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446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446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这话,杨若晴更诧了。

    “你咋这么说?你们军营怎么啦?快跟我说说!”她道。

    原本,军营中那些不快的事情,他不想带给她。

    可是耐不住她的追问,他把军需官方大横跟药材供货商暗中勾结。

    把假药运进军营,导致很多伤兵伤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事,告诉了杨若晴。

    “我跟那军需官吵了一场,指出他的鄙行后,他现在撂挑子。”

    “故意拿药品采办这块来拿捏。”

    “夏侯将军和宁兄弟也没辙,军队里药品供给这块,现在成了一个难题!”他道。

    “看到他们愁闷为难的样子,宁兄弟还得去哄着那军需官,我也很烦!”

    “难道那事,是我做错了?”

    “可是,即便错,从来一次我还是要揭发军需官的恶行!”

    他咬牙道,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听完这一切,杨若晴抬手握住他的拳头。

    “棠伢子,你没做错!”

    “像那种拿士兵性命开玩笑的军需官,打他一拳真是便宜他了!”

    “要是换做我,早一刀抹了他脖子!”她道。

    兵士们在前方用性命去拼搏。

    后方可靠地补给,是‘根本’。

    若是这‘根本’都烂掉了,那还打什么仗?

    生病就要死,受伤就要死,药物都是荞麦粉,谁还敢去当那个兵?

    “不就是药材供给嘛,这有什么难的,你这趟回去跟你们那夏侯将军禀告下,我这边可以供应!”她道。

    “啥?”

    骆风棠愕了。

    以为自己听错了。

    杨若晴指着包袱里那一堆的瓶瓶罐罐,微笑着对他道:“这些药,不是医馆买的,都是咱自个做的!”

    “药材,全都来自咱村后的眠牛山。”

    “山里面的野生药材,那药效儿,杠杠的!”她道。

    骆风棠大愕,他松开她的手,转身把包袱里的药一瓶瓶拔开,细细打量起来

    当放下最后一瓶时,他整个人激动得不晓得说啥好。

    “晴儿,咋,咋还有这样的好事?你,你啥时候改行做药材了?”

    他问。

    杨若晴抿嘴一笑,“没改行啊,酒楼照开,再寻其他的赚钱路子呗!”

    三言两语,她把自己拉起了一支骡马运输队,还有一支采药队的事,告诉了他。

    末了,她补充道:“运输队的骡马和车子,都是左大哥赞助的,我拉他入伙一块儿做生意。”

    骆风棠深深地看着她,大手紧紧捏住她的下手。

    “怪不得瘦了这么多,我不在的这些时日,你竟做了这么多事!”

    他再也忍不住,把她拉进怀里,紧紧抱着。

    两个人享受着最后的温存,好希望天永远都不要亮。

    可是,越是这样,时间似乎过得越快。

    很快,雄鸡叫了第一遍。

    他低下头来,轻吻了下她的发。

    “夜里莫要为了贪凉喝冷茶,回头肚子痛”

    他的叮嘱声,传进她的耳中。

    她勾唇:“天热了嘛,喝冷茶舒服!”

    “再舒服,这几日也不能喝,”他又道,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容商量的严肃。

    她讶了下,抬起头来看他。

    只听他接着道:“你小日子快到了,喝了冷茶,回头肚子痛遭罪!”

    “我又不在你身边,没法帮你揉”

    小日子

    她的脸唰地红了。

    就跟那狒狒屁股似的红

    “你一个大老爷们,记啥不好,记那个”

    她低垂下眼,有点不好意思的嘀咕道。

    他却是一本正经的纠正她:“你是我媳妇,记自个媳妇的小日子,天经地义啊”

    她的脸更红了。

    嗔了他一眼:“好吧好吧,你想记就记吧,这话题翻篇啦!”

    看到她佯怒的样子,他愉悦的笑了。

    就喜欢看她羞涩的样子。

    怎么都看不够。

    可惜,天要亮了,再不想走,也得走。

    像是能读懂他的心思,在他开口辞行之前,她已从他怀里退了出来。

    拎起桌上的包袱卷塞到他手里:“该动身了,家里这块,莫担心,有我在!”

    他接过包袱卷,手指紧紧抓住,骨节苍白分明。

    他深深看着她,眼底是怎么都掩饰不去的眷恋和挣扎。

    她则对他扬起微笑:“要做大事,就不能儿女情长。”

    “去吧,我就不送你了,还得补个回笼觉!”她道。

    他点点头。

    “等我这趟回军营,就把药材的事禀报夏侯将军。”

    他道。

    不管如何,都要促成这笔生意。

    这样,他就能有机会跟晴儿见一面了!

    听到他的话,杨若晴点点头。

    她打了个呵欠,往床那边走去。

    “你赶紧动身吧,路上当心点!”

    说这话的时候,她已经坐回了帐子里。

    落下的粗老布帐子,隔断了他的视线。

    “嗯,晴儿你也要保重,那我走了!”他沉声道。

    “好,记得帮我把门带上哈!”

    帐子里传出她懒洋洋的声音。

    “嗯,你好好睡一会!”

    他挎起包袱卷,掉头朝屋门那边走去。

    不敢回头。

    他怕自己一旦回头,就真的走不掉了。

    当听到屋门被带上的细微声响。

    当屋子里再次剩下她一个人。

    帐子里的她,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压根就睡不着。

    满脑子翻来覆去,都是他的点点滴滴。

    猜想着他这会子到了哪里,是一个人去庆安郡呢,还是有同伴。

    应该是骑马过去的,那同伴和马匹等候在哪呢?

    回军营的时候打从这边过,还会不会再回来转一下?

    应该是没功夫的吧?

    毕竟他现在从军了,是军中的人,一切行动得听指挥,服从调遣是军人的天职

    脑子里想的东西极多,压根就停不下来。

    到最后,想得头都痛了。

    她索性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再干活。

    想太多也是白搭,忙活起来,给与他实质性的帮助才是要紧。

    一起加油吧,亲爱的!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745章 这是咱家吗() 
杨若晴家的新屋子,在杨华梅归来后的隔天就上梁了。

    这些时日,正忙着装门窗,打家具,搭锅台。

    老屋里的家具,杨若晴不打算要了。

    新屋的家具,床铺,一概用新的。

    吃早饭的时候,杨若晴听到爹娘在那里商量‘出水酒’的事。

    她竖起耳朵听。

    所谓的‘出水’,是指新房屋建造落成时,下雨能将雨水排到屋外的意思。

    户主庆贺出水的酒宴叫‘出水酒’。

    照着这一带的规矩,亲朋好友都得过来祝贺,送礼。

    贺礼通常都是中堂,对联,匾额什么的。

    还得送礼金。

    礼金多少,因人而异,看关系亲疏。

    杨华忠道:“我粗略算了下,光工匠和帮忙的小工,就有满满当当一桌。”

    “两家的亲戚在一块儿,得安排两桌。”

    “村里那些有交情的,怕是也得过来恭贺,还得再准备两桌。”

    “这样一算,正酒就有六桌的样子。”

    “帮忙的大人孩子,还得额外安排一桌,七桌!”

    听完杨华忠的算计,孙氏又是高兴又是咂舌。

    高兴的是,终于能住进新屋子了。

    “天哪,七桌,这酒席比上回老五成亲客人还要多啊,我真怕自个操办不过来!”妇人道。

    杨华忠笑着道:“盖屋子办酒席,一辈子一回的大事,嘿嘿,不瞒你说,我也有些紧张!”

    这边,杨若晴微笑着放下筷子。

    “赶鸭子上架呗。”

    “一回生,二回熟,往后咱家要办的酒席,只要还多着呢!”她道。

    夫妇两个一齐把目光放到杨若晴的身上。

    这边,杨若晴接着道:“爹娘莫愁,不就七桌酒席嘛,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天香楼里,就算是淡季,每天也不止七桌。

    赶上旺季,一天下来,流水席都得几十桌。

    家里这‘出水酒’,小菜一碟啦!

    “爹,咱办‘出水酒’的日子定下了没?”杨若晴又问。

    杨华忠想了下,“还没呢,得找邻村的神婆问下?”

    杨若晴道:“一来二去,估计又得耽搁好几日。”

    “这天一****热了,这小屋子低矮潮湿蚊虫也多。我想早些搬去新屋住。”她道。

    孙氏连连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夜,两小子都睡不踏实。”

    “开窗吧,蚊虫全进来了。不开吧,闷热得要命!”妇人道。

    杨华忠听这话,于是问杨若晴:“那晴儿,你觉着啥时候办‘出水酒’妥当?”

    杨若晴想了下:“择日不如撞日,后日是双日子,不如就定在后日办酒席。”

    “今个爹就把这消息放出去,通知下各路亲友。”

    “那我呢?我做点啥?”孙氏问。

    杨若晴道:“娘则去咱族里的女眷那打声招呼,让她们明日下昼日落的时候,过来我家帮忙。”

    “食材和酒水这块,今日我去镇上采办,让他们明日上昼送过来!”

    在杨华忠和孙氏眼中繁杂的‘出水酒’一事,经杨若晴这么一安排,仅仅有条。

    两口子顿时脑子里不浆糊了,各人该做啥,都亮堂了。

    吃过了早饭,一家人分头忙活起来。

    转眼功夫,就到了农历的五月二十八。

    杨若晴家办‘出水酒’的日子。

    早上,孙氏跟杨若晴这商量:“今个家里办酒席,亲戚们都来,热闹死了。”

    “要不,就让你两个弟弟告假一日?”

    杨若晴毫不犹豫就摇了头。

    “念书这东西,就得********,两耳不闻窗外事。”

    “若是别的迫不得已的原因,那是得跟先生告假。可这吃吃喝喝图个热闹的事儿,咱还是莫要耽误他们。”

    孙氏听这话,也觉着在理。

    念书吗,就得吃苦头,是自己心软了,听闺女的没错。

    耳边,大安背着书包进了灶房,刚好把娘和姐姐的对话全听到了。

    少年扬起头,一脸认真的道:“娘,姐,我要去上学,风雨无阻!”

    看着少年坚定清澈的眼神,杨若晴满意的点点头。

    抬手轻拍了下大安的肩膀:“这才像个念书人,赶紧吃饭,吃过了跟大杰一块儿坐大舅的车去镇上!”

    “好嘞!”

    姐弟两个坐在一块儿吃饭。

    孙氏在一边给还在睡懒觉的小安打洗脸水。

    看着桌边的这一双儿女。

    闺女精明能干,孝顺体贴。

    儿子刻苦勤奋,有上进心。

    妇人满心宽慰,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吃过了早饭,一家人锁上门,全都去了村口的新屋。

    走到村口,穿过塘坝,眼前,一座崭新而又气派的大院子矗立在大路边上。

    四下,是绿油油的农田。

    这一大片青瓦白墙的大院子坐落在田地间,如同画卷般美丽。

    还散发出桐油气味的崭新院子门,正对着大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