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2-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弩箭,一片马刀,此即龙骑兵看家本领,也是至今无可破解之战法!”此乃侥幸逃生的泰山郡兵中一员普通军侯回忆往昔时给出的评语。
此刻,一万余曹军正在惊恐的迎击天河倾泻般冲杀过来的骑兵。 恐惧源自未知,而当已知之后仍然恐惧,则是差距使然。
五千骑兵奔腾起来,撼天动地,这强烈的震动先一步冲进着曹军战阵,崩溃着曹军脆弱地心防。
“不许后退,靠紧,再紧一些!”
“举枪!”
“举戟!”
眼见骑兵铺天盖地杀来,曹军统领早已骇然,本能的发出各种命令作出抵抗。 至于效果,只有天知道。 因为步兵对抗骑兵,除非拥有高勇军掌握的远中近三层压制力量,否则只能是惨遭屠戮这一种下场。 距离急速接近,曹军弓兵纷纷就位,一俟敌军进入射程,立即开弓放箭予以射杀。
可是,伍禁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三棱弩箭腾空的一刻就已注定曹军的结局。 密集箭雨轰然落下,迸散了枪阵、湮灭了弓兵。 生生在曹军正面防线撕开一个大口子,紧随其后,骑兵长河溃堤般冲杀而入,翻飞地残肢断臂、遍野的哀嚎痛苦……
只对付过普通民乱、镇压过些许贼寇的郡兵何曾经历过这种真正的生死存亡的战场?骑兵冲锋之下,死无全尸!
俯瞰,黑红色洪水迅猛包裹上去,湮灭着翻卷起来的曹军。 两翼骑兵快速前进,不断以弓弩扰乱曹军阵形,使之难以组成有效抵抗阵形。 可怜曹军犹如撞向高山的溪水——颓然迸散。 而长长地行军队列,又使这种局势急速恶化。 前锋溃败。 中部混乱,尾部却仍毫不知情的向前涌去。
乱象纷呈,只加速曹军溃败。 不知是哪里率先惊吼出来,破去曹军最后的心理防线,导致中部曹军如同水泡般破裂开来……
不久,夜色降临,阻止了屠戮地继续。 挽救了溃败地曹军。
一口气败退二十余里,确认没有追兵后。 曹军才开始收拢散兵。 等到曹操赶至,看到满目残兵败将,登时急怒攻心昏死过去。 程昱心知此地不可久留,遂接替曹操指挥,下令全军不做休整,继续向南。 而他则安排下千余护卫,保护曹操及重要家眷逐渐脱离大队。 拐入旁边的小路……
部队休整中地伍禁不曾预料到曹军会不顾一切地再度南下,刚埋锅造饭,就接到曹军攻来的急报。 急促号声中,十五龙骑师尽最大力量集结,然而,除了负责警戒地一个龙骑团外,其余兵马均在道路两侧的林中。 待曹军出现时,仅集结了两个半团。 无奈之下,伍禁只得仓促迎战,同时派人向高顺奏报。
曹军蜂拥而上,缺乏准备的龙骑兵只能造成片刻迟滞,随后便被曹军突破封锁,呐喊嚎叫着冲向湖陆城去。
“集合。 紧急集合!”伍禁怒吼,并立即派出两个团尾随追击,决不让曹军轻松前进。
这支曹军得到的命令只有一条:“放弃辎重,一直向前,只要冲进湖陆就是胜利!”
疯跑、狂喊,除了军令如山、和督战队的大刀外,背后掩杀上来的龙骑兵也是其中之一的催化剂。 三重压力下,曹军想不疯狂都难。
湖陆东北方向,一支兵马借助夜色掩护悄然行军,几员将领护卫左右。 乃至年岁最小地夏侯兰也出现其中。 只看这支队伍就会惊讶的发现。 作为主力冲向湖陆的曹军居然没有一位高级将领指挥,全靠一支督战队强力弹压。 而仅靠这一点,竟能将上万曹军如同野牛群般驱赶起来!
此时的湖陆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军精锐在曹昂、满宠、任峻的指挥下,爆发出了令张飞都感到吃惊的强大意志和战力。 一个个全然不顾生死,无论轻伤重伤,只要还能站起,只要还能握剑,就绝不会停止厮杀;哪怕筋疲力尽,也要发出最后一击,以求同归于尽!在这种自杀式的阻击中,一幢幢房屋燃烧起来,一座座宅院陷入火海,跳跃的火焰将湖陆城照耀地如同白昼,激战中的双方军士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脸庞和眼神!
几乎厮杀了一整天,无论高勇军还是曹军都在依靠意志坚持。 张飞亦不例外,蛇矛舞动的节奏明显放缓,但杀伤力犹在,方圆两丈之内始终是曹军禁区,死在蛇矛下的曹军兵将不计其数。 战线,也在这种勇猛的冲击下推进至东门附近,万余曹军精锐仅剩三分之一,却仍死死支撑,决不后退一步。
战斗至此,虽然大局已定,可高顺并未露出笑容。 反而对曹军敬佩有加,能在陷阵营地猛攻下坚持一整日,丹阳兵足以自傲!可惜,丹阳兵只有这一支,否则……想及此处,高顺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建议主公以丹阳兵为核心组建一支专门打理苦活、累活的部队?机动力、战斗力都要强过机步兵,适应力要高出海陆师、山地师,战斗意志更要称雄天下!主公一直对铁血秦朝的尚武精神、不屈意志情有独钟,当以此为名——‘大秦意志’师!对,就是‘大秦意志’师!”(别读错,是大秦…意志,不是大…秦意志。 )
就在这时,“必胜”的呐喊突然打断了高顺的思绪,仰头望去,只见湖陆城内的高勇军尽皆呐喊起来。 很快,一名传讯兵狂奔出城,直奔高顺身前,“禀将军,三四二团校尉姜浩并营尉三人合力俘虏敌将任峻,其北部兵马已开始溃败。 ”
“很好,活捉任峻必能打击曹军士气。 传令各部:发起最后进……嗯?”话未说完,骤见北面一匹快马狂奔过来,骑士一路高呼紧急军情来到高顺近前,“禀将军,上万曹军不顾死伤,在距离湖陆城二十五里处强行突破十四龙骑师阻击,现已杀奔湖陆而来。 伍师将请求将军提前防范,待战事结束亲自领受责罚。 ”
高顺双眉紧皱,厉声道:“来得好快,湖陆城……命令:姜浩之三四二团立即夺占北门,并做好坚守准备;钱胜之十五龙骑师除留一团巡逻东、南门外,其余部队立即向北运动,务必阻敌于城下!”
狂奔二十余里的曹军已如强弩之末,后有骑兵追击,前有敌军阻截,强撑着的一口气终究顶不住死亡的威胁。 尤其是十五龙骑师的两千骑兵乃是生力军,冲杀起来凶狠非常,迫使曹军根本无法组成阵形。 几千几千地曹军拥堵在一起,推推搡搡地混乱不堪。 偶有部分兵马冲至北门下,却很快湮灭在守军的弩箭之下。
战局已无悬念,最后赶来地曹军不但未能救出湖陆城内的友军,反而自身陷入混乱之中,进退失据,空将兵马白白浪费。
夜渐深,风大起,乌云聚顶。
湖陆城内外的厮杀声渐渐弱了下去,放眼四周,脱力摔倒的兵士比比皆是。 两军已然耗尽最后一分力气,曹军在付出近八千人伤亡的代价后,坚守到了援军抵达,可援军也无再战之力。 接到秘密禀报后,曹昂断然下令全军弃城南下。 只是随行的仅有满宠及全部残存的四千余曹军。
曹军惨败,大部兵力损失在湖陆,虽未能活捉曹操,却也大体完成战略目标。
担任主攻的三十四机步师阵亡超过一千五,轻重伤合计近三千,几乎占到步卒一半,如此伤亡意味着即使补充完毕后,仍需要四到六个月才能恢复战力。 而两个龙骑师也在阻击曹军援兵的战斗中付出不菲代价,加之箭矢消耗,暂时无力发起全面进攻。 由此,高顺果断放弃全军追击的想法,而是让十五龙骑师尾随曹昂袭扰,让十四龙骑师清剿曹军散兵游勇。
午夜时分,高顺接到战报,在曹军援兵及时抵达的情况下,孙仲部仍强行攻取薛县,击溃吴匡、毛阶二部,斩杀曹军超过两千,俘虏五千余!
至此,兖州全境落入高勇手中,合上的大门虽未关住曹操,却让曹军伤亡大半,退入豫州曹军不足万人!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九章 逐鹿中原(20)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九章 逐鹿中原(20)
十一月十九日,薛县、湖陆陷落之后,停留于鄱县、邹县、公丘的曹军残余相继投降。 第三十四机步师(蔡广)、第四十一机步师(孙仲)正式封锁兖豫边界,钱胜指挥第十五龙骑师一路尾随追击,杀敌数百后,终于止步于丰国、沛县一线,面对曹军的坚壁清野,只能选择暂时后撤补充辎重给养。 曹军由此得到喘息,曹操亦在程昱的小心谨慎下赶在全面封锁之前进入豫州。
当其安全进入沛县的一刻,曹昂、满宠、夏侯惇、夏侯兰诸将抱头痛哭,苏醒过来的曹操也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 此役虽败,但根基尚存,只要假以时日必能元气尽复。
“仲德,徐州方面子孝境况如何?”已从曹昂口中得知曹军精锐几乎尽丧湖陆,曹操心痛之余,仍感到一丝安慰。 至少这支精锐拼掉了敌军大半兵力,换句话说,战力已不弱于高勇军最精锐的机步师!
“回主公,徐州方面暂时稳定下来。 刘备进攻青州失败,损兵四五千,却在最后设计埋伏了武安国,使之暂时无力南侵,也算不幸之中的大幸。 敌灌仲率领的第四十五机步师趁开阳兵力空虚之时强攻,我军坚守不住,被迫退往缯县。 随后,又遭到郭靳的四十三师攻打,苦战半日不敌,败退入兰陵。 此后,孙仲部再未有大规模行动,只沿薛县、昌虑、缯县、即丘设防。 ”程昱略带苦涩的描述道,徐州实际上也算是失败。 丢了琅邪郡后。 让曹刘联军地处境极其危险。
“还好,东海国仍在,缓冲区有了。 梁国方面如何?妙才的阻击进行的如何?”一东、一西已是曹操最后的心病。
“夏侯渊将军放弃郡城主动出击,避开敌军主力后向陈留郡腹地进军。 最新消息是一天之前,此刻我军应该已经进入陈留地界。 ”
“很好,决不能让高勇好过!咳咳~~北边可有消息?”
程昱摇了摇头,“高勇已经封锁了沛国、琅邪郡的边界。 梁国、汝南又正值战乱,消息近乎全部断绝。 不过。 料想匈奴也该动手了,否则……”
“主公——大事,出大事了!”夏侯惇噔噔噔的一路狂飚进屋,气喘吁吁的挥舞着手中密信道:“梁国钟缙秉报,昨日大举杀入梁国,围攻下邑地高勇军突然撤兵了!”
“什么?”曹操腾的坐了起来,程昱亦激动到无以复加。
“哈哈。 一定是匈奴南下了!一定是,否则高勇军决不会放弃大好优势撤兵!”夏侯惇兴奋得高声嚷道。
“钟缙确定敌军撤兵了?”程昱颤声道。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高勇军撤退地非常突然,白天还在猛攻城池,到了夜里竟然人去寨空。 为防诡计,钟缙派斥候追出近百里,才发现快速返回虞县的敌军。 ”
曹操神情大振,“立即收拢部曲,此时决不可轻易触怒高勇。 命令妙才也尽速撤回。 此乃我方最后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
曹操接到禀报的同时,横跨青、兖、司三州战线上,除却纪灵统帅的第十四军及豫州警备队四个师外的高勇军数十个师几乎全部停止进攻脚步,龙骑师立即后撤,机步师就地驻防。 近三十万兵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