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可欣见李青云说的有趣,忍不住掩口笑道:“青云,没看出来,你这家伙劝人还真有模有样的呢。得,我算是服了你了,就这么着吧。”
李青云和苗可欣在屋子里谈论着论文时候,二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宿舍外,有一个黑影偷偷拿起手机,按下了快门……
……
坐在有些破旧的办公室里,接待着一位来开发区考察的商人,李青云的脸上就有些无奈。
在李青云看来,这破学校改造的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地,确实是有些破了。
也就是人家这位企业家不在意这些东西,这要是换了别人,看到你一个开发区管委会就破成这样子,理你才怪了。
送走了这位商人,李青云就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魏小春的号码。
不一会儿,魏小春就匆匆敲门进来。
看到这位风尘仆仆的样子,李青云就笑着说道:“小春,走这么急干嘛,只是叫你过来随便聊点事儿嘛。”
李青云说完之后,魏小春就轻轻松了口气。他有些讪讪的说道:“李书记,我这也是怕您又拉到了大生意。要是走慢了,您怪罪下来,我可担待不起。”
“小春,你这话说的,搞得我是开发区一把手一样!”李青云有些啼笑皆非道。
事实上,现在在开发区,李青云的地位还真有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思。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守义,因为县里的工作实在太繁忙,基本上一个星期都来不了开发区一次。就算是开发区班子开会,他也难得出现一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管委会主任薛自强,实际上就成了开发区的一把手。
而李青云,由于有李守义和薛自强二人的力挺,在开发区的地位远远凌驾于几个副书记之上。
不论是杨洋,还是蒋志伟,面对李青云的时候,气势都有些弱。经常会有对方是自己的主管领导的感觉。
这方面,杨洋倒还好一些,毕竟他和李青云一直不睦。
而蒋志伟,在上次大兴村群体事件之后,对李青云的态度大变。不仅仅是尊敬有加,甚至很多时候,都愿意无条件的支持李青云呢。
这两位副书记都这样了,其他人也就不用说了。
像魏小春他们几个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见了李青云,更是如此毕恭毕敬,不敢有任何逾越。
和魏小春闲话了几句,李青云就笑呵呵的问道:“小春,一期工程那边,应该这个月月底差不多能全部完工吧?下个月初,咱们开发区管委会能搬过去开始办公吗?”
李青云问完之后,魏小春就连连点头称是道:“没问题,没问题,肯定没问题。一期工程那边,基本上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我们的新办公楼,是第一批进入装修,现在就已经快好了。”
听了这话,李青云就微微点了点头。他笑着说道:“能赶得上下个月中的全县招商大会就好。我可不想到时候开招商会的时候,让人家企业家、商人们,看到一个破破烂烂的开发区……”
“是是是,李书记说的对!”魏小春连连点头道。
李青云“嗯”了一声,刚准备继续说话,电话就响了起来。
第352章 梁书记有请()
办公室里,李青云拿起手机一看号码,心里就是一惊。
和魏小春举手示意了一下,李青云就小心翼翼的接通了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是,梁书记?”
“嗯,是我!”电话那端,梁剑爽朗的声音传来。
作为顺安市地区的一把手,梁剑的声音,下面的干部又有谁听不出来。
此时一旁的魏小春听出是梁书记之后,脸色就是一滞,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留在这里。
李青云似乎看出了魏小春的迟疑,就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着无碍。
看懂了李青云的手势之后,魏小春脸上神色就更加拘谨起来。他正襟危坐的端坐在旁边的客座沙发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旁边的李青云已经开始和梁书记对话了。
只听电话里,梁剑的声音继续响起:“青云啊,你的那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写得很好,很有见地啊!看来大学这四年,你的功课还真是挺拔尖的。”
“而且,你的文章中,从实际出发,联系了沙河县黄桥镇的很多实际情况。这一点,我是尤为欣赏。”
“对了,这个苗可欣同志,就是上次和你一起‘大闹秦阳市’的其中一个吧?”梁剑笑呵呵的问道。
听梁书记似乎意有所指,李青云连忙解释道:“是,梁书记,苗可欣同志,是我在市委党校学习时候的同学。大家年纪差不多,交流的就多了一点儿……”
“哦,知道了。就是上次我去党校找你时,和你走一起的那个女孩子?”
说到这里,梁剑自己也觉得有些唐突,忍不住喟叹道:“呵呵,说女孩子,是不是有点不尊重人了?苗可欣同志,可也是一镇书记了,和你一样,都是基层很优秀的年轻干部啊。”
李青云讪讪笑了笑,没有搭话。确实,对梁书记的这个评论,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好在梁书记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笑了笑,继续开口道:“你这篇文章,我从头到尾看过了。署了苗可欣同志的名字,就是因为她提供的这些详细的数据吧?”
李青云愣了一下,刚准备开口,梁剑就又说道:“得,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也不多问你了。这样,你明天上午来市委找我一下,关于你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想和你好好聊聊。你们沙河县开发区最近搞得挺红火,怎么样,你这个党工委副书记抽得出空吧?”
李青云翻了个白眼,心道:您梁书记发话了,我就算没空,也不敢说个“不”字啊。
听李青云答应下来,电话那端梁剑“嗯”了一声,说笑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搁下电话之后,李青云这才发现,对面客座沙发上坐着的魏小春看向自己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怪物了。
李青云扫了他一眼,没有对刚刚的一番电话多做解释。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道:“明天要去一趟顺安市,开发区一期工程那儿,小春你帮着多看着点儿。”
“好,好的,您就放心吧,李书记。”魏小春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和李青云聊了几句之后,魏小春就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告辞。
看着他临走时对自己的恭谨又添加了几分,李青云就知道,这位魏主任从此对自己应该是要亦步亦趋的了。
……
第二天上午,李青云早早驾车来到了顺安市。
因为是来面见梁书记,李青云感觉用司机的话,自己这个小小的正科级干部谱儿就显得有些大了,就只能自己开了车过来。
以李青云的级别,市委大院他一个人轻易是进不来的。就算是有工作证,也是无济于事。
在门口被拦下之后,没法子,他只能给梁书记打了个电话求援。
当他将手机交给门卫听的时候,对方看向他的眼神之中,赫然就多了几分敬意。
一个年轻的科级干部,能够直接和市委书记通上电话,这意味着什么,懂的人自然都懂。
进了市委的办公大楼,李青云跟随着秘书来到了梁书记的办公室。
“哦,青云来了。稍等一会儿,我把手头这份报告批完。”梁剑微微一笑,对李青云指了指那边的客座沙发。
李青云落座之后,很快就有服务人员送来了茶水。
一边喝着茶水,李青云一边打量着梁书记办公室里的环境。
作为一个堂堂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应该说,梁剑的办公室还是比较朴素的。
除了办公的桌子、待客的沙发、茶几之外,就只有一排书橱。
里面的书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很多都有些陈旧了。显然,这些都是梁书记自己翻看过的书籍。
十来分钟之后,梁剑已经搞定了手中的一份报告,端着茶杯,亲切的坐到了李青云的身边。
和这样一位大佬肩并肩坐着,就算李青云一向对名利看得不太重,也不可避免的有些紧张。
看出了李青云的不自在,梁剑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青云,不用紧张。找你来没别的事情,一来是问问你对沙河县,对你们开发区这半年来发展的一些看法。另外,就是想详细了解一下你这篇文章里,一些意犹未尽的东西。”
听了这话,李青云就是一惊。他倒是没想到,梁书记竟然看出来自己文章之中有藏拙的意思。
看着赵国阳射过来的疑惑目光,梁剑就是微微一哂:“呵呵,在我面前,青云你就不要遮遮掩掩了。你这文章啊,对我们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的尤为透彻。但是在写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却又三缄其口。不用说,这自然是你这小子,隐下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
说到这里,梁剑就叹了口气道:“不过,你的这个做法,我也能够理解。事实上,我把你这篇文章推荐给省报,也正是因为你的‘隐而不发’。真要是你写的太过激进,至少我是不敢帮你推荐的……”
听了这话,李青云心里就是一阵庆幸。事实上,他当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只是有感而发,没敢写得太深入。
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做法,还是正确的。
第353章 坐而论道()
在梁剑书记的办公室里,李青云和这位大佬谈得渐渐深入起来。
梁剑抽了一口烟,深锁眉头道:“青云啊,你文章里对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阐述是很到位的。事实上,我们很多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这一点,很不好!”
梁剑歇了口气道:“就好像你论文之中举的黄桥镇的例子吧。他们镇子里最大的几个企业,不都是各自的村支书、村长家的亲属,挂的老总名字吗?”
李青云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事实上,这个问题,他在指出来之后,意思就已经很分明了。
华夏现在很多的农村集体经济,现在已经渐渐变了味。
一些和村委会干部熟稔的村民,在搞企业的时候,更容易得到政策上的扶持,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当然了,这些得到了村委会帮扶的企业,基本上效益都不错,也给村委会带来了一部分的经济收入。
但是,与之伴来的,确实一些村子里“村霸”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前不久,临近的盘节市下面的一个村子,就发生过村里一个企业的老总,常年强行霸占村里几个村民的妻子,并最终惹下杀身之祸的轰动事件。
这些,无不警示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警惕农村这种新的“权贵阶级”的诞生。
对这起恶性事件,李青云在文章之中自然没有提及。
他只是说了说自己对这种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的一种隐忧,以及从经济方面分析村委会在乡办企业中,主导功能过大的利弊。
显然,梁剑书记就是看到了他文章中意犹未尽之处,特地将他招来,准备对他好好盘问一番的了。
见李青云一直不怎么说话,梁剑就逼迫道:“青云,别光我说啊。你把你的真实想法,也都说一说。就好像你对现在这个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