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缠绵的样子,众人也是各自欢喜。这样多好?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大家最想要的生活呢。
众人在这一片梅林中转了一圈,看够了腊梅之后,便下山了。此时正好中午,崇宁寺的斋菜也都做好,就在这边禅房之中,摆上来斋菜,众人一起,用了一顿素斋。吃过斋饭,众人又在这边休息了一阵子,然后便动身下山。
今天这一趟崇宁寺,算是非常圆满,劭安与李玉滢相谈甚欢两心相许,娇颜等人见到这个结果,也是各自高兴。于是,众人各自上了马车,离开崇宁寺,各自回府去。
劭安领着护卫,亲自将玉滢送回了李侍郎的府上。李侍郎和陆氏一见毅亲王送自家闺女回来的,也就明白,这一桩姻缘,算是成了。陆氏虽然还是有些担心自家闺女,不过她向来疼爱闺女惯了,既然闺女有了决定,她也绝对不会再说什么的。
就这样,双方算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劭安从李家出来后,就进了宫,跟永康帝把事情说了。永康帝也一直牵挂着这件事呢,此时听了劭
第902章 嫉恨不满()
毅亲王要娶李侍郎家的闺女李玉滢为妻,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朝堂内外传遍了,接着,几乎整个京城也都知道了。一直默默无闻的李玉滢,这回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此时才得知,原来李侍郎家中,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孩子。
勇亲王的王妃出身农家,可好歹还有一侯一伯的爵位,勇亲王妃自己也是公主。没想到,这一次毅亲王的王妃,家世比起顾家来还稍有不及,竟然只是吏部侍郎家的千金。关键是,这李侍郎在京城没有任何的背景靠山,不过是仗着尽忠职守才勉强混到如今地步的。
皇帝只有两个儿子,可偏偏这两位亲王,岳家都不是名声显赫的望族。皇帝的这个态度,分明就是想要再扶持起几个新的势力,以便跟原本的这些老牌望族相抗衡啊。
这样的判断猜测,让一众京中名门望族有些不喜。这些勋贵之家,哪一个不想着跟皇家结亲,让自家的势力更上一层楼呢?以他们的财力权势,若是能够跟皇子结亲,扶持皇子登基,那可就是不世之功,将来无尽的荣华富贵,不知道要造福几代后世子孙呢。
可是,这些人的梦想,就这么被皇帝给打破了,很多人心里,都生出不满来。一些人背地里开始有所动作,准备想办法搅合黄了这门亲事。
而这其中,也有一些是没那个本事,却也看着李家要发达眼红的,这些人之中,要以淮安侯府为最了。当费明珠听说,毅亲王选了李玉滢做王妃时,气的把屋子里的东西都给砸了个稀烂。
“哎呦,我的好闺女啊,你生气就生气呗,干嘛砸这些东西啊。闺女,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家如今这情形,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哪里还能经得起你这么砸啊?这要是让你祖母和你爹知道,还不得生气啊?”
费明珠的母亲听丫头说了,便急忙赶来相劝,结果就见到了一地的碎片。韦氏见到眼前这清静,简直就心疼坏了。这些可都是府里最好的物件儿啊,因为侯爷疼爱闺女,才拿过来放在闺女的屋子里摆着的。这要是侯爷知道了,难保要大发雷霆,韦氏一想那个情景,不由得就脊背发凉。
“娘,你闺女我生气呢,究竟是闺女重要,还是那些破东西重要啊?”费明珠气的面目狰狞,朝着母亲便喊道。
“哎呦,闺女是重要,可是这些东西也很重要啊,这些可都是你出嫁的嫁妆。闺女啊,你要知道,咱们家如今这情形,拿不出多么好的物件儿给你做嫁妆的。你要是砸了这些,那往后你出嫁,那就真的是没啥了。”韦氏对于闺女的态度根本就像没看见,只是一味的心疼地上的东西。
费明珠一肚子的气,结果没母亲这话给弄得没
第903章 宁国公府()
就在朝中众臣都在忙着祭天大事的时候,京中各家的夫人小姐,却是接到了来自宁国公府的请帖。 原来,是宁国公夫人,要收淮安侯府的三小姐费明珠为义女。定在了腊月初三这天,在国公府举行一个正是的仪式,邀请各家夫人和千金都来观礼。
这个消息,可是让人有些吃惊。这宁国公府,也是当年跟随太祖骑兵,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家,后来被封了国公,显赫一时。
宁国公府这些年也算是有所作为,族中男儿多数都从军在外,不少人都战死沙场。目前还有人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同时还有几位将军,在别处镇守。可以这么说,宁国公府是凭借着军功,才在大齐朝屹立不倒。现在,依旧是京城之中为数不多的真真正正的名门望族。
但是有一件事非常奇怪,就是宁国公府阳盛阴衰的非常严重,国公府历来只生男孩,女孩子简直少的可怜。自然,在旁人眼中,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但是在宁国公魏家,却是众人心中永远的痛。
宁国公府的男儿大多都习武从军,而其中战死沙场的,不计其数。宁国公有的时候就在想,若是家中多一些女孩就好了,也省得眼见着这些儿郎们一个个战死,那种无力感,真的是太让人难受了。
可偏偏就是奇怪了,宁国公府上,女孩子很少出生,即便是生出来,也是养不活。这已经是宁国公府最大的痛楚。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回宁国夫人竟然要收义女,而且还是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的费明珠。不过看魏家如此看重此事,众人也知道,魏家是真的相中了费明珠。
京中各家都接到了帖子,就连娇颜还有玉滢都不例外。玉滢接了帖子有些为难,她到底应不应该去呢?按说她可是即将要定亲的人了,若是出门去赴宴,总觉得不太好。
还没等玉滢做出决定呢,李侍郎从衙门回来就直接嘱咐闺女,说是宁国公特意找他,一定要让玉滢前去。国公夫人想要见一见玉滢,看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才女,才能写出那么好的诗来。
“滢儿,爹觉得你还是应该去的,如今这京城里都在猜,我们家滢儿究竟是什么样的美人儿,竟然让毅亲王动了心。滢儿你都不知道,为父如今去办差,时不时的就有人来打听,真的是烦不胜烦。”
“闺女,你就去走一趟吧,让那些人看见了,也就都死心了,为父实在是受不了他们一个劲儿的烦我啊。”李侍郎向闺女诉苦道。
玉滢一听这话,嘴里那一句不想去的话,愣是没能说出来。父亲都这么说了,她还能说是不去赴宴么?“爹,这件事,是不是要问一下王妃啊?或者,是问一问韩姑姑?”玉滢心里还是有些犹豫,所以便这样问道。
李侍郎一听,连连点头,“那就问一问韩女官吧,她就在咱们家,问一下也不麻烦。这么点儿小事,去问王妃,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于是,玉滢就去找了韩姑姑,韩女官在听了玉滢的话之后,沉吟片刻才道,“姑娘去赴宴也无不可,那种场合,姑娘是该多出现的。往后姑娘成了毅亲王妃,各种宴会怕是少不了,姑娘往后就得多学着些。去吧,到时候我陪着姑娘一起,随时也可以指点姑娘一二。”
既然韩姑姑这么说了,玉滢也就答应了下来,于是,韩姑姑还有绿萍两个,就开始帮玉滢预备那天要穿的衣服。玉滢如今的身份可是不太一样了,再出门绝对不能穿的那么朴素。当然,颜色可以随心,可是这衣裳布料的,绝对不能太差了。
所幸,距离腊月初三还有一些时候,再加上娇颜让人送来了各种的布料皮毛,所以这个也是不难办,顶多就是众人忙活两天,赶制出几套衣裳即可。
李家那边忙着给玉滢做衣服,而另外一边,劭安在得知了宁国公府邀请玉滢的事情后,便赶紧让人开了库房,找出来许多贵重的头面首饰,装了一匣子,带到了勇亲王府。
“嫂子,拜托你一件事,帮我把这些东西,送给玉滢可以么?我听说了,宁国公府邀请玉滢前去赴宴。嫂子也知道,玉滢没有多少像样的首饰,如今她若是还像以前那样,总归是不太妥当。这是我从王府库房里找出来的,还请嫂子帮忙送给她。”
秦劭安捧着那一匣子的首饰,恳求娇颜道,“嫂子,我知道你已经让人送去了不少衣裳布料的,嫂子的心意,劭安感激不尽,还请嫂子帮人帮到底,就再帮我这一回吧。”
娇颜一听这个就笑了,“你小子,这可是有了心上人,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玉滢呢。好啊,嫂子就帮你一回,等着你娶了媳妇进门,可别把嫂子的功劳都忘了就行。”娇颜伸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匣子,放在一边道。
“不能,劭安一辈子都记着嫂子的好处呢,绝对不敢忘的。”秦劭安见娇颜答应了,高兴的说道。
“行了。东西我帮你送到,你可以回去了。最近都在忙祭天的事情,你大哥这几天累得回家就睡,你还是赶紧去帮忙吧。等着这几天忙完,就该是你的亲事了。等你啥时候娶了媳妇进门,我和你大哥也就算是没什么心思了。”
娇颜没说的是,等劭安娶了媳妇,他们夫妻,也就该离开京城了。这些日子,一个是都在忙着,另外一个也是临近年关,他们不好在这个时候还说要走的事情,故而离京的话题,暂时就没人提起。
但是绍远和娇颜的意思,还是要离开京城。不过,估计着也得过完年了,正好那时天气也暖和,不管去哪里,都方便一些。
劭安当然是不知道娇颜心里想什么了,于是就赶紧的离开了王府,进宫去帮忙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是冬月二十七,这一天,永康帝带着文武百官出京,去了京城南郊的天坛。第二天是冬至,要在天坛祭天的,所以要提前一天来到天坛附近的斋宫,在这边住一晚,第二天举行祭天仪式。
京城里大小官员,宗室皇亲,都跟着永康帝一起出京了。第二天祭天结束之后,才又回来。祭天之后,永康帝也算是了结一桩心事,正好可以全心准备劭安的亲事了。
转眼进了腊月,天气越发的寒冷了。腊月初三这天,是宁国公夫人收义女,宴请京中各位夫人小姐的日子。这一天,京城之中接到帖子的人家,全都去了宁国公府。
娇颜也接到帖子了,当然是不能例外,而且娇颜也很想弄清楚,这个魏家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娇颜总觉得有些奇怪,魏家就算是喜欢女孩子,想要收一个义女,也不用非得是费明珠吧?她怎么想,也是想不明白。
带着这种疑问,娇颜决定,今天要好好的观察一下,这个宁国公府,究竟是在搞什么鬼。因为冯氏和婉凝还有玉滢都接到了请帖,故而娇颜便跟众人相约,一同前来。
等着娇颜等人来到了宁国公府,魏家的人,都在大门外等着呢。娇颜是亲王妃,宁国公夫人带着下人,亲自在门外迎接的。
众人见面,宁国公夫人带着家里的几个媳妇,赶紧向娇颜行礼,娇颜却是摆了摆手,“夫人莫要多礼,娇娘是晚辈,哪里能受夫人的礼啊?”说话间,便扶住了魏夫人。
宁国公夫人倒是也没客气,顺着娇颜的力道便站了起来,没有继续拜下去。娇颜也不在意,一笑之后,便随着众人一同进了国公府。
因为是宁国夫人收义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