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弃女当自强-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逸宁赞叹:“小曼妹妹,你真是太神奇了!”
孙逸鸣始终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注视着小曼,将一抹质疑埋在了心底。
他可是y国名校医学博士,著名国际医院从业三年,虽说对中医不算精通,但所谓家学,他从小就被迫研修,医理药理烂熟于心,小曼不用手术刀,仅凭针灸和几副中药,半年时间就让盲了十年的阿奶恢复光明,他实在有点难以相信。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赋
小曼错开孙逸鸣的目光,心里暗想难怪孙老先生老惦念嫡系,他这重孙子还真挺像的,一双眼睛仿佛能把人看透。
孙敬祖十分激动:“我们孙家历代从医,也曾出现过拥有如此惊人天赋的奇才,我祖父就是一位!听说他十四岁开始在医馆坐堂为病患诊诊脉开药方,不论什么疑难病症,经他手都能药到病除,不然也不会有人举荐他入皇宫为太后看病,并被留任宫中御医,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祖父最是珍爱这套家传医书,平常用以授徒或教导家中子侄,也只是摘抄以供传阅,不曾想却舍得将全套真本都交付小曼姑娘,任凭研习并可随意调用其中秘方,可知老祖宗慧眼识珠并爱才心切!他一早就看出小曼姑娘禀赋不凡。”
芍药忙点头接话道:“对的对的,老太爷说过:曼姑娘一看就不是寻常孩子,有贵气护体,又极其聪慧精灵,医书交到曼姑娘手上不会有错!”
孙敬祖再次感谢小曼将祖传医书保存完好,见她真的不拿那两套御医金针银针,也没有多嘴劝说,只笑着说想与阿公阿奶商量重要事情,让晚辈们都避一避。
阿公不知道孙敬祖要说什么,就叫小曼带两位孙家哥哥到院子里去坐,三人走出门,看到一群大小男孩子正热热闹闹采收梨果,有的猴儿似地吊爬在大梨树上,有的在树下忙着张开麻袋盛装,明天就回京城了,这些梨果是要捎带过去的。
小曼笑着对孙家哥俩说:“我家梨果很好吃的,低矮些枝头都被摘光了,但越往上的果子才越清甜,看他们都爬上树去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更有趣味,两位要不要试试?”
孙逸宁听说要爬树摘果子,当即就乐了,笑看他哥哥一眼,摩拳擦掌道:“正合我意!好几年没爬树了,想不到小曼妹妹家还有这么好玩的活动今天可真是惊喜连连啊!”
孙逸鸣温和淡定的脸上微微一僵,却也只是停顿了一下,便跟着孙逸宁走到梨树下,顺手接住从树上垂下的半篮子梨果,笑道:“这是要装袋的对吧?我来帮忙!”
他都二十七岁的人了,平常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稳重端庄绅士形象,这突然间要他跟着一帮小男孩比赛爬树,还真干不来,不过重在参与,不要让小曼认为他沉闷无趣、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就行。
太祖父留下的遗命,开始他是排斥的,等亲眼见到这位清丽绝俗却又如同邻家女孩般乖巧可爱的小姑娘,他立刻就改变了想法,虽然稍微遗憾两人年纪差距有点大,但他觉得,相对于婚恋感情、一辈子的大事,这点问题算不了什么,何况,小曼已经十五六岁,距离十八二十岁,不过是弹指之间!
孙家兄弟倒也不难相处,在院子里摘果吃果,不论是和唐浩诚顾少钦或是大志大鹏秋二虎等小男孩,都能说到一块,还能和江俊林老师谈谈内地学校教育问题,要知道他们从小可是在国外受教育,这说明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对祖国其实挺关心的。
而堂屋里大人们的谈话持续并不久,孙家的求亲,几乎在一开始就被婉拒了,原因很简单:小曼是京城唐家的姑娘,一出生就注定要做京城顾家的媳妇儿。
芍药听说小曼早定了娃娃亲,呆了一呆,不免为孙老先生一片殷切期盼被落空而抹了把泪。
孙敬宜也扼腕叹惜,他当然知道京城唐家和顾家,那可是权势高门啊!真没想到,这么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毫不起眼的莫家,竟与京城权贵有牵连!
此时才回想起来:怪不得他们一家刚到京城,与孙氏故旧往来相见,虽则好几个人谈到御医金针曾于近年在京城现世,却没有哪一个能够真正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连持金针的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都不知晓!
当时孙敬祖只以为是大家捕风捉影乱传的,却原来真的是小曼动用了孙氏金针,只不过小姑娘身世背景足够深厚,唐、顾两家若不想让她过早露面,外间人就是不得甚解。
做不成姻亲,孙敬祖也很无奈:老祖宗果然睿智精明眼光独到,看中的曾孙媳妇人选真是百里挑一,只可惜,后代孙子没那福份啊。
客人情绪低落,阿公也有些歉意,将话题转到药材上,很热诚地邀请客人去自家药园子参观,知道阿公竟有个药材种植园,孙敬祖顿时又精神了,带上妻儿和芍药去药园子走走,结果在那呆了一个下午,等回到家又再吃过晚饭,一边拉着阿公,也不用随从秘书,亲自跟老公签下药材收购合同,这才心满意足告辞,连夜回了莞城。
孙逸鸣来时就是和父母坐同一辆车,返程孙逸宁也硬要挤着父母坐进去,车子一驶出公道村,孙逸宁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爸爸,您在药材种植园里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婚事怎么就不成了呢?到底哪里出问题?”
孙逸鸣坐在副驾位上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没有转回头,却竖起耳朵倾听,期待父亲能解释清楚。
孙敬祖叹了口气,说道:“能让你们太祖一眼看中的,自然不同凡响,那位小曼姑娘并不是莫有木的亲孙女,而是京城唐家的孩子。唐家次子放到g省为官,所以小曼姑娘才寄居于莫家,没想到机缘巧合到了你们太祖父跟前。据芍药说,你太祖父十分喜欢小曼姑娘,小曼姑娘年纪小却聪慧懂事,热衷于中医学,你太祖父将我们孙家祖传医书交给她,当时没有明说,是看她年纪太小怕惊吓了她,可没想到,她未出世之时,唐家就为她订下了娃娃亲……太祖父的愿望极好,可惜你们没福气啊。”
孙家哥俩听到小曼已经订婚,惊讶之余难免暗自失望。
孙太太笑了笑,说道:“我还发愁呢,万一小曼姑娘真的选中逸鸣,那不得等几年后才能结婚?这样也挺好,前些天在京城,许多人家送来照片,都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回头仔细挑,逸鸣明年就结婚吧,你是长子,年纪可不小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孙家嫡系的处境
“妈妈,您选中合意的,可以让逸宁先结婚,我说过,三十岁之前不会结婚。”孙逸鸣语气平淡地回复孙太太。
孙逸宁轻笑:“哥你这样就不对了,你想三十岁之后结婚,也不能把我推出来啊,我今年才二十三,你自己都经常说我幼稚,幼稚的男人不宜太早结婚……”
“你们存心的对不对?老的是这样,小的也这样!看我伤心难堪,你们才高兴!”
孙太太掏出手绢,捂住眼睛呜咽起来:“这么些年我容易吗?倒是养得几个儿女,可一个不肯结婚,我反而不如一个通房丫头!看看今天芍药在莫家是什么做派?样样要赶在我前头,我连句话都插不上,莫家夫妻、还有那小曼姑娘把她当正经贵客,若我不来,她是不是直接就坐在你们爸爸身边充当孙太太了?她哪来的底气?还不是因为给你们爸爸生了个女儿,人家女儿争气啊,早早嫁人生得孙子,你们爸爸一回国就当宝贝似地放心尖尖上!而我别说是孙子了,连半个孙女都没有,怨不得人家敢欺上头脸,也不知暗地里怎么笑话我呢!”
父子三人一阵无语,跟着父母坐后排的孙逸宁微叹口气,侧身揽住母亲的肩安抚一下,当着父亲的面,却是不好说什么。
孙敬祖的脸隐在暗影里,黑沉沉的,压抑着火气道:“你到底要怎么样?芍药虽是我祖母的小丫头,可却是当孙女一样看待的,她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我最先喜欢的是她,你又不是不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愿嫁,我也娶了,带你远走高飞,将她们母女扔下二十几年,还要她为我尽孝照顾祖父及父母,养老送终……她无名无份却为我做了那么多,欣儿还是你自己疏忽大意不给药才怀上,那也是我的亲骨肉!我们离开时她尚在母腹,直到现在才见着做父亲的,我对她们好点有错吗?若今天不是芍药带着我们过来找莫有木,你认为莫家人会毫无怀疑地接待我们,小曼姑娘会痛快将祖传医书还回来?宝云,我和你说过很多次:要看清楚我们如今是什么样的处境,叔祖和叔父去世之后,南洋那边已没有我们立足之地!今天顺利拿到祖传医书,就是个好的开端,这是祖宗留给我们嫡系子孙的宝藏,我们凭此在国内重新开始,儿女们能否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就在此一搏!你是孙家宗妇,是孩子们的母亲,该顾全大局不可以任性随意!”
孙太太低头吸着鼻子,虽觉得理亏,但想想这样被丈夫训诉很没面子,刚要抬头辩驳几句,孙逸宁轻拍两下她后背,孙太太只得咬牙隐忍。
车子安静了一会,孙逸鸣忽尔回头问道:“爸爸,前年、去年您都临时改变还乡行程,没有按计划登船取道香城回国,真的是因为……”
孙敬祖见孙太太瞪大眼睛看过来,到底不忍心老妻受惊吓,只朝大儿子点了点头道:“临行前我通常都还要找高人算一算的,刚巧我们全家人都不宜走远路,才改的行程。也幸亏听了高人的话,前年那只船后来不是遇上劫匪了么?去年我们家里也出了意外,你姐姐险些就……还好后来逢凶化吉,遇此变故,就不好走远路了!”
孙逸鸣默然,前年临时决定不坐的那艘轮船,何止是遇上劫匪?船离开港口不久后发生爆炸整艘船都沉了,报纸上说因救援及时,并无伤亡,但谁知道呢?而去年家中突然失火,姐姐被绑架,自己和弟弟离家在外,时不时的也会遇到些意外,这一切慢慢回想起来,都不像是偶然发生。
他紧握了下双拳:敢于制造惨案的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视人命如草芥,只图赶紧办完事脱身,哪里管顾他人的生死?孙逸鸣不敢想像孙家人也会为了夺家产争传承而起内讧相互残害,但如果真是孙家其他人为谋害自己全家,因此累及无辜性命,那孙氏家族的罪孽就大了,不要说十几代人悬壶济世,就是生生世世,也不足以赎罪!
孙逸宁也忍不住问:“爸爸,这套祖传医书确定是真传?四房、五房以及两位姑太太可是做梦都想拿到这套医书,他们一直跟随太祖父在莞城居住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太祖父将它们给了小曼妹妹?”
孙敬祖叹出一口长气:“我刚才细细检看过,确实是真的!这也正是你太祖父精明睿智之处啊,谁能想到无比金贵的医学典籍放在一个乡下小女孩手中?而且这女孩身家背景贵不可言,即便孙家旁支知道这些典籍在小曼手中,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招惹唐、顾两家,除非不想活了!”
孙敬祖感叹自己祖父的精到眼光,却是说错了一件:当时小曼拿到孙氏医学典籍的时候,唐、顾两家还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莫小曼。
“芍药……你们的赵姨,一直陪伴在太祖父身边,她最清楚内情,太祖父临终多次叮嘱:希望你