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过镇口的那家包子铺时,杨若晴停了下。
别的东西都可以不买,但是两个弟弟喜欢的大肉包子,一定不能少。
小孩子嘛,都喜欢家里人从外面回来,能带点惊喜。
这个惊喜不需要太大。
一把瓜子,几颗糖,两只香喷喷的肉包子。
就足够让小孩子开心了。
杨若晴花了六文钱,买了六只肉包子。
她顺便把这回的分红拨拉给骆风棠。
“拢共进项一千文,你四我六,这四百文钱棠伢子你收好!”
她把钱推到他面前。
骆风棠有点不悦的皱了下眉头。
“上回不是说好的嘛,往后我的那份都由你保管。”他道。
杨若晴讶了下,“啊?你小子当真的呀?”
“我啥时候跟你开玩笑的?”
他一脸认真的反问,压根就不看那钱。()
杨若晴哑然失笑。
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的信任她啊?
她翘了翘嘴角,把钱重新收好。
“成成成,我替你保管,甭耷拉着脸,笑一笑才帅嘛!”
骆风棠:“”。
因为碰瓷儿的事儿耽误了一会,两个人回到村子里时,已经到了晌午饭点。
两个人在往老杨家那边走的路上,杨若晴扭头跟骆风棠商议。
“棠伢子,你大伯晌午在我爷家吃酒席。你晌午也甭家去自个弄了,跟我一道去我爷那吃饭吧?”
长坪村的习俗,送礼的村民,视情况而定可以带一位家里的家眷。
赶上那些成亲或是出丧等大型的红白喜事的酒宴。
有的村妇送了一份份子钱,屁股后面还带着两三个捧着空碗的娃呢!
老杨家办喜事,从前老骆家是不来往的。
杨若晴明白这回五婶过门,骆铁匠送来了贺礼。
一大半原因是冲着跟自己这三房的交情。
所以,她邀请棠伢子过来吃晌午饭,天经地义。
听完杨若晴的邀请,骆风棠心里暖乎乎的。
他却笑着摇了摇头。
“不用了,晴儿你自个去吃吧,我家去随便弄点东西凑合下就成。”
他不太喜欢那种场合,宁可一个人在家里吃点糠咽菜,落个自在。
杨若晴像是能瞅出他心里咋想的。
没有过分的强求,她点了点头:“那随你吧,其实,我也不大喜欢人多喧闹,吃东西不自在。”
骆风棠笑了笑,两个人转眼就到了巷子口。
前面,老杨家的正门口,停着独轮车,木板车,还有牛车。
地上,散落着一地的红色的炮仗壳。
显然那是为了迎接鲍家姑娘过门而放的炮仗。
正门敞开着,里面传来觥筹交错的声音。
显然,酒席已经开了。
想到还被困在镇子出口的二妈和兰儿堂姐。
她们肯定也是回来参加酒席的,杨若晴就偷着乐。
活该!
独轮车推进了巷子里,在侧门的地方停稳。
杨若晴把两只篾竹篮子拿下来率先进了院子。
照着她的推测,这会子爹和两个弟弟应该被爷他们带去了前院吃酒席。
可是,当她把插在灶房门上的栓拔下来的时候。
大安从隔壁那屋跑了出来,一脸警惕的问:“谁?”
瞅见是杨若晴,大安高兴起来,“姐!”
杨若晴却高兴不起来。
“大安,你咋没去前院吃饭呢?”杨若晴问。
见大安不啃声,杨若晴想到啥。
于是放下手里的篾竹篮子一头扎进了杨华忠那屋。
昏暗低矮的屋子里,老爹半靠在床上,披着外衣正朝门口张望。
小安坐在一只小马扎上,正专心玩着手里的蛐蛐笼子。
瞅见杨若晴进来,汉子坐直了身。
“晴儿,这就回来啦?今个送豆腐还顺利不?”
杨华忠迭声询问。
杨若晴点点头:“顺顺当当呢。”
“那就好那就好,棠伢子呢?没跟你一道过来?”汉子又问。
杨若晴朝屋后抬了下下巴:“他在拿桶,一会就来。”
杨华忠点点头,随即吩咐跟在杨若晴身后进屋的大安。
“大安啊,快给你姐还有你风棠哥哥倒两碗茶。”
大安耷拉着一张小脸,有些为难的道:“爹,茶罐就剩下半碗热水了,还是娘早上过去的时候烧的。”
杨华忠道:“之前不是让你去前院灶房装罐热茶来吗?咋没去?”
大安皱了下眉头:“我去过了,奶说热茶得先紧着前院的客人喝,回头有剩的再给咱送过来!”
杨若晴接过话茬问大安:“你去的那会子,咱娘在灶房不?”
大安摇头:“说娘去村口池塘洗菜去了。”
杨若晴恍然,怪不得。
“后面我又去,没见着娘的面就被我奶给轰回来了,奶叫我甭添乱!”
重磅推荐我吃西红柿番茄新书
第261章 不像个样儿()
杨华忠听大安这话,眉心皱在一起,沉默了。
杨若晴也没啃声。
茶水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赶上这样的酒席,不停地烧饭炒菜。
那瓦罐里的热水,一会儿就沸腾了,茶罐都不够装。
前院两桌的宾客,就算是一批从撒哈拉沙漠出来的,也喝不了那么多茶水!
显然,谭氏就是不想给,才这样打发了大安!
而娘亲孙氏,铁定是被谭氏指派的脚不沾地。
连上茅厕的空子都木有!
杨若晴有点恼火。
可是看到杨华忠那愧疚的脸色,她压下了心里的火苗。
她笑着对杨华忠道:“爹,没事儿,我这就去灶房烧热水,一会儿就好!”
说话间,骆风棠也进了屋子。
他是过来跟杨华忠打招呼道。
“棠伢子,你陪我爹说会话,我去烧下热水。”
她对骆风棠招呼了声。
“嗯!”
骆风棠点点头,摸了下小安的脑袋,然后来到床边跟杨华忠说话。
杨若晴转身来了灶房,把水添上,又往灶口里塞了几把松毛。
大安跟了进来。
“姐,我会塞柴禾,可不会灌水”
大安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轻声道。
杨若晴看了眼大安,宠溺一笑。
“傻弟弟,这不怪你。你还小,灌水到时候烫到了可不得了!”
她微笑着说道。(最快更新)
大安才八岁,身量也就比这锅台高出半个头。
要他从灶台上抽出装满了开水的瓦罐,再装进保温的茶罐里。
莫说是他,就算是她自己,也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儿。
“大安,前面都开酒席了,爷咋也没来喊爹过去落座呢?”
杨若晴又问。
这才是她最关注的事情。
照着规矩,大安小安是孙子辈,又是小孩子。
这样的正酒席是没资格坐桌子的。
通常是等正排酒席吃完,宾客散去后。
把那些剩下的残羹冷炙热一遍,然后谭氏带领着媳妇孙女孙子们再在厨下吃。
可是——
杨华忠却是有资格吃正酒席的。
现在前面吃得兴起,他却还坐在床上连口热茶都喝不上?
杨若晴就不爽了!
听到杨若晴的问,大安皱了下眉头。
“我也不晓得咋回事,这一上昼,爷没来过”
杨若晴再问:“那大伯四叔和堂哥他们,可有人来过?”
五叔今日是主角,铁定是抽不出空来的,无需问。
大安又认真想了想,还是摇头。
杨若晴眯了眯眼。
老杨家这帮人,到底是忙得落下了呢,还是存心的?
瓦罐里的热水,就在这样的反复揣测中沸腾了。
杨若晴接过大安抱来的瓦罐,把新烧的热水装了进去。()
拎到隔壁屋子里时,骆风棠还在陪着杨华忠说话。
见到她拎着热水进来,骆风棠赶紧起身迎了过来,接过她手里的热水放在那边的桌子上。
“晴儿,我刚跟三叔这讨了个主意,三叔已替你点头了。”
骆风棠笑眯眯道。
杨若晴讶了下,看了眼床上的杨华忠,也在笑。
“你和我爹背着我在合计啥呀?快说来我听听。”杨若晴笑着道。
杨华忠道:“你骆大伯家过几日也要买田了,想让你过去帮忙拾掇一顿晌午饭招待余大伯和里正他们,我替你点头了。”
杨若晴一听,眼睛亮了。
“买田好啊,棠伢子,你和你大伯相中哪块田了?几等?多少钱?”
“两亩三等的田,二两银子一亩,统共四两。”骆风棠道。
“也在村子南面,靠近李家村那块儿,跟晴儿你家前几日添置的田隔得不远!”
“哎呀,那敢情好,往后咱去干活都有伴儿啦!”
杨若晴抚掌道。
骆风棠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那边,大安给杨若晴和骆风棠倒了两碗热茶。
骆风棠把自己那碗端给杨华忠:“三叔,你先喝吧!”
杨华忠摆手:“我一上昼就坐这,又没做啥,不渴不渴,你喝你喝。”
这边,杨若晴喝了几口热茶,感觉嗓子眼舒服多了。
她接着问骆风棠:“几号签契约?”
“这个月底二十八。”
“嗯,还有十多天,到时候我陪你去瓦市买菜。”
“嗯!”
老杨家前院,正屋里面。
以中间的天井为分界线,前后两截堂屋各摆着一张八仙桌。
前面的八仙桌,男人们正觥筹交错,酒宴进行得正酣。
老杨头,长坪村里正,隔壁老王头,老陈头。
鲍素云的娘家兄长,骆铁匠,杨华安,杨华明,杨华洲,杨永仙。
十个人,刚好凑齐满满一桌。
里正坐首位,鲍素云的兄长坐里正下首。
后半截堂屋的桌边,妇人女眷也坐了满满当当的一桌。
分别是老杨家这边的媒人周婶子。
鲍家那边派的媒人骆大娘。
鲍素云的嫂子,周婶子的大儿媳妇,里正的婆娘。
杨华梅,以及杨华梅边上,抱着大宝的鲍素云。
还剩下两三个空位,也分别坐着村里亲戚家的女眷。
老杨家后院的灶房里。
油烟味升腾,金氏守住底下两口灶口。
孙氏掌勺,把炒好的菜放到边上的托盘里,再由二小子杨永进送去前院堂屋。
谭氏蹬着小脚站在一旁指派。
“老三媳妇,最后这两道菜你炒好后顺手送去前院。二小子上茅房还没回来!”
“诶,好嘞!”
孙氏利落的把菜装了碗,端起托盘就要走,又被谭氏喊住。
“那你腰上那围裙摘下来,脏哈哈的,客人们瞅见还有啥胃口?”
谭氏没好气的道。
孙氏红了脸,连连点头:“娘说的是,是媳妇考虑欠了周全。”
孙氏把围裙摘下后,这才端起托盘送菜去了前院。
谭氏朝孙氏的背影撇了撇嘴,嘟囔了句:“冒冒失失的,不像个样儿!”
孙氏并没有听到谭氏的嘟囔,妇人端着托盘,走得步伐轻快。
今个这菜都是自己炒出来的,客人们吃的满意,她也乐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