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兵夺鼎-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安然无恙么?想着燕北便接着说道:“让船队插幽州的旗号,扎上白幡……荀别驾修书一封派遣骑手传送陶谦,务必使其行以便利。”
第六十三章 万余甲兵()
,。
想到陶谦,燕北的胸口便觉得有些堵。【。】
当时怎么就不多砍一刀将那老匹夫宰了!
致使如今辽东的船队若想下江东都要偷偷摸摸……如果没有陶谦坐镇徐州,整个沿海地区,渤海的袁绍还尚未摆明车马开战,青州刘备不足为虑,江东亦没什么称雄的人物,可偏偏那就坏在这个陶谦手里了,导致如今运送刘虞尸身回还乡里还要偷偷摸摸的。
燕北口中所说如今比继位州牧还要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运送刘虞棺椁入土为安,再一个便是要筹谋将公孙瓒赶出涿郡,将来再以图击垮袁绍与公孙瓒。
“将军,眼下不需思虑进攻袁绍与公孙瓒,只需将严纲这一支兵马赶出涿郡即可,封锁幽州边境,便可使将军立于不败之地!”
自州府堂上退下,燕北在蓟县本从未置下田宅,不过初初一至,姜晋便奉上自己的孝敬,城中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与城外大片肥沃良田的地契,全部装在个小盒子里头送给燕北,令他哭笑不得。
在辽东军中这近乎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战利中五成交由将军部,也就是燕北私人,其余的才是士卒所掠。而实际上再加上层层将官克扣下来,最后能落到士卒手中的战利不过两成。
尽管克扣严重,却几乎不存在什么贪墨,战后一切战利皆有专人登记,财货兵甲皆由匠人与燕北嫡系商贾计算价值用郡府金钱赎买,以五成价格购入郡府,再分门别类地交由铁邬再锻或是商贾出售各地,为郡府赚的大量财物。
数年征战,燕北军在整个北方甚至超过汉王朝北方版图的广袤地域形成庞大而有效的销赃,哦不,是易货渠道。
庞大的资财供应兵甲器备衣食无忧的职业武士,成为燕北军强大战力的基石后盾。
姜晋上交的地契燕北没有不收下的道理,不过却并未入主城内,而是直接住进城中大营里。如今战事将至,蓟县人心浮动,燕北并不愿在未能完全掌控蓟县的时候以身犯险……刘虞可就是死在州府里,这件事在燕北心中就像一块大疙瘩,无法消去。
这大约也正是典韦带着心腹武士寸步不离守在燕北身边的原因。
听到郭嘉的话,燕北坐正了身子,问道:“立于不败之地,此话怎讲?”
“属下知晓将军急于为刘府君复仇,正如将军所言,如今当务之急并非是继任州牧。但尽收幽州之地却亦是重中之重,辽东一地兵马虽多,目下却只能聚起蓟县这万余人马,麴将军部正在辽东招兵买马,我等最需要的便是时间,此际南下与公孙、袁绍作战颇为不智。”
郭嘉含笑拱手,起身在帅帐中燕北身后悬挂的幽冀地图上比划着说道:“眼下公孙瓒与袁绍争锋冀州,而将军于幽州大可置身事外,收拢幽州诸郡为我所用。以沮君安定幽东,遣一强将驻守代郡以摄冀北,择一守将镇守涿郡以安民心,派遣使者分至冀州公孙瓒与袁绍处,言明我州不入冀州,到时将军镇蓟县谁敢北上?”
郭嘉仿若说笑间便为燕北勾勒出尽收幽州的美好蓝图,探手指向冀州道:“二獠相争已成定局,如今三家态势以公孙兵强而袁氏稍弱,我部虽有潜力却欠缺时间,因而无法在此际踏足冀州战场。但二獠孰敢北上,便势遭我两家联手钳制,我州不战,便立于不败之地矣。”
“哈,不战自立不败之地。奉孝亦无需遮掩,这强将自是麹义,守将当为高览。”燕北朗声笑出声来,不过对这样的筹划并非十分满意,而是问道:“倘若燕某待得天时,出幽州征战,又将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尽收幽州与掌中,燕北不介意做上一年半载的缩头乌龟,但若天时一到,再据守州郡则为不思进取,于燕北看来他迟早是要兴兵复刘虞之仇。即便刘虞的死已经成为一笔糊涂账,但总归是不会脱离公孙瓒与袁绍这两个选择……于公他要成为北方霸主才能保证自己在这乱世活下去;与私要为刘虞复仇。
与这二人开战,势在必行,无分早晚。
“将军想取冀州?这是好事,不过冀州之大,尚要徐徐图之,不过若天时一到,大可发兵冀州,不过在此之前尚要坐观成败。”郭嘉说着言语便转向凌厉,探手指向涿郡西南处要道,说道:“若高校尉驻守涿郡节制众将,可大军据守五阮关;麴将军则将兵驻代郡灵丘;一旦局势有变,便以高校尉将兵取中山卢奴,麴将军取常山真定,威慑巨鹿;另遣小股骑兵突破封锁联结张燕、韩馥,遥制众军,据守地势险要自三面向冀中进攻,率先击败公孙瓒!”
一语中的。
燕北大悦,抚掌笑道:“伯圭取冀州所虑者无需许多,一股脑击溃守军抢占郡县,管打不管治,强募兵员掘坟盗墓,短期内兵势膨胀使其于青冀之间声势浩大,但长期来看兵势不稳、军心不定,其以强兵之势久攻袁绍,不胜则兵马疲敝,是以初胜而后败,反倒使袁本初在冀州得三郡之地。”
“燕某若取冀州,只需夺下常山,能与张燕联军,授其印号便可大掠伯圭腹背,乃至联孟德共击伯圭。至于中山,便是麹义屏障,一旦联军势成,则伯圭再难翻身!”燕北说着,带着笑意骤起眉头,看上去有几分复杂,道:“至于韩文节,却是没太大用处,战阵上指望不上的,不过若黑山张燕不愿出兵,倒可取韩文节占据大义。”
大义,讨董之后的天下,还有所谓的大义吗?
燕北说起这两个字便带着难以抑制的嘲笑之意,天底下哪里还有大义、道义,到处烽烟起,道义早已坠入尘埃里,留下到处的血腥残忍罢了。
第六十四章 欲壑难填【七夕快乐】()
,。
什么是如今的诸侯?
掌握兵权,拥有治权,草狗都能自称诸侯。
对天底下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并非地盘,而是兵权。越强大的兵权,便越容易得到地盘。
当今天下混乱,流离失所者甚多,兵员来的容易得很,但最困难的则是甲胄与兵刃的来源。
不是谁都有足够的铁矿,而成百上千的熟练工匠对许多人而言更是奢望,更别说还需要有旁人难以企及的财力。整个天下,能够同时具备这三点的,不过只有南阳袁术等寥寥几人而已。
但是很巧,燕北这个出身卑贱的辽东崽子,全都有!
他有安平乡铁矿与山下锻炉源源不断地出产铁锭,他有张雷公率领下的上千工匠为之赶制兵器甲胄应对战争,他更有辽东数千顷私田与直逼两万顷的辽东赋税,何况还将在今后掌控整个幽州的钱粮税收。
即便不算尚未掌控于手中的渔阳铁司,他都不会缺少兵刃甲胄,更何况还有乐浪郡逐渐兴盛的自造檀弓与高句丽年年进贡的劲弓。
天底下没有谁拥有这样的豪气,能够挥手间将上万件兵刃甲胄送与旁人。
但燕北可以。
蓟县的议事结束不久,骏马嘶风的骑手便奔往辽东与右北平,命高览于右北平及辽西二郡就地募兵,麹义在辽东与乐浪二郡补足兵员,调派民夫先行前往广阳郡。【。】
除此之外,麹义还收到燕北的一道密令,待辎重全数运抵广阳郡之后,麹义率领兵马攻打渔阳王氏邬堡。
燕北一直在想,要不要给王松一条活路。幽州玄菟、辽西公孙氏先后除名之后,整个幽州都没有谁能够作为燕北的敌人,而王松除了那次公孙度举兵时翘起了尾巴,平时都非常乖巧,从来不朝燕北呲牙。
因此燕北一度想要放王松一条生路。
但就在与郭嘉密谈定下针对冀州战事的举措之后,坚定了燕北要将渔阳王氏斩草除根的想法。
王氏是渔阳豪强,势力庞大时并联三郡中三座关键城池,若燕北前脚在幽冀交界与公孙瓒交兵,王松后脚在州中作乱,便能直接截断广阳郡与辽东郡的联系,甚至切断他们的退路……燕北不能没有退路。
冀州不重要,幽州也不重要;北方霸主、争雄天下,甚至什么大势、胜败,都不重要。
燕北想活,但他不怕死。
中平元年他敢随兄长直走冀州投身黄巾,如果说那时他本就除了性命一无所有不算什么的话,中平四年抛弃一切谋刺陶谦,后来又放下唾手可得的冀南王只身北上为张纯赴死……燕氏子从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
乱世给了生于贫贱的青年将天捅个窟窿的勇气,这固然有生正逢时的喜悦,可说到底,人在乱世更是身不由己。
他追求的是富贵,是权力,可说到底不过是与生俱来内心里的不安在作祟,劳心费神地使尽手段想要活下去罢了。
若给他一个理由,他仍旧愿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心中远超性命的忠义而死,但若没有这个理由,他便仍旧要受到趋利避害的不安所支配,活下去。
后路,不能断。
王松,必须死!
这一年,董卓死后他的散兵游勇尽管齐心协力入主长安,但他们并没有继续支配西凉叛军马腾、韩遂的威望。李傕郭汜的掌权,天下许多人的看法与燕北一般,不过认为是几个撞了大运的小人物翻身罢了。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还做着护乌桓校尉的燕北突然有一天带着十万乌桓兵打进了洛阳……谁看起来不觉得这事像个笑话?
这个时代总是持续地重复着历史的吊诡,虎视天下的董卓已经超越了前辈霍光在世时的地位,正朝着有汉四百年从未有过的权臣之路进击着,猛然间却被自己一手提拔的并州士人王允与备受信任的并州武士吕布合谋刺死,十余万大军轰然崩塌。如果说这还不算形式急转而下的话,四名中郎将的作风各异则直接给这支活跃在灵帝之后称霸天下的凉州军判处死刑。
作战勇猛的徐荣转而倒戈,心怀鬼胎的段煨按兵不动,更遑论倨傲不已的董越被一意孤行的牛辅因为区区占卜杀将夺权。
盛极一时的凉州军随着首领董卓的死在旦夕之间被打落谷底,分崩离析。
却被李傕郭汜、贾诩张济这些个小人物为了活命重新聚集在一起,甚至围困长安城逼死王允吓走吕布,人们以为这便是凉州军最后的辉煌了,谁知李傕等人硬是凭着这场东风跻身朝堂,顷刻间便挟持天子成为天下少有的权贵。
紧接着,战胜之后的分赃,形成皆大欢喜的局面。
率军驰援凉州老乡董卓的叛军头目韩遂受封镇西将军,率领大半叛军回还金城,继续实现其‘凉州事,凉人治’的政治理想;而几年铁与血的混战中脱颖而出的马腾亦成为叛军中另一派系的首领,受封征西将军,屯兵于郿县。
西北不平,隔着高耸如云秦岭的另一边,益州亦不安定。刘焉入主益州之后对内打击豪强,对外则依靠张鲁据守汉中截断道路,打造舆驾谋划称帝,借机称病将留滞长安的儿子刘璋召回。
孙坚死后,横扫淮南的袁术痛失左膀右臂,但仍旧拥有压制群雄的底气。在袁绍欲另立刘虞为帝一事造成兄弟阋墙的裂痕之后,袁术欲除掉袁绍的盟友曹操,与朝廷任命的兖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