”

第二百章 干到底() 
    城防一旦坏到将半座城交到敌人手上,这城也就防不住了,否则但凡有丝毫可能守住城墙,都没有任何将领愿意选择巷战这种残酷的战斗形势。城战不似野战,大方阵能展开在垄道上、田野中,排兵布阵下士卒因袍泽而感到安心,作战尤为勇猛;巷战没有战阵,一伍一什的军卒冲上街市,逐屋逐舍地净空看到的一切敌军。

    这种听上去很简单的战事,在某些情况下却会成为最惨烈的斗争。

    比方说,敌军战斗意志强烈。

    通常情况下出身草莽的将领更知晓应当如何在街头巷尾与敌争斗,因为他们成长在街巷,而各个城池的大街小巷大多相似。姜晋就是其中的行家,当他站上城头,立即按下试图冲上街头巷尾与敌争斗的部下,传令停止追击。

    “停止追击!”

    这座荆北小城称不上雄壮,四面九里见方,虽然不大,却并不利于燕氏军在巷战中占据优势。站在北城墙登高下望,能将大半城池尽收眼底,姜晋指着远处皱眉道:“城里有水,源头是护城河,有暗道。有水就有桥,传令两翼军队压制东西两侧城墙守军后分兵下城,守住城门主街向中心驱敌;中军停在主街上搜索街巷,不要放过一间屋舍,尤其是那些高门大院,择选力士射手以屯守,封锁临近街巷。”

    自小到大,姜晋摸爬滚打在蓟县城中,但其真正参与城战还要追溯到二张叛乱时追随燕北攻取冀州,擒住高览的那一战。他们这些草寇无所凭依,姜晋便只能身先士卒,虽然有幸躲过高览在城头上大显神威的时刻,却在最后的县官寺中对上赤手空拳的高览最后虽擒下高览,姜晋也被打得鼻青脸肿。

    被高览收拾一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姜晋记住了城战率先夺取高门大宅,借助高墙弓弩就能在街巷战中守备三倍于己的敌人。恰逢蔡阳城中,高门大阀数不胜数,这是光武刘秀的家乡,尽管并非都城,却有许多当年随同光武起兵的老卒居于此地,留下城中不少大宅院。现在,这些大宅子当下便是姜晋心里的囊中之物。

    自姜晋将令传下,搏战在东西两面城墙的度辽军加紧攻势,士气涣散的荆州守军原本在城上便已摇摇欲坠,毫无疑问他们随投石炮加入战场而向城南溃逃。即使是再杰出的将领也不能阻止军队在投石炮下瑟瑟发抖——那些原本精悍剽悍的军士无所畏惧地结阵迎敌,接着被一颗石弹砸碎一片。

    没人能承受袍泽眨眼化作一滩血肉的巨大压力。

    随守军向南败退,度辽军占据东西北三面城墙,除了应对南面城墙负隅顽抗的守军,还有余力依照姜晋的命令对城中守军进行合围。

    苏飞领军据守在城中偏南的官寺中,这里目下成了他的中军大营。以官寺为中心,四面街巷屋舍中到处都是他的部下,这些在城头别无他法只能撤退的荆州军士在街巷中满腔怒火,甚至一度在主街上给予度辽军着重打击。

    甘宁不守城墙,驰马奔至官寺,拽着苏飞急道:“我为先锋退至河岸这仗还能打,若死战不退则尽没于此,为何据守!”

    苏飞看着火急火燎的甘宁却说不出话来,甚至都没有问甘宁为何从城下撤回,只是兀自看着城北愣神,耳边传来敌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每时每刻都有袍泽战死,可他却无法下定决心。

    自去岁起,苏飞仿佛就剩下逃、逃、逃。江夏之役,他随同黄祖东攻,接着因刘表面北宣战而撤军接着欲挥师北上,被刘备紧随其后的军卒赶上,遭遇战从东到西打了大半个江夏,交战五县皆被攻破,最后一役黄祖被关羽临阵而斩,江夏军兵败,苏飞带着残兵败卒逃回襄阳。

    适逢北州诸军南下,他自感面上无光,临战向刘表上书请接任蔡阳防务,兵甲军械配备齐全、军卒调拨上万供他驱驰,可这与度辽军相比仍旧好似螳臂当车度辽军有北方诸州引为后盾,可他有什么?

    蔡阳军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互为犄角的邓县都无法联系,孤城据守,又哪里是长远之途呢?

    可他不想再逃下去了。

    “酉阳,苏某跑了;西陵,苏某跑了;平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