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骨 完本 >

第541部分

铁骨 完本-第541部分

小说: 铁骨 完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筒和无坐力炮都是很好的打击手段。

    在地毯式的清理中,胆敢反抗的鬼子兵很快就招致精确定点打击,在两个多小时内,河心岛上残存的约一百多名日军,除了二十多人投降外,其余的通通都被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安家军海军十余艘驱逐舰,从港口区域深入到三亚河的“Y”字形河口,继续对北岸和东岸进行压制炮击。

    四艘吃水较浅的平底登陆支援舰,分别驶入东西河道。

    随着航速减慢,登陆支援舰架设在露天甲板上原先是垂直竖立的“炮管”突然向下倾斜,紧接着一条条火龙从甲板上飞速升起,接着迅速冲上天空,向着日军防御阵地上凶猛地砸落下去。

    每一艘火力支援舰上都安装有前三后二共五部120毫米40管火箭炮,一次齐射的时间不过两分钟,一次性可以发射200枚火箭弹,足以覆盖超过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两艘战舰一起开火的话,完全可以在一条长四里、纵深一里的范围内制造出一片“无人区”。

    数百枚火箭弹同时升入天空时的场面,无疑是非常壮观的。

    密密麻麻喷射尾焰的火箭弹在高速飞行时发出的声响极短促,尖锐,就好像是后世过年的时候一次发出几百支二踢脚时的效果一模一样,不过,这可是足足大了数百倍内置的是高爆炸药的二踢脚。

    火箭弹在空中飞行了大约一分钟的样子,纷纷扬扬地落了下去,数百枚火箭弹在极短促的时间内连续落下,日军的防御阵地立即被包裹在似乎无边无际的火海当中,紧接着,整个三亚河北岸和东岸,全都被硝烟给笼罩了。

    身经百战的安家军官兵早已经见惯了类似的大场面,没有任何迟疑,几乎是踩着大炮的节点,向前猛烈突击。从凌晨到天明前,四艘火力支援舰分别进行了十轮齐射,每次的场面都同样壮观。

    几千枚火箭弹在日军的防御阵地上炸开花,虽然未必能炸死多少鬼子兵,但是那些如同耗子和蟑螂一样躲在地下掩体、工事里的鬼子,恐怕早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给吓破了胆总裁借我嫁一下最新节。

    战斗从深夜到凌晨。从凌晨到清晨,一直在向纵深发展。

    随着三亚河北岸镇区全线光复、东岸的战斗越来越靠近日军据险而守的海螺岭和南丁岭。舰炮和火箭炮的支援陆续失去作用。

    这个时候,战斗越来越激烈。日军的反击也越来越凶猛,汕头村、海螺村和水口坡一线,成了反复拉锯的主战场。

    清晨五点,随着海军陆战队官兵拉式排查结束,整个三亚港连同东、西、北岸和湖心岛的镇区全部落入安家军掌控,但是要确保港区的安全。必须得把威胁镇子东北部的海螺岭和南丁岭也一并拿下来。

    东方出现第一缕曙光,天色微微亮了起来来。

    休息一夜后,第一特混舰队的第一批舰载打击机群,再次飞临战场上空。这第一波便足足来了三个中队的轰炸机,外加一个挂载火箭弹的战斗机中队。

    三个中队近五十架轰炸机,迅速冲向港口背后的海螺岭和南丁岭,接着密密麻麻的炸弹就落在了日军的防线上。

    上百枚炸弹一股脑儿地投了下去,其中夹杂着许多凝固汽油弹。投下所有炸弹的轰炸机并没有立即撤走,而是在战场上空盘旋,不断地俯冲攻击,用航空机枪扫射那些从被点着了的山洞、坑道和地下工事里冲出来的鬼子兵。

    伴随轰炸机群行动的战斗机编队,并没有在战场上空停留多久,在确认轰炸机群投弹完毕后。便向着海螺岭和南丁岭山后飞了过去。

    这些舰载战斗机挂载的火箭弹,可以摧毁地面上的车辆,甚至是坦克。虽然不清楚日军在后方的田独镇一线部署有多少士兵,但所有飞行员心里都清楚,随着海螺岭和南丁岭防线吃紧,日军必然会派出援军,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战斗机可以长时间滞空,阻止日军向前线派遣增援部队。

    第一特混舰队的舰载轰炸机群还没有离开,西方的天空中。一支数量更庞大的机群飞近了,原来是从东河、同海、荣市、清化等军用机场赶来的空军第三飞行师的轰炸机打击集群。

    第一波赶到战场上空的是B4、B5重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每一架都装载着30多枚250公斤级炸弹或者燃烧弹,轰炸机在三千多米的高空中开始投弹,每次都是一两个中队的重型轰炸机集体进行投弹。

    几乎是一瞬间,海螺岭和南丁岭便被剧烈的爆炸所包围。

    此外,还有许多轰炸机把打击的目标放到了海螺岭和南丁岭后方的田独镇这个日军的兵力集结点。

    虽然田独镇的日军兵营、仓库,还有通向三亚港区的道路、桥梁等重要目标已经在此前的轰炸中摧毁,但是根据侦察机报告的情况,一些可能藏匿日军部队的密林和山谷成了新目标,从东三亚河至田独镇西的榆林河,到处都弥漫着烈火和硝烟。

    在重型轰炸机后,B1、B2、B3轰炸机和Q1、Q2强击机,以及海军的舰载武装直升机,对日军防线进行了反复的打击。

    上午十点,苦战一夜的安家军近卫三师第一团、第三团官兵,在空中力量的密切配合下,终于拿下了海螺岭和南丁岭顶峰,彻底掐断了从两山之间通过的连接三亚港和田独镇的环海公路。

    这个时候,三个海军陆战营官兵,越过鹿回头半岛,一举攻占兵力已经被抽调一空的榆林港,随后顺着海岸北上,从南方逼近日军据守的田独镇。

    中午十二点一刻,在安家军如同猛虎出笼的西方和南方两路大军夹击下,日军残部从田独镇狼狈北窜,吨岭和大岭一线逃往海棠湾镇,尾随其后的安家军近卫官兵顺势在落牙岭、吨岭和大岭构筑防线。

    下午两点半,大约一个连的陆战队官兵,在运输直升机的输送下,占领了田独镇东南方的白石岭和亚龙岭,堵住了三亚港和榆林港防线的最后一个漏洞。

    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内,近卫三师和海军、空军携手配合,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连克强敌,奇迹般地拿下了三亚港和榆林港,这大大出乎了统筹南线战事的罗耀闽少将、指挥陆海军两栖登陆作战的项洋少将以及具体负责地面战斗的近卫第三师师长安砚星少将的预料。

    部队经受连续苦战、丧失战场纵深和兵力被分割的日军指挥官瓦田义孝少将对现在的局面也很难接受,虽然中间隔着荔枝岭和高岭,但是从东方传来的枪炮声的稀疏程度,还有已经沉寂下来的港区,瓦田义孝已然对战局有了清晰的判断,原严密的防线在安家军蛮不讲理的打法下竟然连续出现纰漏,这让一向自负的瓦田义孝首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

    虽然遭到分割、困守各个高地的日军已然占据地利,再加上充足的弹药和粮食库存,坚持一段时间不成问题,但谁都明白,随着三亚港落入安家军之手,对方的后续部队必然源源不断从港区登陆,陆军的重火力装备将越来越多,日军所拥有的优势将慢慢丧失,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瓦田义孝再三考虑之下,终于打定主意,趁着安家军还未形成合围态势,率部向北方突围,翻越黄鹰岭、过岭和云罗山,撤退到海南岛内陆,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一四四章 攻守易势() 
儋州湾,儋县县城。

    当安家军在临高、澄迈沿海大举登陆的时候,于连通海南中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被安家军第一空降军蓝狐特种部队阻断,加上通讯不便,西线司令官藤原秀真少将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临近。

    二十一日凌晨至当天上午十点,儋县中南部的日军集结八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大队,向南第一空降师第三团据守的文桂村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

    了把日军牢牢地牵制在儋县中南部地区,第三团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

    文桂村地处日军修筑的环海公路儋县县城新州镇通向昌江县昌化镇的交通咽喉上,86高地是公路附近的唯一制高点,只要控制86高地,环海公路就会被牢牢封死。这样一来,哪怕藤原秀真再如何冷静,在没有得到临高和澄迈的确切消息之前,也不敢对其放任不管,毕竟南面的排浦港、桥口港、海头港、海尾港、昌化港皆适宜登陆的地点,如果安家军真的大举登陆,后果不堪设想,只能派出重兵进行攻坚。

    86高地位于环海公路西侧两百米处,西至东长约三百米,北向南长约五百米,这座小山上长满了木棉树、苦栎树、剌子、雀梅、木马王等,还有一丛丛高可藏人的茅草,以及开着五颜六色小花的七姐妹花丛,这些都成伞兵们最好的隐蔽物。

    山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植物,叫做大茹树,叶子有点儿像冬青,结出的果实像是樱桃,果实有红白两种,可以食用。站在86高地上,可以看到文桂村在南方四五里的洼地里,东方的春江水来回蜿蜒,甚至连东南面河道上安家军架设的浮桥也清晰可见。

    86高地北方,有丰头、新地、旧地等村子,此时全部被南下的日军占据。

    第一空降师三团的布局是以文桂村中心,在西边的玉田、罗英、大坡一线构筑两道阻击阵地,主要是用来延滞来自排浦港方向的日军的进攻。于排浦港的日军守备部队严重不足,守有余而反击乏力,故在这一线仅仅部署了一个连的部队。

    在村子北方的86高地正面,从山脚到山顶部署了两个连,在高地的反斜面还有一个连的预备队。

    于文桂村南方没有公路,村东方向控制在抗日救**第五师派来引导和接应的部队手里,三团的主力主要分布在文桂村周边,随时可以策应西、北两线战事,防守上的压力并不大。

    在三团指挥员眼中,只要能够坚持到天亮,在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支援下,能拖延多久是多久,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容撤退。这个时候,能够把儋县日军多牵制在文桂村一小时都是胜利。

    当然,三团官兵没有当配角的觉悟,他们抓紧时间,依托山势,在86高地正面构筑了严密的机枪掩体,每一处掩体旁边都有小树丛做掩护,居高临下,非常利于发挥火力杀伤鬼子。

    在有交通沟连接的二线阵地上,有几处天然岩洞,被利用起来充当防炮洞,在二线阵地各处,还设有许多单兵掩体,尽可能地发挥配置到各连排的狙击手的威力。

    二线阵地环绕了整个高地正面,在高地的顶峰处,还利用几块硕大的岩石和就地取材的木料,构筑了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机枪担当火力输出点的暗堡,随时可以支援前线各处。

    正因准备充足,从儋县南下的日军,连续十余次攻坚,其中包括几次大队级的突击,依然难以向南挺进一步,儋县日军被文桂村这块吸铁石牢牢地牵制住了。

    如此一来,当从临高南下的近卫第二师抵达预定的光村镇、高坡村与南宝镇一线时,并没有发现日军的踪迹。

    原按照计划,近卫二师应立即投入到阻击阵地的建造中,但二师长陈楚天少将却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他找到抗日救**第五师派来的向导,仔细询问后敏感地意识到日军有可能被空降第一军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