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537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537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风棠红了眼眶,用力点头。

    杨若晴将他的脑袋搂进了她温暖柔软的怀里,并轻抚着他宽阔的后背。

    就像,就像抱着个大孩子似的。

    “乖,以后不准再说这些傻话了,人也就一辈子,也就几十年,甭管啥风风雨雨,咱俩都要一起扶持着走过去。”

    “为了年少时的约定,为了那时的初心,为了孩子,为了老人,为了这个家!”她道。

    骆风棠再次点头,伸手紧紧抱住她的腰。

    男人也有脆弱的时候,男人并不是钢铁铸造的无坚不摧。

    男人是长不大的孩子,累了,倦了,也想要有个温暖的怀抱,有个栖息的港湾暂时停泊一下。

    对于一个在缺失了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骆风棠来说,此刻,紧紧抱着杨若晴的腰,将头埋在这温暖的怀里,满满的踏实和心安将他包裹。

    有媳妇,真好!

    人一放松,就容易犯困。

    直到怀里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偶尔还伴随着几声鼾声,杨若晴才发现他竟睡着了。

    又觉得好笑又觉得心疼。

    杨若晴小心翼翼的将他外面的外衣脱去放在一旁,将枕头放平让他躺了下来。

    “好好睡一会吧,你实在太辛苦了,等会天亮之前我再喊你。”

    她柔声道,也躺到了被窝里,侧着身子,抱着他的一条手臂,就这么盯了他将近一宿。

第2641章 磕头认罪() 
同样的除夕夜,大辽,上京。??????一看书ww?w?k?a?nshu

    裕王府张灯结彩,阖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诞下麟儿,裕王府双喜临门。”

    稳婆从裕王妃的屋门里出来,怀里抱着一只用锦绣小褥子包裹着的小婴儿,跟守在门口的中年男子连身道喜。

    拓跋裕方脸络腮胡,红膛膛的脸上布满了笑容。

    他俯身看了眼稳婆怀里抱着的小孩子,哈哈大笑。

    “老天果真待我不薄,人都说三十六乃人生一大坎,本王却在本命年再次得一子,人生之大幸也!”

    “照看好王妃和小王子,稍后皆有重赏!”

    稳婆和一干伺候的仆妇们闻言,一个个欣喜激动,千恩万谢了一番后,抱着小王子回了产房接着伺候去了。

    裕王转身,看到身后不远处立在树下,一半脸露在月光下,另一半脸隐藏在暗影之中的义子拓跋凌,裕王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下,随机,便恢复如常。

    他大步流星的走向拓跋凌,人还没到面前,豪爽的笑声便传了过来。

    “凌儿,今夜父王高兴,走,陪父王再去痛饮一番,我们父子不醉不归!”

    拓跋凌抬手,报了个拳:“孩儿遵命!”

    拓跋裕走在前面,拓跋凌紧随其后,朝着前院花厅走去。

    一路上,拓跋凌都在暗暗打量着拓跋裕的背影,脑子里,将小时候的事情一遍遍的回忆着,梳理着。?????一?看书w?w?wkanshu

    如果长公主的那封信里说的是真的,眼前这个看似对自己很慈爱的男人,当真是杀害了自己爹娘的凶手?

    拓跋凌清楚拓跋裕的性格,深沉,摸不到底。

    而且,从这几年陪在他身侧,为他效力来看,义父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拓跋凌闷着头往前走,双手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直到,耳边突然传来女人的惊叫,方才发现自己光顾着想事情,不知不觉已到了花厅。

    差点跟迎面而来的侍女撞个满怀。

    “大胆贱婢,竟敢冲撞凌王?还不速速认罪!”

    拓跋裕威严且略带不满的喝声随即响起,侍女吓得脸色惶白,忙地跪下身,跟拓跋凌这磕头认罪。

    拓跋凌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的侍女,道:“今夜我父王再添王子,喜事临门,我就不罚你了,起来做你自己的事去吧!”

    侍女面露感激,却跪在原地不敢起身。

    拓跋凌没再理会那个侍女,转身走向桌子,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

    拓跋裕看了眼拓跋凌,又看了眼那跪地不起的侍女,眼底掠过一丝异色。

    他没好气的对那侍女道:“既然凌王豁达不与你计较,府里又添王子,本王也破例不责罚你,下不为例,下去吧!”

    侍女方才跪地磕头,赶紧端着盘子匆匆离开了花厅。

    这边,拓跋裕转过身来,脸上再次恢复了慈父般的笑容。

    他来到桌边坐下,和蔼可亲的看着拓跋凌:“凌儿,父王看你今夜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怎么?是不是遇到让你困惑的事情?不妨跟父王说说。”

    拓跋凌抬起头来,看着面前一脸慈爱的拓跋裕,有点错愕。

    六岁之前,自己是没有记忆的。

    打从他有记忆开始,就在这裕王府生活了。

    那时候面前的这个男人还很年轻,他告诉他,他的亲生爹娘死于饥荒,是他把他带回来的。

    十岁之前,他一直养在裕王府。

    阖府上下的人明面上对他恭恭敬敬,背地里聚在一起就议论他,说他是路边捡回来的小杂种。

    只有这个男人,对他是真心的好。

    给他锦衣玉食的生活,请了先生回家来教他念书习字,教他武功。

    十岁以后,这个男人不远千里送他去了大齐的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

    他在少林寺一待就是十年。

    在这十年间,这个男人每年都会抽空去一趟少林寺探望他,跟他说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无非就是对他灌输一种,你是练武的奇才,你是为父的骄傲和希望。

    十年间,他在少林寺刻苦习武,红尘事暂抛脑后,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早日学成归来,等待父王的召唤,成为父王的左膀右臂,为父王效力!

    “凌儿,在想什么呢?如此出神,父王喊了你好几声,你都没反应。”

    拓跋裕的声音再度传进拓跋凌的耳中,拓跋凌瞬间回过神来。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拓跋凌忙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微俯下身对拓跋裕愧疚一拜。

    “父王恕罪,儿臣只是看到新出生的小王弟,忍不住想到了儿臣幼时,是父王百般呵护才有儿臣如今之日,不由心生出几许感慨!”

    拓跋凌撒了和谎,垂下眼眸,不让拓跋裕看到他眼中的心虚。

    好在拓跋裕似乎并未察觉什么,他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抬手朝拓跋凌招了招手。

    “你能记着从前的事情,父王颇为欣慰啊,凌儿快些坐下,今夜除夕守岁,陪父王好好喝几盅!”

    “儿臣遵命!”

    酒过三巡,拓跋裕的脸上沾上了几分酒色,但眼底的精明却丝毫不减。

    “凌儿,父王虽然膝下儿女众多,但比起你这个义子,他们都是平庸之辈。”

    “即便今夜出生的这个小儿子再如何天纵奇才,可为父年岁已高,怕是等不到他的出息之日。”拓跋裕道。

    拓跋凌忙地道:“父王,您年富力强,为何要说这等丧气话?”

    拓跋裕摇头,“不,这不是丧气话,这是大实话。”

    “在人前,父王绝对不会如此说,也就当着你的面,父王才掏心挖肺。”

    “父王”

    拓跋凌刚刚开口,拓跋裕便抬手做了一个打断的手势。

    “听为父把话说完。”

    “为父不清楚你这回何故突然退兵,为父也不想去追究这突然退兵对我方士气的打击,更不想去追究雁门关之内,何故两千骑兵精兵会惨遭对方一支伙房军的重击,全军覆没!”

    “自从你从少林寺学成归来这几年,一直辅佐父王南征北战,屡创佳绩,是我们大辽的战神,常胜将军。”

第2642章 过不好日子() 
“但这一回,雁门关的事情,你让为父颇为错愕,也略有失望啊!”

    拓跋裕说道,威严的目光落在拓跋凌的身上。

    拓跋凌垂眸,“儿臣惭愧。”

    拓跋裕摆摆手,接着道:“原因,我就不追究了,我只想告诉你,没有野心的人注定平庸一生。”

    “这大辽的江山,是我们拓跋家的,幼帝无能,那皇位早晚由有德有才之士来坐!”

    “今日,你全力以赴辅助为父打下这大好江山,他日,为父的一切,都是你的!”

    听完拓跋裕这番激昂的话,换做以前,拓跋凌恐怕早已感动得磕头谢恩了。

    但此刻,他脑子里不由浮起了那封刻着长公主印鉴的密信,里面的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掩藏着一段被掩埋的鲜血

    “义父,你何故要对我这么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并非您的亲生儿子,我的那些王弟们才是啊”

    拓跋凌试探着道。

    拓跋裕大手一挥,“你虽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但我却待你如亲生。”

    “当年为了让你进少林寺,我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周折和打点,在你身上培育的苦心,一点都不比你的那些王弟们少。”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是真正的强者,我欣赏强者,”

    “所以凌儿,这一回你突然退兵的原因和罪责,为父一概不追究。”

    “但为父希望你能将功赎罪,早日助为父征服大齐,一统天下,到那时,天下的霸主非我们父子莫属!”

    长坪村。

    就在大家伙儿以为杨永仙这回断然是接不回李绣心的时候,没想到杨永仙还没开始去接呢,

    正月初一一大早,李绣心就被李母给送回了老杨家。

    不晓得李母是咋跟老杨头和谭氏那交涉的,总之,李母晌午饭都没在老杨家吃,把人送到就直接回李家村去了。

    大家伙儿也更不知道杨永仙和李绣心又是怎么去沟通的,总之,从李绣心回来之后,她就安安生生在老杨家待着了。

    “还能有啥改变?跟从前一个样儿呗!”曹八妹过来杨华忠家这边串门的时候,跟孙氏和杨若晴这道。

    “大嫂还是一天到晚的躲在屋子里,一开始回家的第一天烧饭的时候去了下后院灶房,”

    “我和柳儿跟她说,让她回屋歇着去,用不着帮忙,她扭身就走了。

    ”

    “打那后,吃饭的时候才跟大哥一块儿过来,衣裳是她自己去洗,打扫屋子出来倒垃圾的时候跟咱兜面遇到,也就笑一下,”

    “回来这好几日了,跟咱说的话,统共不超过五句。”曹八妹道。

    孙氏叹了口气,“李氏咋是这么个性格呢?这样性格的女人,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咱庄户人家是过不好日子的。”

    曹八妹道:“岂止是庄户人家?就算是镇上和县城那些大户人家,也一样啊。”

    “甭管在哪个地方,都得人情世故啊,咱大哥本身就是那个性格,书呆子一个,”

    “家里要是没个会来事儿的女人,那这个家就越发的不像个样子了。”她道。

    孙氏再次叹气,“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愿意回来,那咱也不好说他们啥,日子是他们自个过出来的。”

    曹八妹点头。

    “晴儿,你咋一直光听不说话呢?”曹八妹突然扭头问边上的杨若晴。

    杨若晴笑着看了曹八妹一眼,道:“谁说我光听不说话啊?我这手和嘴一直没闲着呢,瞧瞧,瓜子壳都快堆成小山了。”

    顺着她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