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44部分

纵兵夺鼎-第44部分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郸县令有多么推崇,万万不敢有一点不敬。

    陈仲极尽自己所能的恭敬,神态谦和地拱手,收敛了全身的杀伐之气,紧闭的屋门朗声说道:“沮先生,燕将军请您过府赴宴。”

    院子虽然不大,可在邯郸城里,这个宅院足够称得上戒备森严,足足五名跨刀的雄健武士立在大门外守卫沮授的安全。这是真真正正的侍卫,没有半点监视的意思……因为在沮授别院的左右两个宅院中,住着足足二十名燕北麾下的武士,他们才是真正担当监视的人员。

    两个宅院的四角都搭起一丈高的箭楼,终日有持弩军卒立于其上,视野笼罩着整个沮授别院。

    哪怕沮授要出行,自有燕氏武士赶来马车,另有侍卫相随。无论去哪儿,他们都要确保沮授跳不出燕北的五指山。

    除此之外,对于沮授的生活,他们不敢有丝毫打扰。

    ‘哗’地一声,屋门被推开,沮授迈着有些不便的步子走出来,颌下的胡须被精修修剪显得豪迈,只不过此时他的表情非常冷淡,沉声说道:“我不去!”

    陈仲早就想到沮授可能拒绝赴宴,毕竟燕北亲自率军攻破了沮授驻防的城池,围城三月双方将士更是多有死伤,这种仇怨若换了别人还好说,可依照沮授守城时哪股宁死不降的气节,又哪里是这段时间就能消弭芥蒂的?

    因此,听到沮授冷冰冰的拒绝,陈仲也不意外,脸上恭敬仍旧不减,只是心中暗自有些不虞,笑着说道:“那……在下回报燕将军,就说沮先生您,身体不适?”

    沮授居高临下,看着台阶下拱手的陈仲眼中闪过寒芒……张举张纯之叛军势大,半年之间侵略如火,以燕北为首聚乌桓乱军,兵锋南向所攻皆破……其固然威风,但他也很清楚,这股叛军尽管掌握一时之威,却不施仁政,将幽冀二州祸害地乌烟瘴气。

    早晚要败亡!

    面前这个陈仲,沮授是知道他的,这些日子沮授也并未闲着,尽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发现无法逃脱之后沮授便偶尔教授门口的几个军士识字,交往之间也套出了不少消息。

    其中就有这个陈仲,这个表面上衣冠楚楚的壮武之士背地里实际狼心狗肺,听说在无极城还曾抢占民女导致苦主告上门去……将这种道德败坏之辈引为门下心腹,由此可见燕北也不是什么英杰人物!

    “身体不适?”沮授哼出一声,拂袖说道:“你告诉燕北,沮某人身体好的很,巨匪大盗的宴请,沮某就是不去!”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沮授又何尝不知陈仲想要以身体不适为托词,燕北不怪罪,也保全自己,两边讨好的心思。但说到底,沮授虽不自傲,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与风骨。

    要他向一介叛军低头?

    痴心妄想!

    沮授一句自己身体好的很但就是不去,让陈仲哑口无言,探手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见沮授已经转头说道:“汝不必在言,便如实回报给燕北便是……要如何发落,不必为沮某求情,要杀要剐,沮某接着便是!”

    话音一落,便是快步走入房中紧闭屋门。

    陈仲摇了摇头,看着门上透出的光影叹了口气……归根结底,他也无非是燕北的亲卫,事已至此他人微言轻,又能改变得了燕北与沮授哪一个呢?

    转过头,看着一旁扣刀跨立的武士都各个探头探脑地望着自己,陈仲一面向外走着一面呵斥道:“都看什么,老老实实在这儿护卫着沮先生!”

    出了院落跨上坐骑,向着将军府踱马而去。

    他要好好想想,这话该怎么给燕将军回。

    ……

    陈仲走了,将自己困在房中的沮授内心却无法平静。

    什么是造化弄人?

    他沮公与满腔热血想要报效汉室的时候,十常侍玩弄权术将整个朝堂搞的乌烟瘴气,皇帝大兴土木建文陵修皇宫,狗戴冠骑白驴不成体统……而他虽自负有才,却也不过是个捱过了黄巾之乱的小小县官罢了。

    数年之间,报效汉室的理想与冰冷现实无时无刻不让他感到沮丧。

    直到去年,调令一至,入邯郸为县令,治数万户之大县。这就好像溺水的人突然抓到稻草……他的机会来了!

    今年三月,朝廷下诏,化刺史为州牧统治各州,沮授甚至生出了想要投奔哪个州牧幕下一展所长,紧接着朝廷的诏令半年发的比以往数年都多……皇帝这是掌权了,沮授在那时候就觉得,皇帝一定会在今年将兵权从大将军府收回来一些。

    可惜这些事情现在对他来说是望尘莫及,太过遥远了。

    皇帝陛下自去年方知上进,却抵不住下面官员糊涂……诸如刺史王芬等人,妄为名士!

    提起王芬沮授恨得就牙痒痒,他倒不是觉得王芬想要废除刘宏是什么大过错,皇帝先前那般二次实行党锢,废了也没太大关系……他恨的是上下无法一心,做事不谋周全,简直是一个蠢货。

    废立这种事情,在大汉四百年历史中历经无数次重演,有能有德主导如此大事者,如那霍光伊尹,哪个又不是才能冠绝当世之人?

    冀州先刺史王芬,上马不识五兵,提笔难校书吏的蠢材,一介竖子尔,又哪里是汉帝刘宏的对手?

    沮授打开书卷,双目却始终无法聚焦在书案之上。

    北方有张纯、张举这样的强人,南边有区星等流贼,益州的马相、凉州的韩遂……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难道大汉真的像那些无道逆贼所说的那般,无望了吗?

    他的心,乱了。

    正当沮授思绪飘至九天之上,俯瞰着东汉帝国的芸芸众生之时,突然听到院落中传来木门开启的吱呀之音,接着便是缓慢而沉着的脚步于铠甲碰撞的声音自院子里清脆传来。

    “不要再劝我了,沮某是不会接受燕北邀请的!”

    烦躁地合上书卷,沮授自顾自地向屋外的人影说了一句,接着转过身将书卷盘好放回角落的书案上,动作楞了一下,有些无力地萁坐在地。

    自叛军攻下邯郸称,沮授便再没什么好友或是访客了,平日里来的最多的不过是来送酒食的叛军罢了。

    还有谁记得自己呢?

    方才沮授便是想到这个,致使他神色灰暗……这座院落虽不是监牢,却更胜监牢,将他顶天立地之人禁锢于此。

    门外的人影并未因沮授冰冷的语言而退下,反而立在门口不知在等待什么,透过那一片阴影沮授知道立在屋外的并非陈仲,而是个身形高大健硕的男人。

    吱呀声起,屋里的木门被人从外推开,阳光投下长线映着屋内的莹灰在空中一闪一闪,投在沮授眼中的,是一张野心勃勃的脸上狭长而锋芒毕露的双眼睛。

    好一副威武体魄,尽管内衬一身闲武服仍旧披甲在身,鹰目里仿佛在寻觅猎物的眼光扫在自己身上,让沮授一双眉毛不自觉地拧了起来。

    这双眼睛,这张脸,好生无礼!

    “足下何人?”

    怨不得沮授觉得燕北无礼,他的眼神与表情太过肆无忌惮……如果说在范阳郡时的燕北全身上下带着一股谦卑温和却胸有成竹的自信,那么现在燕北的气质便已经像一柄出鞘的利剑般,只看一眼便能摄他人于惭愧。

    他就像巡视自己领地的万兽之王一般,事实上,邯郸城,的的确确是燕北的领地。

    “你便是沮公与?”燕北看了看沮授,嘴角扬起些许笑容,轻轻点头像是在赞许‘沮授’这个名字一般,随后看着空无一物的几案歪了歪脑袋,说道:“把酒食都端上来吧,请坐。”

    随着燕北话音一落,屋外的从人流水般地奉上酒食,燕北自顾自地端着酒樽让从人倒酒,看着沮授说道:“先生问在下是何人?邯郸城以北方圆五百里之地,是我的;这里是我的城池、这是我的屋子,而你沮公与先生也是我的,是我的俘虏……我是燕北,恰逢今日风和日丽,请先生饮一樽酒。”

第54章 趋利避害() 
沮授的眉毛拧成一块,缓缓坐下看着燕北悬在半空中敬向自己的那樽酒。

    燕北比他想象中更年轻、更强壮,也更富有攻击性。

    “沮某不与贼人饮酒。”沮授看着稳操胜券的燕北摇头,并未端起自己面前已被倒满清冽酒液的酒樽,用轻蔑的眼神回应燕北,摇头嘲笑道:“难道阁下只会对在下这种阶下之囚耀武扬威吗?却不知沮某的今日便是阁下的明日!”

    燕北收回端着的酒樽,脸上不见尴尬,这种会面的情形他早有预料,笑着点头随后左手护在端着酒樽的右手之上一饮而尽,随后还像沮授拱了拱手,仿佛二人是在相互敬酒一般,随后在酒樽放到一旁,自有捧着酒壶的从人倾满酒樽。

    “这您恐怕说错了,沮先生的今日绝非燕某的明日。”颇有些自负又自得地笑着,燕北说道:“燕某的明日,大概是钢刀加身或是箭矢穿胸……恐怕燕某的敌人绝不会像阁下的敌人一般仁慈。”

    沮授笑了,燕北倒是个明白人!

    “那沮先生以为,燕某离所谓的明日,还有多远?”

    燕北向从人轻描淡写地摆手让他们下去,既然沮授不吃东西不饮酒,他也不管沮授如何想法,自顾自地吃食饮酒,旁若无人。

    沮授看着燕北这幅模样,心里也不由得称赞燕北一句,虽然他是看不上燕北这样的人,但内心却认定这样的人能做到今日这般,也是有他的优势的。至少此人就算知道自己终有一日难逃败亡却仍旧如此面无波澜心平气和。

    有一份气度在身。

    “此时此刻,将军不在府中饮宴,却跑到关押沮某的宅院中饮酒……恐怕不日遍会生出内乱吧。”沮授开玩笑般地说出一句,倒是端起酒樽自己饮了一口,随后才说道:“燕将军,你究竟想做什么,叛军攻城大多劫掠城池,你却不这样反倒张榜安民,难道真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大营想要治理下去吗?若是如此,就算不向南进兵也该在邯郸这四战之地布下重兵返平乡城坐镇各地,你图的是什么?”

    邯郸城不容易据守,却又首当南面汉朝兵锋……在沮授心里燕北是个有勇力却无大略的短视之人,若想安稳地坐镇邯郸,至少要将南边二百里外的邺城打下来,就算不这样也该在邯郸操练兵马。可若是短视之人便更该将邯郸城劫掠一空远遁而去。

    无论如何,绝不是现在这般模样。

    “沮先生是在想,燕某为何不害怕么?”燕北擦了擦嘴,咧嘴笑了,摆手说道:“您不该为我担心,我若被汉军击败,您也就重返自由之身,何乐而不为?”

    “前几天我的探马告诉我,皇帝自封无上将军带着好几万大军在洛阳城外跑马,又封了八个校尉,与大将军何进夺兵权……那些人聪明得很,谁不知道十几万乌桓人南下把冀州弄得乌烟瘴气,谁敢拿没练的新兵来打我?平叛的军队肯定从东北来,朝廷不会往这边派兵的。”

    燕北笑的肆意,轻扣两下几案说道:“我知道,邯郸破城之时,刺史王芬那万余兵马若向北驰援哪怕一百里,我就输了。您输给我,并非是邯郸城不坚固,也不是因为您的兵马不精,更非指挥不力,全赖援军不及罢了。”

    沮授听出燕北言语中有夸赞他的意思,却只是轻轻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