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骨 完本 >

第561部分

铁骨 完本-第561部分

小说: 铁骨 完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美国政府和议会愿意与日本政府达成和解,日本军队可以退出美国的领土,甚至还可以放弃加拿大的土地。如此一来,这些地区的工厂企业就必须提前拆迁,这样当美国接收后面对烂摊子就必须得再次进行建设,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工农业很难恢复战前的水平,而日本却可以凭借从美国身上吸取的血液发展壮大,从而达到制霸太平洋地区的目的。

    裕仁收到石原莞尔的万字长电后。考虑良久,虽然不舍在北美大陆的巨大利益,却不得不承认,这是日本体面结束战争的最好方法。正因为如此,裕仁乾纲独断,在没有通知内阁和重臣会议的情况下便向北美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下达命令,全力协助石原莞尔的人对美国的工厂企业进行迁移工作。

    会议室里,跪坐着的裕仁示意宫内大臣木户幸一当众把石原莞尔的电文宣读一遍,随后问道:“诸君以为石原的意见如何?”

    前陆相杉山元大将瘪了瘪嘴:“石原莞尔总是这副陈腔旧调……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人不堪一击,帝国征服美国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我们仅仅占领美国中西部地区已经获得巨大的好处,如果再把美国最精华的东部收入囊中,那又会是什么样一番景象?到时候帝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吧?”

    “杉山君,难道你忘记三七年支那事变的教训了吗?”

    陆相板垣征四郎不悦地质问:“现在帝国的战线拉得太开,有限的人力已经开始捉襟见肘,许多建设项目都不得不停止下来,如果不是有大量白人和土著给我们免费工作,现在帝国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

    “明治时代的重臣们,都知道为战争加一个保险,一旦超过事前制定的底线,就要谋取和平,这就是为何日俄战争胜利后我们却不得不放弃在满洲的利益,也没有向沙俄索赔的主要原因。那时候前辈们心里非常清楚,仗如果打下去,我们的国力支撑不起。

    “现在我们也面临和当初同样的问题,美国虽然被压缩到东部地区,丧失了近半的国土,但我们必须看到,美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几乎都在东海岸,人口大部分也在东部,还有大把的战争潜力可以挖掘。若我们不寻找时机谋取和平,将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板垣君未免太过胆小了吧”

    海相及川古志郎大将大咧咧地说道:“现在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帝国在太平洋地区局势一片大好,最多一年时间就可以把这片海区拿下来,最后解决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就像是瓜熟蒂落那么简单。

    “再看南美那边,只要石原君勇敢一点,不要怕牺牲,在未来两到三周内拿下里约热内卢根本不在话下。南美军可是下辖十个军共计四十三个师团的庞大兵团,维持治安的话有个两三个军足够了,这样起码可以有六七个军投入北美战场。

    “板垣君,你告诉我,美国人能够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吗?”

    “这——”

    板垣征四郎有些迟疑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始终认为,现在的战局不是美国真实实力的体现。这两年多来,美国充分利用对峙的时机对其新征召的部队进行了轮换作战,不知不觉间新兵已经变成了老兵,等到下次再发起进攻,恐怕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好应付了”

    “帝国要崛起,必须踩着美国的尸体才能登顶”

    最近一直保持低调的航空总监东条英机低眉顺眼地说:“美国就像是一个没有多少力量守卫自己财产的大富翁,原本他有能力出钱购买枪支弹药,组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来保卫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他却没有做,终招致萧墙之祸诸君,东条认为,天假此大富贵于帝国,如果不取,天谴之”

    裕仁听到这儿也有些动摇了,暗忖自己是不是太过谨慎了?不过,怎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呢?

    就在这时,裕仁的侍从小仓库治来到宫内大臣木户幸一身边,递给他一份电文。

    木户幸一看完后脸色一变,赶忙打断正在发表看法的前朝鲜总督小矶国昭的发言,径直道:

    “陛下,这是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联合转发的非洲及印度洋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大将的电报,中村在来电中称印度洋海军在莫桑比克海峡大战中全军覆没,陆海军航空兵损失大半,战局已经彻底糜烂。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决定把第二十一军和第二十二军送到澳洲,自己率部死守马达加斯加,为天皇陛下尽忠”

    裕仁终于反应过来,如果没有来自安家军的威胁,日本自然可以对美国穷追猛打,反正没有在自己的地盘上打仗,就算把所有的坛坛罐罐打烂了也无所谓。

    但是,从收到的战报看,安家军并不满足于止步亚洲大陆,现在驻海南岛的部队已经溃灭,虽然还有相当多的部队退到了海南岛内陆地区打游击,但是失败是迟早的事情。如果马达加斯加也被安家军攻陷,那么失去用兵方向的老对手,完全可以从兰印群岛和吕宋群岛一路平推过来,到时候澳洲大陆就不得安宁了。

    另外,日本列岛一直处于占据了远东的安家军直接威胁下,当初迁都便有这方面的考虑,迟早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如果能够迫和美国,那么北美日军十三个军、两个装甲军就可以腾出手来,对安家军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届时帝国进可攻退课守,等到世界大战结束即可。

    “及川,你此前不是向我保证,以印度洋舰队的实力,安家军在半年内休想逼近马达加斯加一步吗?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裕仁怒气冲冲地瞪向及川古志郎。

    及川古志郎满头大汗,由于搞不清楚状况,脸涨得通红,无言以对。

    “东条,你有信心在安家军陆海军的攻击下,守住兰印群岛和吕宋群岛吗?我是指没有援军,只依靠南方军现在的力量”裕仁又看向了东条英机。

    虽然东条英机很想说“有”,但是作为安家军的手下败将,他根本没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只能黯然地低下头。

    裕仁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

    “够了,今天就这样吧石原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希望内阁和重臣会议尽快商量个结果出来。至于发生在印度洋的战事,我不想过多的干预,让多田骏和永野修身看着办吧,要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失败的,吸取经验教训,我不想再听到类似的消息”

    说罢,裕仁拂袖而去……谢谢光辉的宪章、南谯竹叟、死人大头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感激不尽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yzuu。)。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一六三章 英美的态度() 
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美国民众对罗斯福的支持率已经由开战初期的几乎百分之百,下滑到现在的堪堪过了半数,曾经被美国人誉为救星的罗斯福,在美国民众中间已经不再是一呼百应,开始有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 。)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里,罗斯福依然是一位使得自由世界团结起来,率领饱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的美国人民对抗法西斯暴政的英雄,若是离开这位意志无比坚定、对经济和军事都极为擅长、领导能力卓绝的总统,美国这艘巨舰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德意日法西斯的进攻下,没有罗斯福的美国必将沦为二流国家,整个自由世界也将因为美国的屈服而被轴心国奴役、统治。

    小部分美国人则认为罗斯福是一个慌手慌脚参加战争、对战事指导无方的大蠢蛋,早就该引咎辞职了。

    在这些人眼里,正是罗斯福违规连任第三届总统,导致美国的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使得美利坚各民族离心离德。在其任期上,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不仅遭到了“珍珠港事变”的巨大耻辱,葬送了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丢掉了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等美国的领土以及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的传统利益。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美国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罗斯福竟然还和丘吉尔一起制定了“先欧后亚”的错误战略指导思想。向非洲派出了美军序列中最精锐的部队,并将另一支强大的陆军以及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主力集结于西南和中太平洋地区。导致美国本土防御空虚,给了日本以可趁之机。

    连续的失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日本这样一个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均远远低于自己的对手的疯狂进攻下,美国竟然先后丢掉了阿拉斯加和中、西部的领土。综合罗斯福种种拙劣的表现,将其称之为美利坚的罪人也毫不为过。

    还有一些人对这个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哪怕换一个总统来领导,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形更好。要想抵御住早在三七年就进行了举国总动员的日军的攻击,必须坚决制止日军南下进攻兰印群岛。并且在日军露出南下扩张的意图后,就应该立即断绝与其进行的废旧钢铁、发动机、机床、生产线和运输船只等贸易,竭力抑制日本利用美国的工业发展壮大。

    即便这样还不行,美国必须在三九年以前就要提前进行战备。大量造舰和扩充军队数量,这样在战争爆发时有一百万精锐军队,就可以从容应对多个战场的作战了可是在孤立思潮盛行的三十年代,这显然是谁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当然,罗斯福在一些战略决策上还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比如对保卫珍珠港和巴拿马运河不力,又比如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加入轴心国阵营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对于一个周边没有敌国、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从军队到普通人都严重缺乏警惕心的国家来说,谁敢保证自己当总统就不会犯错?

    这样考虑的话。罗斯福还算是一个勉强合格的领导人。当然,其他人没有试过,所以也不敢保证就没有惊才绝艳者能够领导美国取得一个个胜利,所以这些人只能对现在的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在安毅眼里,罗斯福却是一个睿智精明而具有远见的人。

    罗斯福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战胜轴心国,只有把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团结起来,在政治上抢占制高点,以正义和邪恶的阵营对抗来定义这场战争。这便是“三国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由来。

    为了支持各国与法西斯作战,就连对待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罗斯福也数次派出心腹到莫斯科与斯大林面谈,并且亲自到国会进行演讲,说服议员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还竭力加大与中国、南华的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有力地支援了南华的经济建设和工业进步,使得安家军始终具备全面压制日军的能力,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于西线

    罗斯福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也是有其考虑的。

    在罗斯福看来,国力贫乏的日本绝对不敢主动进攻美洲,只能在中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大陆动歪脑筋,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军队和作战物资送往澳大利亚及中太平洋地区,就能把日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那儿,使得其无力东顾,这样一来,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应该是安全的。

    相对于没有多少工业的日本,德国的威胁明显更大,毕竟自近代以来欧洲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