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伏藏师 >

第238部分

伏藏师-第238部分

小说: 伏藏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轩慢慢地活动腿脚,尽量让自己快速恢复体力,以应付接下来的局势变化。

    “你也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田梦回应唐雎的话。

    唐雎点头,掉转长枪,把它还给田梦。

    田梦一怔,立刻接枪,迅速检查枪弹情况,确信唐雎并没在那支枪上做手脚。所以,只要她愿意,马上就能射杀对方。

    “别动手。”林轩伸手按住枪管,使枪口垂向地面。

    田梦猛吸了一口气,左手拉动枪栓,第二次全面检查长枪的状况。

    “枪没事,人有事。”林轩淡淡地说,“对于唐先生而言,一万支长枪也不及他动动小手指头。”

    唐雎的出身决定了他使用什么样的武器杀人,藏边地区的黑白两道把他尊称为“毒菩萨”,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在江湖,名字会起错,但外号不会叫错。唐雎,就是用“毒”的菩萨,真正的菩萨可以施展无穷法力施术救人,而“毒菩萨”恰恰相反,其下毒杀人的手法无所不用其极,防不胜防,天下无双。既然可以毫不费力地下毒杀人,又何必借用长枪?

    “哈哈,果然还是林轩毕竟聪明一点!走吧,请你们喝酒去!”唐雎转身带路。

    田梦也明白过来,长叹一声,从岩石后面找到自己的双肩背包,再将长枪拆卸为三段,装入包里。

    “走吧,既来之则安之,别愁眉苦脸的,绝处逢生,而且有人请我们喝酒,岂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林轩微笑,替田梦背着包,跟上唐雎的脚步。

    一路北去,经过一段狭长的山道,又沿着一条七八米宽的溪流向上走了近一公里,终于在溪流对岸一处避风的山坳里看到了十几间简陋的石屋。

    溪上没有桥,唐雎便踏着溪中几块凸起的巨石,熟练地跳跃着到达对岸。

    林轩停步苦笑:“这里我来过,那些石屋里共住着九户人家,组成了一个自然村,村名是‘达曲’。没想到梵天会的人会选择此地作为落脚点,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阳光之下并非只有盛开的鲜花,也有嗡嗡叫的苍蝇。”

    之前他到达曲村来给藏胞送药,满怀仁慈之心,根本不加提防。如果梵天会的人选择彼时向他动手,他只怕要吃大亏。

    田梦点点头:“没错,人心隔肚皮,世界上最难猜测的谜题就是人的思想。”

    “喂,过来吧。”唐雎回头招呼,然后径直钻进了村头第一间石屋。

    所有石屋上都拉着彩色的风马旗,屋檐下还拴着古朴的紫铜风铃,不时发出悦耳的叮铃声。唐雎进入的那间石屋向东十五步远,矗立着一个玛尼堆,约有一人高,由数百块玛尼石垒成。

    如果不是唐雎引路,林轩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连这古老而贫穷的藏地小村里也充满了杀机。

    “田梦,我一直有件事很困惑——那一晚在巴嘎乡的旅社里,你跟那德国老人交谈,目的何在?是为了元首宝藏还是其它的什么,比如‘地球轴心’?”林轩转过头来,诚恳地看着田梦。

    他希望得到确切的答案,当然,有些答案已经在他心里了。

    田梦沉吟着回答:“两者都有,因为我是一名赏金猎人,追名逐利就是我的所有工作。而且,可以说所有在阿里地区盘桓不去的人,其目的都是这两件事。”

    林轩放下背包,蹲在溪边,捧起冷水洗脸。他的衣服已经湿透,无法更换,不过已经习以为常,毫不在意。

    “林轩,我要做的事跟我们的友谊无关。”田梦试着解释。

    他们之间,似乎已经超过了“友谊”的程度,而是类似于“准恋人”的阶段。正因为如此,林轩才想问清楚所有事。

    “是你把我放在拉昂措湖边?”林轩又问。

    田梦摇头:“我追逐日本忍者离去,他们是我掌握的最主要线索,从日本的四国岛跟踪过来,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不能放弃。我以为你会没事,毕竟你的身份只是默默无闻的藏地医生,敌人没有向你下毒手的理由。”

    那一夜的事非常混乱,林轩在拉昂措湖畔清醒后,立刻遇到那死士和格桑,根本来不及做其它事。

    “为什么要把我放在那个地方?是巧合还是别有用心?如果是别有用心,送我到那里的又是谁?”他在脑子里连连画着问号,隐约觉得,所有诡异事件的背后一定有某个人在暗中操盘,推动并左右着两山两湖地区的局势。

    “走吧,我猜那石屋里一定有火炉和烈酒,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林轩起身,脸上又浮起了微笑。

    任何困境中,只要他还能笑出来,事情就一定没有变得最坏。

    他带着田梦过溪,没有进屋,而是径直走向玛尼堆。

    田梦没有多话,默默地跟在林轩身旁。

    玛尼堆藏语称“多本”,意思为“十万经石”,垒成玛尼堆的玛尼石上面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在对岸时,林轩就注意到,这个玛尼堆所用的玛尼石全都是白色的,上面镌刻的全都是藏文六字大明咒。

    “很不寻常,有杀气。”林轩绕着玛尼堆一周,做了如上判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区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玛尼堆。它们有两大作用,一是祈福和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远离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担负着经堂和道场的功能。

    通常,林轩见到的玛尼堆散发着吉祥、*的气息,所用的玛尼石也是各种各样,很少见到全白的玛尼堆。

    他站在玛尼堆与石屋之间,手搭凉棚,向东眺望。

    东面是一段起伏的土灰色丘陵,再远处就是巍峨群山,不见一个人影,不带一丝生气。

    “有什么不妥吗?”田梦问。

    林轩简洁地回答:“这个玛尼堆来得很奇怪,我觉得它被当做了石屋的屏障。再有,我几个月前到这里来时,根本没有玛尼堆。让我想想,具体的日子是……四个半月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藏胞们不可能在如此偏僻处迅速垒起玛尼堆,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信仰习惯。”

    他蹲下身,仔细地点数玛尼石的块数,并迅速推断出这个玛尼堆共使用了玛尼石六百五十块左右。

    按照藏胞们的习惯,普通情况下,他们每人每天只向玛尼堆供奉一块玛尼石,就算家里有特殊情况需要祈请神佛护佑,至多也不会超过两块。

    换句话说,这个玛尼堆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某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设立的。

    “你怀疑是唐雎做的?”田梦向石屋望了一眼。

    林轩眯着眼睛端详玛尼堆,思想起伏跳跃,立刻联想到极物寺那边用玛尼堆布设的八卦阵:“蜀中唐门、八卦阵都是汉人创造的东西,现在同时出现在藏地,是不是表示唐雎知道极物寺的一些要事?卡米扬和鼠枭能够自由进入八卦阵,难道也是出于唐雎的指点?八卦阵是西蜀丞相诸葛孔明的杰作,蜀中唐门与西蜀同在四川,他们之间……唐雎究竟知道什么?如果玛尼堆是唐雎亲手布设的,他又是出于什么用意?”

    再绕着玛尼堆三圈,林轩迅速看懂了玛尼堆、石屋、四周地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他知道,玛尼堆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垒集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即藏语中的“多本”;另一种,玛尼石不是随意堆放,而是按照大小、方圆垒砌成坚固的墙垣,在藏语中称为“绵当”,即汉语中的“玛尼墙”。

    既然是“墙”,显而易见,能够起到抵挡、防御、保卫、守护的作用。

    反过来看,布设眼前这个玛尼堆的人,非常聪明地将玛尼堆选址于凹处,借用两侧逐渐抬高的地形,形成了一座近似于玛尼墙的防护屏障。

    “他怕极了,所以在最短时间内设玛尼墙自卫,聪明,聪明……”林轩想通了一切,立刻击掌赞叹。

第八十一章 唐雎的敌人

    “怎么了?”田梦不知就里。

    “进屋里去吧。”林轩指着石屋,“他比我们更害怕某些事。”

    那石屋十分简陋,木板门已经有好几处破洞,透风撒气。门里,悬挂着一张脏兮兮的蓝花布帘,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清洗过了。

    林轩撩开布帘,先请田梦进去。

    石屋正中,一只铜火盆烧得正旺,火盆上放着一口铝锅,锅里立着一瓶还没开封的青稞酒。锅里的水已经呼呼噜噜地沸腾,而那瓶酒也至少被加热到了六十度,玻璃瓶的内外壁上全都是水蒸气。

    火盆边支着一张破旧的木桌,上面搁着一张砧板,砧板上横七竖八地放着几块带骨的五香羊腿肉。

    “怎么耽搁了那么久?”火盆另一边盘坐着的唐雎抬起头问。

    林轩回答:“先洗把脸,实在是累坏了。”

    唐雎摇头微笑:“不不,我从门缝里看到了,你注意到了那个玛尼堆,对它很感兴趣。”

    林轩也摇头:“没有。”

    他把湿漉漉的外套脱下来,又来帮田梦的忙。

    “林轩,你瞒不过我的,你总共绕着玛尼堆转了五圈,又向东面的山上看,一定是发现了什么。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何必遮遮掩掩的?”唐雎并没打算结束这个话题。

    林轩一笑,把两人的湿外套挂到火盆近处的竹竿上,抻平烘烤。

    他故意躲避唐雎的话题,是以退为进的高明做法,等唐雎沉不住气,自己把底牌全都亮出来。

    唐雎垫着一块毛巾,小心地把酒瓶盖拧开,这一瓶酒正好斟满了砧板旁的三只玻璃杯。

    “条件有点简陋,不过在藏地也就这样了,凑合一下吧。”他把酒杯递给林轩和田梦。

    “多谢,在水底冻得够呛,有口热酒喝,神仙一样的享受。”林轩没有推辞,碰杯之后,喝了一大口。

    热酒醇香,一进入胃里,就让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羊腿肉也很好吃,香料都是就地取材,煮出来的味道是藏地之外绝对品尝不到的。

    唐雎又取了两瓶酒放进锅里,隔着水蒸气与林轩对视:“今天不醉无归,怎么样?”

    林轩语带双关地回答:“当然好了,只要你没问题,我们就没问题。”

    第一杯酒很快喝光,唐雎又开了第二瓶,倒酒过程中,忽然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林轩问。

    “这是最后的三瓶酒,喝完这些,我就该上路了。”唐雎回答。

    在江湖上,“上路”的意思,就是死亡。

    唐雎脸上的笑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不甘心。

    “为什么?”田梦瞥了林轩一眼,代他提问。

    “因为我没有完成高原王交付的任务。”唐雎回答,“他给我一个月的期限,让我搞清楚‘两山两湖’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神秘事件,但我这边发生了一些意外,导致行动计划完全被打乱,参与行动的人员死伤殆尽,只有我是唯一的幸存者。按照高原王的规矩,我必须得死。”

    “谁是高原王?”田梦问了第二个问题。

    其实,林轩也想知道答案。

    “我不知道,你们也没必要知道。在藏地,有时候知道的事越少,反而越安全。”唐雎惨笑。

    第二瓶酒已经倒进三个杯子中,藏胞们自酿的青稞酒名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