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伏藏师 >

第518部分

伏藏师-第518部分

小说: 伏藏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轩低头沉思。

    此刻,元首带着那三人进了山洞,林轩只能继续跟踪下去,也快速进了山洞。

    山洞中非常干燥,地面和石壁都极其光滑,仿佛经过仔细打磨似的。

    “我们的勃洛姆堡元帅1938年被免职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寻找地球轴心的工作中;我们的勃劳希契元帅在1941年辞职转入预备役后也来到了藏边展开寻找工作。他们直接受希姆莱指挥,足迹遍布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穿越迷宫的密码……”元首的声音传来。

    “真的是这样?怎么会这样?”那个“田梦”发出惊叹声。

    勃洛姆堡曾任国防军历任军训处处长、陆军管理局军队办公室主任、第一军区司令,1933年1月被总统兴登堡委任为元首内阁的国防军部部长;1934年8月兴登堡死后,下令国防军向希特勒宣誓效忠;1935年秋,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1936年获元帅衔;1937年11月,在最高军政秘密会议上,对元首提出的具体扩张步骤有所保留;1938年在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中被免职。历史记载,他作为纳粹德**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期间猝死狱中。

    勃劳希契于1938年升为上将,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德军进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至1940年相继指挥进攻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诸战役,连连获胜;1940年7月晋升元帅;1941年指挥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和苏联。对苏闪击战失败,于同年12月被元首强迫辞职,转入预备役后隐名度日。历史记载,他的结局是1945年被英军俘虏后因心脏病死于汉堡战俘营。

    论起来,这两个人应该都是二战纳粹阵营中的“废人”,早就消失在史学家的视野之外了。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元首计划的一部分,连他们的军职起落都是出自元首的安排。这种巨大的反转剧情,为眼前这场战争添上了令人窒息的悬疑因素。

    现实永远比小说精彩,这样的情节恐怕连大牌的编剧看了也会瞠目结舌。

    “还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我猜至少有十人以上。”那个“堂娜”说。

    “不怕告诉你,具体数字为五十八人,他们是帝国的骄傲,是燎原的火种。”元首回答。

    “哼。”那个“田梦”冷笑,“火种?死心吧,他们永远不会醒来了。”

    元首的话令林轩胆寒,因为他察觉到,元首在1945年的崩溃撤退时,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阵。在这个阵中,无数元首的亲信都潜伏下来,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到处都能发起攻击。当然,欧洲战场上所谓的“崩溃”,也可能是元首故意为之,以此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

    如果那计划真的可以实现,那他就玩弄了全世界。

    “我还记得龙德施泰特元帅——你最贴心的亲信,连他都被你解职了,你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那个“林轩”问。

    “当然记得。”元首回答。

    龙德施泰特一战后在国防军中历任集团军级参谋长、师长和第三军区司令。1932年晋升上将,1938年2月主动解职和退役。这个时期解职的德**官很多,所以丝毫没有引起外界怀疑。他于1939年8月重新服役,任入侵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调任进攻法国的a集团军群司令,担负主攻任务,迅速获胜,晋升元帅。龙德施泰特对于国内反抗元首的运动是赞成和钦佩的,但是,他认为“七??二零”暗杀元首事件是一种叛逆行为。他曾任“德国荣誉军人法庭”主席,主持隆美尔的葬礼。1941年任入侵苏联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所部侵占乌克兰,在基辅会战中获胜,进至罗斯托夫。同年12月在苏军反攻下败退,被元首解职,编入预备军。1942年3月复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1944年7月因未能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再次被元首解职。同年9月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指挥阿登战役。1945年3月,第三次被元首解职,战后被囚于英国。1949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后死于心脏病。

    龙德施泰特的军旅生涯沉浮不定,是二战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种“三起三落”的命理格局非常罕见,而这个人每一次都能安之若素,坦然地面对生命中任何灾难。他是天生的战神,哪怕遭遇再多麻烦,都能一力承当。

    那个“林轩”问起龙德施泰特,也正符合林轩的心意。

    其实林轩更想问:“纳粹军官中还有多少人誓死效忠元首?有多少人主动撤离、头也不回?元首在二战中不断地雪藏精锐,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四百七十九章 远古石门

    “哈哈哈哈——”元首大笑起来,笑声在深邃的山洞中激起回声。

    “笑什么?”那个“林轩”冷冷地问。

    “如果我们的军队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又怎么可能横扫欧洲?他们如果不相信我,又怎么肯长期追随我?想想看吧,我们只要抛出几个假情报,就够盟军间谍机构忙数个月之久。龙德施泰特身上背负着重大的秘密,如果不做足好戏,盟军又怎么肯放过他?”元首并未因被擒而沮丧,越说越有兴致。

    山洞拐弯处极多,大概走了一公里多,已经连拐了十七八次,而且每一次的拐弯处地形都会大幅度下降,空气温度也越来越低。

    再向前去,洞中不断出现三岔、四岔、五岔路口,每一个分岔之处,各个洞口都一模一样。令人不解的是,元首每一次都不假思索地指出前进方向,连看都不看,似乎他有某种特殊办法辨别这些洞口。

    “那么,你的意思是承认龙德施泰特也是为了地球轴心而中途隐退的了?既然你们已经找到地球轴心,也肯定揭开了沙姆巴拉山洞的秘密甚至有了培育不死勇士的方法,为什么还没有吹响反击的号角?”那个“林轩”问。

    元首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地球轴心,就是为了尽快培养出不死勇士,以扭转欧洲战场上的败局。这件事十万火急,是根本等不得的。

    “还不到时候,到了时候我一定第一个通知你。”元首说。

    “田梦”和“堂娜”已经久未开口,只是专注地听那个“林轩”与元首对话。

    前面,又过了一个拐弯,山洞忽然加高、加宽了数倍,前面石壁上赫然出现了一扇通体雕花的厚重石门。

    林轩一眼就看出,门上雕刻的那些宫殿、战船、铠甲武士、空中飞行器的图案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有关。

    1800年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全球各国都对亚特兰蒂斯的历史有过探究,各种出版物汗牛充栋,足可以单独组建起一座超级图书馆。入藏之前,林轩通读过中文版、英文版的此类书籍,书中的图片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于大西洋中心附近,上面有极尽华美的巨型宫殿和守护神波塞冬的栖息神殿。该大陆的首都名为波赛多尼亚,四周建有双层环状陆地和三层环状运河。在两处环状陆地上,尚有冷泉和温泉。除此之外,大陆上还建有造船厂、赛马场、兵舍、体育馆和公园等。

    全球的科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神学家、灵异学家全都相信,亚特兰蒂斯大陆真的曾经存在,而且文明高度发达,科技水平睥睨全球乃至整个太阳系。

    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德奈利出版了《亚特兰蒂斯——太古的世界》一书,被誉为是“科学性的亚特兰蒂斯学之父”。在书中,德奈利一共提出了跟亚特兰蒂斯大陆有关的13个纲领:

    1、远古时代大西洋中确有大型岛屿,是大西洋大陆的一部分;

    2、柏拉图记述的亚特兰蒂斯故事的真实性不容置疑;

    3、亚特兰蒂斯是人类脱离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

    4、随着时间的推移,亚特兰蒂斯人口渐增,于是迁居至世界各地;

    5、圣经《创世纪》中描述的“伊甸园”即亚特兰蒂斯;

    6、古代希腊及北欧传说中的“神”,即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女王及英雄;

    7、埃及和秘鲁神话中,留存亚特兰蒂斯崇拜太阳神的遗迹;

    8、亚特兰蒂斯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9、欧洲的青铜器技术源自亚特兰蒂斯;

    10、欧洲文字中许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亚特兰蒂斯;

    11、亚特兰蒂斯是塞姆族、印度和欧洲各民族的祖先;

    12、大约12000年前,亚特兰蒂斯因巨大变动而沉没于海中;

    13、少数居民乘船逃离,遗留上古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以上的13个纲领,也可以回答包括《圣经》记事在内的人类活动的诸多疑问。

    古埃及的许多习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异的“印记”。在玛雅人的陵墓壁画中,可以轻易找到与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图案——这样的“巧合”不胜枚举,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这13个纲领的面世,也让所有研究亚特兰蒂斯的学者们有了共同的探索方向。实际上在希姆莱主导“寻找地球轴心”计划之前,英、美、法各国也都进行过类似的搜索行动,只不过大西洋如此宽泛,要想找到沉没其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诚如大海捞针一般,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看那些——飞行器,快看,飞行器!”那个“田梦”叫起来。

    壁画中的飞行器有着现代喷气式飞机的外观,但体积却非常小,只容得下一个驾驶者乘坐。很明显,这种飞行器、飞行员的图案在古埃及壁画中也出现过。古代先民留下壁画时,一定是表达了某种真实记忆,而不是脑洞大开、胡编乱造的作品。在遥远的古代,没有纸笔,更没有可以反复擦写的高科技电子产品,所以图像一旦被勒石留存,就将在长时间内成为后代探索历史的准绳。

    “终于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传说中的地球轴心了……”那个“堂娜”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

    那个“林轩”依旧冷静,推着元首走近大门。

    那扇五米高、四米宽的大门紧闭着,那个“林轩”发力去推,大门纹丝不动。

    “这是先民们留下的大门,为日耳曼民族的精英而准备,外人是打不开的。”元首说。

    林轩感到奇怪,因为元首出奇地镇定,根本没有阶下囚的挫败感。

    “打开它!”那个“田梦”和“堂娜”一起叫起来。

    “不要急。”那个“林轩”举手,阻止两人。

    他仰着头看那石门,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林轩在石门上发现了一些熟悉的欧洲文字,而更多的符号屈曲如蛇,根本不是目前已知的正常文字。

    他默默地数了一遍,石门上共有大小蛇类七百二十二条,几乎每次移动目光,都能看到蛇的图案。

    “我在等你说话。”那个“林轩”说。

    “说什么?”元首问。

    “在我们人类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同理,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条件合适,鸟和鱼都能做朋友,更何况是你我?”那个“林轩”说,“我们已经到了这里,除了打开它,我想不出大家还有什么可做的。”

    他高高地举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