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业风云 >

第56部分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5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业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武周的遗体,也被允许送回马邑安葬。宋金刚等回到定襄时,正是天气炎热,所以刘武周被草草掩埋了,此次由宋金刚再带人挖出,用棺木盛了,运回刘武周的祖坟,宋金刚又用木头刻了个“头”安上,也算“全尸”了。

    七月十二,诏改总兵将军为骠骑将军,总兵只做职务,不再作为军衔,可以是骠骑将军,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车骑将军或者高一级的中郎将担任。

    七月底,尉迟恭因领兵袭扰突厥有功(为了牵制突厥支援室韦的用兵,前面有述)升中郎将,仍任娄烦镇总兵。

    史书上记载的“江都之变”,杨广被杀的日子,我已经记不大清了,不过应该是在大业十四年,也就是今年。不过大唐建立的日子,我还约略记得,是在公元六一八,也就是今年的五月。根据史书记载,李渊父子该在去年在太原起兵,攻克西都长安,然后立留守长安的皇孙杨侑做傀儡,称杨广为“太上皇”,改年号义宁,所以大业十四年也称义宁二年。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渊于五月逼杨侑“禅让”,自称大唐皇帝,年号武德。而就在这一年五月间,得到杨广死讯的东都群臣立留守皇孙杨侗为帝,称皇泰元年,七月,王世充发动政变,取得东都实权,第二年,王世充也逼杨侗“禅让”,改国号为郑,年号开明。而宇文化及在杀死杨广后,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做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杨浩连个年号都没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算个特例了,回来宇文化及毒死杨浩,自称许帝,年号天寿。所以,史家多将隋朝灭亡的时间,定在六一九年,其实早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杨广,应该是已经死了。

    但是我还活着。

    也就是说,我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改变了杨广的命运,改变了隋朝的命运。

    于是,七月二十五,离开嵩阳宫返回东都的前夜,我在嵩阳宫大宴后宫、百官,就是护驾的军士,也犒赏了酒肉。

    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只有我知道。

    那夜,我胸中突然满怀豪情。

    大业!我要建立一番大业,一番连杨广也不曾想到过的大业。

    然而,阿史那咄吉注定了不愿我安宁,他很快给我的“大业”泼上了一盆冷水。

    八月初一,就在隋军“得胜凯旋”,上下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欢乐中的时候,阿史那咄吉居然派出了二十万骑兵南下。

    这一次,突厥人采取了新的战略,他们或聚或散,不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北边的城池,这一两年通过“以工代赈”,已经愈加坚固,也避免与隋军主力打硬仗,而是在包括了关内道的五原、榆林、雕阴、盐川、灵武;陇右道的武威、张掖、敦煌;河东道的定襄、马邑、雁门等十一郡的广大地域里纵横驰突,专门抢掠烧杀农村地区,破坏农牧业生产。百姓倘若跑得快,尚可躲进附近的城里,可是此时正当秋收,收割不及的粮食,还有牛羊,都被突厥人抢去,抢不走的就放火烧掉。当地一些百姓倒是组织起民团保护自己的家园,可是这些百姓面对凶悍的突厥骑兵,下场可想而知。

    朝廷也调集了大军抵抗,屈突通、薛世雄、秦琼、罗士信、尉迟恭、李世民、杜伏威等自不必提,就是李靖、徐绩、侯君集、单雄信等这些新锐战将也纷纷云集北边。

    然而,仗打的并不顺手,突厥人机动性很强,又占据主动,隋军是处处设防,却几乎处处无防。

    一时间,北边十一郡的广大乡间,几成焦土,而与西域的贸易,也大受影响。

    到了八月底,朝廷十六卫大军,已经有八卫集结在了北边,加上当地驻军,已经有近四十万,如此大军的给养,自然也是大问题。北边本就比较贫瘠,又遭此战祸,百姓自己都生活困难,供应数十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从内地调拨。朝廷虽然也有准备,可是如果耗去太多,来年与突厥决战必定要受到影响。

第九十四章 兵犯太原
    阿史那咄吉此番是铁了心要与大隋见个真章了。

    八月二十九,杜如晦送来漠北宣抚司的密报,密报是来自于大隋在突厥的一个高级卧底。

    密报中说,阿史那咄吉已经再动员了十万人马,准备突袭太原,如果不能得手,则转掠北京。

    这段日子,漠北宣抚司做了不小的工作,策动铁勒人在阿史那咄吉背后抢劫,可是阿史那咄吉似乎不为所动,铁勒人抢了他的,他似乎是要从大隋连本带利再抢回去。阿史那叱吉这些日子倒是趁着老哥阿史那咄吉顾不上自己,时时骚扰,可是效果并不大,而阿史那咄苾大概也从抢劫里捞了不少好处,这次跟在阿史那咄吉后面倒是很出力,骚扰陇右的,大半是他的部属。

    北边守军基本都被牵制,太原守军,不足一万,我立刻命令右武侯卫大将军赵才领兵支援太原。另派来护儿领兵支援北京,左翊卫从百济渡海归来,一直驻扎海边(今天津一带)休整,距离北京最近。如此一来,北京便有了两卫禁军,不过现在两都只剩四卫可用(还有一卫在南京)。

    韦云起主动请缨,前往太原督战,顺便统筹指挥河东诸军,沈光领骁果卫一千精骑充其中军。

    右武侯卫大军星夜兼程,九月初八,赶到了太原。可是,此时的突厥人,竟然已经进了太原外城。

    留守太原的高君雅,虽然忠心,能力却是不足,虽然收到突厥人来袭的消息,却不知所措,因为主力都在外面,他又因朝廷没有征兵的旨意,不敢擅专,而突厥人来得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

    突厥前锋很快夺取了太原北门,高君雅只好带了守军固守内城。太原百姓,一部分逃进内城,许多人自发组织起来,与突厥兵巷战,突厥骑兵在城市巷道之中,一时倒施展不开,加上太原是个大都会,突厥人还没有抢到东西,也还舍不得纵火。

    对太原而言,幸运的是来的只是一万突厥前锋。

    十万突厥军入境,到底不能潜藏行踪,沿途隋军有遇到,大多尽力进行了阻击,延缓了大队突厥的速度。

    更幸运的,是右武侯卫一万骑兵在突厥人入城仅仅半个多时辰后就赶到了南门。

    双方都是长途行军,人困马乏,这样一来,倒是公平了。

    又是半个时辰后,突厥人退出了太原城。不过,太原经历此番战火,损失可想而知。

    当夜,突厥主力进抵太原城下,不过此时的太原,已经是固若金汤。

    第二天,突厥大掠太原城郊,隋军没有出战。

    九月初十,突厥人转向东北方向。

    东北过了雁门,便是上谷,上谷东北,便是涿郡,也就是北京。

    太原,赵才等建议出城追击,但是韦云起没有同意。

    “我右武侯卫不过三万,骑兵仅有一半,野战必为突厥所图!而今我军处处被动,受制于敌,岂是上策。”

    “不知尚书有何高见?”对于韦云起数年间就成为正二品的大员,赵才等心里其实是有些不忿的。

    “今阿史那咄吉用兵三十万,其地自空,我意,调遣精锐,再入突厥本土,攻其必救。”韦云起的建议,得到了沈光的支持,他虽是从三品将军,比起赵才、高君雅等人的正三品稍低,却是国舅身份,又封了侯爵,众将领都要买几分面子。

    从雁北匆匆赶回的王威、李世民等也大力支持韦云起的建议。于是计议妥当,韦云起亲领右武侯卫骑兵一万,沈光领骁果卫精骑一千,外加秦琼部调来的右武卫骑兵五千,王威借得屈突通左骁骑卫骑兵五千,李世民领河东道骑兵一千,娄烦镇调来宋金刚的一千骑兵,史大奈派副将领定襄镇骑兵两千,共计两万五千骑,九月十五日,各部在定襄集结,直扑突厥境内。

    隋朝骑兵虽只两万余,却是精锐,并且也是避实就虚,专找突厥过冬牧场下手,要知道突厥是北方高寒地区,其较大的过冬草场,几乎都在南部,此时已经是农历九月,正是冬季将近。韦云起狠起来,那也是够狠的,大业初年,他从突厥处借兵大败契丹,俘获四万,他下令将成年男子全部斩杀!后来收服契丹等部时,不少契丹首领依然闻其名而色变。

    这一回,韦云起又露出了凶相!突厥在北边大肆烧杀抢掠,韦云起此番出征,便有了报复之心,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此番领军者中,还有一人是怀恨在心的,那就是统领娄烦镇骑兵的虎贲郎将宋金刚。

    所以,隋军几乎也是见人就杀………还算李世民、沈光等比较厚道,放过了不少老弱妇孺,见东西就抢,临走还要把草场放把大火烧掉………这一招可是相当歹毒的,这年冬天,突厥不少牲口没有草料过冬,冻饿而死,使得突厥大伤元气。并且,隋军此番轻装突击,除了武器,也没有带多少给养,不抢些牛羊,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吃。而隋军此番出击,还有另外一个收获………解救被掳汉人竟达万余人之多。要知道突厥人对汉人,倒也不是一味残杀,前些年抢去的一些人,被充作了奴隶,今年寇边,杀戮较重,不过对于女子和有手艺的,还是抢多于杀。突厥人在隋境游击,带着这么多俘虏不方便,所以一般抢一批就送回一批,大都置于突厥南部,因而此番许多为隋军所解救。

    救回的汉人中还有一部分,却是当日刘武周的部下,突围不成,被突厥人俘获,或者虽然突围而出,途中又被突厥人捉回,也有四五百人。

    韦云起从刘武周旧部中挑出身强力壮者两百人,补入宋金刚部下,又另外挑选了两百强悍青年,交李世民统领。万余汉人中挑出的青壮男子三四千人,则一律发给武器,再抽调右武侯卫、左骁骑卫和右武卫骑兵共计一千,让他们护送百姓和一些抢回来的牲口回隋地,暂居定襄城中。隋军在突厥抢掠,马匹自然甚多,而牛也可以用来拉车,供老弱妇孺乘坐,武器从突厥人那里也抢来不少,因为突厥几乎家家都有弯刀、弓箭。

    新编入的四百人,受过突厥人的奴役,对突厥人更是刻骨仇恨,烧杀抢掠尤重,李世民尚加以约束,宋金刚根本是放任。

第九十五章 越境反击
    却说南下的十万突厥军,却是由阿史那咄吉亲自率领,见太原不能得手,即立即转攻涿郡。

    阿史那咄吉的盘算,隋军既然来援太原,当然也可能会援北京,但是东都距离北京,路途比起到太原,又要遥远许多,隋军又多是步兵,自己的骑兵只要行动迅速,完全可以在隋军援军到前杀入北京,至少也可以在附近大掠,北京一带这几年在张衡治理下,发展很快,又一直未经战祸,抢起来一定比河东、关内的这些边郡强的多。

    可是,他却未料到,他的计划早被密报到东都,而隋朝有一支劲旅,就驻扎在北京附近。

    我们知道,从太原到北京,一定要经过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

    既然已经知道阿史那咄吉的进军路线,而来护儿的援军早已经抵达涿郡城外,张衡与来护儿等将领一番计议,决定将两卫禁军步兵四万,全部置于太行山的要隘,在这种地方,隋军只要有了防备,突厥的骑兵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而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