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天下-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的影子、水的波光”,曾经执着的快意恩仇,身边如许的似花美眷,如今才知“只是过往,是过往”;低吟着杨过那等了十六年、立于深谷之上仍不见小龙女的无边孤寂和绝望。金老先生这么写道:此时的山顶花香浮动,春意正浓。我们的杨过却只眼望着深谷,让十六年的忧伤一夜间催白了他的头发。
此时的杨过只是念着小龙女:“跃入了这万丈深谷之中,这十六年,难道你不怕寂寞吗?”--想象着她的孤独,以及没有她就化解不了的自己的寂寞,直到这种心情纠缠成了某种魔力,直叫他终把自己也投入了那万丈深谷之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
张靓颖最好的演绎出现于“啊”的那一声感叹,犹如天籁,带人闪回到那些深谷外杨过的十六年,深谷中小龙女的十六年,和两人重逢那一刹那恍若从未分离的物是人是。于是高音缭绕,戛然而止。而雕》中最动人心弦的部分也正在于此。
金庸大师众多作品张佑独爱《神雕》,而翻拍了多少次的神雕,唯有这歌才遂了他的心愿。
当初第一次听这歌时他很疑惑,如果写的真是杨过的心曲,为何由女子来演绎?
后来才想,这种痛入心肠的情思,也真得由着一位聪慧的女子来用心唱,唱着这个男子十六年的辛酸,唱着这个男子的愁肠和痴狂,唱得越是回肠荡气,唱得越是哀婉动人,越是能叫你听着听着、就想着真是该好好地疼惜他了。
他当然无法唱出靓颖那样的海豚音,不过却也尽力去表现那种感情,略嫌深沉的嗓音比之清亮的女声更添一份沧桑,申婉儿和李贽不知后文发展倒还罢了,张若瑄却一下听明白此歌描写的就是杨过那十六年的凄苦生活,勾抹挑滑琴弦之间,心思也仿佛飞到了绝情谷峭壁之上,亲眼看到杨过奋不顾身的跳下了万丈绝壁,然后,痴情的小郭襄也跟着纵身跃下……
一曲终了,眼泪已经不知不觉顺着香腮滚落而下,她按住尚在轻轻颤动的琴弦,幽怨的望着张佑:“哥哥,小龙女与杨过分别十六年后,毕竟有了个美好的结局,小郭襄痴恋杨大侠,你就不能给她一个好一点的结局吗?”
“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申婉儿却喃喃自语着这句,不知为何,脸色有些苍白。
李贽有些疑惑,因为已经发表出的《神雕侠侣》尚未写到十六年后,于是忍不住问道:“十六年后?杨过和小龙女要分别十六年么?”
张佑点了点头,也有些伤感:“我也是没有办法,杨过性格已定,本文的主旨也是描写爱情,所以,他是万万不会接受小郭襄的……”
“为什么一定要分开十六年呢?十年八年还不行么?”李贽又问。
“行文需要罢了,虽然是段虚假的历史,有些地方能契合还是契合的好,十六年后,正好蒙古大汗蒙哥征宋……算了,等你看完就知道原因了。”
说着一顿,张佑又道:“这首歌其实不适合我唱,女子声音清亮高亢,更适合表现。若瑄,论音律你是行家,抽空写好曲谱做好配乐,找个唱歌好听的让其传唱吧……嗯,最好等到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全部完结之后再说。”
“嗯,我明白,其实姑姑唱最合适了,可惜……”
是啊,李妍另一重身份如霜姑娘可是宜春园歌仙呢,只是如今她已成了自己的女人,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以那一重身份出现了。
不过,让她唱给自己听倒还是可以的嘛。
想到此处,张佑不禁又有些得意起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阁老评语()
难得聚在一起,张佑和李贽他们探讨了一番关于《明报》未来的发展,不但听取了他们的建议,还按照后世报纸的运作模式给他们提了不少建议,比如成立自己的采访团队,比如成立广告部,再比如有选择性的登载一些娱乐花边新闻,等等等等,不禁为三人大大的开了一次脑洞,明白到,原来报纸还可以这么弄。
看看时间不早,张佑起身告辞,张若瑄也跟了出来,她出来时间也不短了,也该回去看看张居正了。
李贽和申婉儿亲自将两人送到门口,不想外边居然又聚了不少投递作品的读书人,免不得又是一番热闹,不过张佑已无暇再和他们多说,早早上马,张若瑄也上轿离开,空余那些读书人暗暗好奇,猜测能被总编副总编亲自送出来的那名青年到底是什么身份。
耽搁了小半天,等张佑赶到格物所的时候,夕阳西下红霞漫天,未化的白雪都被浸染的变了颜色,如梦如幻,犹如进入了童话世界。
匠人们大多数已经下班,没了白天的繁闹,显得静悄悄的。
和看门的打过招呼,张佑牵马入内,走没多久,正好看到耿孙氏蹙着小脚过来,忙迎上前打招呼:“若娘,晚上做的什么好吃的啊?”
“少爷怎么这么晚过来?炖的红烧肉,还熬了白菜粉条,郭先生他们都没走呢,您也留下来吃饭吧。”
“好的,正好饿了,说的我都快流口水了,老钱没在吗?”
“少爷……不跟你说了,我再去炒几个菜。”听张佑提到钱倭瓜,耿孙氏顿时有些羞涩,白了张佑一眼,扭身向回走去。
张佑暗笑,贞洁烈女也架不住赖汉子勾搭,瞧这样子,钱倭瓜的春天快来了。又想起当初二狗失踪前耿孙氏信誓旦旦跟自己说的那些话,不禁替钱倭瓜捏了把汗,心说别看耿孙氏的态度好像松动了,想要越过心里那道坎儿,估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叹息着,他也拴了骏马,向郭造卿的办公室方向走去。
郭造卿和赵士祯徐光启果然都在办公室隔壁捣鼓热气机,不光他们三人,赵振宇也在,太过专注,连张佑走进来都没人听见。
有如此废寝忘食的科研工作者,何愁大明科技不日新月异呢?张佑既是感慨又是欣慰,怕吓到他们,故意咳嗽一声吸引他们注意力后才笑道:“我的大科学家们,科研重要,身体也很重要嘛,耿孙氏可是已经做好饭了,你们难道不饿吗?”
“科学家?科研?什么意思?”郭造卿笑问道,张佑嘴里经常会吐出一些新鲜的词汇,对此众人早已习惯,是以并不如何惊讶。
“呃,西方人的说法,他们把专门搞格物研究并取得成绩的人称作‘科学家’,把格物这一类事情称作‘科研’……不说这些了,你们不饿啊?”张佑摸了摸鼻子说道。
“不说还真不觉得,你这一说还真饿了,走走走,先去吃饭,咱们边吃边说。”郭造卿大手一挥,当先向外走去。
赵士祯和徐光启笑了笑,也往外走,赵振宇爬在旁边桌子上,手里拿着纸笔没动地方,张佑上前一把将笔夺过来,瞥眼见纸上画着草图,笑道:“一会儿再画,先去吃饭,这是命令!”
说着扯起他来往外走,嘴里不停:“你这小子,放着如花美眷不回去陪着,不怕回去你老婆收拾你啊?”
这本是玩笑之语,赵振宇却面色大变,急忙低下了脑袋:“没,没事儿,她,她挺支持,支持我的。”
“支持好啊,俗话说的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不好找,既然碰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听说昨晚脸被猫抓了?女人都是听觉动物,多说点甜言蜜语,哄着点就顺过毛来了。”
郭造卿走在前头回头噗笑:“从哪儿听来的俗话?我咋就没听说过呢?”
张佑嘿嘿一笑:“先生虽说学富五车,毕竟还有没听说过的,不容易嘛。”
赵士祯笑道:“肯定是张大人自己编的,郭先生没听说过也正常,不过细想想,这话倒也有些道理,张大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这才可以专心做大事,不然后院儿总是起火,每天光忙着扑火,可就没心情做别的咯。”
张佳琳和兰琪确实处的不错,是以张佑得意一笑,嘚瑟道:“那是,不看看我是谁,别的或许不行,论到对女人心思的了解,我若认第二,可就没人敢认第一了。”
这下连不善言谈的徐光启都被逗笑了,赵振宇的头却闷的愈发低了,鼓了好几鼓,想把继父的事情说给张佑听,却觉丢人,强压着又咽了回去,暗暗祈祷,希望躲格物所几天之后,苏蓉能有所收敛,别再闹了。
回到家时张若瑄居然也在,李烁李岩,再加上张佳琳和兰琪,五女共处一室,春兰秋菊,各具擅场,饶是孤灯如斗,乍然走进,仍觉富丽堂皇。
“若瑄什么时候来的?”张佑笑着将斗篷递到迎上来的兰琪手里,笑着坐到了张佳琳的旁边。
“有一会子了,父亲吩咐我过来的……”
“是不是申阁老说了些什么啊?”张佑探手从桌上拈起一枚葡萄丢在嘴里。
张若瑄笑了:“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确和申阁老有关。”
“那和今天的弹劾有关么?”张佑又问。
“自然免不了说说,申阁老挺担心的,还是父亲把你当初对此事的分析说给他听,并告诉他之所以有如今局面,其实都是你的计策,这才让他安心。”
“老申最近着实对我改变看法了啊,”张佑自得一笑,又问:“听说都是我的计策他就没夸夸我么?”
这话让五女同时翻起了白眼儿,一副不认识他的模样。
“父亲还真说了,说申阁老听了你那‘蒋干盗书’之策只评价了三个字,‘小狐狸’,小妹愚昧,也分不出他这是夸你的还是骂你的。”
说着,张若瑄掩嘴轻笑起来,其余几女也被逗笑了。
张佑却一点儿都不脸红,哈哈笑道:“明明是夸我嘛,你才冠京华,怎么连这都听不出来?”说着一顿,正色道:“还说了别的么?”
第四百九十三章 聪明的兰琪()
“主要就是说了这些,剩下还提到了红薯和玉米种植,还有不到俩月就要过年,今年立春在年前,眼看就又到春耕的时候了,他想从父亲那儿讨个准主意……”
民以食为天,这自然是头等大事,可惜连张佑都没有完全的把握,毋宁说张居正了。
“这事儿要是依着我,自然是大面积推广最好,不过咱们毕竟没有种植过,真想大面积推广的话难度肯定很大,那些士绅们估计是不会冒这么大风险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先小面积的种植,等真见到成效,用不着推广,他们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哥哥总算说实话了,看来连你自己都没信心,”张若瑄道,接着话锋一转:“不过申阁老可是对你有信心呢,他想明年在自己老家的地里种植几百亩试试。”
“哦?”张佑诧异的挑起了眼眉:“他真这么说的?”
张若瑄笑吟吟的点点头:“我还能骗你不成?”
张佑哈哈笑道:“不愧是当阁老的,就是有眼光,我相信,等到明年秋收,他一定不会失望的。”
“但愿吧,”张若瑄笑道,其实却没有什么信心,不过仍旧说道:“父亲也说会全力支持你的,另外还有刑部尚书潘大人,申阁老说也愿意在此事上支持于你……”
“这么多大人支持你,可千万要成功啊。”李烁说道,神色间难掩担忧之色。
张佳琳和兰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