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72部分

权贵娇-第72部分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是殿中省的官员好话说尽,也没有一家权贵想要风嬷嬷,最后她只得孤清拎着包袱离开宫门。她离开宫门之时,正巧沈度有事进宫,见她可怜,便收留了她。

    沈度这点善心,是有福报的。后来权贵之家扼腕叹息后悔不已:没想到走宝了,原来这位风嬷嬷还曾服侍过建和皇后的,后来她犯了事被贬入掖庭,因时日久远,又有人为她改了宫籍,权贵之家竟不知有这样一个人。

    服侍过建和皇后,从掖庭苦囚到管事姑姑,这位风嬷嬷。本事的确是一等一。后来的九皇子妃范仪,原先不过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经她点拨了一年,就有了母仪天下的架势,后来九皇子登基为泰成帝,想必范仪也会成为一代贤后。

    这都是风嬷嬷之功。

    当然,九皇子妃这样的转变,对重活一世的顾琰来说,不算是太大的事情。但是风嬷嬷还有一点让顾琰无比心动,那就是善言是风嬷嬷教导出来的!

    能教导出善言这样的人。风嬷嬷在顾琰心中绝对是厉害不已的人物!

    她去宫门局之前就在想。风嬷嬷与沈度有那一段缘分,她若是将风嬷嬷收归顾家,就等于是与沈度争利。这让她心里羞愧不已,但她如今最缺的。就是风嬷嬷这样的人。

    她只想着。一年。只是借用风嬷嬷一年便好。只要她能来尺璧院一年,能教导白、绿、黄、青这四个大丫鬟一年,就算她离开。顾琰也心满意足了。

    可是顾琰没有想到,风嬷嬷早就不在宫门局,她与沈度相遇的那一段缘分,也没有了踪影;顾琰更没想到的是,风嬷嬷竟然从莱州来,竟然主动出现在顾家!

    命运改变的轨迹,似乎弯道太大,顾琰一下字绕不过弯来。

    后来顾琰从傅氏口中得知,这位风嬷嬷,的确是今年才从宫中离开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能提前离开皇宫,还去了莱州,被太奶奶送来了京兆顾家这里。

    莫名其妙的缘分,却令顾琰感到惊喜不已。她将羞愧的心放了下去,既然风嬷嬷主动来到顾家,那么她就不用与沈度争利了,太好了。

    “阿璧见过风嬷嬷。”顾琰给风嬷嬷躬身行礼,语辞十分恭敬。她心想着:风嬷嬷既来了顾家,那么无论如何,她都会将她留在尺璧院,且要用尽办法让她细心教导水绿等人。

    她不会像京兆权贵夫人那样,走了风嬷嬷这个大宝!

    顾琰一心想着怎么将风嬷嬷留在尺璧院中,却没有注意到,风嬷嬷在看着她的时候,阴鸷的眼神闪过一丝柔和。

    沈家南园内,在昏黄的灯光中,沈度像一尊青铜礼器,一动不动伫立着,细心听着如年的禀告。

    “主子,风嬷嬷已经去了顾家,莱州那位,让属下向主子说声多谢。”如年这样说道。他脸上有一股风霜气息,这一段时日的奔波劳碌,明显在他脸上刻下印记。

    但是如年心里很轻松,因为这事办完之后,他终于不用再看到主子板着的脸色了,也不用再经常陪着主子在竹林里面熬夜了。一想到这些日子的苦逼,如年就想塌下脸。

    “嗯,让风嬷嬷费心一点,任何时候,都要以顾家姑娘为第一考虑。” 沈度想了想,这样说道。

    将风嬷嬷送进顾家后,他和如年一样,感觉轻松了不少。有风嬷嬷在,就算将来发生什么事,顾琰都不会有性命之虞了。保住了性命,旁的,便可以慢慢说了。

    那一日沈肃的提醒,如当头棒喝,础弊派蚨鹊男摹4撕螅蚨缺阍谙耄跹霾拍鼙W≌飧龈7帧�

    沈肃其实说得没有错,最愚蠢最懦弱的,就是看清了自己的心,却没有循着自己的心去做。不管理由是什么,倘若违背自己的心,就算将来事做得再全,所得依然是遗憾。

    沈度最厌的,就是遗憾这两个字。经沈肃这么一点,他便觉得,遗憾害怕这样的情绪,在与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的福分诱惑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他开始正视自己的心,循着自己的心去做,将风嬷嬷送进顾家,就是他做的第一步。

    沈度从这些思绪中回过神来,看着如年一副等待他回神仍有要事说的样子,不禁挑了挑眉:“什么事,说吧。”

    “莱州那位说,尚书省当退,门下、中书两省当进,不然政事堂一家独大,非国朝幸事。”如年想了想,将莱州那位的话语原原本本说出来。

    如年说完这些话,觉得自己有些气喘,偏偏莱州那位说这些事就好像聊天吃饭一样随意,让如年不得不感叹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如年在沈度身边很久了,很清楚这些话落到实处,将会对大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朝局会产生怎样的动荡。不过这些动荡,也是主子们需要考虑的,如年觉得自己脑容量不是太够,便不再想下去。

    沈度听了这些话,嘴唇抿了抿,心中为莱州那位默默点赞。胆敢拿尚书省下刀的,除了父亲,大概就只有莱州那位了。这两个人在沈度的心中,是仰止高山一样的存在,他们既然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说明尚书省便一定要见血了。

    至于怎么个见血法,这都是细细考虑的,一时半刻想不完善。成国公府和方集馨在尚书省的势力太大,如若一着不慎,让他们奋力反扑,那就大事不妙了。

    不管尚书省怎样见血,吏部肯定首当其冲,看来那位,也想顾家退了。

    沈度也觉得顾家到了应该退的时候,子嗣太过单薄的顾家,其实已经不适合在朝廷了,尤其是顾家不仅子嗣单薄,而且这些单薄的子嗣在为官一事上颇为平庸。

    顾霑为人和善,以善行世行事,这绝对是值得称道的事情。崇德帝以铁血手段登位,以良善的顾霑为吏部尚书,未尝没有以良善来消弭血腥这个意思。

    但在为官一道上,是需要血性的,顾霑得于良善,也失于良善。这几年,由顾霑执掌的吏部,在铨衡人物、擢尽才良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好,原因就是他太善太软。

    顾重安是个人物,由他提出创立书院一事就可以知道。但这个人物,作用在别处,并不适合为官。尤其是由于云山书院一事,沈度与顾重安接触颇多,对他的性格更熟悉, 便作此论断。

    至于顾重庭,似乎是顾家这一代最拿得出手的人,不知为何,沈度却觉此人殊不简单,尤其见到他在成国公府出现数次后,与成国公府相交的,所图非一般,沈度便觉得此人还有待商榷。

    想必莱州那位,也想到了顾家种种情况,才会说尚书省当退。尚书省退了,顾家也不能久立了。不然,何以早不说迟不说?

    如年在一旁静立良久,忽而想起了陈维的话语。他小心地觑着沈度的脸色,欲言又止,看着颇为纠结。

    “说。”沈度看了如年一眼,只说了这个字。他对如年太熟悉了,每次他想说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就会是这个表现,以图引起沈度的注意。

    果然,就听到如年笑嘻嘻的说道:“主子,属下听陈都尉说了些有意思的事情。仿佛,三殿下似乎想为成国公世子做媒,想打进西疆傅家呢。”

    三皇子因了当年那件事,一直对西疆傅家不放心,便一直想除掉西疆傅家。只是傅家里里外外像只铁桶一样,三皇子只是苦于没有地方下手罢了。

    顾家与傅家有关联的地方,就落在傅氏和顾琰身上,秦绩尚未成亲,冲着谁去的,一清二楚。顾琰,他们的目标是顾琰!

    沈度忽而笑了起来,淡淡地说道:“三殿下最近太有空了些。他自己的亲事还没有定,似乎操心太多了!”

    这笑,让如年有些毛骨悚然,也迅速领会了沈度意图:主子的意思,就是要让三殿下忙一忙了。

    可是如年都尚未来得及布置,三殿下自己就折腾着忙上了,而且这一忙上,还影响甚大,因为这件事,牵进了襄阳卫大将军罗炳光。(未完待续。。)

    ps:  三更!555;说好的四更,木有了,大家还是明天起来再看吧。冬冬的四张更新票,我拿不到了~~~哭。请大家原谅,我一定会补上的!

101章 《春秋》不书者

    (请大家再给我一天时间,明天更新定会恢复正常,求不弃!)

    十月初一大朝会上,襄阳卫大将军罗炳光千里急书,道是在襄阳境内发现了白鹿,现如今白鹿已经被抓住,不日将被送进京兆,特意急书以贺国之祥瑞,感念皇上德泽天下,是以祥瑞四出云云。

    高高端坐的崇德帝听了这些汇报,并没有说话,但脸色明显舒悦不少。见此,宗正卿朱有洛率先凑言道:“恭喜皇上得此祥瑞!臣听闻德至山陵则祥云出,德至深泉则黄龙见,如今大定有此白鹿,可见盛世已临,上天感念,贺喜皇上!”

    朱有洛将这个捧哏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歌功颂德了一番,听得崇德帝眉眼都眯了起来。好听的话,谁不想听?尤其是朱有洛说得好,听着仿佛真是那么一回事。

    其实朱有洛心里想的是:我嚓,又让罗炳光抢先一步了,怎么他就这么懂得皇上的心思?这一次,罗炳光得到的赏赐肯定会很多!

    朱有洛想起崇德帝对罗炳光的信重,不禁心中有些泛酸,对那劳什么子白鹿,也没有多少好感。

    在朱有洛之后,不少朝官都出列说了相似的话语,都认为此次祥瑞的出现,是因崇德帝德泽之故,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想的,其实和朱有洛差不多,都觉得罗炳光揣度上意,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先前,罗炳光从襄阳送来的贡品。也极合崇德帝的心意,就连监察御史都这样描述道:“善纳贡献,物皆精巧,是以天下各卫大将军从风而靡。”虽然是对罗炳光的弹劾,何尝不是在说罗炳光的本领?

    罗炳光不但揣测帝心厉害,而且其人用兵了得,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二王之乱时,罗炳光时任襄阳折冲府都尉,却立下了平乱的大功。

    这样的人。朝官怎么能不说一声厉害?这但这还不是他最厉害的一点。他最厉害的一点在于有那样敏感的身份,仍是得到崇德帝如此看重。

    罗炳光,正是淑妃娘娘的表兄!

    因着这一个姻亲关系,罗炳光便是三皇子的母族。天然就站在了崇三皇子这一边。就算他已经明确站队。仍是统领着襄阳卫十万兵马。罗炳光拥有着十万兵马,就等于是三皇子拥有这十万兵马。

    不知道皇上是对罗炳光信任,还是对是三皇子的宠爱?不管怎么说。朝官因此更加笃信,大定的下一任帝王是三皇子无疑。

    只有三皇子自己不是这么认为的,崇德帝在紫宸殿踹他的那一脚,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原本三皇子就对帝心存疑,再加上这一脚,便令他多了些想法,这一次祥瑞之事,正是他和罗炳光共同谋划,所为的,当然是太子之位。

    罗炳光和三皇子的想法一样,就算人人都说那样东西是你的,但一日不真正握在你手中,就不是你的。尤其是皇位重宝,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开玩笑!不然历朝历代也不会有那么多谋逆争斗之事了!

    沈度站在宣政殿中,凝神细听着朝官的奏言,想听听三皇子和罗炳光的谋划是什么。他不认为罗炳光献祥瑞是为了获得恩宠,如果是这样,襄阳卫那些贡品已经足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