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朝天一棍 >

第21部分

朝天一棍-第21部分

小说: 朝天一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京曾试探并招引过吴其荣为他效命,但他却无法打动这个年青人。
  其实吴其荣不是不动心,而是他有几点顾虑和隐忧:一,他知道蔡京是极为老奸巨猾的人,而且位高权重,跟这种人做人难、做事也不易,只有他把自己吞掉,没有自己能吃掉他的事。
  二,蔡京手下高手如云,人材极多,自己虽然也是不世人物,但纵能受其重用,也斗争必多,他喜欢享乐,只对有兴趣的事有兴趣,但可不愿意把时间心力耗费在明争暗斗上!
  三,蔡京打动他的方法,他不喜欢:好像一副只要跟了他就会荣华富贵、青云直上的样子,他觉得没意思。
  何况,他想跟从雷纯。
  他喜欢雷纯。
  因为他跟雷纯做事,可以使他满足、骄傲,甚至更像个男子汉、大丈夫。
  这只是第一个理由。
  原因可不止这一个。
  雷纯还能“对症下药”:由于多指头陀的引介,雷纯一见这个年轻人,就摸清楚了他的性情,她马上把“六分半堂”里三件“最重要的事”都交给吴其荣去办,而且还跟他这样说:“你是人材,我们六分半堂虽然在京城里也是数一数二有实力的帮派,但还是请不起你。你若能为我们做事,我们惟一能报答的,就是给你做大事,和做重要的事!”
  就这一句,惊涛书生就服到了底。
  他本来就对雷纯好感,而且更不惜为她卖命。
  因为他只要个“识货的人”。
  雷纯赏识他。
  更且,其实雷纯也口里说并非“请不起他”,但在他加入“六分半堂”,只要他要,银子花不完;也只要他把“大事”做好,他的地位就屹立不倒,而不需要去应付些什么官场上的事。
  专才,固然重要,但人材都得要银子培养出来的。
  雷纯派他“陪侍”苏梦枕,实则是“监视”苏楼主,对这任务,吴其荣初不愿意,但雷纯只向大家问:“我有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执行的人不仅要身怀绝技,还得要聪明绝顶,能随机应变,且又能忍辱负重的不世人物才能执行。”
  她一早已叫狄飞惊暗示大家,谁也不要挺身出来认这号人物。
  然后她又幽幽的道:“既能屈又能伸,武功智慧皆高的人,太少了……我心目中是有一个,但请他做这事,确又太耗费了他这等人材,太过委屈了他。”
  说着时,眼尾瞟向吴其荣。
  吴惊涛便立刻出来表明愿为效力,雷纯也在表欣慰之余,马上补充了这任务的重大意义:“你表面上是陪伴一个病人,但这病废者却是当今开封府里第一有势力的可怕人物,他随时可能复起、造反、对抗我们,他一个人胜得过一支军队,但,也只有你,能一个人制住一支军队。”
  从此,吴惊涛便盯死了苏梦枕。
  苏梦枕在形格势禁、病入膏盲而又遭树大风喂毒纵控的情形下,加上惊涛书生这等人物昼夜不懈的监视,他才无力可回天、无法可翻身,最后只好一死以谢天下。
  但他在撒手尘寰之前,仍然把自己一手培植上来但也一手毁掉他的结义兄弟白愁飞打垮。
  如此,雷纯更摸清楚了吴惊涛的脾气。她知道惊涛书生喜歌舞古乐,她予之奖赏,便多赐予他些精于此道的舞娘乐妓。
  她为要向蔡京表示并无贰心,而又真的掌有实力,只好在“监斩”事件中出力“示威”,但她又不欲“六分半堂”的子弟全面陷入跟开封武林豪杰对立的绝路上,是以她就派出了惊涛书生出阵。她知道吴惊涛不会背弃她的。
  吴其荣向来只记恩怨,不理是非。
  他觉得这是大事。
  雷纯派他去办“大事”,他觉得十分荣幸。
  他当然全力以赴。
  蔡京见雷纯荐了个惊涛书生来,就心知这人他拨不动的,他一面欢迎接受,暗自请动叶神油相助;一方面他又表示这次“伏袭”的事,是由多指头陀、龙八等负责,与他无关,所以,吴其荣应向他所指派的人效力。
  他不想受雷纯这个情。
  ——最难消受美人恩,像蔡元长这种狡似狐狸精过鬼的人,当然知道什么要“受”,什么得“卸”,什么应“授”,什么非得要“推”不可,什么一定得要“消”还是“化”才可以。
  吴惊涛当然不服龙八、任劳任怨这些人。他勉强对多指头陀有好感。
  是以他愿意接受多指头陀的调度。
  多指头陀与他联系的方法,便是用乐器:萧。
  他本与多指头陀就是先以音乐相交。他素喜音乐,见多指头陀以九指抚琴,却能奏出千古奇韵,心里总想:——能弹出这等清绝的音乐来的人,心术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吧?
  ——这朋友能深交吧?
  殊不知他这种想法,就似当日王小石觉得:“蔡京能写出这样清逸淡泊的字,人品必有可取之处”一样:其实字是字、音乐是音乐、艺术是艺术,跟人品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你至多只能从那个画家作品里看出他感情强烈,但决看不出他是否曾经强奸。其实王小石也不见得就信蔡京的字,他主要为的是要使白愁飞相信他会去格杀诸葛。
  他服膺于雷纯,也是一种思慕之心;可是这道理也踉前例一样:一个女子长得漂不漂亮,跟她是否纯洁、善良,其实完全没有什么特定的关系。
  可是吴其荣完全是以一种赤子之心来思慕雷纯,甚至还想尽办法来使自己“瘦”点,“好看”一些。
  惊涛书生这个人很奇怪,他一旦心情不好,或生起了怀才不遇的感觉,他就不断的吃东西和上茅厕,并且任由自己胖下去。
  这是一种自我放弃。
  他只要心情一坏,便也不爱惜自己了。
  他一旦遭受挫折,就会这样子。
  直到他遇上了雷纯。
  雷纯关心他。
  对他而言,那比世上任何报酬都要高、都更好。
  那是令他看重自己的感觉。
  所以他要为她做事。
  为他而使自己别那么“胖”。
  为她卖命。
  ——有时只要雷纯一句温言柔语,便胜过一切奖赏。
  雷纯就是知道吴惊涛这点特性,所以她放心让惊涛书生参与蔡京的阴谋计划,因为她知道她不会失去他的:他只会为她去做“大事”。
  六、大事急事重要事关你屁事
  大事不一定是重要的事。
  有些事对某些人来说,是了不起的“大事”,但对其他的人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例如你为应考而紧张,觉得这是不得了的“大事”,但对主考官来说,这只不过是“平常事”一件。
  就算国家“大事”,也是一样。
  的确,有的“大事”,也是“重要事”。历史上很多重大的战役、重大的改革,都如是观。
  但大部分的“大事”,却不如何重要,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些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些震惊天下的变局,乃至一些血肉横飞的斗争,只不过是一口井里的风波,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
  雷纯是给吴其荣办“大事”:“大事”使惊涛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
  可是这些大事其实并不重要:一如皇帝任命童贯、朱励等去江南运办“花石纲”,他们觉得都是何等风光的“大事”,但在历史的评价里,那只不过是“丑事”而已。
  ——其实,纵办不成这些“大事”,对六分半堂和雷纯也依然无损。
  办成了,自然最好不过。
  如果是举足轻重、定判成败的重大事,雷纯当然在委派上自有分寸。
  而且她会先征询狄飞惊的意见。
  狄飞惊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已弄清楚了雷纯的策略,如执行计划的方式;他又用了很少的时间,已适应了雷纯的方式与风格;他也只用了极有限的时间,已弄明白了吴其荣的个性和雷纯任用他的办法。
  他理所当然也责无旁贷的去配合雷纯——一如他去配合雷损一样。
  于是,吴其荣在“六分半堂”里继续去办他的“大事”:当然,有时也常办“急事”。
  人的一生,多办的是“急事”,但“急事”不见得就是“大事”,更不一定是“重要的事”。
  像要“如厕”、“吃饭”、“服药”、“喂(孩子吃)奶”、“洗衣”、“耕种”、“工作”、“购(日用品)物”、“应酬”等等,就是“急事”,但完全不能算是什么“大事”。人的成就,八成以上要押在去办“重要的事”里,而特别大成功的人还得办成“大事”。可惜,一般人的时间,多浪费在琐碎的“急事”里,“急事”、“琐务”愈多,能花在完成“重要事”、专心在“大事”上的时间和心力愈少,自然成就也就愈低了。
  这是很遗憾的事。
  惊涛书生自从在水晶洞里习成“活色生香掌功”和“欲仙欲死掌法”,立志要作一番惊天动地、惊涛骇浪的志业,但入江湖不久,便知道光凭武功,还真不能遂志如愿,于是,他把“办大事”的野心日渐收敛,连“重要的事”(例如像以前一样勤加习武,以俾有日大展身手、尽展才能)也少办了,日常里,得享乐时便享乐,听歌看舞爱美女,已是办“急事”
  的多,做“好事”日少了。
  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是在他做了多少“重要的事”上,而不是在“急需的事情”上。
  ——久而久之,吴其荣已愈来愈不长进了,而且也愈来愈甘于不长进了。
  花枯发则不然。
  他既无意要做大事,也不管政事,但却跟温梦成一样,都是民间百姓各行各业所推举出来的领袖,他们也都喜欢“管不平事”。
  他们只要稍有“抱不平”之心,就难免跟蔡京一党的人对立;事实上,只要稍有正义感的人,就一定不直蔡京、朱励、童贯、王献、李彦、梁师成等人所作所为。
  由于蔡京当政当权也当令已十数年矣,虽二遭罢相,但仍大权在握。他投机钻营,盘剥人民,已到了无耻已极的地步。由于得到皇帝赵佶的极度信宠,他又好虚饰颜面,所以一旦妄作胡为,便先号称:“这是先帝之法”,“此乃三代之法”,甚至还倭说那是神宗熙宁、元丰时期的“遗意”,而且竟可以不必知会皇帝,私发手诏,谓之“御笔手诏”,妄布圣旨,用以杀尽忠臣良将,广植党朋,因而,事儿巨细,国家大事,万民生计,全落在蔡京一人一党手里。
  凡是大臣有疑,他就下诏格杀灭族。凡有颁布,怕人疑他为私谋,就说“此上意也”,而且一个命令颁布下去,善则称已,过则称君,更使民意沸腾,天下之怨愤均加之赵佶身上。
  可是说也奇怪,赵佶还是信之不疑,甚至蔡京几次假意辞官,赵佶还哭着哀求挽留他,并赞他:“公纵不爱功名富贵,也得为社稷着想啊!”蔡京既有皇帝的信任,便胡作妄为:
  譬如他的“方田均税”法,把天下地主土地强加“浓缩”,本来多的,忽然变少,本来大的,突然变校本来三百多亩地,现已缩为三十亩;但农民的税却大为“暴涨”,本来三十文钱税赋,而今却要交近二千文。这使得天下农民俱叫苦连天。
  他又实行“免役法”,使得凡是中上等人家不必缴纳免役的税银,全让下等人家代缴,税务重苛,竟比神宗变法时还多加了八十余倍。官僚地主,虽不住进奉蔡京,负担倒减轻了,但贫民百姓可苦极了。
  蔡京这还不够,还实行了“盐钞法”。他垄断了盐的专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