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业风云 >

第103部分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业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受益者应当适当付出”的原则,新得到田地的农民,依其新分得田地的产出(有的是少地户,有的是无地户),十年内按百分之十二纳粮,超出的百分之二,一半归官府,一半归原主。

    另外,作为一种妥协,朝廷允许大户人家“分户”,只要是已经婚配的子弟,均可分户,从而优先取得一份土地。

    大户中的多数,特别是那些“大大户”,当然是贵族。

    隋时的贵族,可以分三等。

    最低一等,是南方“士族”,统一前南朝的贵族,隋是北方兴起的,统一后,南方贵族自然要低人一等。大业初年,杨广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方贵族的地位,但也有限,而我此前为了在南方“土改”,又刻意打压了南方贵族,并且得到了北方的关陇集团和关东大族的支持。所以,南方的“土改”,就没有北方那么客气。

    南方“士族”中有一部分比较特殊………江汉地区的西梁(南梁的一个分支)皇族后裔,因为他们现在是“后族”,皇后的亲戚,所以江汉道的“土改”,不仅时间晚于江南,也比江南更温和更“斯文”。

    第二等,关东大户。关东,就是函谷关以东,河南、河北、河东三道。这里曾经是东魏…北齐之地,在隋朝创立之前,北周已经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所以,关东的东魏…北齐贵族,自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所以,这“土改”的第二招,自然奔着关东大户们去了。

    但是关东大户中也有另类………河东贵族,这一类,虽然排在关东大户的队列里,却和关陇集团关系密切,沾亲带故,其中又不乏朝廷重臣虞世基、裴矩、裴蕴等。所以,本着“柿子先捡软的捏”的原则,这一轮并没有拿他们开刀。

    最高的一等,自然的关陇集团了。西魏…北周…隋,可以说一脉相承,宇文、独孤、杨、李……要在他们身上打主意,可是不大容易,虽然我也做了一些“伏笔”。

    关,就是关内、关中,陇,当然是陇右。

    所以,在河东、关内、陇右三道,我只好先保持现状。

    南方“土改”,我用北方平民出身的窦建德打头炮,北方“土改”,我用南方小士族出身的虞世南当先锋。我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会很尽心。

    二月,颁布“义仓纳粮诏”,规定每户缴纳收成的百分之二入义仓,以备荒年,官府如果“借粮”,必须在三年内归还,也可以通过减免赋税的方式偿还。老实说,纳粮这事,应该说还是古人老实,只要官府不压榨,老百姓并无隐瞒,要是放在现在,可能就不好说了。

    三月,颁布“乡里推举诏”。隋,在县下设乡、里、村,各设乡正、里正、村正,多由村中大户担任,不免有勾结官府,鱼肉乡里的事情。而在城市,则设坊(街道)、里(社区)。

    “乡里推举诏”规定,乡、里、村设正、副各一,虽分正副,但正管民事,副专管监督,“均可上书言事,并无隶属”,由当地乡民自选,每任两年,可以连任一次,“乡民不满者三有其一(三分之一)者,可免之重推”,“乡坊里村推举正副,在村不可为兄弟父子翁婿,在里不可同村,在乡不可同里”,“丁男年十六,可推举,受推者需二十上五十下,人品方正,未受刑罚”,“民不可自推,而视本地民舆”。正副需要“安民、抚民,襄助官府征赋充役,乡里义仓,酌其自理,而乡民可督之”。正、副不给薪俸,但任职期间可免赋税、徭役,更重要的,是受到乡里尊重。虽然实行民主在一千多年前是不现实的,但我还是试图在基层来个“草根民主”,事实上,中国古代,基本是“村社自治”,虽然多受宗族势力的影响,但既然有“自治”的传统,就有“民主”的基础。况且,我早在移民的“屯”里就试行了“民选”屯正(理民事)、屯副(理军事,移民的屯带有“民团”性质),已经有近十年,积累了一些经验。

    除了在农村,城镇也有一些举措。

    首先,是鼓励工业发展,当然在当时主要是手工业。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嘛。

    还在征东突厥,我就采取了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将铠甲、弓箭、刀、矛、车辆等“军品”生产交给民间承办。

    这一做法,借鉴于二十世纪的美国。

    中国的传统观念,“国虽大,黩武必亡”,认为战争是劳民伤财的。

    但美国却相反,每次打仗,反而要赚大钱。

    美国的高科技、大工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产“战争物资”发展起来的。

    人类文明的早期,打仗的时候,武器需要自备,所以打仗的人,往往得是有钱的贵族。中国在很早的时候改变了这一做法,由国家组织武器生产,供给军队,从而也使得平民可以加入军队。秦国就曾经是战国时期武器生产的“大国”。

    然而官营一定会有一个通病………贪污腐败,效率低下。

    所以,我采取了民营,将武器生产通过“招标”方式“承包”给民间作坊,“生产商”按官府的要求生产,再卖给官府。

    既然是“招标”,当然是价低者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质量可以低劣,根据规定,每件产品………每支箭、每张弓、每把刀……上面都要“铭记”上“生产商”的标记,而每批交割,都要有地方监督官员(通常也是“发包方”)检验签收,上交兵部进库前,兵部武库司官员又得检验签收,发放各部,还要检验签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有严格的追究问责制度,无论官民,一律严惩不贷。

    “铭记”这一招,并不是我的发明,秦国的吕不韦就用过,历朝历代,凡是修城墙,给皇宫烧瓷器等等,也都有此手段保障质量。

    民营往往要比官营更有效率。而经过几年发展,许多承办的民间作坊,已经是“上规模,上档次”,可以称为“工厂”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民间生产,比如弩,特别是结构复杂的连弩、骑弩,这是国家的“军事机密”、“核心技术”,交给民间生产,可能泄密,所以还是有官府自办的“兵工厂”生产。

    既然是无商不富,那就不能不说“商”。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社会长期重农轻商,其实也不尽然,战国末年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采取了一定的“抑商”措施,有其历史条件的特殊性,而明代朱元璋,则带有强烈的“阶级情感”在内了。其实唐宋,中国在重农的同时,并不轻商。

    而我更是注重商业,特别是“国际贸易”,已经是朝廷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继对“出口”征税后,也开始对“进口”征税,所有才有张掖保卫战后对助守有功的商旅减免关税之举。根据贸易对象的不同,税率也有差别,已经纳入管辖的东突厥等,基本是参照“国内贸易”标准,对于藩属如骠国、百济等,实行“最惠国待遇”,“朝贡之国”如泥婆罗等,税率稍高,其他国家,则税率更高。

    关税的税率并不高,最高不过一成(百分之十),“最惠国待遇”更只有三分(百分之三),不过考虑到国内的商家出售还要另外征税(外国商旅是便不可以直接经营的),国库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了。如果走私,一旦查出,不仅没收货物,商家还要另外受罚。

    农税最低,工税次之,商税再次之,而妓院(私营的,官办的已经取消)和赌坊,抽税最重。

    商业发展,是好事,但却也最容易加剧贫富分化,并且商人“崛起”,可能对“皇权”产生影响,至少现在,我还不想和“皇权”说拜拜。所以一方面发展,一方面又有所限制,看起来很矛盾,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

    工商业发展,带动了城镇的发展,使得相当多的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也减轻了一些对土地的压力。

    因为当时的隋,仅只“本部”,也就是十三道和闽地,官府统计的人口已经超过六千万,如果算上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则差不多有七千万,百万移民,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幸好南方开发,推广的水稻收获又远甚于麦、粟,不然,还不知是个怎样的局面。(按,隋统一南北后全国人口三千万,到隋大业五年已经接近五千万。许多学者认为,王朝兴替,除开政治军事的原因,土地和粮食无法承载人口也是一个原因。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中国人口一旦接近六千万,就会发生大动荡,此后人口减少,便出现所谓“复兴”,以我们称道的“贞观之治”,全国人口在贞观初年只有一千三百万,贞观末年也不过一千六百万,到百年后的“开元盛世”,也只有三千多万。此后因为南方得到开发,中国人口承载力才大大增加,达到一亿。直到玉米、番薯这些易种植的粮食作物引入,加上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才有了清末成为四万万人口的大国的可能。)

第一百五十六章 血染流求
    大业二十年(公元六二四年)五月,尚安阳公主杨兰儿于晋阳侯、河东道镇守使李世民。

    没法子,李世民的魅力,大概是太强了,贵妃的每一次相亲安排,兰儿就只一个反应………不去。

    不仅不去,还不思茶饭,大病一场。

    有了杨侑的“范例”,大概也增加了兰儿的坚持。这对姑侄,倒是“互相促进”。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贵妃终究是心软了,只有一个条件………公主过门,地位不能低于长孙氏。

    李家自然是满口答应。

    我心底苦笑………这个兰儿,到底还是从了李世民。

    历史上,杨广的小女儿,是在隋亡后,成为李渊第四子齐王元吉的妃子。

    齐王元吉的人品,不说也罢。

    据说就在当齐王妃子的时候,她和李世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齐王元吉设宴,欲毒害秦王李世民,幸好杨妃示警,李世民保住性命。

    后来便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建成、元吉所有儿子,全数被杀。

    再接下来,是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数月后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也许是“感恩图报”,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将杨氏纳入后宫,封为皇妃,杨氏此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唐太宗称誉“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

    天意如此吧!也许兰儿现在的这种结局,要比我上面所述,还是要好很多。

    有了这层关系,对拉拢李世民乃至李家,也许还是有好处的。

    罢罢罢,女大不中留,随她去吧。

    扯了这么许多,想来大家也烦了,咱们还是回头,扯点大家感兴趣的………流求。

    张镇周在澎湖等了半个来月,带的粮食吃了一多半,还不见闽越族的援军,只好先回了厦门镇。

    也难怪褚遂良,他已经很快了,接到张镇周的心,才不过六七天,他就已经征集了一千闽越人的军队,可是要把这么些人整编,再从闽县开到厦门,时间就进了六月。

    六月出不了海了………台风。

    不要说出海,就是停在港里的船,也有被吹沉吹跑的。

    就这样,一直拖到八月底,瞅着一个空当,三千厦门镇水陆军、一千闽越军,还有六十多条战船“浩浩荡荡”地向流求开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