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迷魂谷奇遇记 >

第68部分

迷魂谷奇遇记-第68部分

小说: 迷魂谷奇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刚觉得不能被动的让这些课程拖着鼻子走,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得按自己的思路在中医学领域搞些创新,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拿到行医资格,不能在这里混文凭。

李刚回家把自己的想法与金屏和谭丽她们说了,她们也有同感,一致认为不如各自立个课题进行研究,以期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为大众做点贡献。

经过几天的思考,每个人的课题都建立起来了。

李刚的课题是:中医计算机专家诊断系统;

艾琳娜的课题是:中医免疫系统再建;

金屏的课题是:人体经络与针灸;

银屏的课题是:中成药成分定量分析系统;

张雯的课题是:中成药成分人工合成。

谭丽的课题是:超声波诊断及治疗系统;

杜丽萍的课题是:激光刀在临床上的应用;

严露的课题是:肿瘤的药物治疗;

杨柳的课题是:基因与人体缺陷的治疗。

经过与院长和党委书记协商和教专业基础老师的考试,李刚他们得以免修专业基础课。但院长和党委书记单独找李刚谈了次话,问李刚:

“以你们的基础,想必医学专业也有很深的造诣,完全可以不必在学校耗费时间,我们不理解你们到底是为什么?”

李刚道:

“院长和书记都是中国有数的中医药学方面的专家,请你们提些有关问题,我们一起商榷,如果认为我们的医学水平具备行医资格,那么就给我们开据毕业证。[ …wWw。QiSuu。cOm]我们也不必在此空耗时间了。”

院长道:

“不行,这个要求我们满足不了。在教育革命以前,医师、医士、护士等资格都是靠专业考试来获得的。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审批部门,我们即使是专家也没资格批准,学校也没有给尚未毕业的学生发放毕业证的权利。没办法,你们只有毕业后才能够获得行医资格。不知在这段时间内,你们作些什么?”

李刚道:

“我们已经拟订了研究方向,除了中医药专业外还有计算机,仪器仪表,激光,超声波,传感器,生物化学,基因遗传,分析化学,合成化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院长和书记大吃一惊,这些专业有好些都是互不相关的学科,就凭李刚几个年轻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解决这么多问题,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院长道:

“这些问题都是你们自己独立完成吗?”

李刚道:

“我们可以帮助研究机构进行原理设计,制造工艺设计,加工设备设计,测试设备设计,原材料和化学试剂制备工艺设计,提供必要的资金。”

院长和书记相视一笑,道:

“你们的这些研究,我们大都不懂,爱莫能助,但在你们成功的时候,我们倒可以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听你们的答辩。”

李刚也不多作解释,告辞回家。

迷魂谷奇遇记 第三节  超级电脑

他们的课题都需要大型计算机协助完成,如果用凌云基地的加工设备,当然很快就可以制造出来。但是,那都是A星的先进科技,目前地球人根本掌握不了。只能在现有科技知识和生产设备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大型计算机的微型化,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这需要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合作才能制造出来,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家计算机制造的科技水平。

李刚与生物电脑一起设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及必要的辅助加工设备,图象扫描、显示设备,图形印刷设备,声音、震动传感器,超声扫描系统,超声治疗系统,激光刀,药物成分分析仪,中成药有效成分人工合成系统…画出图纸,写出说明书,合作协议…

这些知识大家都已经掌握,完全可以指导生产加工工作。

李刚与金屏、艾琳娜负责计算机的生产合作工作;其他的由杜丽萍到父亲单位去试制,朱伯伯本来就是物理化学所的激光专家,与那些搞化学的研究员也很熟悉,银屏、张雯、杨柳协助工作;超声波治疗仪及传感器交给精密仪器研究所去试制,由谭丽负责指导;严露去中药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需要的资金,李刚已经计算过了,大概有一千万元人民币就够了,自己手头还有三百万美金,合六百万人民币;银行还有一百五十万人民币;缺少的二百五十万,可以申请国家科研拨款,不行的话,就卖部分黄金补足。

李刚先找到曾铭司令,请他出面请中国计算机研究所、计算机制造厂、计算机设备制造厂几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会面,李刚将试制大型计算机的设想提交会议讨论,说明此项目的可行性。各单位都很感兴趣,如果此项目成功实施,我国计算机制造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其他行业技术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但也提出有很多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李刚对这些问题逐一提出解决办法,尤其是用现有设备经过改造,提高精密度几个数量级的方案极度兴奋,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李刚还将自己设计的有关设备的制造图纸提交会议审查的时候,大家都钦佩不已,一致推举李刚作项目牵头人,总工程师。资金问题由几个单位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科研经费解决。

过了几天,曾铭来找李刚,告诉他,中央已经审议了那几个单位的申请报告,知道是李刚牵头研制大型计算机,便将上次李刚上缴的三万两黄金折合成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划拨给李刚项目组,由李刚自由支配,并派杨威负责组织协调和保密工作。

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忙乱,在李刚将各种图纸交给他们后,几个单位各自回去忙自己的去了,李刚几人分头到下面指导,解决技术问题,遇到现有设备难以加工的零部件,就利用特殊能力代为加工,李刚成了加工中心了。

忙了一阵子,各项工作都按部就班。

李刚回到省城,超声波治疗仪在谭丽的指导下也比较顺利;

严露的治疗肿瘤的药物已经试制出来了,药物毒性试验已经结束,正在申请临床实验。

杜丽萍几人工作进展很快,杜伯伯有了科研经费,在杜丽萍的配合下,激光刀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银屏、严露的药物成分分析仪已经按照图纸在加工制作;

杨柳的药物成分人工合成装置也在加工制造中。

快半年了,计算机生产的主要设备改造和辅助设备制造已经结束,正在调试,大直径高纯度的单晶硅棒材也加工出来了。

春节就要到了,李刚对项目组的进度很满意,宣布放假七天。

七四年的春节是在青年谷过的。

董延生他们治山队去年净收入二百万,每个股东分红六万。

赵建华、张浩和王英到滨城过节去了。治山队只有董延生、王姐、刘得胜几人留守。李刚过去拜了年,送去些好烟、好酒以示慰问。

“小花”好像知道过年似的也回来了,但那两只小虎却没跟来,大概是独立生活去了。

“大黑”与“小花”也已经和平相处了,不再怒目相对。

李秉诚夫妇也到青年谷过节,公社和大小队的借款都还了,划到李刚在滨城的银行帐号上。

全公社的老知青除在县市安排工作的,都返回滨城了。谭丽、杜丽萍、张雯、严露的户口迁到滨城滨海路1号“碧海山庄”;金屏、银屏、艾琳娜的户口迁到省城“大帅别府”,李刚、凌云、李凤、杨柳的户口留在老虎城子。

春节过后,李刚他们各自回到研制单位。李刚和金屏、艾琳娜临时住在首都饭店,工作之余,由艾琳娜开着跑车四处游览,李刚则专门寻找好吃的去处解馋。

中日已经建交,小岛美惠子也时常到中国来“采访”,其实是借机来会李刚。

年底的时候,第一台计算机终于试制出来了。

主机箱只有手提箱般大小,海量存储器,高清晰度薄壁彩色显示器,高速扫描仪,高速彩色印刷机,视频摄像机,语音输入输出系统。

整个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一个人轻松就可以携带。

李刚将生物电脑中存储的操作系统软件输入计算机,又输入计算机常用语言,中医专家诊断系统应用软件,经过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李刚将操作系统代码及说明书,计算机使用说明书,输入输出设备说明书都通过高速彩色印刷机印制出来,交给厂方翻印,让技术人员阅读领会,李刚为他们作讲解。

三个月后,第一批二十台计算机制作出来了,李刚按约定取走六台,军方买走十台,国家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得到一台,一台给杜伯伯课题组,其它两台计算机生产厂作技术开发使用。经费还剩五百万,留在计算机生产厂添加设备,以便扩大生产规模。

李刚将计算机运到“大帅别府”,倒出大客厅,将其它设备都运回来,进行联机调试。只有张雯的设备较大,暂时运回青年谷;银屏的中成药成分定量分析系统,也需要仓库放置大量的中成药样本。李刚便在青年谷盖了五间瓦房,做车间和仓库,放置人工合成装置及大量中成药。

迷魂谷奇遇记 第四节  答  辩

到了七五年十一月,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同学毕业了,各自奔赴自己的新岗位去了。

院长和书记联合省城医学院的专家教授为李刚他们作答辩。本来还想请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和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老教授来参加,但他们听说是李刚进行毕业答辩,都推辞不来,说自己没资格听李刚作答辩。

答辩会在院长的会客厅举行,到场的有中医药学院和省医学院的资深专家及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

李刚先进行答辩:

“我的课题题目是‘中医计算机专家诊断系统’。

长期以来,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难题。中医的诊断主要靠的是望、闻、问、切,但是由于每个医生的学识和临床经验不同,得出的诊断结果也不尽相同,往往比较有经验的老医生能够凭自己丰富的经验,正确做出诊断,那些像我们这样的新手的诊断结果有时是错误的,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但经验的积累要靠漫长的时间,以至从失败的教训中得来。如果每个医生身边都有一位专家,协助他完成诊断工作,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那该有多好,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现在可以做到每个医生身边都有众多的专家协助诊断和治疗。那就是将古今三千多位著名中医的理论和数十万种治疗方案和验方存储在计算机里,将‘望、闻、问、切’的诊断过程实现自动化,将采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专家系统进行综合比对处理,做出精确诊断,给出最佳治疗方案。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李刚在黑板上左手画图,右手板书写说明,只见一阵粉笔灰尘过后,黑板上已经图文俱现。专家们将黑板上的内容与李刚事先准备好的印刷材料比对,竟然丝毫不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述后,专家们提了几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李刚引经据典,一一解答,并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单做了介绍。现场为几位患者进行自动诊断演示,结果与在场专家的诊断完全一致。给出的治疗方案也非常合理。

全场为李刚热烈鼓掌,答辩通过。

接下来,是银屏进行答辩:

“我的课题是‘中成药定量分析’。

中国的医药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在世界医学上独树一帜,说明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论在诊断和处方上,往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