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58部分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白头发老奶奶借腊梅之手给自己的新棉袄,轻省又暖和,队上的人见了都羡慕地眼睛发蓝。

    自己一个老鳏夫,何德何能,却享受了神家如此的厚爱!

    心里这么一想,便推门进来,对瞿希景说:“今晚我也借花献佛,给白头发老奶奶上三炷香,磕个头!”

    瞿希景见被看破,不无尴尬地说:“腊梅受到白头发老奶奶的保佑,连我儿子都跟着沾光。又没有别的致谢,便想在这里上上香。”

    吴一吱儿:“就是,就是。白头发老奶奶确实不错。不但保佑腊梅,连接触她的人都保佑。上上香,心里还踏实些。”

    于是,两个人你言我语,都说起“白头发老奶奶”的好来。没有一个提及腊梅——因为她是个小傻妮儿,一个受白头发老奶奶保佑的人。

    倒腾胡萝卜换玉米的事,尽管腊梅做的小心翼翼,还是被保管郑金栋看出端倪,对队长王贵兰说:“在队上的粮食吃出福来啦!”

    王贵兰一愣:“怎么回事?你直着说。”

    郑金栋:“咱囤里的玉米,下去的与取出来的不相符!”

    王贵兰立刻想到了贼和耗子:“你是说,下去的太快?”

    郑金栋:“不是快,而是慢!”

    王贵兰:“怎么会有这事?”

    郑金栋:“按说,吃了这一段时间,这一囤早该吃的差不多了。可是,如今还有半囤。

    “我注意了几天,有时候,昨天取了,下去了一截子,第二天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了。粮食自是不会自己长,好像有谁往里添了似的。”

    王贵兰不信,亲自去看了看,果然,这些日子没见下去多少。

    他暗暗在粮囤上做了一个记号,第二天取走玉米后,他去看,囤里下去了不少,他做的记号距离玉米有一扎远。

    第三天早晨,趁人们还没上工,轧碾子的还没来取玉米之前,他又让保管开开门,过去看了看,却发现玉米往上升了不少,几乎达到他做的记号那里了。

    “奇了怪了,玉米怎么会多了呢?”王贵兰惊讶地说:“你怀疑有谁往里倒了?”

    郑金栋摇摇头:“这个不可能。门锁着,谁也进不来。再说,粮食都是队上收起来啦,谁家有?

    “再告诉你个新鲜事:地窖里的胡萝卜却见下去的很快。你注意玉米的时候,我也注意了一下地窖里的红薯和胡萝卜。红薯到没显出来,胡萝卜很明显。

    “和你一样,那天我也做了个记号,在胡萝卜上撒了一层薄薄的沙土,只有我自己能看得出来,别人是看不出来的。

    第二天拿胡萝卜的时候,发现大半拉沙土没有了,是从大堆上拿的。”

    王贵兰:“窖口呢,动没动?”

    郑金栋:“绝对没动。我在窖口上压了一根细线,两头都拴在一块土坷垃上。开窖时,细线还好好地在窖口上横着,一点儿也没有动的痕迹。”

    王贵兰抽着烟沉思片刻:“你说,会不会是白头发老奶奶干的?”

    郑金栋:“我有过这个想法。因为,除了她,别人进不来。”

    王贵兰:“难道说,白头发老奶奶给咱把胡萝卜换成玉米,放在了玉米囤里?”

    郑金栋:“看样子像。要不别的解释不通。”

    王贵兰:“她是神家,要什么没有?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呢?”

    郑金栋:“我也想不通。”

    王贵兰:“难道说,神家的东西也是有数的,这个少了必须用那个顶?”

    郑金栋:“看样子好像是。”

    王贵兰:“要真这样的话,对咱也有利,玉米总比胡萝卜当戗多了。”

    郑金栋挠挠头皮:“我是说,要是这样,咱还得节省着吃,等胡萝卜没了,顶替不了了,再不给了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三章 安牌位() 
王贵兰:“嗯,你说得对!不过,咱先不改窝头的大小,全当吃的胡萝卜。等胡萝卜没了,囤里也不往上长了,再改小。好在还有几千斤提留放在公社里。”

    郑金栋点了点头。

    王贵兰一口不撂一口地抽了几口烟,又说道:“可我们并没有做特别的事情!怎么感动的她呢?

    郑金栋:“是不是我们让傻梅住在队部里,她轧着以后你又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发烧了还亲自守着她。

    “白头发老奶奶看在眼里,她是这个小傻妮儿的保护神,为了答谢咱们,便帮助起队上来了。今年队上收的少,暗中帮队上解决粮食问题?”

    王贵兰:“其实都是应该做的,我们也没做什么特殊的,我这样想,你看对不对?”

    郑金栋:“你说。”

    王贵兰:“是不是小傻妮儿住在了队部,白头发老奶奶把队部当成了小傻妮儿的家,保护起队上来啦?”

    郑金栋:“嗯,有这个可能。这么说,咱收留小傻妮儿算是收留对了。”

    王贵兰:“我打听了一下,别的队上可都吃起牛眼窝头来了。只有咱队还吃大窝头。”

    郑金栋:“托白头发老奶奶的福,先这样吃着,少了再改。真要能一直吃下去,咱可真烧了高香。要是明年不挨饿,咱给白头发老奶奶塑个像供奉起来。”

    王贵兰:“塑像是以后的事了。不如现在就上上香,跪拜跪拜。这样的好事,千年难有一遇,又是在粮食紧缺的时候,咱别怠慢喽。你在这里等着,我家去拿香,咱俩一块儿跪拜!”

    郑金栋:“还没安香炉呢,怎么上香?”

    王贵兰:“要香炉干什么?往囤里的玉米上一插,不就行了。这事你知我知,也就算了。”

    郑金栋:“我听吴一吱儿说,十二队上的郑金山家,为了感谢小傻妮儿救她的儿子,让她儿子与小傻妮儿拜了干兄妹。

    “知道小傻妮儿是白头发老奶奶保护的人,还在小傻妮儿的东耳屋里摆了个香炉,进行烧香跪拜。

    “肯定放的还有香,咱不如借花献佛,到傻梅的屋里,用那里放着的香烧烧,过后买了再还回去。

    “我觉得,那里才是白头发老奶奶常在的地方。咱在仓库里烧香跪拜,白头发老奶奶不一定知道。”

    王贵兰:“可那里是傻梅的住屋,咱去一个小孩子屋里烧香跪拜,合适吗?”

    郑金栋:“人们说,傻梅还是傻梅,没白头发老奶奶罩着她的时候,她还是傻的什么也不知道,有白头发老奶奶罩着的时候,她才明白。

    “如果她傻,自是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当着一个傻子,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她不傻,说明白头发老奶奶正在她身边,当着白头发老奶奶本人烧香磕头,岂不显得我们更虔诚,说不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贵兰想了想:“既然你这样说,那里也已经有了香炉,那就去她屋里。好多事说不清楚,只能这样了。心里还平静一点儿。”

    郑金栋:“你要真这样想,还不如再安个牌位,这样也显得咱虔诚。”

    王贵兰:“这时正破除迷信,上面不提倡。按牌位太显眼儿了吧?”

    郑金栋:“不提倡是不提倡,可也没说就是不让。瞒上不瞒下,嘱咐傻梅,大队上来了人,就赶紧把牌位藏起来。大队上的人走了以后,在往外摆。”

    此话正合王贵兰心意,作为一个队长,他又何尝不愿意一队上的社员人们受到神的保佑!但考虑到自己是队长,亲自安不大合适,想了想,说道:“安就安,咱俩不大合适,让老马猴子。他一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追究起来,又能怎么样他?我听说,他穿的绿棉袄就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郑金栋一拍大腿:“对呀,他最合适了。一个老光棍儿,追究起来,也连累不到外人。明天我给他说去。”

    第二天,老马猴子果真做了个木牌位,请求一个教书先生写上“白头发老奶奶之神位”安在了腊梅的屋里。

    随着牌位安上的,还有一个用两扇门支起来的床铺。

    原来,王贵兰见罩着傻梅的白头发老奶奶真能为队上谋福利,把神家引来的,又是腊梅这个小傻妮儿。

    看神家敬傻子,腊梅也应该高看一步。否则,白头发老奶奶一生气,别再不保佑队上喽。

    于是,便让保管郑金栋给傻梅安一个床铺。

    如今队上的经济也很拮据,哪里有钱给她买新床。会记和保管一合计,把东耳屋里的坛坛罐罐、杈把扫帚,都挪到西耳屋里;

    再把西耳屋里给吴一吱儿安的门板铺,挪到东耳屋。拆旧棉被做了个大褥子,铺在了门板铺上,既平整又暖和。

    腊梅算是有了一间宽敞的房间,一个像样的床铺。从此结束了地铺生涯。

    在屋内的东北角上放了一张小条桌,上面摆放上“白头发老奶奶之神位”,牌位前面摆着一个香炉。桌前是人们烧香磕头的地方。

    瞒上不瞒下,很快,一队上的人们都知道给“白头发老奶奶”安了神位。

    受过白头发老奶奶恩惠的人们,如母亲马惠恩、(二)奶奶王连氏、王秀春的奶奶王李氏、吴一吱儿、老马猴子,都来给“白头发老奶奶”烧香磕头。

    就连没受到过照顾的王馒头、朱一勺,由于亲自见证了腊梅被大车轧过而不死,认为“白头发老奶奶”真实存在,确实能为人们办好事,也来烧香磕头,祈求白头发老奶奶以后保佑自己。

    腊梅心中暗笑:人们还都当真了,郑母安香炉,队上安牌位,这“白头发老奶奶”算是落到实处了。

    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人们供奉“白头发老奶奶”,目的是想得到更多的实惠,自己这两下子自己清楚,其实就是一个过来人,再加上一个空间通道。

    而此时她手里,也只有五、六千斤玉米,钱也所剩无几,再就是倒腾胡萝卜换粮食了。

    这点儿东西,对一个一百多号人的生产队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四章 请神算挂(一)() 
安神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小车不倒只管拉——你就拿出老黄牛精神,哈下腰,猛使劲儿,为队上的人们多谋福利吧!

    不过,腊梅知道,现在只是不提倡信神鬼,人们背地里信,管得也不严。

    但到了“破四旧”的时候,这就是牛鬼蛇神,是一定会被上纲上线挨批斗的。

    为了把影响降低到最低,没人烧香的时候,就把牌位及香炉藏起来,桌上放上别的东西。直到有人来烧香,才摆出来。

    有了“白头发老奶奶”的保佑,队长王贵兰心里有了底儿,虽然各生产队都吃起了牛眼窝头,有的甚至光吃红薯和胡萝卜。

    十一队仍然蒸平常的大窝头,仍然是大人两个,孩子一个,晚上有时减半,添上四块熟红薯、四根熟胡萝卜。人们倒也能吃饱肚子。

    只有王大肚吃不饱,队上特别照顾,每顿饭多给他一篦子熟红薯或者熟胡萝卜。

    人们心里都有杆秤。全村十三个生产小队,唯独十一队的伙食好,在整个王店村已经人人皆知,别的队上的人羡慕十一队,每逢说起话来,人们总是说:“十一队上的人们算是托生在福窝儿里了,到了大冬天还吃干粮!”

    十一队的人自是引以自豪,也听说了队上囤里的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