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

第214部分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第214部分

小说: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知道邢子安眼下必然正因着什么事处在烦心当中,自己不过是适逢其会,自己撞到了枪口上,才吃了这样一番挂落。

    雷鸣忍不住仰头望天长叹,这叫他回去,该怎么和战士们说啊

第三百八十三章猜测() 
三百八十三

    “雷营长?”

    正默然走在路上的雷鸣,忽然听到有人在耳边叫他。

    听着声音有些熟悉,一时间却想不起是团部的哪位熟人,直等扭头仔细看去,才认出出声叫住了他的,是哪位在整个根据地里都大有名气的一营二连连长,安国。

    “安连长,你来找团长汇报工作?”

    雷鸣看了看安国走来的方向正好与自己相反,应该是才要去团部找两位团首长说话。

    听到雷鸣的问题,安国笑着点点头,“刚领了十几套被服,找政委报备一下。”

    他今天带了王四喜一起到团部来,才从军需处领了十几套单衣被服,眼下王四喜还在那边看着东西,而自己是要去找政委报备一下,顺便再汇报些其他的工作。

    在向雷鸣解释过自己的来意后,安国看着雷鸣的面色,踌躇一阵后,终是开口问了一句。

    “雷营长,你的脸色不好,是出了什么事吗?”

    安国的问话,让雷鸣只能苦笑以对。

    但他还是将自己的来意说给了安国听,说起鬼子和伪军大肆征粮的情形,说起自己那位排长的以身护民,在一旁充当听众的安国只感到一阵唏嘘。

    可在这种事情上面,他也难以劝说什么,最后只能夸那位牺牲的排长一声好汉子,然后又与雷鸣说了几句后便相互道别。

    雷鸣还赶着要回二营的驻地去,安国也要赶紧去找政委邢子安汇报工作。

    两人自是分开,安国循着雷鸣的来路,径直寻到了团部的所在。

    却见到正蹲在门口满面愁苦的团部警卫李兴旺,安国不禁感到一阵好笑,今天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见到的每个人面上都带了这样的神情。

    安国凑上前去笑着同李兴旺打了声招呼,李兴旺见是安国过来,也出言与安国打了声招呼。

    作为团部的常客,安国和团部的这些警卫们自然是熟悉的很。

    所以当安国问起李兴旺为何会露出这副神情的时候,李兴旺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向安国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安国仔仔细细的听了,这才知道李兴旺烦心的与雷鸣却是同一件事情。

    这几日他刚好带着战士们进山进行了一场特训,所以对外面消息的了解还有些迟滞。

    如今先后听了雷鸣与李兴旺两人介绍,安国心里已有了明悟。

    看来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阳城县的鬼子们可是搞出了一样不小的新闻来。

    安国轻轻皱了皱眉头,他可不相信鬼子只是无缘无故的就做了决定,开始大张旗鼓的从乡亲们手上收缴军粮。

    阳城县周围的不少村子都和根据地有着联系,鬼子收缴军粮的动作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来者不善啊。

    安国一边想着这些事,一边在李兴旺的带领下进了团部大院。

    又和团部院里其他相熟的参谋警卫打了招呼,安国这才站在了正中堂屋的门口。

    眼下秦德润和邢子安两人正在里面说话,安国要找邢子安报备被服的事情,却是要进去找邢子安说一说话的。

    “我看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咱们的侦查员已经派出去了不少,地下党那边的消息下午也能送来。”

    “就害怕鬼子这是憋着什么幺蛾子,要逼咱们主动出击和他们死战。”

    “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听着屋里秦德润与邢子安两人的谈话声,安国能听得出两位团首长心中的愁绪。

    鬼子忽然的就来了这样一出,明显的是有剑指沛公的味道,根据地必须尽快做出应对的方案来,才能在接下来的对局中不至于落在下风。

    安国的思绪一转而过,心里也开始担心起根据地周遭的局势来,但口中的声音却还是洪亮的很。

    提气高声喊了句,“报告。”

    秦德润与邢子安两人循声看来,正看到笔挺站在门口等待答复的安国。

    两人遂冲着安国笑着点了下头,面上原本的愁绪,也都稍稍收敛了几分。

    “进来吧。”

    邢子安笑着对安国招了招手,随即疑声问道,“你今天过来是什么事,又想下山去找鬼子的麻烦了?”

    由于一营营长江宏宇一直都在李家坪一带,守卫着根据地的门户,而安国的二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的上是一支团部直属连队。

    所以在这小半年里,安国可是常常要跑到团部这里请求军令,带着属下的战士下山去找鬼子的麻烦。

    这样一趟趟的练兵下来,二连的战士们、尤其是二连特务排的战力增长是显而易见的,秦德润他们也乐得安国练出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兵来。

    所以对安国每次所选的目标,若是没有太大的疏漏一般都会应允下来。

    今天见安国再次过来,虽然想到安国已有大半个月没来请求过这种下山练兵的任务,但邢子安还是下意识的做出了猜测。

    “其实我是想来军需处领一些被服来,这春天都过去大半了,好些战士还穿着棉衣呢,去年的衣服又烂的没法穿了,我就想着给他们换个新”

    安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对着秦德润和邢子安解释起来。

    邢子安笑着点头表示了然,想了想后,又关切的问道,“你领了多少套,够用吗?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批个条子。”

    邢子安说出的话,让一旁的秦德润不禁有些意外的扭头往自己的政委面上看去。

    要知道邢子安平日里虽然瞧着和善,可他的这位政委却是最重规矩的。

    每支连队的军装配发都有定额,邢子安的这种言辞可是少见。

    不过秦德润转念一想就很快恍然,自己却是一直想着鬼子征粮的事情,导致思绪转的慢了些。

    安国的二连眼下可算是团里战力最顶尖的一支队伍,莫说邢子安了,就是自己对安国的二连,也常常是大开绿灯,给他们在训练装备等地方分一些福利。

    自己做得,自己的政委当然也能做得。

    反正,如二连这般的优秀连队总该有些特权不是?

    想到这里,又看到安国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秦德润便笑着跟上邢子安的话头,继续问道,“你要还有什么难处就说出来,有我和政委替你做主,怕什么?”

第三百八十四章时刻准备着() 
三百八十四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

    两位团首长的态度,让安国的心绪轻松了许多,他笑着出言解释起来。

    说了些连里工作上的事情后,却终究是没能忍住,问起了鬼子这次征粮的事情。

    安国身上有个连长的职务,也算是团里的中级军官,在这种事情上,秦德润和邢子安两人当然没有瞒着他的意思。

    所以当安国问起以后,他们便将眼下所得的情报挑拣着大概和安国说了几句。

    但在安国问起更详细的内容时,却得知眼下团里还没有掌握更细致的情报。

    阳城县地下党的消息最快下午才能送来,而马上就要回到二连临河村驻地的安国,却是必然等不到情报送来的时候了。

    “团长,政委。”

    “我们连前些日子执行任务的时候曾经去过毛门村,村里乡亲手上剩下的口粮本来就没剩下多少,眼下再叫鬼子这么一强收,乡亲们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本已准备离开团部的安国,终于还是没有忍住,停下了自己就要转过的脚步,向着秦德润与邢子安两人说起了毛门村的事情。

    毛门村,便正是雷鸣先前所说,他手下那位排长牺牲的村子。

    鬼子和伪军昨天到毛门村大举收粮,虽然被二营的那位排长意外打乱,平白引起了一些波澜。

    但到了现在,鬼子的收粮行动必然已经结束。

    安国思及先前去往毛门村时所见的景象,想起当时几位乡亲与自己说话时的模样,只感觉自己的心情里起了股莫名的压抑。

    被鬼子强收了粮食过去,村里的乡亲往后的日子必然是过不下去的。

    离夏粮收采还有些日子,况且,就算夏粮如期成熟,只以鬼子如今的吃相来看,又是否会给乡亲们留下足够的口粮来?

    恐怕,也是难以说得清楚的。

    安国的担忧,自然也正是秦德润和邢子安两位首长先前考虑过的难题。

    “唉”邢子安长叹出声,看着安国沉声说道,“鬼子打不到咱们,却是苦了众乡亲。”

    “你先回去,眼下的局势,随时都有可能要你的特务排出发收集情报,你可不能大意。”

    听邢子安说,随时都有可能派自己二连的特务排出发执行任务,安国的精神不由一振,重重的点了下头。

    “是!”

    而后才离开了团部,在军需处找到等了多时的王四喜,由王四喜推着一辆小板车在前,两个人踏上了回归临河村的道路。

    等回了连里,安国先是把这次领来的被服按照先前的预案分发下去,然后便缩在了连部,开始静静思虑起这回变局对整个根据地的影响来。

    鬼子的动作显然并不是心血来潮,由自己从团部听来的消息来看,鬼子的收粮行动可是在阳城县周遭的数个村子里同时展开的。

    但也就仅仅局限在了阳城县的周围,不远处的其他几个大县那里,却并没有听说鬼子有这般收粮的行动。

    所以秦德润他们只略一讨论,就立即推翻了原本的第一个猜测。

    阳城县鬼子这一回的收粮行动,并不是整个山西境内所有鬼子的共同行动,也就是说,并非是鬼子前线粮草吃紧,这才动了在沦陷区大举征粮的心思。

    再将整个事态局限在阳城一县地域来看,鬼子的心思岂非就明白的很了?

    必然是冲着青阳山来的!

    不管那大和田修人心里存了怎样的念头,他的这番动作绝不可能只是心血来潮。

    可是眼下安国手头掌握的消息实在太少,所以任凭他想破了脑子,最后也没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来。

    所以在想了一阵后,安国只能无奈的放弃,从自己的连部出来,转而去了连里各排的所在视察工作。

    如今整个二连的训练早就走上了正轨,无论是项明等人主持的普通步兵排,又或是自己亲自关照的特务排,排里的每一名战士基本都已到达了眼下所能到达的顶点。

    这样一支连队,除了未曾经历过上百万人数规模的大型会战以外,几乎不亚于安国曾经所见的任何一支精锐。

    不过,无论是安国的几个步兵排,又或是他全心打造的特务排,这些战士们从始至终就不是为了参加大型会战而进行训练的。

    要知道,九团的看家本领可就是游击战,更不用说特务排这种意义非凡的特种部队了。

    况且时间到了现今,除去南边少数的几个地方外,同鬼子之间的大规模会战,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土壤。

    就像延安那位主席说过的,往后该是同鬼子之间的持久作战,如敌后根据地进行的小股部队破袭游击作战,才是对付鬼子的主要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